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噪音的法律法规
噪音的法律法规
提示:

噪音的法律法规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扰民的种类越来越多,特别是遭遇,那么噪音扰民法律法规是怎么规定的?为了方便大家能够了解更多的相关法律知识,以下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噪音扰民的的相关内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相信会对您有帮助的。 一、噪音扰民相关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一)《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的相关内容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1、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2、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 3、未按本法的相关内容规定采取措施,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的。 (二)《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的相关内容规定,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机构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噪音扰民侵犯了相邻权吗 噪音扰民侵犯了相邻权。 三、噪音扰民的基本标准 (一)较强的噪声对人的生理与心理会产生不良影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噪声主要造成听力损失,干扰谈话、思考、休息和睡眠。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调查,在噪声级85分贝和90分贝的环境中工作30年,耳聋的可能性分别为8%和18%。在噪声级70分贝的环境中,谈话就感到困难。对工厂周围居民的调查结果认为,干扰睡眠、休息的噪声级阈值,白天为50分贝,夜间为45分贝。 以上就是由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噪音扰民法律法规是怎样规定的的法律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文章的内容在法律上对噪音扰民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给您解答疑惑的。

国家对噪音的法律法规
提示:

国家对噪音的法律法规

法律分析:噪声扰民是一个行为后果为定义的违法行为。只要产生的噪声烦扰了公民的正常生活,即产生噪音扰民的违法事实。"夜间"的噪声排放标准只是比"日间"标准更高而已。无论夜间还是日间的噪声排放标准,其与认定"噪声扰民"存在相关但是并不一定必要的关联。即只要产生了与环境不相适应的噪声排放,而且也产生了居民被干扰的后果,即可认定为"噪声扰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噪音扰民时间规定
提示:

噪音扰民时间规定

白天扰民时间是指早上六点至晚二十二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夜间所指的时间是晚二十二点,所以白天的时间是指早上六点至晚二十二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处理,扰民不分什么时候,只要有严重妨碍了个人的正常生活,都可以跟居委会举报,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罚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三条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一)“噪声排放”是指噪声源向周围生活环境辐射噪声。(二)“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三)“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指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四)“夜间”是指晚二十二点至晨六点之间的期间。(五)“机动车辆”是指汽车和摩托车。【温馨提示】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噪音扰民时间规定
提示:

噪音扰民时间规定

一、噪音扰民时间规定是什么 1、噪音扰民时间规定,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晚二十二点至晨六点之间禁止噪声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等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在居民区内,户外允许噪音级昼间为50分贝,夜间为40分贝。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条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敏族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散纳部门的证明。前款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二、噪音污染标准是什么 1、噪音污染标准是45分贝到55分贝之间,超过这个标准的音量,即属噪音扰民; 2、中国环境噪声容许范围;夜间22时至次日6时噪声不得超过30分贝,白天6时至22时不得超过40分贝; 3、中国住宅室内的标准规定为低于所在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0分贝,因为中国城市有较多的小工厂冲拿没紧靠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