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戴戟4位将军是怎么动员19路军将士的?
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戴戟4位将军是怎么动员19路军将士的?
提示:

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戴戟4位将军是怎么动员19路军将士的?

1月23日。在龙华警备司令部里。 19路军和龙华警备司令部的主要官长都在这里,其中有总指挥蒋光鼐、19路军军长蔡廷锴、警备司令戴戟和所属各部队的长官。 目光冷峻的蔡廷锴军长站起来,扫了大家一眼,用低沉坚毅的语调对大家说:“日本人这几天在上海处处都在向我们寻衅,处处都在压迫我们,商店被其滋扰,人民被其侮辱,并加派兵船及飞机、母舰来沪,大有占据上海的企图。”“兄弟只有决心的心肠,愿意同大家同生共死。” 戴戟司令当众表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败何足计,生死何足论,只有尽我等军人守土御侮的天职,与倭奴一决死战。” 最后,蒋光鼐总指挥训示:“我们的死,可唤醒国魂,我们的血,可寒敌胆。”“我们明知物质上不是日寇的对手,但是这种万众一心的精诚,就可以打开一条必胜之路,何况我们还有两三万人,真不能挽救中国吗?” 当天,一份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戴戟4位将军签署的告19路军全体官兵同志书流传在广大官宾之间,19路军将士的热血沸腾了。这份文告说: “四顾神州,版图变色,皇皇五千年之华胄,将沦为奴隶牛马万劫不复之惨境,是而可忍孰不可忍。我不自救,谁能救我?! “我们为紧急应付起见,只有以我们爱国热血染成我们最后一片光荣的历史。只有把我们殉国精神“葬在四万万未死尽的人们心坎里,我们没有回顾,我们不管成败利钝,一刀一枪,死而后已! “自由之神已鸣,救死之血正沸,我们不要感觉我们物资敌不过人,我们要以伟大牺牲精神来战胜一切,我们必定能操胜算,我们必定能救中国。哥哥们,弟弟们!冲锋吧!我们要永永远远在血泊中求最后的生存与胜利,我们来高呼:杀!杀!杀!” 中华民族从来是不可悔的!19路军的官兵全体动员起来了,他们抱着随时战死战场的决心,随时准备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迎击来犯之敌。

“日僧事件”发生后国内有怎样的反应?
提示:

“日僧事件”发生后国内有怎样的反应?

1月23日。在龙华警备司令部里。 19路军和龙华警备司令部的主要官长都在这里,其中有总指挥蒋光鼐、19路军军长蔡廷锴、警备司令戴戟和所属各部队的长官。 当天,一份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戴戟4位将军签署的告19路军全体官兵同志书流传在广大官宾之间,19路军将士的热血沸腾了。这份文告说: “四顾神州,版图变色,皇皇五千年之华胄,将沦为奴隶牛马万劫不复之惨境,是而可忍孰不可忍。我不自救,谁能救我?!” “我们为紧急应付起见,只有以我们爱国热血染成我们最后一片光荣的历史。只有把我们殉国精神葬在四万万未死尽的人们心坎里,我们没有回顾,我们不管成败利钝,一刀一枪,死而后已!” “自由之神已鸣,救死之血正沸,我们不要感觉我们物资敌不过人,我们要以伟大牺牲精神来战胜一切,我们必定能操胜算,我们必定能救中国。哥哥们,弟弟们!冲锋吧!我们要永永远远在血泊中求最后的生存与胜利,我们来高呼:杀!杀!杀!” 中华民族从来是不可侮的!19路军的官兵全体动员起来了,他们抱着随时战死战场的决心,随时准备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迎击来犯之敌。

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简介
提示:

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简介

近代人物 中文名:蔡廷锴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罗定 出生日期:1892年4月15日 逝世日期:1968年4月25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护国第二军陆军讲武堂 主要成就:带领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后奋起抗击日军;中国 *** 革命委员会领导人之一 故居:罗定市罗镜镇蔡廷锴故居 军衔:民国陆军上将 (历史lishixinzhi.com) 蔡廷锴人物平生 裁缝从军 1892年4月15日出生于广东罗定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9岁,蔡廷锴到邻村的书馆入学读书。母亲突然去世,仅上了3年学的蔡廷锴被迫辍读。 13岁的蔡廷锴过早地担起生活的重担。忙时他和姐姐种地,闲时他和父亲学裁缝。生活的磨难,练就蔡廷锴倔犟的性格和健壮的体魄。随着年龄的增长,蔡廷锴的眼界越来越宽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欺侮,清 *** 的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常使他愤恨不已。一本《三国演义》蔡廷锴看了又看,爱不释手。他相信自己有一天会像赵子龙那样驰骋疆场杀敌报国。 1908年9月,蔡廷锴与本地农家女彭惠芳结婚。 1910年,新军来到了罗定县,蔡廷锴瞒着父亲、妻子,以外出替人裁缝衣服为借口,加入新军。 蔡廷锴先后4次投军都时间不长就被迫离去,1918年到李耀汉肇军的陈铭枢营当排长。1919年肇军解体,陈铭枢营改属于护国军林虎部,蔡被选入护国第二军陆军讲武堂学习一年。 初露锋芒 1920年,蔡廷锴所在部队编入护国军第二军陈铭枢营,同年8月入该军武堂学习,翌年9月毕业。1922年蔡廷锴转任粤军第一师第三营第十一连连长,并由陈铭枢介绍加入中国 *** 。同年5月,参加第一次北伐,在江西率全连日行军50多公里,攻占信丰城,获记功一次。1924年,应孙中山大本营补充团一营长邓世增所邀,任该营连长。同年,率部到郁南县都城镇平定桂军刘玉山、陈天太部叛乱。不久,接任邓世增的营长职务。1925年,参加第一次东征及平定刘震寰、杨希闵叛军的战斗。10月,率部在开平县单水口与数倍已的邓本殷叛军激战3昼夜,缴获敌枪千余枝。1926年7月,升任第四军十师二十八团上校团长。10月,率部北伐,参加围攻武昌的战斗,最先攻入武昌城宾阳门。年底任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少将副师长。次年春,升任该师师长。 北伐前后 1927年7月,蔡廷锴所部拨归叶挺将军指挥。8月,参加中国 *** 领导的南昌起义。不久脱离起义队伍。1928年,奉调海南岛“围剿”琼崖红军。其间也参与当地剿匪。 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蔡廷锴率部助蒋作战,立下战功。蒋介石扩编蔡廷锴、蒋光鼐两师为19路军,任命蒋光鼐为19路军总指挥,蔡廷锴为19路军军长,并颁奖100万元,特奖蔡廷锴本人数万元,二等宝鼎章。1930年8月,南京国民 *** 决定成立十九路军,任命蔡廷锴为副总指挥兼军长。 围剿红军 1930年底,蔡廷锴奉命参加对中央苏区的“围剿”。部队行至赣州,蔡廷锴回想起北伐时驻军于此,于是亲往四军烈士陵园致祭。到了兴国,蔡廷锴看到村民一齐躲避,与北伐时民众对他们的态度大不一样,深感痛心。1931年初,19路军入江西,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二、三次“围剿”,8月在高兴圩的战役中,19路军和红军打的两败俱伤,蔡廷锴本人亲率手枪营反击才打退红军围攻。 淞沪抗日 1931年11月,十九路军奉命调防京沪沿线担负警卫。次年1月下旬,日军图谋侵占上海,要十九路军后撤15公里。 *** 当局拟同意日方的要求,并派军政部长何应钦理沪向蔡廷锴转达。蔡当即表示拒绝。他反复申明:上海是中国领土,十九路军是中国连队,有权保卫上海。如果日军胆敢来犯,我军决心迎头痛击。1月28日,日本侵略军悍然进攻上海。蔡廷锴下令反击,并同获蒋光鼐和戴戟联名通电全国,表示“尺地寸草,不能放弃”的决心。不久,又赋诗一首表明意志:“戎马倥偬到此间,身心劳瘁任艰难,家书两载叮咛寄,不扫倭寇誓不还”。 当时,十九路军与随后到达的第五军只有4万余人,以轻武器为主。蔡廷锴率十九路军,与装备有飞机、军舰、坦克的六七万日本侵略军血战33天,迫使日军四度易帅,死伤万余人,也无法攻占上海。蔡廷锴从此深得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的拥护和爱戴,被誉为“一代名将”、“抗日民族英雄”。战后获南京国民 *** 授予 *** 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