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皇城相府在山西哪个地方?
皇城相府在山西哪个地方?
提示:

皇城相府在山西哪个地方?

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 皇城相府是一座集军事防御设施和官宅民居于一体的城堡式建筑群落。为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阅官、辅佐康熙皇帝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康熙皇帝曾两次下榻于此,因此,人们把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堡称为“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由内城和外城两部分组成。内城系明代遗构,外城为清代所建。内外城墙总长达780余米,平均高度12米左右,宽度在2.5与3米之间,总占地面积为10万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6座,房屋640余间。 内城(原名斗筑居)与外城(中道庄)紧密相连,浑然一体,为依山而建的全封闭双城堡建筑群。外观,城中有城,顺物应势,蔚然壮观;其内,庭院错落,曲径通幽,博大精深。 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且将明代建筑与清代建筑巧妙结合,形成了集古代民居、官宦宅邸、庙院宗祠、书院学堂、防御工事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独特建筑风格。再加之典雅别致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装饰和大量卓尔不群的皇家御赐牌匾、物件之遗存,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内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主要建有御史府、世德居、树德院等8座大型院落、125间层层叠叠的藏兵洞和七层百尺高的河山楼及春秋阁、文昌阁、陈氏宗祠等。其建筑设计古朴粗犷,浑厚坚固,给人以奇特的神秘之感。 外城,紧依内城西城墙而筑,平面近乎方形,为清康熙盛世主人陈廷敬入阁拜相后所建,故而民间又称其为“相府”。 主要建有御书楼、相府、点翰堂、内府、管家院、绣楼、东书院、内宅、西花园、望河亭等。其建筑布局沿袭了清代前堂后寝的规制,并且在建筑规格上彰显了“正一品光禄大夫”门第的尊贵,给人以富丽堂皇的印象。 另外,内城和外城的总体布局,以“神龟”祥瑞之象组合建造,寓有“千秋永固”之意。 皇城相府作为清代早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诗人陈廷敬的居所,文化内涵丰富,历史遗存甚多。其建筑的选址、定位、布局、体量、形制、意象,无一不在诠释着以陈廷敬为代表的陈氏家族杰出人物的诸多奥秘及其生前死后所享有的荣耀,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优秀范例。 因此,被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燮两位老先生盛赞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明清两代,生活在这座相府内的陈氏家族,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著述繁多,冠盖如林,仅有著作流传至今的诗人达36位,曾出现过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美誉。 门票价格 1、皇城相府全票价格:120元/人 2、开放时间:夏季8:00-18:00 冬季8:00-17:00 3、取票地点:景区售票处 4、入园凭证:凭票入内(如提前预定侠行客旅游网门票或同类折扣门票应凭短信入内) 5、特殊人群:A、免费政策:1.4米以下儿童免票;70岁以上老人凭相关证件免费,现役军人持军官证免票 B、优惠政策:凭老年证60-70岁之间购半票,学生凭学生证购景区优惠票(上述优惠政策,需到景区自行购买) 6、发票说明:网上订票,侠行客不提供发票。 7、温馨提示:该景点不支持刷卡。 山西省物价局对皇城相府景区门票价格整合做出批复,批准皇城相府、皇城相府珍品展览馆、皇城相府生态农业区与相府景区其他未单独售票的景点统一整合,实行一票制,整合后门票价格为120元/人·次。此价格自2013年4月16日起执行。 以上内容参考 新华网-山西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 百度百科-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在山西哪个地方?
提示:

皇城相府在山西哪个地方?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北留镇境内,东与河南省焦作市毗邻,南与古都洛阳接壤,西与山西省的临汾市、侯马市相交,北与山西省长治市紧连,目前亚洲最大的坑口火力发电站——阳城电厂近在咫尺,通讯网络覆盖全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晋阳高速公路擦肩而过,交通条件便利。 人文历史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 皇城相府是建于明清时期的官宦宅居建筑群。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避战乱而建。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皇城相府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 2007年,皇城相府成为AAAAA级游景区。

皇城相府是谁的府邸?
提示:

皇城相府是谁的府邸?

皇城相府是陈廷敬的府邸。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陈廷敬的府邸。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 这座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有御书楼、石牌坊、河山楼、藏兵洞、小姐院以及树德院等标志性景点。 皇城相府建设背景 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皇城相府是建于明清时期的官宦宅居建筑群。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避战乱而建。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皇城相府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2007年,皇城相府成为AAAAA级游景区。

皇城相府的历史怎么介绍?
提示:

皇城相府的历史怎么介绍?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 皇城相府是建于明清时期的官宦宅居建筑群。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避战乱而建。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皇城相府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2007年,皇城相府成为AAAAA级游景区。 皇城相府的主要景点 1、斗筑居 内城“斗筑居”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避战乱而建。内城“斗筑居”东西相距71.5米,南北相距161.75米,设五门,墙头遍设垛口,重要部位筑堡楼,并在东北、东南角制高点建春秋阁和文昌阁。 2、河山楼 河山楼位于内城北部。河山楼,名取"河山为囿"之意,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当时正值明末战乱风起云涌之时。为抵御流寇侵扰,由陈家昌言、昌期、昌齐三兄弟合力建造,高三十多米,是皇城相府中最高的建筑。 楼平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10米,高23米,共七层(含地下一层)。楼外墙整齐划一内部则逐层递减。整个河山楼只在南向辟一拱门,门设两道,为防火计,外门为石门,门后施以杠栓。楼层间构筑棚板屯贮人员物质。 3、屯兵洞 战乱时期驻藏家丁或垛夫的隧道,共计五层125间。洞间或通、或不通,或三五间相连,层间有暗道相通,可直达城头。最高一层筑于城墙之内,并设炮眼对着城外,既可发射火器,又可观察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