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关于中国的历史资料
关于中国的历史资料
提示:

关于中国的历史资料

关于中国的历史资料: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 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又经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扩展资料: 中国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历史时期。 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 从战国开始,封建社会孕育形成,秦朝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此后,两汉王朝是封建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至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并最终开始步入了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史

阎崇年说清朝没有昏君,你怎么看呢?
提示:

阎崇年说清朝没有昏君,你怎么看呢?

先得声明一件事,我不确定阎崇年确实有说这句话,看他的东西比较少,暂时没见过他有写这句话。其次,他在《百家讲坛》中谈到咸丰皇帝的时候,对其评述已经不是昏君那么简单了,我尽量原句摘述: 英法联军等侵略者进了北京,进了皇宫,进了天坛,中国人民,特别是北京人民遭受涂炭,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年,外国侵略者侵入北京,这是第一次,破天荒的第一次,是中华五千年的奇耻大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空前浩劫。 崇祯皇帝当年,北京形势很危机,有人劝他迁都,他不去,有人劝他走,逃到南京,他不逃,他登上煤山自缢而死,忠于社稷。咸丰你不守国门你做什么呢? 咸丰这个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是一位很不称职的皇帝。 没有天子守国门。却带着老婆、孩子,带着唱戏的戏班逃到热河,美其名曰“巡狩”。 四贪:第一贪女色,第二贪丝竹,第三贪美酒,第四,贪食鸦片。 特别是做一个一国之君,大敌当前的时候,你自己带着老婆、孩子先跑了,这也是历史之罪,罪恶的“罪”。 以上都是阎崇年在《百家讲坛》中的原句,他对咸丰的评价很简单粗暴,贪酒恋色的昏君、毫无骨气的废物、吸食鸦片的瘾君子,连明朝的亡国之君都不如。骂的这么狠的人,我真的不确定他是很多人说的所谓满遗。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前提就不存在了,阎崇年也不认为清朝无昏君。 C 至于老朽的个人看法,也挺简单的,没有昏君的王朝不会灭亡在自己人手里。清朝的从努尔哈赤算起到溥仪为止共有十三位帝王,国祚二百七十六年,除了皇帝是满族外,基本就是一个普通“封建王朝”的周期律。十三个皇帝里有皇太极、玄烨这种英主,也有乾隆、嘉庆这种中平之君,当然也有咸丰、光绪这种弱主昏君。抛开民族情绪看,除了在近代给国家人民带来极度的屈辱外,基本就是个普通的王朝,没强到唐朝的灭国无算,也没一直弱成南宋那个熊样。 顺便老朽说些可能会使自己挨骂的话,现在网络上讨论历史问题有一种非此即彼的极端,不是蝗汉就是螨清的对骂,反复给别人扣大帽子。但历史就是历史,历代王朝的光辉,今人共享;历代王朝的黑暗,今人共背。明朝也好,清朝也罢,夸死他们也得过今天的日子,骂死他们也改变不了历史,今人能做的只是吸取其中的教训而已。

阎崇年说清朝没有昏君,你怎么看呢?
提示:

阎崇年说清朝没有昏君,你怎么看呢?

阎崇年是权威清史专家,北京满学会会长头衔不是白给的。 听过阎会长在《百家讲坛》上课,他赞扬过清朝皇帝勤奋,没有昏君。 说清朝皇帝例如康熙、雍正等勤奋,这是相对于明朝30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沉迷于当木匠的天启孩儿皇帝朱由校的懒惰而言。这没有问题,也不会有质疑。 说清朝皇帝没有昏君,这就是阎会长一家之言了。 ——清朝没有昏君,就不会落后于世界变革潮流,不断积弱积贫,最后被西方列强任意欺凌宰割,沦为“东亚病夫”。 清朝最大的昏君无疑是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 ——由于他的自命不凡和愚昧无知,清朝失去了与世界先进文化接轨、走向繁荣富强的最佳、也是唯一的机会。 1793年,正值欧洲工业革命期间,欧洲各国工业生产蒸蒸日上,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时期。 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怀着对东方“天朝”的敬畏,携带英国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女王请求中国皇帝准予通商、英中两国建立合作共赢机制的国书,携带英国先进的科技和工业产品作为英国国礼前来中国。 英国特使马嘎尔尼 ——结果灰头土脸,演出一番哭笑不得的闹剧。 第一,乾隆将英国使团视为前来称臣进贡的不开化西夷岛国,还对英国特使马嘎尔尼不给他行“三叩九拜”大礼极为不满(经和珅协调,马嘎尔尼被迫同意用觐见英国女王的单膝跪礼、向中国皇帝递交国书)。 第二,乾隆将英国奉送的礼物视为西洋淫技而不屑一顾,嗤之以鼻。这些礼物包括;①,西方先进的速射火炮、步枪、手枪;②,展示地球在太阳系运动的科学仪器七政仪;③,英国吨位最大(超过2000吨)并装备有110门大口径火炮的"君主号"战列舰模型。 乾隆感兴趣的只有英国的钟表、显微镜、玩具、乐器和仿制的瓷器。 第三,乾隆回绝了英国要求通商、两国互利共赢的请求。乾隆高傲的给英国“女皇帝”下了一道圣旨;(现存于大英博物馆),大意是; ”我大清乃泱泱大国,地大物博,属礼仪之邦,欢迎大英做大清的友邦附属,今后大英危难大清必将鼎力相助。至于朝贡,由于路途遥远,请大英不必牵强,点到为止。” 乾隆愚蠢无知,亲手关闭了中英合作大门,也加速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差距。 马嘎尔尼也看清了清朝的皇帝神权闭关锁国的虚弱和愚昧无知。就连英国13岁小孩托马斯·斯当东,也为对大清的虚弱留下少儿印记。 (托马斯·斯当东是英国使团副使的儿子,因为他在避暑山庄用刚学会的汉语怯生生喊了“中国皇帝万岁!”得到了乾隆皇帝赏赐的小荷包。) 47年后,在英国议会辩论是否对中国开战(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正是这个当年得到中国乾隆皇帝赏赐的斯当东,立主并说服了英国议会对中国开战。 ——这对于愚蠢的乾隆皇帝是莫大的讽刺。 你如果意识到乾隆错失了中国与世界同步发展最佳机会,让后来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革抓到了,抢了中国在亚洲、在世界发展的先机,让中国饱受磨难。你就会感到惋惜!对乾隆评价就会两个字;“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