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介绍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介绍
提示: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介绍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宜春市中心城区北部,320国道与沪昆高速公路交汇处。2003年开始建设,201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园区建成面积逾35平方公里,规模以上企业140余家,园区常住人口7万人。自成立以来,开发区紧紧依托宜春的工业基础和资源条件,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宜万工业走廊建设,不断完善产业规划,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为主线,形成鲜明的园区定位。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建有国家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和机电产业基地、医药产业基地,形成了锂电新能源产业、机电产业、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聚集了济民可信、江特电机、宜春重工、南氏集团、科伦医疗、兴发铝业、雄塑科技、福斯特、海佳电器、创维电子、百神药业、金利达、盛富莱、广汇家居、六星汽车等一大批骨干企业。截至2014年底,全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60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8亿元。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市介绍
提示: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市介绍

是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之一,境内7条主要河流全部 达到饮用水标准,10个县市区的大气质量都达到国家标准。有历史文化遗址486处,名山名胜54处,驰名景点有国家重点保护的唐代六大名窑之一“洪州窑”和商代吴城遗址,以及东汉葛玄采药炼丹之处、江南三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阁皂山。宜春还拥有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人间仙境”;明月山风景名胜区“不是黄山、胜似黄山”,生长着世界上仅存的珍稀树种华木莲;宜春中心城郊温汤镇温泉,富含硒等多种矿物质,常年水温在72℃以上,是疗养度假的胜地。宜春文化积淀厚重。历来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唐代大文豪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人、其事、其物均出自宜春。韩愈在宜春担任刺史时,曾写下“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赞美宜春。宜春自古以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历史名人有汉代高士徐孺子、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唐代诗人刘慎虚、郑谷,宋代史学家刘恕,元代学者杜本、诗人揭奚斯、范德机,明代史学家陈邦瞻、科学家宋应星、抗倭名将邓子龙,清代名臣辛从益、杨锡绂以及清官况钟。现代名人有革命家熊雄、民主斗士杨杏佛、戏剧家熊佛西、物理学家吴有训,以及张勋、夏征农等。宜春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佛教“禅林清规”的发祥地。诸多禅宗祖庭集中于宜春这方神奇的土地,无数法门龙象开堂说法于宜春的群山峻岭之间,如袁州区仰山栖隐禅寺、靖安宝峰禅寺、奉新百丈禅寺、宜丰洞山普利禅寺、黄檗禅寺等等,可谓云蒸霞蔚,异彩纷呈。禅宗五家中,临济宗萌芽于宜丰黄檗,曹洞宗扬穗于宜丰洞山,沩仰宗结果于袁州仰山。马祖道一、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仰山慧寂、洞山良价等高僧大德荟萃宜春,使得宜春的禅宗文化丰富多彩。诸多口语、成语和词句,多次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都因禅的因缘形成或联系于宜春。当前近至日韩,远至欧美,绝大多数禅法都可以直接或间接溯源到宜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现仍是宜春靖安宝峰寺方丈。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发展
提示: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发展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7.6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2.67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02.2亿元,同比增长13.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2.73亿元,同比增长11.8%。全年财政总收入200.36亿元,同比增长3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2.4亿元,同比增长43.4%,财政总收入并列全省第4位。全年进出口总额16.53亿美元,同比增长44.3%,其中:出口总额14.93亿美元,同比增长48.7%。宜丰万国矿业成功在香港上市,袁州英龙橡胶在天津股权交易所上市交易,成为我省首批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宜春海关设立工作有序推进。进位赶超取得新成果,经济发展实现“一突破、四跨越、七靠前”: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两千亿元;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跨越两百亿、百亿、五百亿、千亿大关;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工业用电总量、中石化成品油销量增幅、外贸出口增幅、新增贷款及增幅均居全省前列。 宜春钽铌矿可开采氧化锂的储量为110万吨,占全国的31%,世界的12%,居矿石锂矿的世界首位。宜春决策者当机立断,提出了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的全新构想:以锂云母矿资源为依托,对锂资源进行精深加工并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举全市之力,聚全球资源,建设千亿工程,打造‘亚洲锂都’”。2008年5月,宜春市成立了锂电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把锂电新能源产业作为“一号工程”和重点产业强势推进,至此,宜春锂电产业的发展正式拉开序幕。该市从成立高规格的锂矿资源管理和综合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入手,注册成立了宜春市巨源锂能矿业有限公司,逐步依法依规回收有选矿价值的市内矿点,确保市政府对锂资源的充分掌控。在宜春经济开发区内规划了占地面积达20平方公里的全国首个国家级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定位全国一流、国际领先的锂电产业研发和测试中心正在筹备建设当中;启动了宜春市钽铌矿扩能改造工程。2009年4月,宜春形成了《宜春市锂电产业发展规划》初稿。《规划》为打造“亚洲锂都”描绘了更加科学的发展蓝图:以锂电汽车为目标,打造亚洲最大的碳酸锂生产基地,并全部本地加工成工业用品和终端产品;建成中国领先的动力锂电池生产基地;建成35万辆以上大、中、小锂电汽车生产基地,并建立国内或国际一流的产品与技术研发、测试中心,打造“亚洲锂都”。在2015年实现产值过1000亿,力争突破1200亿元。为此,江西省将锂电新能源产业列为江西第四个千亿元产业工程和重点发展产业,宜春正打造从锂矿原料→碳酸锂→锂电池材料→锂电池→锂电汽车的完整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链据“亚洲锂都”的产业定位,宜春市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在宜春建立起年产50万辆锂电汽车的产业基地,使锂电池小型汽车达到年产35万辆以上规模,大型公交车达到年产5万辆以上规模,从而使该产业环节的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2010年4月份,国家科技部正式认定江西省宜春市为国家锂电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这是国内首个锂电新能源产业化基地,而这也证明了宜春锂电产业的地位。在宜春,“举全市之力,聚全球资源,建设千亿工程,打造亚洲锂都”已成为共识共为;这座令人怦然心动、让人深情向往的“月亮之都”,正在以“亚洲锂都”的新姿悄然崛起。 宜春市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种多样,全市总土地面积为18637.67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积48.22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09公顷,耕地中有效灌溉水田地32.17万公顷。水域面积6.3944万公顷,其中河流水面2.04万公顷,湖泊水面0.06万公顷,水库水面2.28万公顷,坑塘水面2.76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0.01万公顷。全市土壤种类、成土母质类型多样,有10个土类,16个亚类,64个土属,162个土种。其中,水稻土类面积为48.72万公顷(包括田埂),占土地总面积27.33%。10个土类中,面积最大为红壤,有118.13万公顷,占全市总土地面积64.24%。其余土类有:黑色石灰土、黄壤、黄棕壤、潮土、新积土、红粘土,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等。 宜春市矿产资源丰富,有金属矿产27种,非金属矿产29种。主要有:有色金属(含贵金属)、稀有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瓷土矿产、建筑材料及冶金辅助矿产等,以稀有金属钽、铌,非金属矿产煤炭、石灰岩、高岭土和建筑材料矿产为优势。已探明储量41处矿床,其中大型矿床20处、中型30处、小型171处。市境内有色、贵金属矿产主要有:铜、铅、锌、锂、钴、铝、汞、锑、金、铌、钽、钨等;黑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锰等;燃料矿产主要有煤、泥炭、油页岩等;其他非金属矿产主要有岩盐、高岭土、石灰岩、硫铁矿、钾长石、大理石、花岗石、硅灰石、粉石英等。其中,袁州区新坊乡的钽铌矿,钽铌储量3.3万吨,占全国的44.3%,被誉为江西“五朵金花”之一;岩盐储量103.71亿吨,为全省之冠;石灰岩12亿多吨,高岭土储量1994万吨,硅灰石储量1168万吨,粉石英612万吨,钾长石76万吨;铁矿储量约1029万吨,其中七宝山褐铁矿为江西六大矿山之一,保有量661万吨以上,品位42.92%;钴矿储量1.2万吨,铝土矿储量为41万吨,铅锌矿储量8.2万吨,金矿储量1.5吨,铜矿储量28万吨,钨矿储量9万吨,其它矿产还有汞、锑、等。市内矿产特点有:①原矿品种齐全;②储量分布相对集中,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气矿产均有发现;③陶瓷资源非常丰富,品质优良,有很好的资源前景;④石灰岩分布较广,此外,河沙、卵石遍布全市各地。 市内能源资源有水能、光能、风能和能源矿等。水能市内水能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为60.02万千瓦,占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的10.40%。可供开发量为38.07万千瓦,折合年可开发电量17.38亿千瓦小时。光能市内全年日照总时数为1620.2小时,其特点,北部多于南部,平原高于山区。地处北部的靖安县年均日照时数为1,872.4小时,南部袁州区为1,734.9小时。濒临赣抚平原的丰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居全市最长,为1,935.7小时,地处西北山区的铜鼓县年平均日照时数最短,为1,496.8小时。光资源在年内分布极不平衡,7至8月为太阳辐射最高值期,主要作物生长期4至10月,占太阳辐射总量的71%。全市属短日照地区,昼夜变化较小,年内太阳辐射总量不低,有利于长短日照作物生长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能源矿市内原煤储量5.5亿吨,占全省储量的40.7%,列全省第一。全市有煤炭生产矿井182处,分布在市内7个县市区34个乡镇。市内煤炭资源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品种齐全。丰城、高安是江西焦用煤的主产区之一。 市内水资源十分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达1821.51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地表水资源来自降水,全市多年平均降水总量311.87亿立方米,平均降水量在1670.4毫米左右,平均地表水资源为179.24亿立方米,年人均占有水量3402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