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敬宗是奸臣吗
是的。 许敬宗(592~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东晋名士许询后代。 出身高阳许氏,少有文名。隋朝大业年间,考中秀才,授淮阳书佐。其父被杀后,投奔瓦岗军,成为李密记室。李密兵败后,投奔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听闻其名,召为秦府十八学士之一。 扩展资料; 公元662年(龙朔二年)二月,为右相(新法改中书令为右相),加光禄大夫。次年,拜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依旧监修国史。至此,许敬宗所受到的重用和待遇,当朝无人与之相比。乾封初年,由于敬宗年老,不能步行,朝廷特令敬宗与司空李勣每次入朝晋见那天各乘小马进禁门到内省。 公元670年(咸亨元年),敬宗上表请求辞官退休,皇帝的诏令听任他退休,依旧担任特进,俸禄照旧。公元672年(咸亨三年),敬宗去世,终年八十一岁。高宗为他举哀,三天停止上朝,诏令文武百官到敬宗的府第去哭丧,册封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准许他陪葬昭陵。
许敬宗是奸臣吗
是的。 许敬宗(592~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东晋名士许询后代。 出身高阳许氏,少有文名。隋朝大业年间,考中秀才,授淮阳书佐。其父被杀后,投奔瓦岗军,成为李密记室。李密兵败后,投奔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听闻其名,召为秦府十八学士之一。 扩展资料; 公元662年(龙朔二年)二月,为右相(新法改中书令为右相),加光禄大夫。次年,拜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依旧监修国史。至此,许敬宗所受到的重用和待遇,当朝无人与之相比。乾封初年,由于敬宗年老,不能步行,朝廷特令敬宗与司空李_每次入朝晋见那天各乘小马进禁门到内省。 公元670年(咸亨元年),敬宗上表请求辞官退休,皇帝的诏令听任他退休,依旧担任特进,俸禄照旧。公元672年(咸亨三年),敬宗去世,终年八十一岁。高宗为他举哀,三天停止上朝,诏令文武百官到敬宗的府第去哭丧,册封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准许他陪葬昭陵。
唐朝作为一个强盛的王朝,出现过哪几个奸臣呢?
唐朝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十分强盛的王朝,但是在唐朝依旧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妄逆之臣。那么在唐朝时期出现过哪些奸臣呢?今天,老魏就和大家分享几个唐朝著名的奸臣吧。 一、李林甫 李林甫这个人看似人畜无害,但是十分奸诈,尤其善于领会皇帝的心思,所以身居大位,十分得宠。在他当宰相的时候,利用严肃的手段制裁反对者,使得整个朝野震荡,无人不害怕。后来甚至利用自己的地位大肆培养朝中党羽,祸乱超纲,最终引发了大乱。在七十一岁的时候去世,被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 二、杨国忠 杨国忠是山西人,年轻的时候因为游手好闲、喜爱喝酒,被族人唾弃。后来因为其妹杨玉环得到皇帝的宠爱,所以官拜宰相。由于骨子里就是游手好闲、毫无学识的人,因此,在职期间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专横侍权、祸乱朝纲。最终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在马隗坡之变中被杀死。 三、卢杞 卢杞是河南人。虽然面相丑陋,但是口才极好、心胸狭隘。官至宰相,深受皇帝喜爱,在朝廷上凭借严酷的刑法手段而一手遮天。除此之外,他还十分妒忌贤才,处处针对有才之人,大肆培养支持自己的人,搞得天下人对其口伐笔诛。最后因为战败而被贬官,死于澧州。 四、崔胤 崔胤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最终以进士及第。当时正值晚唐时期,朝廷没落,民不聊生,他一生经历过四起四落,因此使得崔胤内心奸诈、小心,依附强权,诛杀宦官,后来勾结朱温,企图借刀杀人,不料引狼入室。最后拥兵自保失败,落得个满门抄斩的罪名。
唐朝第一个奸臣
唐朝第一个奸臣 历朝历代都有奸臣,唐朝也是如此,宋祁、欧阳修在编写《新唐书》,特意设立了“奸臣传”,将唐朝历史上一些奸邪之人列入其中。这里面的第一个奸臣活跃唐朝初年,他先是为瓦岗军效力,后归顺唐朝,得到了李世民、李治父子的赏识,官至宰相。但他却工于心计,做出了许多为人所不齿的事情。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一、唐朝学士 此人名叫许敬宗,是浙江杭州人,他的父亲曾在隋朝担任过给事中。许敬宗这个人很有才学,“幼善属文”,并在隋朝末年通过了科举考试,先后担任淮阳书佐、直谒者台、奏通事舍人事等职。618年,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之变,在害死隋炀帝的同时,还杀死了许敬宗的父亲许善心。许敬宗毫无气节,向与宇文化及苦苦哀求,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之后,宇文化及被李密击败,许敬宗就投靠了瓦岗军,成为李密的记室,相当于现在的秘书。没过多久,李密又被王世充击败,瓦岗军土崩瓦解,于是许敬宗又投靠了唐朝,担任涟州别驾之职。当时,秦王李世民网罗各方面的人才,他听说过许敬宗的名字,就让许敬宗担任文学馆学士,进入“秦王府十八学士”的行列。 二、宦海沉浮 李世民即位后,许敬宗一度受到了重用,担任中书舍人,负责为皇帝拟旨。可是他个人品德上的一些问题也暴露了出来。636年,许敬宗在国丧期间,嘲笑欧阳询相貌丑陋,当众哈哈大笑,结果遭到弹劾,一度被贬官。不过李世民还是十分欣赏许敬宗的文采的,很快又提拔了他的官职,让许敬宗担任中书侍郎,进入宰相的行列。 唐高宗李治继位后,许敬宗出任礼部尚书,可是他又被人抓住了把柄。原来,许敬宗为了多收取财物,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少数民族首领冯盎的儿子。消息被曝光后,许敬宗被降为郑州刺史。直到652年,许敬宗才再度入朝为官,担任卫尉卿、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经过几次宦海沉浮后,许敬宗发现了一个提高地位、巩固权势的绝佳机会! 三、背负恶名 654年,唐高宗李治打算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结果遭到了朝中老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坚决反对。许敬宗则支持唐高宗的决定,还公开说道:“田舍子剩获十斛麦,尚欲更故妇。天子富有四海,立一后,谓之不可,何哉?”听完许敬宗的话,唐高宗这才下定决心废立皇后。自此,许敬宗成为了武则天在朝中的党羽,还成为了宰相。 许敬宗利用兼修国史的机会,肆意篡改历史,那些得罪过他的,都被诬以恶言,与他有亲戚关系的,都得到了溢美之词。比如,唐太宗曾经赐给长孙无忌《威凤赋》,许敬宗却写成赐给尉迟敬德的,因为尉迟敬德与他有姻亲关系。672年,许敬宗病死,终年81岁。有人认为应该给他“丑”的谥号,唐高宗没有同意,最后赐谥号为“恭”。 参考资料:1.《新唐书》;2.《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