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痴人之爱》品读
《痴人之爱》品读
提示:

《痴人之爱》品读

一 作品简介


《痴人之爱》是唯美派大师谷崎润一郎的代表作,由其自身经历改写而成。小说讲述了一段失控的培育之爱,一个调教者反被调教的故事。

二 写作背景

正如小说中所说,20世纪的日本正与国际接轨,新一代作家崇尚将文学引向唯美主义和艺术至上主义,把艺术视作回避现实的避难所,于是日本文坛唯美派诞生了,谷崎润一郎便是代表作家之一,包括后来的川端康成。

三 故事梗概

河合让治,一名工程师,二十八岁,单身男性,家境殷实,独自居住,衣食无忧。在让治经常去的一家咖啡馆中,遇见了十五岁的娜奥密,她有着一张酷似西方人的脸,让治为之着迷。

让治想先收养她做保姆,同时给她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培养成为他想要的那种人,等她长大再娶她为妻。但是娜奥密太漂亮了,于是迫不及待的让她做了自己的妻子。

让治对娜奥密很宠溺,娜奥密也在让治的宠爱下逐渐变得虚荣而懒惰。尽管让治也发现了这一现象,但是他爱她,她的行为在让治眼中就变得情有可原。甚至为了满足她的要求,让治不惜向家中的母亲进行经济上的求助。

娜奥密不仅平时生活奢华,还谎话连篇,频繁出轨。让治很痛苦,在经过一番挣扎后决定离开她。但是让治太爱她了,因为她的离开,他萎靡不振,丢了工作。无处可去的娜奥密施展手腕重新勾引让治,尽管让治知道她的意图和本性,仍旧抵挡不过她美貌的诱惑,最终还是妥协了,重新接受了她。

确切的说,是求着娜奥密回到他身边,开始屈辱的和她生活在一起。此时的让治,已成为了情感的奴隶,完全被娜奥密掌控着,调教着。

四 赏析

日本唯美派的文学作品基调幽暗、感情放纵、辞藻艳丽,被称之为是日本近代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上的反映,《痴人之爱》是唯美派的代表作之一。

“痴”可以理解为两个人的痴,两个人的痴迷:娜奥密对奢华生活的痴迷;让治对娜奥密美的痴迷。

(一) 娜奥密对奢华生活的痴迷

在小说的叙述中,娜奥密开始是单纯的,善良的,朴实的,但也是倔强的。她清楚的知道,让治对她有再养育之恩。在一个小女孩儿过早的成为女人后,怀着对花花世界的好奇,以及让治无条件的满足,她逐渐奢靡而堕落,庸俗而放荡。

娜奥密善于使用手段,她清楚对于让治来说,她本身有着一种不可抵挡的诱惑力,最后反客为主,在精神和生活中主导让治,使让治对其惟命是从,继续过着她想要的奢华的生活。可以说,她对这种生活,是一种痴迷,一种依赖。

(二)让治对娜奥密美的痴迷

让治的痴迷,主要源于娜奥密外表的漂亮,身体的漂亮。

在一步步认清娜奥密的变化后,让治曾经还是纠结的。娜奥密是漂亮,但是徒有外表,而无内在。但这并不重要,单单外表这一项,就足够令让治神魂颠倒了。娜奥密有时会耻笑他,戏弄他,控制他,他也还是心甘情愿。

即便发现了娜奥密的不忠,让治也没有决定放弃她。只要她肯悔改,他就可以既往不咎,因为他已经离不开她了。比起娜奥密的风流,让治更不愿意失去她。这份执着的感情,堪称情圣界顶流了。

在让治的眼中,娜奥密时刻都是美的化身。如小说中不遗余力地描写让治眼中娜奥密的睡姿:

“ 衣服完全敞开着,领子夹在两腿之间,露出乳房,一只胳膊支撑着,手指放在胸脯上,就好像柔软的枝条一样,另一只手伸向我坐着的膝盖边,很柔美的样子。”

他爱她,爱她的一切,甚至于爱她的出轨,且出轨对象不固定,他还要在背后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支持。让治爱的卑微,爱得丧失自我,爱得没有自尊。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在这里,明显超高于现实。那么,《痴人之爱》源于现实的哪里呢?答案是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

在谷崎润一郎20多岁时,他有一种特殊的爱好,就是打算找一个娼妇型的女子做妻子。最早,他迷上了一个艺妓,可那个女子当时已经被人包养,就把自己的二妹介绍给了谷崎润一郎。这个二妹,就是谷崎润一郎的第一任妻子千代夫人。他们不久后便结婚,一年后他们的女儿鲇子出生。

但是在婚后不久,谷崎润一郎发现千代虽是艺妓的妹妹,但是本人却是贤妻良母型,不禁让他大失所望,他原来自始至终还是喜欢艺伎型的。于是,谷崎润一郎看上了千代15岁的三妹,觉得三妹是艺伎的“可造之材”。后来,谷崎润一郎经常把千代打发回老家照顾他父亲,自己却在东京和三妹半公开地同居起来。这位三妹在谷崎的资助下成为了演员。于是,才有了这部小说。

读罢《痴人之爱》,不禁让人想起了有着相似故事情节的《卡门》。与《卡门》不同的是,《痴人之爱》的让治最终的结局依旧是臣服于娜奥密,娜奥密也依旧是继续浪荡。而《卡门》中的女主卡门,则是被情夫杀害,情夫被通缉,最后双双陨落。

作者在《痴人之爱》中,也提到了卡门,说明作者在创作这部小说时,或多或少的确实是参考了《卡门》的:

“ 这个时候,我感觉她长得真的很好看,我明白了男人越是憎恨一个女人越觉得她好看的道理,我完全能够理解将卡门杀死的唐•何塞是什么心情了,越是恨,越是感觉到她漂亮,所以非得置她于死地不行。 ”

《痴人之爱》在理论上来讲,是将作者的经历与当时思想融合的一种体现,是一个时代在特定历史时期文学现象的一个缩影。

《痴人之爱》(二)
提示:

《痴人之爱》(二)

让治在回家的路上,脑补了各种到家后即将看到的恶心画面,又权衡了一下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在让治的心目中,与娜奥密的贞洁相比,他更不想和她分开。


到家后发现娜奥密已独自睡着了,尽管睡姿不太雅,但在让治眼中依旧性感。让治对醒来后的娜奥密进行了询问,娜奥密并不承认自己有出轨行为,并且在日后的生活中减少了和异性相处的机会,让治放松了警惕。

娜奥密变得乖巧了,提出要去度假,他们最终确定租住在一套房子里。让治要上班,往返于度假地和公司之间。在一次下班回度假地后,发现娜奥密不在家,房东夫人告知其跟一位男子出去了,那惊慌而闪躲的眼神,使得让治察觉到了什么。他去找娜奥密,发现她和几个男子在一起。

让治决定限制娜奥密出去,而他自己忽然决定回居住地看看,却在家中发现了来与娜奥密约会的一位男子A。据那位A说,让治他们在度假地租住的房子,则是与娜奥密同时保持关系的另一位男子B的。

让治很惊讶,很生气,当再面对娜奥密时,却还是尽量温和的告诉她:只要她认错,他就不追究了。娜奥密仅用了一声“嗯”来回应。

此时,让治的心中还是有阴影的,他觉得是他培育了这颗果实,只能独自享有,可居然被玷污了。他没有恨她,只是对当前的局面痛彻心扉。

从度假地回来后没多久,让治又发现了娜奥密在和B约会。此时让治发怒了,此时也想起了卡门,此时依然觉得她漂亮。而这次,他将她赶了出去。

娜奥密真的走了,而让治却想得发疯,不得已找A帮忙找她。A劝让治不要在执迷不悟了,因为娜奥密不仅与A和B有关系,还同时和其他几人保持关系。让治决定了,要和娜奥密分道扬镳。

恢复清静的让治并没有感觉到轻松,而是陷入了对娜奥密无限的思念当中。娜奥密就像是毒品一样,让他上瘾。因为她的出走,让治无精打采,甚至不再工作,开始堕落。

出走后的娜奥密经常流连于各种男人之间,过着风流快活的生活。但是没有哪个男人像让治那样对她死心塌地,又无底线的纵容。她决定以拿衣服、做普通朋友为由重新回到让治的家。让治最终,还是不争气的重新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任由她为所欲为,而让治却乐此不疲。

最后的独白,让治说:我因为对她太着迷了,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认为,我都不在乎。

让治被套牢了。

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经典作品,揭秘谷崎润一郎的特殊爱好
提示:

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经典作品,揭秘谷崎润一郎的特殊爱好

谷崎润一郎(たにざきじゅんいちろう,Tanizaki Junichiro),日本近代小说家,唯美派文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源氏物语》现代文的译者。 代表作有《刺青》、《春琴抄》、《细雪》等。 谷崎润一郎生于东京一米商家庭,1908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国文学部,大量接触了希腊、印度和德国的唯心主义、悲观主义哲学,形成虚无的享乐人生观。三年级时因为拖欠学费而退学,从而开始了其创作生涯,文学上受到波德莱尔、爱伦·坡和王尔德的影响。辍学后,与剧作家小山内薰、诗人岛崎藤村一同发起创办了《新思潮》杂志,并发表唯美主义的短篇小说。 根据诺贝尔奖官网公布的资料 ,谷崎润一郎曾经在1958年 、1960-1965年7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 痴人之爱 - 谷崎润一郎创作小说 简介: 讲述的是川木郡与少女直美之间的故事,川木郡已有中老年,开始川木郡对纯少女直美来说还有一定的诱惑,但是时间一久由于直美不断的接触年少的青年,逐步对川木郡失去了兴趣,不断地和别人偷情,终于有一次被川木郡发现,从而把直美赶走。 作者简介 谷崎润一郎(1886-1965)是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早期作品追求从嗜虐与受虐中体味痛切的 *** ,在肉体的残忍中展现女性的美,故有“恶魔主义者”之称。中后期作品回归日本古典与东方传统,在与诸多社会关系疏离的背景下,幽微而秘密地描述了中产阶级男女之间的性心理与性生活。谷崎的小说世界充满荒诞与怪异,在丑中寻求美,在赞美恶中肯定善,在死亡中思考生存的意义。他的散文世界则洋溢着浓郁的日本风、耽溺于阴翳的神秘、官能的愉悦与民族的风情。 早期:刺青(出道作1910)、麒麟、恶魔、异端者的悲哀、痴人之爱(1924)黑白 中期:《卍》(1928,《刈芦》《盲瞽者谭》(1931),《春琴抄》1933,《武州公秘话》1935,《猫与庄造与两个女人》(1936) 晚期 《细雪》1948,《少将滋干之母》1949,《钥匙》1956 《疯颠老人日记》1962 怎么说呢,谷崎是一个天才!他由未熟到成熟的成长期非常之短,初试啼声便技惊四座,几乎不存在所谓蹒跚成长的阶段。只有当他和自己比较的时候,才能发现他的技巧的不断蜕变。出道时,谷崎的作品就带有他独一无二的个人色彩,耽于官能的异色之美,追逐恶魔般的恶的趣味。看完谷崎大部分的小说,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发现早期的谷崎的弱点:不具备构思长篇小说的能力。此时的谷崎,或许是人生的经验不够丰富,或许是羽翼未丰,还没有发掘现实题材的能力,最初的两个短篇,刺青和麒麟,皆带有浓烈的历史气息。刺青是江户时代的故事,中有一副妲己的画,至于麒麟,是取材自春秋战国,南子为女主。简单的讲,这是谷崎的同人作品,显得稍显稚嫩,但私人趣味浓烈,不甚讲究技巧而一味地溺于那古典画卷的凄艳之中。怎么说呢,由我个人的体验启发,谷崎是由着自己的兴趣,由自己最偏爱的古典文化,古中国历史出发——走上写作道路的。 和大多数作家不一样,谷崎一开始就目的明确,完全耽溺于自己最喜欢的事物之中,他的小说是对自己欲望的完全臣服,最初起,他的小说便没有方向上的犹豫和迟疑,他是一个完全听从自己内心的人。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的专注心特别强烈,很短的时间就有了长足的进步。(作为对比的就是三岛由纪夫呀,三岛由纪夫写了很多很多很多不入流的短篇小说之后,内心才稳定下来,才进入了三岛流的尽善尽美的内心世界。谷崎的作品从一开始就散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华,这只能归结于他的专注心和凝聚力了。这道理最初是茨威格教给我的,没错我说的是那篇课文)谷崎是一位全贯中西的大师,在早期的短篇小说里他全方面地展现了完爆大多数中国人的历史功底——这一点读他的散文会更有体会,你会发现,好多他熟知的文人和典籍,你可能根本没有听说过。 作为一位天才大师,谷崎注定不会被禁锢于同人创作的小圈子里的。因为同人的限制太多,而且和现实有太多隔阂,作为一个敏感而又有洞察力,表达欲旺盛的小说家,同人束缚了他的创造力。没过多久,谷崎就开始了他的突破之旅。恩,受明治维新之冲击,谷崎生活在一个国家飞速发展,外国思想潮水般涌入日本的年头。古典之美固然是与他的灵魂契合的妙趣之物,然而整个社会都被笼在西方崇拜的狂潮之中,谷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感染。跨出了同人的小圈子之后,作家们的第一步,往往是描写自己,第一人称为主的小说和自传体小说都是常见的套路,谷崎也不能够免俗。既然是写“自己”,用的往往是“家常话”,观察谷崎这一时期的小说,便可以看出他受西方影响不小。最直接的便是作品中出现外国人的名字比如波德莱尔,还有频频出现的颇似现代大学生活的场景如社团生活,时髦的学个画,又或者是年青人自以为是对天才这种生物的思辩。一旦涉足现实题材,谷崎的小说连叙述技巧也显得西洋风味了。 然后他就写了这辈子代入感最强的两本书:《痴人之爱》和《黑白》我怀疑这两本写就的时间相差不会很多,痴人在前。因为这两本相似点太多了。两男主都迷恋西洋风味的女人,对文明开化的西方的迷恋,当然少不了自卑情结。最大的相似点是小说风格。可以说,这两本是谷崎最不古典的两部小说,也是谷崎最自传体的两本小说。《痴人之爱》是LOLI少女养成记,细节描写相当精致,因而代入感可怕地强,谷崎式主人公的偏执感已初现端倪。至于《黑白》,主人公是一个苦于创作的作家,这种身份安排甚至比痴爱更易代入,这个倒霉的作家昏头昏脑又一厢情愿地被下等 *** 所骗,钱没了,书没写成,欲望也没有发泄得了。谷崎写黑白自嘲了自己一通,显然就跨过了这道坎——中期作品一下子变得鬼斧神工起来。谷崎脱离了自怨自艾的青年趣味之后,马上用第三人称女人的口吻写了《卍》,他这辈子最纠结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依然是西洋趣味。 从谷崎对自己的小说风格的处理可以看出来,他处理得相当利索,从不无因由地铺张,尽管知识渊博,但从来不会单单为了炫技就掉书袋,或是引用名人名言。因此他的作品从古典到现代跨度很广,风格却绝不杂糅。从中期往后,谷崎小说表现古典之美绝少引经据典,而现代之美之体现,也非直接罗列西方名人风物。举个例子,他写人物之美,线条刻画有古典的圆润,又切合现代雕塑之理性,写女子优美的四肢,透出略疏远的观察者的态度,有一份古典的从容,描写那四肢的优美挑起男子的兴奋,又是弗洛依德式的现代分析。总之,古典与现代,和风与西洋风,在他笔下完全不会冲突,反而融合得无迹可寻,艳色惊人。《卍》和《钥匙》,分别创作于1928年和1956年,两部小说风格惊人的相似,并且都是由女人的自白开场,是谷崎作品中的双璧。我当初是两部一起看的,以为是差不多时期写的,因为太像了,都是N角恋,情节又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那种,男女关系混乱且相互控制折磨的气味太重,可以说是谷崎最最纠结的两本书。

谷崎润一郎共有多少作品
提示:

谷崎润一郎共有多少作品

主要作品  代表作:
  《痴人之爱》(1925)
  《卐》(1928)
  《各有所好》(1928)
  《吉野葛》(1931)
  《盲人物语》(1931)
  《刈芦》(1932)
  《春琴抄》(1933)
  《细雪》(1945)
  短篇小说:
  1、《刺青》(1910)
  2、《麒麟》(1910)
  3、《少年》(?)
  4、《帮闲》(?)
  5、《恶魔》(1912)
  其他作品:
  1、《饶太郎》(1914)
  2、《异端者的悲哀》(1917)
  3、《途中》(1920)
  4、《文身》(?)
  5、《武州公秘录》(1932)
  6、《少将滋干之母》(1950)
  7、《钥匙》(1956)
  8、《疯癫老人日记》(1962)
  9、《御国与五平》(独幕剧,1922)
  10、《阴翳礼赞》(评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