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演员吕凉的简历?
演员吕凉的简历?
提示:

演员吕凉的简历?

吕凉,1957年出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泰安,男电影、电视剧演员,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1978年进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1986年调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参加影片《城市假面舞会》的拍摄,第一次饰演男主角罗汉,并获得第十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提名。1994年3月,获中国戏剧“梅花奖”。1995年1月键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1998年9月,获得“佐临话剧艺术奖”。1999年5月开始担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助理。2000年10月,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2002年1月开始担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2010年4月,获得现代戏剧谷2010壹戏剧大赏年度最佳男主角。2013年10月,在闫妮、胡歌主演都市情感剧《生活启示录》中饰演于建国。2015年4月,友情主演都市情感剧《大好时光》,出演旗袍大师、男一号袁浩的父亲袁新华。2019年4月21日,参演的电视剧《英雄烈》在上海电视剧频道播出。6月27日,参演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在中国大陆播出,在剧中饰郭利仕。

吕凉的个人生活
提示:

吕凉的个人生活

与同班同学宋忆宁结成舞台伉俪,吕凉和宋忆宁是上海戏剧学院1978级表演系的同班同学,1982年毕业后吕凉分配到峨眉电影制片厂工作,而宋忆宁则分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4年的两地相思,只能靠鸿雁传情。演员家庭的‘哗变’不少,后来的工作生活当中,他俩身边的美女俊男也很多,可他们都是比较传统的人,家庭观念特别重,也没刻意要怎么样,从刚开始一直至今,对此吕凉也很无奈,他说,为我们俩度身定制,其实就是普普通通的戏,我们就是俩普通的演员,没必要非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演话剧的人不浪漫?真不敢相信,只好向如今也是艺术中心的演员宋忆宁求证:我们都不浪漫,不喜欢游山玩水,闲下来就想看看电视、聊聊天、吃吃饭。最过分的那次是一起去新加坡演话剧,人家多漂亮的城市啊,我们俩居然什么地方都不想去,就缩在宾馆里了。后来是为了给朋友买礼物,没办法才只好逛了趟百货公司。宋忆宁是一个特别恋家的人,结婚生女后更是离不开家,一般要去外地的戏都不接。吕凉去外地一天要通好几个电话,没什么事,就是互相问问,挂了啊。晚上打通了,在干吗呢,哦吃饭了。睡觉前再打一个,随便说说一天的事儿也就睡了。说起这一天三通电话,宋忆宁的声音特别温情,仿佛有着小女孩的羞涩与甜蜜。看来,轰轰烈烈的爱情已化作了生活里平常而细腻的点滴,可谁能说这就是不浪漫?烦人的经济帐全归吕凉管,宋忆宁碰到什么心里解不开的事儿,也都扔向能给她安全感的吕凉,他几句话就会把自己说通了,作为丈夫和父亲,吕凉的心其实挺沉的。吕凉在《婆婆媳妇小姑》里把上海女婿演得活灵活现,他却是地道的北方汉子。老家在山东,父母当年都是东北煤矿文工团搞创作的,从小就培育了吕凉的文艺细胞。可是爸爸被打成右派以后,家里每次运动都要受到冲击,童年时期没有伙伴的吕凉特别孤单。为了宣泄自己的情感,吕凉喜欢上了演戏,尤其对舞台银幕上的英雄特别崇拜,因为英雄可以除恶扬善,不负法律责任地打坏人。想做英雄,因此吕凉想当演员。1977年,中学毕业后一直做炊事员的吕凉终于等来了机会,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到山东招生。一试而中,他的生活从此掀开新的一页。拍电影电视、演话剧、当主持人,又做艺术总监,吕凉开玩笑地反复说,为生活所迫,他实际上就像一个“混子”。碰巧涉足了一个领域,有的时候运气好,在这个领域就站住了。吕凉说他挺知足,有一个平稳的家庭,有一份他和宋忆宁都喜欢的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哪怕再多得一点点都是上天的恩赐。谦虚的吕凉说到宋忆宁的演技时却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他说宋忆宁作为演员素质非常好,倒不是说有特别高深的修养,而是对周围事物特别敏感,能够准确表达剧中人物的感觉。可惜一米六的个儿稍矮了点,形象上吃一点亏,很少有机会让她演一个特别适合的人。如果宋忆宁有稍高点的身材,成熟点的脸,机会可能会更多。宋忆宁除了做演员还兼了很多社会公职,如上海文广局工会副主席、妇委会主任,还是连续三届的市政协委员。她说自己还提过两份议案,当然不能光提问题,还要有相应的措施。虽然很忙,可既然担任了这些工作,就尽量要做好。吕凉的父母过世了,他把宋忆宁的父母当成自己父母孝顺。吕凉是性情中人,对朋友不来假,在圈子里,他的真诚有口皆碑。

济公的扮演者是谁
提示:

济公的扮演者是谁

济公的扮演者是游本昌。 游本昌(BenchangYou),1933年9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国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北京本昌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1956年他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实验话剧院任演员。 1985年53岁的游本昌因主演8集经典电视剧《济公》而走红。 1989年主演4集神话剧《济公活佛》饰演济公。 1998年主演20集电视剧《济公游记》饰演济公。 2000年出演哑剧《游先生哑然一笑》。 2005年与出演电视剧《宝莲灯》饰演太上老君。 2009年游本昌自导自演电视剧《了凡》。 2010年,他接连出演电影《剑雨》和《刀见笑》。 2011年主演电影《刀见笑》。 2012年出演电影《画皮2》。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游本昌饰演的经典角色莫过于济公和尚了。哼一句“鞋儿破,帽儿破”,一个喜怒笑骂、惩恶扬善的济公形象就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殊不知,那个时候的他,已经52岁,在话剧舞台上创造了不少经典角色,尤其在《克里姆林宫的钟声》里成功地扮演了列宁,还参加了列宁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演出。 从小就想拍电影的游本昌,从春晚到《济公》,两次跨界,才真正从舞台的四方天地走了出来,用他的话说,“一夜之间,超过了以前我所有的观众”。

济公的扮演者是谁?
提示:

济公的扮演者是谁?

1985版《济公》中济公的饰演者是游本昌。 济公(1130年或1148年-1209年),俗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台州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南宋高僧,后人尊称为“济公活佛”。 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 演员介绍 游本昌(Benchang You),1933年9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 中国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北京本昌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1956年他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实验话剧院任演员。 1985年53岁的游本昌因主演8集经典电视剧《济公》而走红。 1989年主演4集神话剧《济公活佛》饰演济公。

游本昌塑造的“济公”很经典,为什么中途就换成了吕凉呢?
提示:

游本昌塑造的“济公”很经典,为什么中途就换成了吕凉呢?

提起游本昌这个名字,想必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济公啦。增加有人说他活不过13岁,只有出家,皈依佛门才能渡过此劫。父母那时候也是比较担心,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在游本昌6岁的时候就被送进了上海法藏寺拜行慈和尚为师,法号乘培。《济公》这部电视连续剧对于大部分80、90后来说是应该是记忆深刻的回忆,对于游本昌所饰演济公一角还一直记忆犹新,他那出众的演技确实是让人堪称时代标签。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曾先后两次扮演过济公的角色。 游本昌塑造的“济公”很经典,为什么中途就换成了吕凉呢可能因为时间的关系,很多人都不记得了,80版的《济公》共12集,曾经由吕凉和游本昌都出演过这个角色,游本昌演到一半为何突然就换人了?这部剧按照刚开始的计划本身是有游本昌全程参与的,但当拍完八集后,因为导演张戈有其他的影视剧的安排,就暂时停息了《济公》的拍摄工作。但是后面的剧本内容,游本昌是早就了解过的。 谁知这一停就是两年之久,等到要重新开始的时候,好巧不巧游本昌的所在地当时正面临一场传染病的袭击,而所在的单位出于安全考虑并没有让游本昌外出。但剧组的拍摄工作可没法儿等,限游本昌必须在三天之内赶到剧组,不然只能考虑换演员的问题了。 其实这个考虑也是出于无奈之举,导演也不想如此,毕竟游本昌对于接下来的内容都比较熟悉,临时换人对剧组确实也会有影响。为此,还专门找人去了趟北京和游本昌说这个事情,但最后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并没有解决。最后只能迫于压力选择了换演员,在此之前,游本昌还专门协商出了几个事项,以后大家都不能以此事针对对方发表不利言论。 之后的剧组就找到了吕凉来替补游本昌来继续完成这部电视剧,拍摄全部完成之后,等到快要上映接受采访时,有报社记者曾经发表过文章,说为什么拍摄中途会突然换主角?是是游本昌临时要求抬高片酬所导致的,而且当时这篇文章还上了热门,被当时的多家《广播电视报》转载,甚至文章还被评奖,这可让游本昌坐不住了。 被恶意造谣,游本昌把对方告上法庭游本昌为了保护自己的声誉不被指责和莫须有的事情,选择了打官司,就此事还专门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来说明此事。结果当然是游本昌胜诉了结了此事。即使后面的4集并不是游本昌所主演的,可能也是为了了却自己的心愿,到了九十年代的时候,游本昌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影视公司,并自编自导自演《济公》,这部剧一经上映,影响力非常的大,看来老百姓还是比较喜欢游本昌的济公形象,也让他重回观众视角。 游本昌和吕凉说到济公,绝大部分人眼前立刻浮现出来的形象非游本昌老师版的济公莫属。游本昌生于1933年,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科班出身,他一直投身的是话剧舞台居多,年轻时也是帅哥一枚。没想到临到快退休前,53岁的他却迎来了自己的演艺生涯巅峰。从《济公》开始,游本昌的下半辈子基本上就和这位疯和尚无缝对接到一起了,这一点相信章金莱老师也是感同身受。虽然周星驰和陈浩民也演绎过不同的济公形象,但对于济公研究最透最深入人心的依然还是游本昌。 吕凉能够出演济公,应该是因为上海电视台的介入所致。公平的讲,如果没有游本昌的珠玉在前和先入为主,凭借吕凉的表现他也同样是一版出色的济公,而且他出演的《济公外传》四个故事比起游本昌之前的八个故事来更为精妙也更为深刻,无奈他已经难以撼动游本昌老师的形象了。 虽然吕凉对于济公来说只是匆匆过客,但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他这个著名海派演员的高超演技,也许没有将自己和济公绑定也是一种幸福,相信马德华老师一定会很理解。 《济公》为何会如此走红?首先,《济公》是在《济公传》这种民间传说基础上改编出来的,它本身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这一点和同时期的《西游记》《红楼梦》以及《武松》走红如出一辙。其次,《济公》在民间传说基础上进行的改编更容易被群众接受,十二集的故事里《济公》始终传递的是一种轻松的,快意恩仇的惩恶扬善精神,坏人总会得到惩治但也并不会像《济公传》那样过分,好人更是一生平安,这种最朴素的情感传递恰恰最容易打动普通的群众。 最后,不知道其他人看《济公》时有什么感觉,反正笔者有时候是将《济公》当做《哆啦A梦》一样去看的。那就是济公不管在什么时候总会有办法和法术去解决问题,时不时还会给观众秀一下自己的技能库。比如那个始终装不满的酒葫芦就曾经让笔者无限着迷。换个角度讲,《济公》可能算是比较早的爽剧,观众在看《济公》时会因为济公的无所不能而得到惬意的感受。 结尾说一下这十二集《济公》中笔者最喜欢的几个故事,一个是“阴阳泪水”,尤其是济公将父女二人目光牵到一起打结成死扣的桥段,那个表演非常滑稽以后也经常被笔者用到和同学同事开玩笑上。另一个则是“大闹秦相府”,济公各种惩治坏人的招数让人应接不暇,堪称最精彩的一集。还有一个就是吕凉版的那个“点化幺二三”。不知道读者朋友们对这部三十多年前的电视剧《济公》还记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