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人心!哈勃望远镜十佳照片 宇宙张张绝美经典照片
对于偌大的 宇宙 人类的探索一直都在延伸,自从1990年在美国成功发射的天文仪器——哈勃望远镜,它有效的弥补了从地面观测 宇宙 的种种不足,到目前为止用哈勃望远镜拍出的照片让人类对于天文物理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接下来就由本站我为大家盘点哈勃望远镜十佳照片,感兴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看! 哈勃望远镜十佳照片 一、创生之柱 这张照片拍摄时间为1995年,算的上是哈勃望远镜中最独特最受欢迎的一张了,位于老鹰星云上的犹如三根手指的冰冷气体柱,有些十分喜欢的人将这张照片印在衣服上或者当做邮票纪念。 二、梦幻三星 这一照片完整的拍下了名为Pismis 24的内含三颗恒星的疏散星团,是宇宙中较为明亮年轻的一颗恒星,距地球约为8000光年。 三、双宿双栖 在2015年10月所拍摄公布的,一共由四颗恒星所组成的,中心最亮的包含了两颗穿过尘埃的恒星,其他两颗恒星的光芒被此所掩盖,一看上去恍若将眼睛刺瞎。 四、恒星工厂 这张照片是为了纪念哈勃望远镜的24岁生日所拍摄的,这一猴头星云距地球约为6400光年,主要成分是氢气,被恒星外的紫外线所隔离,一直以来以造星工厂所为人熟知。 五、万马奔腾 在2015年8月公布,在漆黑较复杂的尘埃烟雾中闪着逐渐成型的恒星,整个礁湖星云就好似马群在一起奔跑,形成了庞大的风暴现象。 六、太空礼花 这张照片绚丽多彩,由很多年轻的恒星所构成的星云内部,一根根小柱子是由致密气体所组成的,统一指向中央星团,高度约为数光年。 七、气泡星系 这是一名叫NGC 3521的絮状螺旋星系,位于距地球约4600万光年的狮子座以外,看似朦胧,实则是恒星穿越层层云层所呈现出来的美景。 八、暗物质星系 一看到这张照片大家是不是都想到苹果电脑的默认壁纸,拍摄于2016年4月,距地球1.1亿光年,位于双鱼座的UGC 447星系一直都未揭开神秘面纱。 九、星之指纹 在2016年3月所拍摄的,这颗恒星出现的时间不到1000万年,算的上是宇宙中比较年轻的一颗了。这颗恒星的内核没有燃烧氢气,发射的波形看着就好像间隔分明的彩虹。 十、星系玫瑰 在211年4月20日,为了纪念哈勃望远镜成功发射21周年所拍摄公布的,极美的玫瑰花形状的星系位于仙女座,距地球约为3亿光年,是宇宙中奇妙的天文现象。 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其他照片 1、锥形星云 2、沙漏星云 3、蚂蚁星云 4、猫眼星云 5、天鹅星云 看完上述我为大家盘点的哈勃望远镜十佳照片,大家是不是都对这些照片吸引住了呢~~不管是创生之柱还是星系玫瑰等,这些都是人类对于宇宙的努力探索,是天文史上伟大的进步。
宇宙在此终止?科学家从哈勃望远镜拍的照片中,发现了什么东西?
宇宙到底有多大?是否像人的生命一样存在着尽头?相比于渺小的人类,地球和太阳的体积已经是想象的顶端了,而宇宙包裹的物体还不只有地球与太阳,还是亿亿万颗这样庞大星体的家乡。 看到这里不少人的嘴巴已经合不上了,震惊于它的辽阔,那么这样辽阔的宇宙到底有没有尽头呢?海的尽头是天涯,那么 宇宙的尽头是另一片浩瀚无垠的宇宙吗? 为了探究宇宙有多大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少学者都进行了废寝忘食的观测和计算。其中以 美国物理学家Neil Cornish最为典型 ,经过多年的观测 他发现宇宙的直径至少有780亿光年。 Neil Cornish之所以说出这样一个数据,并不是单靠想象得来的,他当时就宇宙范围的问题组建了一支研究小队,经过队员们年复一年的努力,他们确定了宇宙尺寸的下限,但是 对于宇宙的上限还是没有答案。 小组的科学家们使用了 WMAP探测器来分析宇宙背景微波辐射 ,通过这个手段他们探测到了宇宙形成最初期产生的微波辐射。经过对微波辐射的计算,他们发现这些辐射没有不规则性,故而 Cornish做出结论认为,宇宙比我们的设备所能观测到的范围要大,并且它的直径至少有780亿光年。 人们对于宇宙的 探索 从 远古时期 就开始了,起初我们是用肉眼观测,通过对满天星辰的观察我们也确定了不少的星系。尽管 我们看到的星星全都是银河系中的恒星。 但是 银河系的直径也有10万光年,太阳距离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 就是说 与太阳处于银河系同一侧的恒星, 距离太阳最远 约4万-5万光年 。位于 银河系另外一侧的恒星距离太阳最远约8万光年。 位于其他星系的恒星,用我们的肉眼是看不到的,我们能看到的星星离地球最远不超过8万光。 为了观测到越来越多的星系,在 16世纪古代罗盘开始出现 。作为一种观察天文的仪器, 罗盘 不仅 可以用来观察星体和天空 还可以用来 确定时间方向。 它的主体是一个圆形盘面和几个同心的圆环,还有一根绕着这个圆心在盘面上任意旋转的测量标杆圆心的中心对应的是北极。围绕着北极有三个同心圆,分别代表着北回归线赤道以及南回归线,由于当时地理的局限性以及大多数文明分布在北半球,所以 星盘无法观测南回归线以南的天空。 随着科学的进步,在 1609年伽利略制作出第一台望远镜, 凭借这台望远镜伽利略观测到了太阳黑子、月球环形山、木星的卫星、金星的盈亏等现象。 而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发现, 伽利略明白了宗教地心说的错误,看到了哥白尼日心说的可取之处。 当时候的望远镜主要是从眼镜当中找到原理的,因此对于星体的观察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对其进行改进,苏格兰天文学家格里高利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格里高利式反射镜。 望远镜就这样开始不断发展, 从光学波段到全波段,从地面到空间,观测能力越来越强,可捕捉的天体信息也越来越多。望远镜的诞生 为现代天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意义。 望远镜一般是 由两个镜头组成, 一个是 主镜用来观测目标 ,另一个是 寻星镜,是用来寻找目标的也叫做瞄准镜。 不过望远镜相比于前两个器具,即使可以进一步观测到星体,但离星体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于是我们又发明了人造卫星以及宇宙飞船来近距离的观察星体。 这些倒暂且搁置不提,我们将视线转回宇宙的终点上,号称 发现宇宙尽头的观测仪器就是哈勃天空望远镜, 是一种 光学望远镜. 它主要是接收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并将各种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的形式传回地球. 它 位于地球大气层之上 ,因此与地基望远镜相比,哈勃天文望远镜离星体的距离更近,对于星体的观测也就更加的准确,并且还能够看到其他地基望远镜看不到的星体。 并且因为地处大气层之上,哈勃的影像也不受大气湍流的影响,因此视线极佳,而且还能够观测臭氧层的变化。在 上个世纪90年代发射成功之后 , 哈勃天文望远镜就成为了天文史上极为重要的仪器 ,这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 在哈勃望远镜上天之后,我们得到了许多珍贵的新体资料。到 21世纪时 哈勃望远镜更是 发现了目前光学影像所见的宇宙最深处的星系。 在2016年时巡天调查研究小组发现了位于大熊 星座 影像中,微弱模糊的光斑。而 这些微弱模糊光斑,也就是人类目之所及最遥远的星系GN-Z11。 这一个星系的发现让很多天文学家十分的欢喜,之所以会这样是 因为这一星系已经存在了134亿年,而宇宙诞生从现在也不过是138亿年, 也就是说这个遥远的星系在宇宙诞生不久的时间内就出现了。 因此有很多的人认为 GN-Z11的发现有可能会帮助我们发现宇宙的边缘 。我们知道由于星体的距离十分的遥远,我们一般以光为单位进行测量。 如今我们看到的GM-Z11的光,其实是来自于134亿年前发出的。 一般来说光可以在真空中没有损耗的传播,但是那些遥远的恒星的光芒还是很难传达到地球上。这是因为身体间的距离与宇宙的年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曾经有天文学家认为,如果物体的距离足够远的话,光就不会传播到地球上来,因为那超过了宇宙的年龄。因此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可以观测到的宇宙边缘,受宇宙年龄的限制,人类可以观测到的距离,绝对不会超过宇宙的年龄。 宇宙如今只有138亿岁, 而形成一个星系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有134亿岁的GN-Z11星系是目前我们有可能观测到宇宙尽头的唯一凭借。 于是天文学家就对 GN-Z11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进行了测量。 之后便得到了令人震惊的答案, 两个星系之间竟然相隔320亿光年 。这可比宇宙的年龄还要大了,于是这一个问题就引起了许多天文学家的疑惑。 通过不断的研究天文学家发现 宇宙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一直膨胀的 ,并且其 膨胀的速度 不断的加速, 甚至超过了光的速度。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宇宙中占据主体的暗能量,在其强大的排斥力的作用下,使得物质的密度进行了下降.物质密度下降后,引力作用也就逐渐变弱而暗能量.因其密度恒定的特性并不会使自身排斥力因空间变化而被削弱,因此就加剧了宇宙膨胀的速度。 当 宇宙膨胀之后,宇宙中的恒星星系以及各种星体由于宇宙体积的扩大, 这些星体之间的距离也就越来越大,而这也就是为什么GN-Z11到地球的距离会超过宇宙年龄的原因。 那么,通过GN-Z11于地球的距离的测量能否探测到宇宙的边缘呢?如果宇宙的膨胀一直不断地继续的话,那么星体与星体之间测量是否还存在意义,毕竟光的速度都比不上宇宙膨胀的速度,对当前人类的 科技 而言,我们还无法与其速度相比。 因此天文学家们对于宇宙的尽头也是各执一词。但是在很多的人认为这一次GM-G11的发现,人们也算是看到了可观测宇宙的边缘,宇宙就在此处终结。 至于可观测的宇宙边缘到底有什么?可观测范围之外的宇宙终点到底是什么?仍然是一个谜团。 但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宇宙终将会有终点,不管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正如人有生老病死一样,宇宙也会如此。
宇宙有多大? 宇宙外面是什么?
宇宙有多大? 宇宙外面是什么? 这个比较复杂,涉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曾提出宇宙有限而无边的理论,简单说就是宇宙相对我们地球来说有界限但却找不到它的边际。当代科技发现了宇宙的红移现象,及行星和星云的能量在朝远离宇宙中心的方向扩散,证明宇宙是在膨胀的。至于宇宙大小是有限的那么宇宙外面是什么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从空间的角度看,因为宇宙学很大程度上涉及到时间,及时空座标系,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地球上这样看 物体的膨胀单单看空间体积就可以了(因为我们的速度相比较光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此外宇宙学的很多理论是得不到证明的,比如即使现在证明了宇宙是有限的,我们也不可能飞到宇宙的边际去证明。这也就是施蒂芬霍金——当代最伟大的宇宙学家始终不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 针对YLouis的回答的补充: 1917年,爱因斯坦发表他的第一篇宇宙论文《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所作的考察》。象他多次以一篇论文开创一个领域一样,这篇论文宣告了相对论诞生。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了,但是,这篇论文所引进的许多观念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在探索宇宙中,爱因斯坦首先指出无限宇宙与牛顿理论二者这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在原则上,根据牛顿力学不能建立无限宇宙这一物理体系的动力学。从牛顿理论和无限宇宙这两点出发,根本得不到一个自洽的宇宙模型。因此,必然是:或者修改牛顿理论,或者修改无限空间观念,或者对二者都加以修改。爱因斯坦放弃了传统的宇宙空间三维欧几里得几何的无限性。他根据广义相对论建立了静态有限无边的自洽的动力学宇宙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宇宙就其空间广延来说是一个闭合的连续区。这个连续区的体积是有限的,但它是一个弯曲的封闭体,因而是没有边界的。 这里我不过说了通俗易懂点:)。 红移确实和“有限无边”理论是两码事。 一个天体的光谱向长波(红)端的位移叫做红移。通常认为它是多普勒效应所致,即当一个波源(光波或射电波)和一个观测者互相快速运动时所造成的波长变化。美国天文学家哈勃于1929年确认,遥远的星系均远离我们地球所在的银河系而去,同时,它们的红移随着它们的距离增大而成正比地增加。这一普遍规律称为哈勃定律,它成为星系退行速度及其和地球的距离之间的相关的基础。这就是说,一个天体发射的光所显示的红移越大,该天体的距离越远,它的退行速度也越大。红移定律已为后来的研究证实,并为认为宇宙膨胀的现代相对论宇宙学理论提供了基石。上个世纪60年代初以来,天文学家发现了类星体,它们的红移比以前观测到的最遥远的星系的红移都更大。各种各样的类星体的极大的红移使我们认为,它们均以极大的速度(即接近光速的90%)远离地球而去;还使我们设想,它们是宇宙中距离最遥远的天体。 光是由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组成的,在光谱分析中,光谱图将某一恒星发出的光划分成不同波长的光线,从而形成一条彩色带,我们称之为光谱图。恒星中的气体要吸收某些波长的光,从而在光谱图中就会形成暗的吸收线。每一种元素会产生特定的吸收线,天文学家通过研究光谱图中的吸收线,可以得知某一恒星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将恒星光谱图中吸收线的位置与实验室光源下同一吸收线位置相比较,可以知道该恒星相对地球运动的情况。 红移实际上是证明史蒂芬霍金的宇宙爆炸论的有利证据。即星体的能量在朝远离中心的方向扩散。 至于史蒂芬霍金为什么不能获得诺贝尔奖,我也想说明一下史蒂芬霍金的理论已经获得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他本人也被公认为目前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注意是理论物理学家。 因为诺贝尔奖的获奖专案必须有严密的理论并且有实际成功的实验予以证明。无论是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物学奖 、以至经济学奖都是如此。为证明史蒂芬霍金的宇宙爆炸理论,我们不可能,也没有科技飞到宇宙的中心,实地测量那里的能量谱线,又飞到宇宙的边际,测量红移谱线,进行比对论证。这也是史蒂芬霍金一直不能得到诺贝尔奖的根本原因。 再补充: 在“有限无边”的说明中,我似乎没有提到所谓的中心一词…… 至于宇宙中心,可能我应该解释一下,这实际指的是宇宙最初大爆炸的起源地。宇宙爆炸模型通俗讲就是宇宙的形成起源于一次大爆炸,而爆炸源地、也就是这里所指的宇宙中心,那里的物质密度非常的高。而宇宙的膨胀就是爆炸形成的各类星体向爆炸源的相反方向远离。目前我们是通过红移现象观察到的。这个解释与“无论在宇宙中的哪一点上,看到的周围的星体都是有红移运动的”是一致的。因为所有的星体都是在向远离中心的相反方向移动,只不过他们的红移不同罢了。 另外,简单学过相对论的都知道,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级别,那么它的空间尺寸会变小。举个例子,假设一把尺,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掷出,那我们看道运动中尺的长度要比静止时短。所以在宇宙空间的讨论时,应该要考虑时间的座标。 至于史蒂芬霍金不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在此不过交流,没有必要强求同一。 或许是我的表达能力不够好,确实,宇宙就是那次爆炸形成的。这里所谓的中心,其实是指宇宙目前质量密度相对最大的地方,有点像核心区域的意思。总所周知 ,宇宙物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就好像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旋转,而太阳系又位于银河系的边缘,围绕银河系旋转一样,中心的物质质量和密度是最大的。 至于宇宙空间的讨论,应该还是要考虑时间的因素。很简单,我们是站在地球的角度在讨论宇宙行星等的运动。好比上面提到的“各种各样的类星体的极大的红移使我们认为,它们均以极大的速度(即接近光速的90%)远离地球而去”。既然有速度,有红移谱线就一定有时间这个参量。速度是单位时间物体通过的距离,谱线能量计算涉及频率,而频率正是周期的倒数。这都涉及时间的参量。 说谓宇宙只是一个概念,他指古往今来和上下四方。你所说的宇宙只是你所感受到的空间,所以你问有多大。问的不好。 美国的太空网报道,经过艰苦的计算工作,天文学家发现宇宙超乎寻常的大,其长度至少为1560亿光年 因为这样一种结论,他们成了“球形宇宙论”的支持者。 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37亿年,可长度为什么是1560亿光年?宇宙的大小为什么是一个你从未听说过的数字? 他们的解释是这样的: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37亿年。光从最早已知的星系到达我们地球要穿行130亿年以上。因此我们可以假定宇宙的半径是137亿光年,那么整个宇宙的长度是宇宙半径的2倍,即274亿光年。但是自创生以来一直在不断的膨胀,并且理论学家相信宇宙起源于一个密度无限大的点。 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尼尔·科尼什教授解释说:“早期宇宙中光所穿行的距离随宇宙的膨胀而增大,就像银行中的复利一样。”他建议,可以想象宇宙从诞生后只有100万年的年龄。光穿行一年,所覆盖的距离1光年。他说:“那时宇宙的大小比现在小大约1000倍,因此1光年伸展到现在是1000光年。”所有距离加起来是780亿光年。他说,光还没有穿行那么远,“但是穿行137亿年到达我们地球的光子的起点到现在是780亿光年远。这是宇宙的半径,那么直径是1560亿光年。这只是基于光线返回时所用时间的95%,因此宇宙实际的长度可能会更长一些。 按照平行宇宙论,宇宙外面有很多个宇宙,当然和我们的宇宙很不一样。 如今的科技手段还没有研究透。我们的老祖宗传下来的字:宇宙,宇,无限的空间。宙,无限的时间。 多么生动具体! 宇宙不可能是“无限大”的。 如果宇宙是“无限大”,那么天空就会“无限亮”、温度就会“无限高”。 事实不是这样的,所以宇宙不是“无限大”。 “哈勃望远镜”那个看到的最远的星系,距离我们大约137亿光年。天文学家估计在150亿光年处可能还有星系。那里是宇宙的边界。 宇宙是有空间、有时间、有能量。没有空间、时间、能量,就什么也没有。所以宇宙没有“外面” 有的人说:宇宙的外面是另一个宇宙,那是不对的。因为那个宇宙也是没有外面的,和我们的宇宙紧紧挨着,还不是同一个宇宙吗? 宇宙大小约有138亿光年。宇宙之外就是时空之外,即没有时间和空间。人类还无法想象。虽然有平行宇宙之说,即另外的时空,但没有实证出来。 宇宙有多大,宇宙外面是什么,宇宙探秘 我认为,浩瀚的宇宙应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无限大的。宇宙已经包含了所有的一切,根本没有什么内外、起源和灭亡问题。宇宙在空间上是无穷无尽的,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无论你朝那个方向延伸下去都应是无穷无尽没有尽头的,而不可能被什么东西所阻挡,这就是无限的宇宙空间。那种认为宇宙是有边际的说法,我觉得很荒诞,你想如果宇宙是有边际的,那边际究竟为何物呢?难道就没有边际以外了吗?而且既然有边就意味着会有边外,这个问题其实是很难自圆其说的,说宇宙有尽头的人该如何解释呢?唯一的说得通的只能是宇宙是无穷无尽无限大的!宇宙主要由无限的空间所组成,而无限大的空间就在那里永恒存在,怎么会有形成和消失问题呢?宇宙中的物质只能是处于一种无限的回圈往复之中,生生不息永无穷尽。可以说无限的宇宙对我们来说的确是难以想象的,早已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范围!但这就是宇宙,一个人类永远也无法解开的迷! 严格说来宇宙大爆炸理论本身就是一个未经证实的假说,还存在诸多疑点难以自圆其说。因此是不是真的发生了宇宙大爆炸还很难说,比如所谓的奇点就是一个十分荒诞的奇点,这个奇点究竟有多大?存在多久?为何突然爆炸了?恐怕谁也说不清楚,当然也包括该理论的提出者。总之既然宇宙大爆炸是假说那又何必太当真了呢!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宇宙外面是什么空间,宇宙有多大 我认为,宇宙应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无限大的,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边界和中心问题。宇宙已经包含了所有的一切,根本没有什么内外、起源和灭亡问题。宇宙在空间上是无穷无尽的,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无论你朝那个方向延伸下去都应是无穷无尽没有尽头的,而不可能被什么东西所阻挡,这就是无限的宇宙空间。那种认为宇宙是有边际的说法,我觉得很荒诞,你想如果宇宙是有边际的,那边际究竟为何物呢?难道就没有边际以外了吗?而且既然有边就意味着会有边外,这个问题其实是很难自圆其说的,说宇宙有尽头的人该如何解释呢?唯一的说得通的只能是宇宙是无穷无尽无限大的!宇宙主要由无限的空间所组成,而无限大的空间就在那里永恒存在,怎么会有形成和消失问题呢?宇宙中的物质只能是处于一种无限的回圈往复之中,生生不息永无穷尽。可以说无限的宇宙对我们来说的确是难以想象的,早已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范围!宇宙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探索也是永无止境的!这就是宇宙,一个人类永远也无法解开的迷! 严格说来宇宙大爆炸理论本身就是一个很难被证实的假说,还存在诸多疑点难以自圆其说。因此是不是真的发生了宇宙大爆炸还很难说,比如所谓的奇点就是一个十分荒诞的奇点,这个奇点究竟有多大?存在多久?为何突然爆炸了?恐怕谁也说不清楚,当然也包括该理论的提出者。因此宇宙大爆炸学说并不完美,无法令所有的人信服,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太当真了呢!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宇宙有多大?宇宙的外面是什么?
这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家,天文学家能说得清,道得明的问题。如果要问我这个问题,我会答宇宙无穷大、我会说宇宙广阔得无边无际。我们可以随意一想,光银河系就有多少个,谁还能算出宇宙有多大,宇宙的边际在哪里呢?若有科学家说他能算到,能算到宇宙的直径是多少,半径是多少,周长面积是多少,并且计算单位都是多少千多少万光年,那我可能会说科学家们的话是完全凭空想像和捏造的。究竞有多少光年又能有谁去论证呢。
宇宙无穷大。宇宙的外面还是外面。我认为这是目前科学而正确的回答。
闭上眼睛想象有多大就多大,宇宙的外边是宇宙它妈
宇宙无止境,大无所测,其它各种评说:有境界啦,什么直经多少,半经多少,我不相信。
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这两个问题。
光有多快?
光每秒钟传播299792458米,如果无法想象它的速度,可以这样类比,光照亮几米宽的一小块地方,只需要一亿分之一秒,在你读一篇文章的几分钟内,光子可以飞过1000万公里,这就相当于绕行地球250圈!太阳距离地球1.5亿公里远,光传过来只需要8分多钟。
宇宙的尺度,一般用光年来计算
宇宙简直太大了,公里这类地面上的距离单位,拿来表示宇宙的尺度,简直有点太小儿科了!因此,宇宙尺度的描述中,我们一般以光一年时间内传播的距离为单位,1光年的距离换算成公里大约是9.6×10^12公里。
以光年为单位的一组数据
宇宙有多大,先来看看这组数据。
宇宙诞生才138亿年,为何可观测宇宙达到了460亿光年
确实,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的年龄只有138亿年,这就意味着光在宇宙空间中最多只有138亿年的传播时间。那么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的最远的光源,也就只有138亿光年远了?错!光在星际空间传播时,宇宙空间还在不断地加速膨胀,这就会使我们观测到的光源(其它星系),比光传播的时间算出来的距离更远。计算下来,可观测宇宙的尺度就由138亿光年膨胀到了460亿光年。
可观测宇宙之外还有多大?
可观测宇宙区域的直径达到了920亿光年,在这个区域之外,是不可观测宇宙区域,它的尺度至少达到了1500亿光年以上。而这个区域的星系发出的光,无论如何是传不到地球上来的!
宇宙的“外面”是什么?
宇宙的“外面”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宇宙的“外面”连空间都没有了,就谈不上宇宙的“外面”!宇宙之外一无所有,正是物理学家李.斯莫林总结出的宇宙第一原理。
总结
宇宙的尺度,大到了无法想象,但它总归是有限的。宇宙之外,一无所有。
胎儿说他的房子有多大,孕妇在蚊帐里说房间有多大,房间说这间屋有多大,屋子说这个花园有多大,花园说,,,,。
这个问题很难说清,说准,科学家说宇宙的的直径是930光年,这样和宇宙的无边无际相矛盾。宇宙不存在内外,宇宙只有一个。
有资料显示,据最新研究认为,宇宙是有边界的,其直径为1560亿光年,甚至更大。并说是于大约138.2亿年前宇宙大爆炸产生了宇宙内的各星系等天体。既然说宇宙有边界,专业天文科学家们测出了直径,那么,宇宙的外面是什么呢,据现有资料称,首次捕捉到了宇宙大爆炸的原始引力波信号,发现了宇宙诞生的种种信息,也即印证了宇宙是“多元”的理论。
于是,即便就依专业天文科学家所说捕捉到了宇宙大爆炸的原始引力波信号及宇宙诞生的种种信息,那也可视为是宇宙范畴之内的东西,也就是说并未能证明那些东西(信号、信息)是宇宙之外的东西。宇宙之外究竟是否有东西,是啥东西,至今仍是个迷。假若有人说有啥东西,也只是猜测。
看来目前只能是凭猜测。
凭猜测就好办了,我仅仅有点猜测的本事。因为自己并非专业天文学行当,所以也无能以天文学说专业的角度去描述我的猜测,因此,接下来的表述,我无法保证专业科学的严谨性。一切只是个猜测。
我猜测:宇宙之外一定还有东西。至于是啥东西呢,请继续让我猜吧。、
恰巧还记得,当年刚刚上初中1年级时,我就接受了宇宙是个无限广阔的这个概念。是老师教给我的,当时非常抽象而准确地接受了这个概念,心中有异样的兴奋乃至自豪感。课余时间,玩要之际,望着天空之时,也会想起这“宇宙是一个无限广阔的”这个概念,脑海中忽然闪现一丝怪异:心想,是乎有些不对劲呢,要真是无限广阔的一个宇宙,那么宇宙就有排它性,就是独一无二的了。既然宇宙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宇宙诞生之前,会是何状况呢,以及,假设没有这个宇宙,又究竟是何状况呢?我问过老师,老师说没空,有事。没有得到老师的回答,又去问过我的伯父,伯父更只是笑笑。
我于是明白,好多人不会去想那么空洞的事。
后来在工作之间,常会穿插浮现这个概念,并明白,这是个哲学问题。
以哲学概念来猜测,世界上没有绝对孤立的系统,没有绝对单一的事物,是对立之中的统一,又是统一之中的对立物,那么,这个有边界的宇宙的对立物,应该是一个与宇宙相匹配的暗物质、同样“无限”广阔的黒洞。
美国的太空网报道,经过艰苦的计算工作,天文学家发现宇宙超乎寻常的大,其长度至少为1560亿光年
因为这样一种结论,他们成了“球形宇宙论”的支持者。
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37亿年,可长度为什么是1560亿光年?宇宙的大小为什么是一个你从未听说过的数字?
他们的解释是这样的: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37亿年。光从最早已知的星系到达我们地球要穿行130亿年以上。因此我们可以假定宇宙的半径是137亿光年,那么整个宇宙的长度是宇宙半径的2倍,即274亿光年。但是自创生以来一直在不断的膨胀,并且理论学家相信宇宙起源于一个密度无限大的点。
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尼尔·科尼什教授解释说:“早期宇宙中光所穿行的距离随宇宙的膨胀而增大,就像银行中的复利一样。”他建议,可以想象宇宙从诞生后只有100万年的年龄。光穿行一年,所覆盖的距离1光年。他说:“那时宇宙的大小比现在小大约1000倍,因此1光年伸展到现在是1000光年。”所有距离加起来是780亿光年。他说,光还没有穿行那么远,“但是穿行137亿年到达我们地球的光子的起点到现在是780亿光年远。这是宇宙的半径,那么直径是1560亿光年。这只是基于光线返回时所用时间的95%,因此宇宙实际的长度可能会更长一些。
按照平行宇宙论,宇宙外面有很多个宇宙,当然和我们的宇宙很不一样。
以物测物有测不准原理,宇宙背景辅射建立基础是光速恒定,光速即是那把尺子,以人的有限生命有限观测机会做推论,逻辑上的以蠡测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包括宇宙寿命大小通通都是猜测,包括用红移现象推论宇宙膨胀论。建立基础都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如果其广义相对论是宇宙的特例是错的呢?正如其对牛顿三定律的扬弃那样。则一切宇宙认知就是悖论,宇宙寿命是据我们所观察局部推论出来的我们所在宇宙区域的寿命而非全部宇宙寿命。宇宙应是局部诞生部分死亡,整体演化生灭共存。宇宙整体寿命远大于科学学估算寿命,我们处于一个年轻区域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