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人怎么捏
面人怎么捏的步骤: 1、取白、红两色面揉成粉红色面团,按在竹签上,捏成鸭蛋状面孔和脖颈。 2、用拨子尖头在面部按压出一条深沟作为眼的位置。 3、用少许黑色面搓圆再按扁,用拨子宽头碾平刮下月牙型细线,用拨子尖头挑起嵌在深沟的上沿上方作为眉毛。 4、用少许黑色面和白色面各搓成细圆条,并列贴在一起,刮下一小段嵌在深沟内作眼珠,眼珠的上下沿可以嵌贴上一条肉色的眼皮,做法同做眉毛相同。 5、用拨子尖头沿两眼中间向下方插入面中往上挑出鼻子的形状,再搓成肉色小圆锥塞入鼻子空隙,把挑出的小洞填上。再用拨子尖头点出两个鼻孔。 6、以少许红色面搓成细条,用拨子尖头做出嘴唇,嵌在鼻子下面,再用毛笔或棉球蘸少许朱红色将面孔两颊轻轻涂匀,整个面孔就做好了。 7、头发用黑色面搓成条状,用大拇指碾成薄片,用小木梳轻划一下后,用拨子挑起贴在头上即可。 8、把蓝、白两种色面各搓成条状,并列一起再搓成绳状后用大拇指压成薄片,贴在头上方作为帽子。把红色面碾成薄片,用拨子拨出一个圆球作为按放在帽子顶部,把白色面搓成条状围在帽子下沿,帽子就全部做好了。 9、做四肢:把肉色面搓成圆条状,再把一块黄色面先搓成条状再放到左手掌上,右手把它压成薄片状包在肉色面上,一头留出手的位置,另一头横按在身躯上端。下肢是把圆柱形蓝色面从中间对折后,竖着按在身躯下端。 10、做手脚:先捏出手掌和大拇指形状后,用剪刀把手掌剪出其余四指,则左手就做好了。右手的手套用红色面捏成薄片包在右手上,捏出大拇指和手掌即可。靴子用黑色面包在两只脚上捏出脚的大体形状即可。 11、做上衣:把黄色面压成薄片后包在身躯上端,与上肢密合后,再把左手臂向上方折起。 12、用红色面做一条围巾围在脖子上,面人的动态即完成了。
捏面人的制作方法
捏面人的制作方法面塑实际上就是“馍”,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用手指和小刀、小篦子、竹针等通过压、按、点等手法塑造出点、线、面等造型元素而形成的各种小型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的工艺品,制作步骤“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缺一不可。 面塑的核心技术是发面,只要掌握好发面技术,按照式样、步骤进行捏制,那么一个鲜活的面塑形象就会脱颖而出。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裙,顷刻之间,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扩展资料 第一代面塑大师汤子博,1882年生于通州。从小喜绘塑,兴趣广泛,对医、儒、释、道、禅都有研究。捏面人面塑,清末由汤子博首创,他以深厚的国学和艺术功底,博采众长,将民间面人由“签举式”改为“托板式”。 进而创出核桃面塑、浮雕面塑、悬塑面人等多种形式,题材也拓展得极为广泛,有书卷人物、戏曲人物、仙佛人物等,用料从面粉到陶、木、泥等,以大量成功的作品确立了捏面人面塑流派的地位。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汤子博工作室,从此捏面人从民间登上艺术殿堂。 汤羽是北京捏面人在沈阳的第四代传人,她与父亲汤福祥同为“非遗”传人。汤羽回忆,汤家祖籍通县,爷爷汤禄林从事砖瓦雕刻,当时也叫细瓦匠,因手艺地道在圈子里颇有口碑,生意很是兴隆,家境小康。汤禄林生有五男二女,“太爷在兄弟几个中排老幺,他三哥汤子博是个特别传奇的人,也是捏面人的创始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捏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