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老高考和新高考的区别是什么?
老高考和新高考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

老高考和新高考的区别是什么?

老高考和新高考的区别是试科目不同。 1、考试科目不同 新高考模式是“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1”为在物理、历史中选择一门,“2”为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再选择两门。 2、考试分值不同 新高考方案中六门学科均以分数形式呈现,均计入总分,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选一在物理或历史中选一门分值为100分,选二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再选两门,每门分值100分。总分750分。 从分科类别而言: 传统高考——文理分科,高一下学期或高二上学期分开文理科,文科学习的科目除去语数外,还有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的学习科目是物理、化学、生物。新高考——不分文理,学生自由组合。 从考试科目而言: 传统高考考试科目——语数外+文综(政史地)/语数外+理综(理化生)分值语数外都是150,文理综都是300分。新高考选考科目——3+3,第一个3指的是语、数、外三门,第二个3指的是6选3(浙江为7选三),6指的是史地政理化生,浙江多了一门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占50分)。满分是100分。 从考试时效而言: 传统高考——一考定终身,当年当次有效,新高考——语数当次有效,英语及选考科目两年有效。

新高考与老高考一样吗?
提示:

新高考与老高考一样吗?

新高考和老高考是有一些不同之处的。主要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科目和类型:新高考的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选考科目。选考科目分为文科和理科两种,文科选考科目包括历史、地理、政治和经济,理科选考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而老高考的考试科目则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和生物。
2.考试内容和形式:新高考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除了基础知识的考察外,还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新高考的考试形式也相对灵活,除了传统的笔试外,还包括口语、实验等形式。而老高考则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考试形式则以笔试为主。
3.录取方式和标准:新高考的录取方式比老高考更加综合和多元化,除了高考成绩外,还会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特长等方面,将会有更多的录取标准和方式。而老高考则主要以高考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
4.教育教学体系:新高考推动了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注重素质教育、综合素质评价和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老高考则以传统的教育教学体系为主。
因此,新高考和老高考在考试科目和类型、考试内容和形式、录取方式和标准以及教育教学体系等方面都有一些不同之处。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和录取方式,制定相应的学习和备考计划。

新高考和旧高考数学有区别吗?
提示:

新高考和旧高考数学有区别吗?

新高考和旧高考数学有区别的。与新高考改革前的数学相比,题型以及侧重点都发生了变化。 例如2020山东新高考改革,数学的题型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去年省模拟考试开始,数学的题型才逐渐确定下来,中间经过了一些变数,目前的题型是:单选8个40分,多选4个20分,填空4个20分,简答题6个70分,满分150分。 山东考生数学考全国卷一,数学难度相对比较大,想考高分得确实有点东西才行,好在现在的多选题是选不全得3分,错选,多选得零分,这样来看这个数学其实是难度降低了。 按照以往数学卷来看,都是单选题,选择题第11和第12题难度都比较大,尤其是第12题,做过的都知道,有些时候真的是让你怀疑人生这个题目是怎么出的。现在多选题,再不济也可以得到3分,多选题的选项答案要么2个要么3个,不可能4个,所以在做题时要多注意。这是这次改革中变化比较大的一个方面。 填空题没有太大变化,无非就是多了一个题目是2个空,第一个空比较简单,第二个空可能稍微难一点。简答题里面多了个选择条件来解题的,这个题目选择不同的条件,这个题目难度不一样,这就需要考生对题目的把握更准确才行。

新高考怎么考
提示:

新高考怎么考

新高考试卷,统一高考科目(语数外)使用全国卷,选择性考试科目由我省自主命题。 目前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彰显“选择性”的教育理念就始终有所体现,即三门全国统考科目+一门首选科目+两门再选科目。 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 三门 ;选择考首选科目:历史和物理两门二选一选择考再选科目: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四选二。 十二种组合计分方式:考生高考总分仍然由六门科目组成七百五十分的总分,与之前不同的是全国统考语数英的三科以其原始(每科满分为一百五十分)计入高考成绩,历史或物理二选一的科目同样也是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成绩,(满分一百分),剩的两门科目择则是采用等级的形式计入高考总成绩,(每科满分一百分)。 等级赋分的意思就是:选择科目的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A、B、C、D、E共五个等级,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根据转换公式计算,四舍五入得到考生转换后的等级分,转换时以三十分作为等级转换的赋分起点。

新高考是什么?
提示:

新高考是什么?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此轮的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目的就是探索招生录取与高中学习相关联的办法,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7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技术(技术只供浙江考生选择)六(或七)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时对招生录取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3+1+2”模式:   2019年4月23日,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份,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发布本省份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根据公布的实施方案,8省市将采用“3+1+2”模式。即“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从2021年起,8省市普通高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8省市均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性考试安排在统一高考期间一并进行,并且将考试次数确定为1次。   从2021年起,8省市新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主选择的两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