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钉子户张新国曾死扛14年不拆,扬言要6套房加1亿,如今过的怎么样?
张新国的洋房经本人同意被二次拆迁。这次他是心甘情愿希望政府来拆迁。因为他受够了房子不拆迁而居住在马路边带来痛苦。现在同意拆迁搬家新居的张新国享再也不用忍受房子周围的交通问题,还被很多来往的人议论纷纷,生活快乐而安稳。 事情如果往回倒14年,张新国是不会同意这个拆迁方案的,当时他提出的拆迁补偿是六套房加1亿才同意拆迁自己的小洋楼。通过多次协商,两套方案都不能让张新国满意。最后整个村的人除张新国一家,全都搬走了。最后开发商和拆迁办为了修路只能另想办法。于是改变了原有的修路修路方案,让开了张新国家的三层小洋楼。这样原本的四车道变成了二车道,张新国家的房子成为沪亭北路的主干道上的一道标志建筑。 张新国因为补偿没有达到预期而寝食难安,他万万没想到,政府竟然宁愿绕开他家的小洋楼,也不愿意答应他的条件。他无可奈何,只好安慰自己住在大街上方便自己的出现,也是好的。可是事实总是违背他的意愿。他身边的楼房一座座被拆了,身处于施工地区,白天黑夜不断忍受着来自外界的噪音干扰,严重影响了他们一家的正常生活作息,让他们苦不堪言。看着宽敞明亮的邻居家,只得暗暗羡慕,却又无可奈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路修好了,本以为一切好转了,可是来往的车辆渐渐变多了,他家的房子处在马路中央,妨碍交通,总是被来往的司机辱骂。张新国一家敢怒不敢言,只能一直忍耐。这一忍就是14年。时间进入2016年,陆辉担任了动迁办的主任,他明白这一家这些年来的苦衷,三番五次登门拜访。最终张新国同意搬迁了。 张新国从当初的拒绝和谈之后,在经历了十四年不得安宁的日子,有了搬家的念头,在陆辉的劝说下,最终下定决心搬迁。这次的搬迁也为他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按照当初的赔偿款对他进行了补偿,他们一家也如愿以偿住进了小洋房。不得不说,这对他们家来说是目前来看最好的选择了!
上海最牛钉子户:拆迁要一亿元外加6套房,苦等十四年结局如何?
“给我一个亿外加6套房,否则休想让我搬走!” 当接到拆迁通知时,家住上海松江区沪亭北路的张新国口气坚决地说到。 2003年,上海市政府对张新国家所处路段统一进行规划拆迁。按照统一的拆迁补偿标准,张新国将获得270万元的补偿款和额外的四套房产。 张新国的房子 周围的很多邻居纷纷签订了拆迁协议,拿到补偿款后先后搬家。可是张新国却狮子大张口,没有一个亿和6套房绝对不搬家! 相关部门与张新国多次商议无果后,只得绕开他家进行开发建设。从此,张新国的三层小楼独自矗立在沪亭北路的马路中央,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为了拿到一亿元补偿款,张新国在自己的这座三层小楼独守了14年。 他也因此成为了“上海最牛钉子户”。 居住在马路中央14年,张新国都经历了什么? 最终张新国是否如愿拿到了一亿赔偿款? 自筹款建三层楼房 张新国是上海本地人,曾经是上海市建设公司的一名职工。 他工作勤恳努力,平时工作之余也从事一些副业,因此张新国收入一直不错。 张新国 转眼张新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为了准备婚房张新国没少下功夫。 他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些钱,东拼西凑拿出了20万元。 最终他在位于上海松江区沪亭北路,盖起了一幢二层小楼房。婚后张新国和妻子育有一儿一女,一家人一直都生活在这幢自建的二层小楼房里。 1996年,张新国将逐渐年迈的父母,一同接进了自己的小楼房居住。 儿女们也纷纷成年,面临着成家立业的问题。 由于儿子和女儿的对象都是外地人,因此在上海安家置业也成为了一大难题。 此时上海的房价已经开始飞涨,年轻人想要在上海置业并不是一件易事。 于是儿女回家和张新国商量,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张新国一家人商量后决定,儿女们一起凑些钱出来。 再将这幢二层小楼房扩建一下,这样一来儿女们的房子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拆迁前张新国家的三层小楼 同意了这一方案后,张新国的儿子和女儿一共凑齐了15万元。他们用这笔钱将原本的二层小楼房加盖了一层,自此变成了三层楼房。 楼房的面积也扩大至300多平米,一家三代人居住是足够了。 由于儿子和女儿各自准备结婚,他们又和对象商量后,拿出钱将楼房里外翻新了一遍。房子从两层变成了三层,楼房也重新进行了装修,张新国的居住条件在当时来说气派极了! 等到儿子和女儿纷纷结婚后,张新国和父母、子女住在一起,可谓是享受着天伦之乐。 张新国的父母相继过世后,张新国又将空出来的房子租了出去。 从此以后张新国过上了“包租公”的生活,在家躺着就可以挣到钱了。 邻居们格外羡慕张新国,称他住的是“豪宅”“别墅”。 张新国对这样的生活,也感到十分满意知足。 面临拆迁扬言要一个亿 然而张新国的幸福生活,却因为一纸批纹被彻底被叫停。 2003年,上海市大规模进行相关的市政规划建设。 张新国所住的沪亭北路,也被列在了规划改造的范围内。 张新国的三层小楼房 按照相关的设计方案,沪亭北路将会被全部拆除,改造成为一条马路。 一时间,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附近居住条件不好的居民,盼望着政府可以赶紧拆迁。 这样一来自己不仅可以拿到拆迁款,还也可以顺便改善一下居住环境。 可是张新国却不乐意了。 他前后花了几十万元,又是加盖,又是翻新,才有了现在这阔气的“小洋楼”。 如果把他的三层小楼房拆了,他就再也找不到比这自建房更好地住处了。“老张,你这么豪华的房子,按照现在上海的房价,不得值几个亿?” 周围的邻居也在一旁怂恿张新国,一定要跟开放商多要些补偿款。张新国也在心里暗自思量,自己这么好的房子,怎么也得要个一亿元。 可是拆迁补偿标准公布后,张新国却傻了眼。 按照相关拆迁补偿方案要求,这次拆迁补偿是按照宅基地面积补偿,而并非按照实际建筑面积补偿。 这样一来,张新国加盖的三层楼房,实际上和一层房屋的补偿面积是相同的。 网图:拆迁房 这与张新国之前打听到的结果不同,他听说以前拆迁都是按照实际建筑面积来补偿的。 然而这两年,政府为了遏制很多居民私搭乱建的情况,所以完善了拆迁补偿方案。如果按照实际的宅基地面积进行补偿,张新国一共可以拿到270万元的拆迁补偿款。 这让张新国心里很不平衡,明明自家的房子面积是别人的三倍大。 但是最后算出来的赔偿款,却跟住平房的邻居家补偿的一样多。 张新国觉得“不公平”的地方还不止于此。 除了按照标准补偿拆迁补款外,开发商还承诺根据家中人口补偿相应房产。 这下张新国又打起了如意算盘。 家中一共他和妻子老俩口,还有女儿女婿、儿子儿媳,一共六口人居住。 张新国盘算着,这下怎么都得补给我六套房产。 可是张新国的如意算盘又落了空。 张新国的三层楼房 根据相关补贴房产的要求,只按照房产证上登记的人口来进行补贴。如此一来,张新国只能按照自己和妻子,女儿和儿子,四个人的人数来要求补贴。 原本按照这个补偿标准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邻居的两个儿子常年不在上海居住,只因为户口没有迁出,也可以按照此标准补偿到房产。 自己家明明住着六口人,却只能补四套房产,这让张新国彻底心理失衡了。“给我一个亿外加6套房,否则休想让我搬走!” 此后心理极度不平衡的张新国扬言,不按照自己提出的标准补偿,自己就绝不搬家! 成为“上海最牛钉子户” 面对张新国的无理要求,开发商自然不会同意。 于是相关负责人多次与张新国沟通协商,希望可以顺利进行开发建设。 但是张新国油盐不进,咬紧一亿元的补偿款概不松口。 张新国表示只有按照他提出的要求进行补偿,自己才会搬走。 张新国与开发商协商 眼看周围的邻居纷纷签了拆迁补偿协议,拿到补偿款先后搬走了。 张新国仍然不紧不慢地与开发商因为补偿款的事周旋。“拿到一亿元只是时间问题。” 张新国觉得自己胜券在握,相关部门为了整体规划的进度和完整性,肯定会答应他的要求。可是让张新国没想到的是,和他谈判许久仍未谈妥的开发商,居然绕开了他家进行开发建设。 张新国在一个早晨被巨大的噪音吵醒,他来到窗边想要一探究竟。 结果窗外的景象让张新国顿时傻了眼。 只见十几辆大型挖掘机围绕在他家周围,正热火朝天地开始拆迁作业。 漫天的黄土乌烟瘴气,呛得张新国赶紧关上了窗户。他家周围被挖得乱七八糟,只剩下张新国家孤零零的一栋小楼。 拆迁现场 此时的张新国还自信满满,眼看开发商已经开始建设,那么离再次找他谈赔偿一事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可是令张新国没有想到的是,直到开发商将周边所有的房子都拆迁完,也没有人再找过张新国谈拆迁补偿的事。 拆迁工作结束后,开发商又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相关的建设工作。每天水泥车、搅拌车轮番上阵,震耳欲聋的噪音扰的张新国一家人根本无法安睡。 经过一年半的拆迁建设,原来的沪亭北路已经成为了一条宽阔笔直的马路。 但是由于张新国的阻挠,原本设计建设的双向四车道,不得不从他家门口改为两车道。 经过改造这里成为了上海市的主干道,每天车流量巨大,川流不息的车辆就从张新国家的窗前疾驰而过。 张新国一家仿佛生活在孤岛上一般。他们不仅每天24小时都要遭受嘈杂的鸣笛声,还要遭受汽车尾气的污染。 不堪其扰的儿子和女儿两家人,早已搬离这座小楼租房居住。 只有张新国和妻子还在为了那一亿元的补偿款坚守着。 张新国的家在马路中央 妻子也曾多次劝说张新国,居住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实在太折磨人。 可是张新国总会安慰妻子,再坚持一下一亿元的补偿款就能到手了。除了吸尾气、听噪音以外,最危险的莫过于张新国和妻子还要提心吊胆,时刻提防随时都可能冲进自己家的车辆。 有次一辆大货车因为速度太快躲闪不及,直接一头撞进了张新国的家。 他家房子的一面墙直接被撞塌,所幸他和妻子都不在家,才躲过一劫。 张新国一怒之下将货车司机告上法庭,双方还曾就事故责任发生过纠纷。 张新国状告货车司机开车违规驾驶,才使得自己家的房子和财产遭受了损失。 货车司机则怪张新国的房子违章占道,才引起了这起交通事故。 虽然货车司机最后还是赔偿了张新国的损失,但因为此事张新国也颇感心力交瘁。 马路在张新国家门口被分开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补偿款,张新国和妻子在这幢曾经无比气派的小楼房里已经坚守了14年。 看到邻居们都拿到拆迁款,纷纷住上了有电梯的高层住宅。 张新国和妻子却终日住在被汽车尾气和噪音所淹没的马路中央。 就为了那一笔不知道能不能讨来的一亿元拆迁补偿款。 此时张新国终于动摇了,他只想赶紧逃离这个地方,脱离这种痛苦的生活。 按照原协议补偿拆除房屋 2016年,上海松江区沪亭北路拆迁办来了一位新的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一上任,看到居然还有14年未解决的拆迁问题。 便主动找到张新国,想要协商解决此事。 新来的负责人苦口婆心的劝说张新国,这14年来遭的罪也让张新国心力交瘁。那个曾扬言“不给一个亿绝不搬迁”的张新国,14年后终于在拆迁补偿协议上签了字。 张新国的房子终于被拆除 虽然这份协议迟签了14年,但是协议上的补偿标准依旧按照14年前的执行。张新国坚守了14年,不惜成为“上海最牛钉子户”,最后还是拿到了和当初一样的补偿款。 270万元和四套房产,在2003年堪称一笔不小的财富。 而放在2016年来看,对比当年上海的房价,270万元甚至只够一套房的首付。 为了一亿元补偿款的张新国,在条件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生活了14年。 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得不偿失。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协调下,饱受尾气和噪音困扰的张新国和妻子,终于住上了拆迁补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