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物质来源是矿床成因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长期以来矿床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尽管目前对绿岩带金矿床的定义及成矿时代尚有歧见,但在成矿物质来源的讨论中都注意到了太古宙基底对金矿床的控制作用。 (一)矿化的地球化学背景 表2-26 花岗岩-绿岩带各类岩石含金丰度(WB/10-9) 注:括号中为样品数;资料来源①王亨治等(1984);②郭福琪(1988);③胡正国(1989);④黎世美等(1994);⑤王来明等(1988);⑥安郁宏等(1988);⑦徐金方等(1989);⑧刘连登等(1991);⑨田永清等(1991);⑩沈保丰等(1990);(11)沈保丰等(1994);(12)李俊建等(1994);(13)孙大中等(1986);(14)高占林等(1987)。 矿化的地球化学背景指的是区域岩石地层单元中金的丰度以及岩石中金与其他微量元素的关联性。前者直接反映区域背景提供金的能力,后者说明金的赋存状态,间接地反映出区域背景提供金的可能性。随着测试技术的提高,国内外最新的资料都显示出绿岩带岩石金的背景含量都很低,一般介于0.5×10-9~2×10-9之间(Kerrich等,1991),早些年较高的金测定值需谨慎对待。表2-26给出了夹皮沟等几个绿岩带的岩石含金丰度,可见其金含量很低,均小于克拉克值,并且通常认为最可能是绿岩带矿源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的金丰度和其他岩石类型金丰度相似,甚至更低。但是统计学揭示出岩石中的金分布具有多峰态的正态分布特点(图2-12)说明岩石中含有多个总体的叠加复合。需要提出的是绿岩带目前的含金量并非代表岩石原始的含金量,而是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受各种地质作用,诸如变质作用、韧性剪切作用、热液蚀变作用以及矿化作用影响下,金矿质活化迁移的结果。因此确定绿岩带的原始含金性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许多学者曾作出多种尝试,Keays(1982)等根据Au与Ir、Pd的相关性计算出太古宙绿岩带中镁铁质-超镁质火山岩的原始含金量较高,可推定为金矿床的矿源层。 图2-12 绿岩带层序中金丰度对数频率直方图 a—夹皮沟岩群;b—夹皮沟绿岩带TTG;c—五台群高凡亚群;d—五台群台怀亚群;e—清原岩群;f—太华岩群(黎世美等,1994;其他据李俊建,1994) 利用Au与其他微量元素作相关分析,大多数绿岩带Au与Cu、Pb、Zn、Mo、Hg、Ag、Sb、As等亲硫性元素关系密切,显示金主要赋存在硫化物中,一些岩石如变镁铁质火山岩还表现出Au与Co、Ni、Cr、V等亲铁元素的相关性,表明Au赋存在黑云母、角闪石等易分解的暗色矿物中。金的这两种赋存状态使得金容易在热液蚀变中被活化迁移,从而有助于形成金矿床。 (二)同位素地球化学 1.硫同位素 表2-27 绿岩带金矿床硫同位素组成 注:Py—黄铁矿;Po—磁黄铁矿;CP—黄铜矿;SP—闪锌矿;Gn—方铅矿。 ①田永清等(1990);②沈保丰等(1990、1994);③戴仕炳等(1989);④沈保丰等(1994);⑤曲亚军等(1992);⑥骆辉等(1994);⑦陈路等(1982);⑧程玉明等(1982、1994);⑨王义文等(1988);⑩杨连生等(1984);(11)杨振升等(1991);(12)胡小蝶等(1994);(13)王时琪等(1994)。 绿岩带金矿床的硫同位素δ34S值分布在-18.7‰~+15.7‰之间(表2-27)。其中浸染型金矿床变化范围不大,与围岩呈同步变化趋势。脉型的夹皮沟金矿以正值为主,变化范围也较小,而小营盘金矿的变化范围较大,且出现了较大的负值。硫同位素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同一金矿密集区不同矿床之间硫同位素值有差异。在夹皮沟成矿密集区硫同位素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从矿带的西北部到东南部逐渐减小,而同一矿床由浅而深则呈增加的趋势。这一特征说明硫同位素的分馏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矿床在整个成矿场中的位置不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等,因而硫同位素的组成也不尽相同,不能由此认为硫的来源也不同。同理,总硫同位素近于零值也不能说明硫全部为幔源硫,因为对于太古宙沉积岩来说其硫同位素值也为零(Cameron等,1988)。考虑到硫同位素的分馏特点,可以推断排山楼、五台山、夹皮沟等绿岩带金矿床的硫化物δ34S值比相应围岩的δ34S值要大一些,且其变化范围较小,很可能反映硫来源于围岩地层,且硫化物的沉淀是在较还原的状态下进行的。而小营盘、金厂峪等金矿床出现了较大的负值,说明矿液沉淀或迁移中发生氧化作用,在这些矿床中出现了赤铁矿或磁铁矿以及重晶石就说明,成矿时f(O2)较大。对这种氧化热流体的来源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来源于I型偏碱性的高氧化的长英质岩浆,另一种认为来于高CO2蒸气压下镁铁质岩石的变质反应(Cameron,1988;Dis-sanayake等,1992)。 2.铅同位素 绿岩带金矿床的铅同位素如表2-28和图2-13所示,有如下二个方面的特点: 表2-28 绿岩带金矿床铅同位素组成 注:各矿床资料来源同表2-27。 (1)浸染型金矿床和金厂峪脉型金矿床含有较低的放射性成因铅,而夹皮沟等脉型金矿床及排山楼浸染型金矿床含有较多的放射性成因铅。辽北红透山等铜锌块状硫化物伴生金矿床含放射性成因铅最低,铅同位素模式年龄2422~2996Ma,与该绿岩带的Sm-Nd同位素年龄(2844Ma)和Rb-Sr同位素年龄(2624Ma)近于一致,其次是五台山盘道沟BIF中金矿床,它们与国外太古宙绿岩带中典型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及铁建造金矿床的铅同位素组成非常相似。不同绿岩带金矿床之间铅同位素组成的差异性既与不同地区构造铅的特征有关,也反映了成矿时代上的演化关系,还受后期热液的改造叠加作用的影响。因而在形成机理上是非常复杂的。 (2)各金矿床或金矿密集区内铅同位素组成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并与绿岩带表壳岩的铅处于同一条演化线上,从而构成了不具时代意义的混合演化线,这反映矿石铅和绿岩带铅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 图2-13 206Pb/204Pb-207Pb/204Pb图解 1—矿石;2—表壳岩;3—钾质花岗岩;4—排山楼矿区白云质大理岩;5—五台山绿岩带狐狸山金矿床 (三)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绿岩带金矿床矿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变化规律与绿岩带表壳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演化关系。如南龙王庙金矿床矿石的Au与Cu、Ag正相关,而与Zn不相关,表壳岩中Au也具有相同的元素亲疏关系。另据曲亚军(1992)研究,排山楼金矿床也具有与南龙王庙相似的地球化学规律,矿石和变质岩的Au皆与Ag、Co、Ni、Cu呈正相关关系,而与Pb、Hg之间呈反相关,两者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基本一致。此外小营盘金矿的含金石英脉与该区遭受退变质作用的基性麻粒岩稀土元素配分图谱基本一致(具Eu负异常、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夹皮沟八家子矿石石英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围岩斜长角闪片麻岩中石英一致。 上述种种证据表明绿岩带是绿岩带金矿床成矿物质的重要来源,但深源如麻粒岩化变质作用、幔源-壳源岩浆活动也可能提供部分金矿质。事实上,矿质来源不可能是惟一的,这是因为成矿作用不是地壳局部表层的活动,而是一种三维地壳规模的事件,不是特定地质体内封闭体系内物质成分再调整,而是上下左右贯通的开放体系。因此,对金成矿作用来说试图寻找绝对单一矿源层的努力在理论和实际意义上都不一定可取,正如Kerrich(1993)指出,“金和成矿流体的源岩在岩石学上是很复杂的,而不是单一特殊的金矿源层,因此矿源层模式(Source Bed Model)正在被大源体(Large Source Volumes)的概念取而代之”。
成矿物质来源
表4-1 地球各圈层及其他样品中PGE的含量 (wPGE/10-9) 在地球各圈层中,PGE的分布很不均匀(表4-1)。地壳中PGE的含量最低;地幔中除了下地幔Pd高于上地幔之外,其他PGE(及Au)在上地幔与下地幔中的含量是一样的;地核中PGE的含量是地壳的数千倍甚至16000倍(Ru)。因此,地核是地球上PGE最富集的储区,或者说地核是PGE最有利的来源。地核物质中PGE的含量均在2.6×10-6以上,因此,地核物质即使不进一步富集也已经达到了“工业品位”。但是,地核距离地表2900km。如此深度之下的地核物质(及其中的PGE)如何能够有效地迁移到地表呢?从目前人类对于地质学基本原理的认识,只有地幔柱才是沟通地核与地表的有效通道(王登红,1998)。因此,地幔柱假说被国内外的专家普遍采用来解释PGE的成矿机制。实际上,地幔柱只要将地核物质搬运到地表即可,对于PGE的富集不需要特殊的条件。但是,从地核物质→地幔柱物质→地表的大规模火成岩省,物质状态和成分均发生了变化,PGE的分布规律也必然会有所变化。因此,对于PGE搬运PGE的具体机制,目前还几乎是“无知”的。人们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也主要是采取机械唯物主义的方法,通过PGE含量、比值等参数来分析其与地幔柱之间的成因联系。 我国西南部地区的峨眉山玄武岩及相关的一系列基性-超基性岩,普遍被认为是二叠纪峨眉地幔柱的产物。因此,在这一地区出现众多的铂族元素矿床也就不足为奇。笔者曾对四川丹巴的杨柳坪进行过研究,认为该矿床与峨眉地幔柱具有成因联系(王登红等,2003)。杨柳坪地区除了岩浆型矿石之外,还出现热液型矿石,其中Ru的含量平均达0.97g/t.而Pt仅为0.128g/t。这种Ru>Pt的情况只有在地核中常见(表4-1)。因此,杨柳坪的PGE可能还不只是简单的地幔来源。地幔柱的存在可能更有助于理解Ru、Rh的高度富集,因为地幔柱可以连通地核与地壳,并可能将在地核中储集的元素(如Ru、Rh)带到近地表成矿。 峨眉山玄武岩的PGE含量资料目前还不多,但似乎有这样的变化趋势,即从南到北,由云南会泽地区的矿山厂→四川昭觉的乌坡→峨眉山清音阁→丹巴杨柳坪外围的铜炉房,PGE的含量逐渐升高,由14.162×10-9→14.169×10-9→14.429×10-9→23.06×10-9。实际上,从会泽到昭觉再到峨眉山,PGE的含量变化不大,配分曲线也更为接近。只有杨柳坪地区比较特殊,虽然配分曲线也相似但其含量明显偏高(图4-3)。这是否与杨柳坪地区PGE最终成矿有关?看来还需要研究。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即杨柳坪地区之所以形成了大型的铂族元素矿床而其他地区未见,是由于该地区拥有丰富的PGE物质来源。从表4-1明显可见,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的PGE含量高出中国东部各时代玄武岩若干倍,而与诺里尔斯克地区的二叠纪玄武岩相当。 图4-3 我国西南部地区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PGE含量的空间变化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部名单
内容如下: 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23人) 王伟林(江苏)王晓光(上海)方爱龙(浙江)叶鹏飞(江苏) 叶培贵(北京)朱以撒(福建)刘宗超(河北)刘恒(中直) 祁小春(广东)李一(中直)张天弓(湖北)张辛(北京) 张金梁(吉林)陆明君(中直)陈志平(广东)陈振濂(浙江) 郑训佐(山东)胡传海(上海)姜寿田(河南)姚国瑾(山西) 黄君(江西)曹建(重庆)赖非(山东) 行书委员会:委员名单(35人) 于明诠(山东)王卫军(江苏)王学岭(解放军)王忠勇(广东) 王金泉(安徽)方建光(山东)龙开胜(解放军)代跃(四川) 朱敏(江苏)刘云鹏(安徽)刘月卯(河北)刘京闻(河北) 刘新德(云南)米闹(河南)李有来(解放军)李远东(广东) 吴东民(海南)张卫东(上海)张世刚(辽宁)张胜伟(陕西) 陈忠康(中直)陈胜凯(福建)范硕(河北)赵雁君(浙江) 胡崇炜(辽宁)柯云瀚(福建)施恩波(辽宁)夏奇星(湖北) 徐海(中直)蒋乐志(山东)韩戾军(吉林)遆高亮(陕西) 谢少承(解放军)漆钢(重庆)薛养贤(陕西) 相关内容: 中国书法家协会制订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委员会调整增补标准和原则》,对原六届委员会所设机构和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中国书协机关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在委员会中不兼职。 调整后的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委员会共设立13个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篆书委员会、隶书委员会、楷书委员会、行书委员会、草书委员会、篆刻委员会、刻字硬笔委员会、书法行业建设委员会、书法教育委员会、新闻出版传媒委员会、女书法家委员会、国际交流委员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全国各民族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组成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书法界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中国书法家协会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建于1981年5月。成立至今,书法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书法教育、对外交流和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中国书法家协会现有40个团体会员和15000余名个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