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推拿的作用有哪些
推拿的作用有哪些
提示:

推拿的作用有哪些

   推拿 就是通过经络 穴位 来调节脏腑各组织器官间的平衡,加速新陈代谢,修复各种损伤,以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推拿治疗在临床上最多应用的还是颈、肩、腰腿疼痛和四肢骨关节、肌肉、 神经 等病变,下面就让我告诉你推拿的作用,欢迎参阅   推拿的作用   疏通经络   《黄帝内经》里说:“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 按摩 ”,说明按摩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如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可增加 消化 液的分泌功能等,从现代 医学 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促进 血液 、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过程,以协调各组织、器官间的功能,使机能的新陈代谢水平有所提高。   调和气血   明代 养生 家罗洪在《万寿仙书》里说:“按摩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这里的运旋荣卫,就是调和气血之意。因为按摩就是以柔软、轻和之力,循经络、按穴位,施术于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节全身,借以调和营卫气血,增强机体 健康 。现代医学认为,推拿手法的机械刺激,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综合作用,以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血液粘滞性减低,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故可防治 心血管 疾病 。   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如小儿痢疾,经推拿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小儿肺部有干湿性罗音时,按揉小横纹。掌心横纹有效。有人曾在同龄组 儿童 中并列对照组进行 保健 推拿,经推拿的儿童组,发病率下降,身高、体重、食欲等皆高于对照组。以上临床实践及其他 动物 实验皆证明,推拿按摩具有抗炎、退热、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也正是由于按摩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周流、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背部的经络连接身体各个部位,经常背部按摩能打通全身气血、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可缓解全身疲惫和肌肉疼痛,去病强身、增加人的抵抗力等等。下面我们来看看背部按摩的方法。    中医 认为人体的多个穴位系于背部,适度捶打北部可振奋阳、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等,达到消除疲劳、安神等作用,并可强化 内分泌 及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   捶背简单易行,不受时间约束,通常有拍法(虚掌拍打)和叩法(虚拳叩击),两种手法均宜轻不宜重,力求动作协调、节奏均匀,着力富有弹性。   捶背时,双手沿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轻拍轻叩,捶击力度以能使身体震动而不感到疼痛为宜。可自己捶打,也可由他人捶打,被捶者可坐可卧。一般捶背频率以每分钟60至100下为宜,   每日可捶背1至2次,每次捶背时间以20分钟为限。   捶背时应注意:   1.用叩法捶背应手握空心拳,不应把力用在握拳上,力度应先轻后重,以逐渐适应。   2.应根据情况变换捶打频率。如被捶背者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宜采用轻而缓的手法捶背;若被捶背者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时,宜采用强而快的手法捶背。   3.对有心肺疾病、尚未明确诊断的 脊椎病 或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等,则不要捶背,以免加重病情。   好的方法技巧是做好事情的前提条件,做好身体的小主人,从疏通经络开始,是得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总结:在背部按摩时,且不可急功近利,应逐渐的增加推拿的次数和推拿的力度,以及推拿穴位的增多。同时,由于通过推拿进行保健养生或者治疗一些慢性疾病,都不是一天能完成的,都要长期坚持。   现代医学已经阐明,背部脊柱是脑、脊髓通向躯体各脏器、组织发出神经根的通道,在背部脊柱的两旁,分布着一些调节内脏的自主神经节。因此,背部的保健关系到全身的健康。具体好处有:   按摩背部的好处:   1)按摩上背时,   可以刺激到主治肺部疾病的肺俞穴,主治心脏疾病的心俞穴,能宽胸理气的督俞穴,以及有理血、宽中和胃的膈俞穴。   2)按摩下背部时,   可以刺激的主治肝脏疾病的肝俞穴,主治胆囊疾病的胆俞穴,键脾、和胃、化湿的脾俞穴等等。   3)按摩左右肩胛,   刺激到的穴位,对治疗头部、面部疾病、 颈椎病 、 肩周炎 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按摩背的侧部,   也可以起到宽胸理气、治疗肋间疼痛的疾病;还可以尽量挺胸,肩胛向后,按摩颈肩部的大椎、风门等穴位,可以治疗颈椎病、颈肩综合症。   总之,按摩背部的各个穴位能达到疏通经络、行气通窍、促进血液循环,并可以反射性调节内脏活动、增强内脏的功能。只要坚持背部按摩,都起到了明显治疗疾病和保健的效果。   长期坚持背部按摩,还可以 减肥 ,起到身体保健长寿的效果。当然,长期按摩还可以治疗高 血压 等,不过还是在减肥上面效果大些。   以下就是进行背部按摩保健的方法:   背部按摩保健方法1:哑铃法   做法:双腿分开站立,膝盖弯曲。胸部向前倾,但是背部始终保持挺直。双手持哑铃,向两边水平提起,感觉到背部肌肉在用力。此动作重复2组,每组20次。这种见效很快的哦。   背部按摩保健方法2:背部离地法   做法:仰卧在床上,双手放在身体的两侧,然后弯曲双腿,脚后跟紧紧地贴着大腿的后侧,双手移至头的两侧,掌心贴着地面,接着吸气,拱起背部,也就是说,双脚膝盖跪在地面上,双手用力地撑着向上拱起身体,同时髋部与腹部是向上升起的。   背部按摩保健方法3:学猫拱腰法   做法:早上醒来,先揉揉眼睛、搓搓脸,用手向后梳头发,然后双手手臂从肩上伸出来,向后震震手臂,向后仰仰头部,接着躺在被窝里伸个懒腰或者向上挺几挺腹部,再翻身趴下,像猫“长身”一样用力地拱拱腰,尽量伸展腰背以及四肢的肌肉。   背部按摩保健方法4:双手伸展法   做法:双手放在背后相握,尽量伸直手臂,同时尽力向上抬至极限,如此进行50下,这时候会感觉肩胛骨上面部位被挤压,同时也有助于锻炼胸部的肌肉。   

推拿简介
提示:

推拿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 ·推拿 3.1 推拿手法 3.1.1 推法 3.1.2 拿法 3.1.3 按法 3.1.4 摩法 3.1.5 揉法 3.1.6 擦法 3.1.7 搓法 3.1.8 摇法 3.1.9 捻法 3.1.10 点法 3.1.11 抖法 3.1.12 拍法 3.2 推拿的分类 4 正骨八法之一·推拿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推拿 1 拼音 tuī ná 2 英文参考 massage 3 *** ·推拿 推拿即 *** ,古称按蹻[1]。又称乔摩、矫摩等。是医生用手或上肢协助病人进行被动运动的一种医疗方法[1]。推拿具有调和气血[1],疏通经络[1],滑利关节,促进新陈代谢[1],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抗病能力[1],促使气血运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状态等作用[1],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的多种病症中。常用的手法有:按、摩、推、拿、揉、掐、搓、摇、㨰、抖等法[1]。常用于关节炎、神经痛、软组织损伤和其他多种疾病[1]。《灵枢·九针论》:“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 *** 醪药。” 推拿是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以中医理论特别是经络理论为指导强调人体体表通过经络、穴位与内脏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内脏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对体表经络、穴位进行推拿 *** ,也可以通过经络将治疗疾病的“信息”传达给有病的脏腑,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3.1 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有一定的规范动作和技术要领,需具备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的基本要求。常见手法有推法、按法、揉法、拿法、摇法、㨰(扌衮)法、击法、摩法、擦法、扳法、捍法和一指禅推法等。推拿手法不仅限于用手操作,也可以用脚、前臂肘部,或凭借专门的推拿器具进行。还可以辅以特制的药膏如 *** 膏、 *** 乳、冬青油、红花油、麻油、滑石粉、生姜水或其他润滑剂等介质。 推拿的常用手法有下面几种: 3.1.1 推法 推法是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该手法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3.1.2 拿法 拿法是以大拇指与其他四指中的任意一指或几指相对,提拿起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一拿一放地交替进行。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其功能为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 3.1.3 按法 按法是用指腹或手掌着力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向下压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之稍加揉动。本法常与揉法配合使用。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处的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背腰和四肢。具有通经活络、缓解痉挛、调理关节的功能。 3.1.4 摩法 摩法是以手掌附着于人体的某一部位,在其上作环形移动抚摩。多用于腹部,也可用于身体各部位的跌打肿痛较剧者,具有缓止痛、调和气血、和中理气、消积导滞的功效。 3.1.5 揉法 揉法是以手指、鱼际、掌根及手掌,在病人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做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适用于头面、胸腹、四肢,具有疏通经络、消肿散结、化瘀止痛、调中和胃的功效。 3.1.6 擦法 擦法是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病人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的来回摩擦。多配以推拿介质,如红花油、葱姜水等。该法具有振奋阳气,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祛风散寒、理筋止疼、健脾和胃的功效。 3.1.7 搓法 搓法是以两手掌夹住病人的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的搓揉,在搓动的过程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该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多用于四肢,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 3.1.8 摇法 摇法是医者一手抓住患者肢体的远端,另一手扶住被摇的关节(肩关节、腕关节、髋关节),以该关节为支点,作肢体最大范围的环形往复摇动。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多用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以及肩周炎等。 3.1.9 捻法 捻法是以拇指与食指、中指或食中指相对,捏住患者的手指或脚趾,作搓揉的动作。具有理筋通络、滑利关节的功效,多用于半身不遂、颈椎病,以及指端麻木疼痛等症。 3.1.10 点法 以指端、指间关节或肘部按压在患者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常用于脘腹部、背腰部和四肢。具有温通经络、调理脏腑、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肚腹疼痛、四肢疼痛等症。 3.1.11 抖法 点法是以双手握住病人肢体的远端,用力作快速、连续、小幅度的上下颤动。具有通经络、理筋骨、利关节的作用。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使用。 3.1.12 拍法 拍法是以手五指微曲,形成空心虚掌,稍用力在病人的患处作拍打动作。常用于颈肩、腰背、四肢。具有疏理气机、活血通络的功能。 3.2 推拿的分类 以操作者的不同,可分为自我推拿和被动推拿两大类。自我推拿主要用于保健强身,又可分为眼保健 *** 、四肢保健、宽胸法、健胃法、安神法、十二段锦、铁档功等。被动推拿主要用于防治疾病,有小儿推拿、正骨推拿、指压推拿、气功推拿、一指禅推拿、宽喉法等分支。 4 正骨八法之一·推拿

中医推拿
提示:

中医推拿

推拿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下面就推拿的手法以及原理为大家作一番简介。 中医推拿手法 推拿一词是由摩挲、按矫、按摩逐渐演变而来的,是一种以人疗人的方法。而中医推拿的手法主要包括有:按法、摩法、推法、拿法、揉法、捏法、颤法、打法。 1、按法 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通常使用的,有单手按法、双手按法。临床上,在两肋下或腹部,通常应用单手按法或双手按法。背部或肌肉丰厚的地方,还可使用单手加压按法。 2、摩法 摩,就是抚摩的意思。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给以柔软的抚摩,叫作摩法。 3、推法 在前用力推动叫推法。临床常用的,有单手或双手两种推摩方法。因为推与摩不能分开,推中已包括有摩,以推摩常配合一起用。 4、拿法 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临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丰厚处的单手拿法。 5、揉法 医生用手贴着患者皮肤,作轻微的旋转活动的揉拿,叫作揉法。揉法分单手揉和双手揉。象太阳穴等面积小的地方,可用手指揉法,对于背部面积大的部位,可用手掌揉法。 6、捏法 在适当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肤和肌肉从骨面上捏起来,叫做捏法。捏法和拿法,有某些类似之处,但是拿法要用手的全力,捏法则着重在手指上。拿法用力要重些,捏法用力要轻些。捏法是按摩中常用的基本手法,它常常与揉法配合进行。 7、颤法 是一种振颤而抖动的按摩手法。动作要迅速而短促、均匀为合适。要求每秒钟颤动10次左右为宜,也就是一分钟达到600次左右为宜。颤法与动分不开,所以又叫它颤动手法。 8、打法 打法又叫叩击法。临床上多配合在按摩手术后来进行。当然,必要时也可单独使用打法。打法手劲要轻重有准,柔软而灵活。 中医推拿原理 中医推拿的原理主要就是通过经络穴位的作用来达到各个脏腑和相应的组织器官间的平衡,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修复各种身体上的损伤,以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 外来寒邪侵犯了人体背部腧穴之后,而导致了经络的涩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因故造成背部疼痛,甚至诱发心痛,推拿后可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并使局部温热,通则不痛,热则痛缓,能驱寒止痛。也可以说推拿就是通过经络穴位来调节脏腑各组织器官间的平衡,加速新陈代谢,修复各种损伤,以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下面从不同的方面对推拿治病原理作些探讨: 1、作用于皮肤组织 推拿手法能加强皮脂腺及汗腺的分泌,清除衰亡脱落的上皮细胞,改善皮肤代谢,软化疤痕,增强机体的防卫功能;同时还能增强皮肤的光泽和弹性,延缓皮肤的衰老。 2、作用于肌肉组织 在高强度的运动后,由于代谢的中间产物乳酸的大量产生,沉积在肌肉组织中,出现肌肉痉挛疼痛和疲劳现象。若对疲劳肌肉进行推拿治疗,就能促进乳酸的消散和排出,使疼痛缓解,疲劳消除。 3、促进骨关节损伤后的康复 正确的推拿治疗,可使血液、淋巴液循环加速,水肿消退,粘连松解,功能障碍的关节能逐渐增大活动范围,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推拿有利于骨关节损伤的康复。 4、纠正异常解剖位置 凡关节错位、肌腱滑脱等有关组织解剖位置异常而致的病症,均可运用推拿手法得以纠正。 5、改善血液循环 实验证明,推拿能增加毛细血管的数量,增大管径,使血液循环大大改善。同时还能促进病变组织血管网的重建,恢复血管壁的弹性,改善管道的通畅性能,降低血液流动的外摩擦力等。 6、帮助消化 有实验证明,对背部脾俞、胃俞穴推拿约l~2分钟后大多引起胃蠕动增强;足三里穴推拿后则大多引起胃蠕动减弱。 7、调节神经系统 推拿可降低周围感觉神经末梢的兴奋性,故常用于止痛,如神经炎、神经痛等。 8、改善心理 轻柔的推拿手法能使患者情绪放松、稳定,可减轻或消除心理上对疾病的不良反应,如抑郁、焦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