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夕阳之恋简介及详细资料
夕阳之恋简介及详细资料
提示:

夕阳之恋简介及详细资料

剧情简介 故事男主角鲍比是有名的赛车手,他的身后追随着众多赛车迷。在一次大赛上,和鲍比竞争的一名车手在拐弯处出现失误,丧生在赛道上。鲍比参加了他的葬礼,并对这位车手的死产生了怀疑,他认为一定是在比赛的过程中有意外情况发生才导致车手的丧命。 为了弄清楚事故原因,鲍比来到了医院看望另一名受伤的车手卡尔,并向他了解情况。但鲍比并没有打听到什么有用的讯息,倒是在医院认识了一名叫莉莉亚的女人。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备注 阿尔·帕西诺 玛尔特·克勒尔 Lydia 安妮·杜普蕾 Walter McGinn 职员表 原著 Erich Maria Remarque 导演 西德尼·波拉克 编剧 阿尔文·萨金特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美国] 发行公司: 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美国] 华纳兄弟公司 [美国]

夕阳之恋是什么意思
提示:

夕阳之恋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和夕阳之恋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 黄昏之恋

问题二:有一什么情歌和夕阳之恋一个调,叫“xx情歌” 那俩字不认识 康定情歌

问题三:种草的相对应的词是什么? “种草”是当下很流行的一个网络用语,是年轻人爱用的流行语。
比较常见的用法是动词,是指“宣传某种商品的优异品质以诱人购买”的行为[1] 。此词汇自Web时代便开始流行于各类大小美妆论坛与社区,直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又大量扩散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泛指“把一样事物推荐给另一个人,让另一个人喜欢这样事物”的过程。
“种草”不仅是简单的一个词,与之相关联的还包括“拔草”“长草”“草族”“自生草”等一系列“草”系词语。但由于一直没有比较正规的解释,很多词语在其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两个截然不同的用法,因此具体的意思应该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判断。

问题四:翁倩玉的个人经历 1950年1月24日,翁倩玉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实岁2岁时,由于翁爸爸工作的关系,跟家人一块儿迁到日本东京。翁炳荣担任中国广播公司驻日本代表,翁倩玉随之开始在日本生活。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翁倩玉进了东宝株式会社;翁炳荣给她语言训练,教她唱中文歌,并且亲自作词。翁倩玉8岁时,进入东京向日葵剧团。翁倩玉13岁时,演出美国与日本合作的电影《 *** 浪》(The Big Wave,改编自赛珍珠同名短篇小说)。翁倩玉16岁时,跟随声乐家松田敏学习声乐,并在日本哥伦比亚唱片出版首张单曲《恋ってどんなもの》;同年,与中央电影公司签下电影合约。1968年,翁倩玉参演台湾电影《小翠》,票房极佳。1972年,翁倩玉以主演电影《真假千金》获得第十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1973年,翁倩玉转往CBS/Sony唱片公司发展,并以电影《爱的天地》获得东南亚电影节特别演技奖。1978年,翁倩玉参演在台湾的最后一部电影作品《新西厢记》,此后专心在日本发展演艺事业。翁倩玉的演艺事业在整个1980年代达到高峰,在香港、日本与台湾均受欢迎。翁氏自二十五岁始正式接触版画,后来得拜日本版画大师栋方志功之嫡传大弟子井上胜江为师;后来翁氏的版画作品获得了日本美术大展的首奖,是第一位成功在日本演艺界走红的歌手、演员、艺术家。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主题曲《爱的奉献》,也是由翁倩玉所演唱。1992年与画廊经纪人铃木洋树结婚。1995年翁倩玉的母亲在于伊豆半岛的静冈县伊东市八幡野1270-18处成立“翁倩玉资料馆”,收藏有翁倩玉由出道至成名后的各项主要奖项、唱片封套、表演衣饰、剧照等等,并对外开放。1998年,与夫婿因聚少离多,在保持友谊的前提下,双方同意离婚。1999年,台湾发生921大地震,国际援台,翁氏亦号召日本一线艺人抵台义演募款救灾,此后仍然不断的从事版画创作、服装设计,以及日本电视剧的演出。2007年台 *** 南县 *** 计划在当地成立翁倩玉资料馆暨版画馆。国籍日本。 是念东京中华学校。从此开始,她一边在学校里念国语,一边跟家庭老师念英语。她的英文名字“Judy”是这个家庭老师替她取的。后来,14岁那年从中华学校转到美国学校念书。她的英语就是在这时期学好了的。那么在这儿介绍一下翁倩玉的演艺生涯如何开始的。翁倩玉9岁时,她朋友跟她说“参加剧团就可以认识石原裕次郎、小林旭等明星”就决定参加儿童剧团“向日葵”。你可知道翁倩玉是个千金小姐?她祖父翁俊明先生(1892~1943。台南人)是辛亥革命的历史人物(医学校就读时,成为成立不久的台湾同盟会第一个会员。学校毕业后便迁到大陆一边就医一边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同志对建国做出贡献,但1943年未见台湾光复而病逝)。父亲翁炳荣先生是GHQ心理作战部主任兼BBC广播电台局长。另外,她外祖父刘北鸿先生是台南的名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当中,翁倩玉参加剧团必定是个重大的事件。翁倩玉在这儿跟父母约好学业绝不会半途而废,就得到了父母的允许。 之后,1966年从日本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出了一张唱片叫“什么叫做恋爱”,并成为当时的日本偶像派歌星。当翁倩玉出该唱片时,她跟声乐家松田敏女士学唱歌。因此她竟然以女高音去灌录这首出道曲。由于当时在日本非常流行The Ventures等电子吉他,还有因流行披头四等乐队的关系,日本的流行音乐界也有很多由男孩子来组合的乐队(日语叫Group sound,略称GS)出唱片,当然一些偶像派女歌星也以GS的演奏去唱歌。这叫做“一人GS”。当时连日本一代歌后美空云雀也出“一人GS”的名曲“红红太阳”“紫色的黎明”等名曲。翁倩玉不例外,灌录了“一人GS”的名......>>

问题五:想给支付宝充值,他和我说我的银行卡没有开通转账功能是什么意思。 100分 意思就是你的银行卡没有开通,一般新卡都没有开通,还有就是一部分卡是无法转账的,这种情况我是遇到过的,学校的补助卡就没办法转账。。你去银行柜台开通一下试试。。

问题六:有谁能介绍一下艾尔・帕西诺的资料 10分 艾尔・帕西诺 小档案:
姓名:艾尔・帕西诺
英文名:Al Pacino
呢称: Sonny
生日:1940年4月25日(星期四)
星座:金牛座
身高:170 厘米
体重:168lb
出生地:美国纽约州纽约市
(注:他的父母都是从义大利移民到美国,所以说他是一位义裔美人)
掘起:
在义大利帮派传奇电影《教父》、《教父II》以及《教父III》中饰演麦可柯里昂(他在演第一集时还只是个年轻小伙子喔!)
格言:
在戏台上,我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更为生气盎然,但我带上台的一切都得自街头。」――引自1984年,好莱坞报导(The Hollywood Reporter)
家人:
父亲:萨瓦托雷帕西诺(Salvatore Pacino),保险业务员,在艾尔两岁时离家
母亲:罗丝帕西诺(Rose Pacino)
女儿:茱莉玛莉(Julie Marie),母亲为珍泰伦特,1989年出生现任女友:比佛莉德安姬罗(Beverly 'Angelo),演员,自1997年起交往至今( Pacino现虽已高达60岁高龄,但仍旧和现任女友比佛莉德安姬罗
努力造人终在现代人工受精的辅助下,实现了Pacino的心愿!!!)
艾尔・帕西诺(Al Pacino),原名艾尔弗莱德・詹姆斯・帕西诺,1940年4月25日出生于纽约东哈莱姆区,他是意大利西西里岛移民后裔萨尔瓦托雷・帕西诺和罗丝・帕西诺的独子。
当他两岁时,父母离异。他随母亲搬到布朗克斯区和外祖父母一起居住,于是溺爱与娇惯充斥着他的童年,七岁后他才获准可以外出。小艾尔经常和母亲去看电影,与大多数同年龄的小孩子不同的是,他最大的乐趣是常常呆在家中为外祖母表演电影片断,可以说,艾尔・帕西诺是天生的演员。
14岁时,小艾尔参加了他平生第一次登台演出,那是在南布朗克斯区艾尔斯米尔剧院上演的切科洛夫的《海鸥》。这使小小的他决心将毕生奉献给表演事业。于是他转入有名的表演艺术学校,但糟糕的英语使他在17岁时不得不辍学去边打零工攒钱,边参加各种业余表演。
终于,怀揣着辛苦劳动所得,艾尔来到好莱坞赫伯特・伯格霍夫制片厂注册成为一名职业演员,在这里他在著名演员查理・劳顿的指导下,接受表演、导演、创作等各种专业训练。
依靠其过人的天赋,艾尔1966年终于加入了当时著名的电影制片厂演员制片厂,正式踏上了他的演艺生涯。即使有天赋,但成功之路决非坦途。艾尔学成回到了纽约,1969年,开始在外百老汇等演出场所登台。后来他又回到了百老汇,一出并不十分出色的舞台剧却由于艾尔的完美发挥,而使他夺得当年的戏剧托尼奖。评论界好评如潮,终于将艾尔推上大银幕。
在《我,娜塔丽》和《针尖公园的恐慌》中,艾尔让人们在大银幕上领略了其与生俱来的非凡的表演天赋。随后,他的意大利血统和卓越演技,使他驾轻就熟的完成了他的成名作《教父》,从此奠定了艾尔在好莱坞不可动摇的“教父”地位。
1992年,艾尔・帕西诺在《闻香识女人》一片中,对盲人这一特殊角色的出色把握,将他的演技推向巅峰。艾尔凭此角色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奖等一系列的荣誉。
艾尔・帕西诺不单单是一名出色的演员,他还是导演、编剧以及制片人,而且都有出色的发挥。“作演员最终会成为一名情感运动家。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我个人就正在遭受这种痛苦,但我从不后悔。”艾尔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到。
阿尔・帕西诺---主要电影作品年历表
(2003)The Recruit《谍海计中计》
......>>

问题七:由宋丹丹,吴孟达,赵本山联合主演的那部电影叫什么名? 《恭贺新禧》

黄昏恋上夕阳散文
提示:

黄昏恋上夕阳散文

青春里有太多的事,有太多的人,还有太多的情感,太多太多它能承载的,我却道不出,浅浅地写些文字,也只为纪念,这次黄昏夕阳下的的一次短短的“湖光岩”之游,夕阳下,是我们逝去的青春。

眼前的一切,这喧嚣的大学生活,那些刻板的教程,那些琐碎的日常事务,未来的迷茫和彷徨,刹时显得多么陌生。这一阵子真的好忙,很累,很烦,难得今天下午有空,就叫上乡会那群传奇人物去湖光岩玩玩,去排解一下堆积在心中的疲劳。

今天下午我们去的时候,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骑着单车,轻轻的沿着湖边的道路,看着那个“玛珥湖”,迎着轻轻的岸风,夕阳霞光泻在脸上,那时感觉真的很轻松啊。风儿拂过我们的脸庞,拂起额头的发儿,留下一阵阵的凉意,空气又是那么的清新,那种感觉真的很舒服啊。“玛珥湖”的水又深了,湖感觉又大了,湖光岩又漂亮了很多,这次我们去到那里,把自行车骑到湖边,我们坐在一起聊天,吹着那些从湖面伴随着浪花的声音而来的一阵阵的“湖风”,不过很多人都说,这风感觉很冷,不过我却不觉得。我很喜欢大家一起坐在一起,吹着那些湖风,再说说笑话,聊聊天,就算什么都不说,只要大家都聚在一起,就好了,我想这样的时光不会很多,我们在大学的时光就只有三年了,但是我真的不敢说这样的机会还有多少,所以,我都会很珍惜每一次跟大家聚聚,去留着一份回忆,留着一段感情。

坐在湖边,看着眼前的滚滚而来的波浪和一阵阵而来的浪花拍打岸边的声音,真的会很有感触,真的很想对着这个“湖面”大喊,看湖上日落,看潮起潮落,喜欢那种宽阔的感觉,辽阔,壮丽,可以容纳自己所有的心事,不用自己再去独立的承受。也许,我想要的正是这种被包容的感觉吧,可以让我肆无忌惮的去袒露所有的情感,可以大声的把自己心中感受喊出来,来掩饰自己虚伪的坚强,再也不用担心被人发现自己的软弱。可这样的放纵,毕竟只有少数的机会。

当我走到沙滩那里,看着自己刚才下的脚印,一转头又被下一次潮来给淹没,许多多美好的欢笑的画面,就像那些踩在沙滩上的小脚印,一转眼就被淹没,只不过淹没那些美好的画面的是时间而已,总是担心自己的人生那些美好的风景会在自己手中慢慢流逝,来不及回忆。这个世界在怀疑我们,我们也在怀疑世界,时间从中间流过,世界尽头,等着我们的到底是什么世界。

当我们骑着车经过那个湖畔的时候,看着红彤彤的夕阳挂在远处的树梢上,那时眼前那片绿油油的草地和那片宽阔的湖面和那个火红的夕阳,真的构成一幅很美丽的画面,真的很想时光停留在那个画面上,能看到这个画面,真的很是兴奋,夕阳,就像挂在远处的红灯笼,余晖与浪花相映衬,这样的画面真的很恬静很优雅,那时这一阵子的繁忙、忧虑、压抑全都在霎时间全没有了,留在心中的是那种对于明天的希望。一直记得师妹们看着夕阳,那些甜甜的笑,那些圆圆的脸蛋下的.笑从慢着幸福的喜悦,现在那写师妹的笑容,我都记得,我很羡慕他们还是大一,那年轻的模样。那时风儿都把我们一天的倦容都扫去,留下的是满满的幸福的笑容。

还记得这个石碑吗?我们在那个湖畔停留了许久许久,我意外的发现了一个石碑,我记得那个石碑上刻着“在天原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也许许多年后,我们在一起的感情也会像那些被刻在石碑上的那两行文字,任由岁月风雨的吹打,还是依然不卸去色彩,经过若干年之后,还可以找得到,再过多少年后,我们再经过这里,再看看这个我们一起曾在这里拍照留念的的石碑,再怀念一段回不去的时光和一段无法重温的感情,而那些记忆这能在这张照片中找回来,我想大家应该都会记得某年某月某日(2013年10月27日),我们曾在来过,那一年,我们都青春过。也许每一天的夕阳都会是一样的,但是每一个黄昏,每一次夕阳西下,我们的青春都会逝去。夕阳带走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青春,还有我们的回忆,而我们总在一次次夕阳落下的时候不经意老去,但不意味着长大。

面对终将逝去的青春,我依然执着向前,走动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我们的脚步,无力挽回的过去就让他过去,充满希望的未来需要我们现在的拼搏。让我们各持手中的彩笔描绘各自的青春,大声呐喊:青春不要留白,将所有的热情散尽,将所有的梦在这一刻燃烧。最爱秋浓的傍晚,心也会沉醉,人生也似叹然思忆。黄昏时节,有个人可以相伴,欣赏这夕阳。岁月到了一定时节,也如落叶一样不在坚强,一风便千百转,记忆在此时分飘洒了眷恋。

匆匆走过,黄昏夕阳仍可念,凝望天边的夕阳一路走来,发现自己真的活的很累,每天都在自我的压抑中过活!不断的为自己开脱,寻找借口,殊不知这样的人生我真的已经很累了!望着日幕黄昏,感到自己很可悲,但更多的是可笑,不经意间有种想流泪的样子,但是在这么多好朋友,尤其是师妹前面,我还是保持着笑的状态,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那时逞强的笑容,也许你们都不知道那些刻在少年笑意背后的那些忧愁。我只能轻轻闭上眼,感受落幕黄昏的那份宁静,那份优雅,因为现实容不得我们去哭。

忽然觉得,生活中那些悄悄错过的人和那些携刻心中的小插曲,都会因为错过而成为我们此生最奢靡的风景。或许我们不应该害怕流留恋而不去回忆,也不应该因为眷恋过去而忘了奋斗未来。青春,不忘夕阳,黄昏这一刻,心总会沉迷。

夕阳下,是我们逝去的青春。很感谢那群一起去湖光岩的人,很感谢一起陪我看日落的那一群人。

少年意气的时候我觉得感情比很多东西更重要,后来才发现我们能记住的偏偏只是一些小的幸福。

多少年过后,谁还会记起那些年的花落故事,曾经以为自己苦苦追寻不舍放弃的事最初的那一段美好的心情故事,走过了后才发现自己错了,其实内心真正在乎的是最终的人 ....

黄昏恋上夕阳,一直都想陪你去看日落。

夕阳下优秀散文
提示:

夕阳下优秀散文

  那是个萧瑟的黄昏,下了一场小雨。刘芳没带伞,她把手中的包包顶在头上,雨水凉凉的,滑过脸颊,她颤抖了下。

  忽然感觉身边一暖,蓦地发现头顶上多了一把翠蓝色的大伞,几乎整个地在自己上空,惊喜回首,看到了一双炯亮的眼睛,雨水开始在他脸上旋转着滴下,刘芳知道是刚调入他们单位的同事,大家都叫他老林。刘芳的脸红了,“你不能淋雨。”刘芳没料到老林会这么说,所以很惊愕,仿佛老林透露出一个玄机。“难道所有的雨水要淋你自己身上吗?你喜欢淋雨吗?”

  老林其实不老,有些丑有些黑有些瘦,站在那里,让人想起了枯藤老树昏鸦,孤旅中的一棵萧索瘦硬的树,想起了杜甫笔下的沉郁顿挫的诗。

  然后谈话毫不费力地持续下去,全是一些废话,天气啊,国情啊,东西南北四面八方地刮过很随意的清风,很舒爽,沁人心脾。

  3路公交车远远驶来,刘芳摆摆手,上了车,想不到的是,老林也是乘这路车,刘芳心里没来由得一阵欢喜,车上人不多,他们坐着冰冷的位子上,继续有一句无一句地交流着,车子停下了,刘芳到站了,她摆摆手,老林还是留在车上,他说还有两站路。

  第二天到了单位,他们却不怎么样说话,对面相逢不相识,各自心存了一点小秘密,变得很快乐,然后变得非常愿意乘坐那路车。

  在站牌下等车,时间汩汩地流淌着,夕阳很暖的时候,阳光照耀着等车的人们,流光溢彩,给他们周身都涂上一层金光,阳光下的老林眯着眼睛的样子,看上去很美丽,象梵高笔下的一幅温暖的画。然后车来了,一起上车,车上欢欢笑笑洒满了一路,到站牌,还是刘芳先下,老林再坐两站路。

  总是差不多的时间到那个站牌,总是希望听到彼此的声音“哎,你也在这儿啊。”刘芳于是就拥有了很清新的心情,回到家也是很清闲地笑着,在厨房里择菜、淘米、烧菜,都变得象跳舞似的轻盈,阳台上的茉莉花开了,一小朵一小朵的,氤氲的香气,她轻声地哼着歌,“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有天老林说起了关于情感,关于燃烧,说起了易燃的和慢热两种形式,他说无论哪种形式,结果都是一样的,前提是一见钟情的有缘,反之就是礼貌。刘芳看着那花瓣一样的嘴巴,清澈的孩子一样的眼睛,听他娓娓地讲述,仿佛周身沐浴在佛光里,但又有种不安,有种期待,还有种伤感。

  老林是很好说话的人,单位好多人喜欢和他聊天,这使得老林变得出类拔萃,老林是随和的,但又很有分寸。

  起初老林总喜欢找些话题和刘芳进行交谈,都是天马行空的话题,谈书中的某个人物,谈古今诗词,都不谈论对方的家庭,谈论的热烈使得车箱内变得很温暖,不管外面刮着多大的风。老林的声音非常动听,清澈纯净,听着就有点恍惚,黄昏中车辆拥挤,人员嘈杂,显得老林的声音象泉水似的,有天,刘芳对老林说,“你的声音很清澈,象泉水,象深涧小溪。”

  老林听了,不知怎么的突然有点心酸。

  那天,老林也在她下车的站牌下了车,“一起走走?”林芳说“不行”,摆摆手快步离开,把老林自己孤单地丢在嘈杂的街道上。

  第二天,他们仍然相遇,仍然坐同一辆车,打着招呼“今天风不小”,“恩,春天就是这样的,风天特别多”,他们都很自然,仿佛昨天没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一样。

  只是,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老林却遇不到常在一起乘车的刘芳,他给她信息“怎么了呀?”,刘芳回复,“班上忙呀。”老林自己站在站牌下,眺望着单位方向,黯然神伤。

  刘芳躲在办公室里,估摸着老林走远了,就下楼,走到大街上,只是那熟悉的站牌下没有了熟悉的身影,刘芳心里一阵地痛。

  回到家里,她仍然好好地择菜淘米做饭,收拾家务,地板也打扫的干干净净。饭后,若是先生不在家的日子,外面万家灯火,她就打开台灯,捧一本书读,在一团温暖的灯光下回忆旧事,书上的字一个也读不进,回想与老林一同坐车的日子,回想他的.声音,他的笑容,仿佛整个屋子里装满了老林的故事,熙熙攘攘的,让刘芳感到非常的欢喜和难言的忧伤。

  刘芳想,也许时间长了,老林就习惯了没有她在一起乘车的日子,慢慢地变成回忆,慢慢地消失回忆。

  或早或晚,他们也免不了相遇,他和她擦肩而过,但只是点点头,仿佛真的不熟悉,刘芳就想,真能做作。老林也这么想,真能装样子。这样一想,心里也就放下了,再看,果真是智子疑邻,处处做作的要命,也就更加想得开了,有什么呢?

  但只是一觉醒来,刘芳有时会有种巨大的空虚袭来,他怎么样了?会不会难过?老林独自上车,心里也是一路怅然。

  夕阳沉落的时候,老林晚走了一会儿,他终于看到刘芳走出了单位,他背过身去吸烟,当刘芳走过来时,他笑嘻嘻地说“原来,你的没空是有选择的没空”,刘芳一惊,一缕长发拂到脸上,她用手拢了下,然后慢慢地回转身去,就看到了老林的那双眼睛,清澈的,纯净的眼睛。

  刘芳心里百感交集,她以为一切都会过去,但是老林他就这样执拗地、不讲理地、不屈服地站在那里,象个孩子似的截断了她想要一切都过去的路。

  她不知道她为什么会想哭,她知道她将无法抗拒这个男人,他的光芒象太阳一样,令她眩目与华丽和无法逃避。

  太阳好端端地照着,阳光下的老林和刘芳在站牌下站着,象两颗规矩的树,然后一同踏上熟悉的3路汽车,刘芳先下车,老林目送着走远,再过两站,就是老林的目的地。但在这些时间里,是属于他们的,他们的。

  3路车走走停停,他们期待一路上站牌多一些,多一些,这样可延长在一起的时间,刘芳注视着老林那孩子似的清澈的眼睛,听着天籁般的声音,时间缓缓而过,如行云流水。

  刘芳每每想起,心里就刮起一阵茫然的风。时间真快,如今已四十多了,遇到老林,一个眼神,都能读懂,所谈的除了不着边际的文雅诗词再就是走过的岁月,明朗和缓慢,但又沉淀下不少东西,然后这些东西再重新在记忆的河床捡起,两个人到中年的男女聊起来就变得有了深长的意味。

  他们认识的时间很短,岁月长河中,简直可以称之为一瞬。但在一瞬间彼此凝望的时刻,却分明地听到了千山万水相聚的喧哗,也许这就是懂,是欣赏,是知音,是疼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