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2017辽宁卫视春晚宋小宝表演的小品《烤串》
刚看完,一搜果然有提问~
不太喜欢宋小宝,喜剧人里也更喜欢沈腾的风格。但看过一次关于宋小宝的幕后报道后(恰巧是有提及去年连吃三管芥末的节目)却觉得——可以不喜欢,但要尊重。
宋小宝的喜剧受到欢迎,毕竟有其受众所在,他一路走来,背后也有着鲜为人知的艰辛。
看到他一次次干掉一瓶酒,联想到他的胃病,有些不忍。在他说“干不干”的时候,其实蛮希望观众的回答是“不干”。一次次吹光一瓶酒,一次次欢呼,充满“传统”气息和节日氛围的画面~却感到有丝丝悲凉。(不是圣母婊,但了解到一些背景资料后免不了有这种感受)
我们评价某一个人,往往高估性格的影响,但忽略了环境、背景的影响。这可能是人们往往争论不休的部分原因。
其实真正的二人转民间艺人,他们都是真本事。有兴趣的可以搜搜小沈阳早年在斯卡拉表演的录像,那时候他连喝五瓶六瓶啤酒,都没问题。
辽视春晚,就像当年沈阳的北市场。去年宋小宝演《吃面》,三碗面,三管辣根,真吃啊。今年六瓶啤酒,真喝啊。宋小宝有肝硬化,但是下面的观众一起哄,二人转的行规就是,无条件满足观众的需求。而且这种绝活本来也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技能,拼了命也要上。
换句话说,宋小宝www.pangdan.com/songxiaobao/《吃面》和《烤串》这种作品,本身就是一部民间艺人的血泪史。观众以这种近乎自虐的方式取乐,某种意义上来讲跟围观杀人没什么区别——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答主也是东北人,但答主必须得说,这种文化,太残忍。
有些人可能会说,答主是圣母。但是答主不想说旁的,就举一个例子——同样是吃面,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吃面条,没吃不也照样有效果吗?再看看1989年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胡椒面》,桌上就两个空碗,一个空瓶,可人家表演的,照样出彩。
这是现实中的差距,换句话说一个是看喜剧,一个,是看悲剧。
========分割=========
说完了这个,再说说这个小品本身。其实说白了这个小品无非就是把陈佩斯《吃面条》和赵本山《卖车》结合一下,基本套路都在那。只不过加入了原生态的吃喝和自虐,释放了观众的力比多罢了。当然抛开这种借鉴不谈,小品的剧情还算紧凑,故事还算完整。只是结尾强行升华的问题,几乎是现在小品的通病。好好的故事,非得给它点透了,甚至拔得不像样子。(就问一句:大东北腊月二十九大地冻得邦邦的,哪个地方政府还在修路?)这样的小品,狗尾续貂,远远没有此前《卖拐》、《卖车》等小品自然。
没办法,这是一个云山雾罩的时代,所以该怎么演就怎么演吧。央视春晚都那样了,还要求那么高干啥呢?
宋小宝烤串台词,急
宋小宝\程野\田娃小品《烤串》台词完整版程野:也不怕你们笑话,自打去年算丢了三碗面,充分的证实,我们的智商是缺斤少两的,导致来的客人,不是拿汤面换炒面,要不就拿炒面换汤面,有的还弄点辣根拌面,活拉把我面馆就给我变黄了。但是我并不气馁,开了这家烧烤店。你仨能精神儿的不?我告诉你们啊,再碰见像去年个不咋高,黢黑的猴了猴气那样客人,给我留点神。农民工要是上咱家吃饭,给我盯住了,明白不? 合:明白。 燕飞:没毛病。 程野:上医院看了?确诊了?都是你的毛病,不找你算差账,面馆能黄吗?不找你算差账,我跟你姐能分手吗?但是看在情感的面子上,我留你在这给我穿串,会计这活不适合你干。 燕飞:没毛病姐夫。 程野:还叫啥姐夫了,我跟你姐都分了,这是单位,别套近乎,给我叫程总也行,叫野哥也行啊。 燕飞:好的,野总。 田娃:哈哈,野总。 程野:我叫程野,叫程哥也行,叫野哥也行,怎么还整个野总了呢?叫哥行吗? 燕飞:好的,野总哥。 程野:你这智商是废了。那个今天是过年啊,咱们正常营业,今天我们搞活动,大酬宾。啤酒呢是喝一瓶赠一瓶,相当于是买一瓶赠一瓶,你们呢增加点收入,瓶盖留好了,晚上到我这换钱,开心不? 合:开心。 程野:高兴不? 合:高兴。 程野:乐呵不? 合:乐呵。 程野:双击666。 合:闹闹,闹闹闹闹。 程野:行,停,别,别闹闹了,你俩上后厨穿串去,把手洗干净的啊。你不用,哎,我家那小狗呢? 桃子:小狗让嫂子抱走了。 程野:这是一点念想也不给我留啊,狗粮带走没? 桃子:都收拾好了。 程野:把卫生收拾好,我监督他俩去。 桃子:好嘞。 程野:干活啊。 宋小宝:哈哈…,哎呀,去年呢吃了三碗辣根拌面,大江南北火了一片,粉丝给我造了好几万,今天我故地重游,回来再看一看,这家风格有没有什么变,按照东经北纬来算,就是这个店。哎呀呵。 桃子:呀,辣根哥哥。 宋小宝:海带妹妹。 宋小宝:这是2017年的时尚,我需要引领。 程野:听你的,我的哥,把烤饺子给我端上来,请农民工哥们吃饺子。 燕飞:好嘞。 宋小宝:兄弟们,上。吃吧,喝酒。 田娃:烤饺子来了。 宋小宝:吃,哎,这狗粮别碰啊,这是狗粮。 田娃:来。 宋小宝:烤饺子。 程野:哥几个,辛苦一年了,谢谢你们! 宋小宝:有要的没? 程野:哥几个喝酒,来。 宋小宝:哎呀,来撸一串。 程野:来,没事。 宋小宝:给你拿一个。 程野:这是家属吧。 宋小宝:家属。 程野:家属也得吃。 宋小宝:拿一串。给他们都分一个。 程野:来。行了,咱们吃完,找个KTV唱唱歌,乐呵乐呵,我请客,走。 合:走。 小宝单独部分宋小宝:哈哈…,哎呀,去年呢吃了三碗辣根拌面,大江南北火了一片,粉丝给我造了好几万,今天我故地重游,回来再看一看,这家风格有没有什么变,按照东经北纬来算,就是这个店。哎呀呵。 宋小宝:海带妹妹。 宋小宝:这是2017年的时尚,我需要引领。 宋小宝:兄弟们,上。吃吧,喝酒。 宋小宝:吃,哎,这狗粮别碰啊,这是狗粮。 宋小宝:烤饺子。 宋小宝:有要的没? 宋小宝:哎呀,来撸一串。 宋小宝:给你拿一个。 宋小宝:家属。 宋小宝:拿一串。给他们都分一个。 合:走。
宋小宝《烤串》是怎么回事?
在沈阳春晚的节目,《吃面》出续集了叫《烤串》,他又来到了海参面馆,这回改卖烤串了。 辽宁人一般都比全国人民早过年一天,就因为辽视春晚在大年二十九上演。 今年,辽视春晚破纪录了一共11个语言类节目,整体看下来有笑有泪,不过最受期待的还是宋小宝。 《吃面》出续集了叫《烤串》,他又来到了海参面馆,这回改卖烤串了,也是大家都以为这回他表演撸多少串儿。实际上他表的是能闷多少瓶啤酒!!! 一会儿喝的是买的,一会儿喝的是赠的,数着数着就蒙圈了,你说宋小宝到底喝了几瓶。 其实相比小品内容,更创新的是小品前的垫场,宋小宝是被哈德森抱上舞台的! 这个小品最轰动的莫过于宋小宝现场吃的是真辣根,而且一连吃了好几管儿,现场喝的真是辣根。 编剧说,录制当天下午是大联排,下午那场观众年龄层偏年轻;晚上正式录制那遍中年人比较多,这场也就是完整录制给后来电视观众们看到的那场。 辽视春晚宋小宝小品《吃面》片段 打开新浪新闻 回顾去年的“辣根拌面” 看到演出高潮的地方,台下的观众就喊了起来,有的让他再喝一碗,有的让他再来一管辣根,结果观众这一互动,把宋小宝的劲头也带起来了。本来按照节目编排,小品里是会计燕飞让他再吃一碗面,面吃完了,辣根没放,算起来一个小品下来,他需要吃三碗面、两回辣根,没想到观众一起哄,他又临时加了一碗辣根,最后还把汤喝了。 如此一来,整个节目录制当天,宋小宝总共吃了六碗面,五回辣根,还喝了不少面汤。 “真是给辣够呛,之前就患了感冒,后来他下台我给他打电话,已经直接躺下了,一直哼哼,一天也没吃别的。”编剧说,当时看宋小宝那个碗里,一半是白色的面条,另外一半都染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