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老年抚养比是什么意思
老年抚养比是什么意思
提示:

老年抚养比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老年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中老年部分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老年人口抚养比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人口老化社会后果的指标之一。也称为老龄人口抚养系数,简称老年系数。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四条 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老年抚养比是什么意思
提示:

老年抚养比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老年人口抚养比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人口老化社会后果的指标之一。也称为老龄人口抚养系数,简称老年系数。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抚养比是什么意思
提示:

抚养比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是指在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抚养比是什么意思
提示:

抚养比是什么意思

抚养比 [ fǔ yǎng bǐ ]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抚养 fǔyǎng 供给衣、食 、住或其他生活必需品由养父养母抚养一年。 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是指在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抚养比越大,表明劳动力人均承担的抚养人数就越多,即意味着劳动力的抚养负担就越严重。 中国人口“两头承压”,少年儿童抚养比,对中青年人来说压力更大。 各省抚养比,你觉得现在的抚养压力大吗? 【全国149个城市已进入中度老龄化】截至2020 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580万人,占比为13.56%。乡村老龄化水平明显高于城镇,乡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重为23.8%,比城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高7.99%。截至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9.7%,比2010年提高7.8个百分点。 李玫瑾教育孩子的名言:孩子的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现实经济中,人口可大体分为未成年人口、劳动力人口、老龄人口三类。抚养比就是指非劳动力人口数与劳动力人口数量之间的比率,它度量了劳动力人均负担的赡养非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即: 总抚养比(即赡养率)=(老龄人口+未成年人口)/劳动力人口= 老龄人口抚养比+未成年人口抚养比 抚养比越大,表明劳动力人均承担的抚养人数就越多,即意味着劳动力的抚养负担就越严重。老龄人口抚养比则相对更为直接度量了劳动力的养老负担。人口老龄化的结果将直接导致老龄人口抚养比的不断提高,因此老龄人口抚养比是老龄化社会中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