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

1、1842年鸦片战争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2、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农业国与先进的工业国之间、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2017年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产生原因 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剥削阶级已经消灭,虽然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较落后于发达国家,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再加上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什么?
提示: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基本依据。理解社会主要矛盾,首先要理解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关系,从社会基本矛盾出发来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来自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决定社会的基本性质。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依据是什么?

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需求转变、现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人民的需要发生了变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多更广,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生产力水平提高。 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能真实反映我国发展的现状。例如,从经济总量上来看,我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大约是82.7万亿人民币,折合成美元是12万亿美元,位于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注意 人民需求转变。人民需求已经由过去的“物质文化需求”转化为现在的“美好生化需要”。具体表现为不仅仅是对物质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改革开放40年,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国家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的将来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提示:

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到恢复国民经济的时期。当时的主要任务是肃清反革命残余,实行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这一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还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和三代敌人的残余势力的矛盾。实质上是未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彻底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而斗争。

2、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任务是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进入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重要的转化。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从而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4、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