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西域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各是哪个朝代什么时间,详细解释,通俗易懂。
西域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各是哪个朝代什么时间,详细解释,通俗易懂。
提示:

西域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各是哪个朝代什么时间,详细解释,通俗易懂。

西域都护府是西汉在公元前60年设立的 ,而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是唐朝在640年和702年设立的,但都是设置在西域的管理机构 【摘要】 西域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各是哪个朝代什么时间,详细解释,通俗易懂。【提问】 您好,我正在帮您查询相关的信息,马上回复您。【回答】 性质及意义【提问】 哈密卫设性质以及意义?【提问】 西域都护府是西汉在公元前60年设立的 ,而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是唐朝在640年和702年设立的,但都是设置在西域的管理机构 【回答】 安酉都护府性质以及意义 【提问】 哈密卫设立的性质以及意义?【提问】 哈密卫设立的性质以及意义?【提问】 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设立的性质不意义。【提问】 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回答】 以上是明朝哈密卫【回答】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是什么时候设立的
提示: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是什么时候设立的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设西州都护府,同年9月在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武周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加强对西突厥地区的管理,在640年攻破高昌以后,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辽阔地区。

公元702年,武则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北庭都护设立后,提携万里,社会安定、农业、牧业、商业、手工业都得到空前发展,成为西北地区中心。

景云二年(711年),北庭都护府升为大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第二任都护郭虔瑾进驻北庭后,将所率军队编为田卒、开荒种地、屯垦戌边。

唐玄宗为了确保这条中西大道的安全和领土完整,又在北庭设立节度使,统领瀚海、天山、伊吾三军,有镇兵万余人,其中瀚海军一万二千人就屯成在北庭。

简述汉代治理西域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提示:

简述汉代治理西域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汉代治理西域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派遣官吏:汉朝委派管理西域事务的最高官员是西域都护,西域副校尉是仅次于都护的官员。又称副都护或都护副贰,级别与都护同。他们都由中央任免。都护府的属官有丞(chéng)一人,司马(或军司马)、侯(军侯)、千人(带兵头目)各二人,均由都护任免。随着屯田的发展,汉朝从公元前48年复置戊己校尉,也由中央直接任免,秩比二千石。 2. 册封地方首领颁发印:汉朝册封地方首领颁发印称为“玺”(印)。 3. 设置驿站:汉朝在沿途设置驿站,每站备马、食宿等,以便于传递公文和接待送往官员等。 4. 推行屯田:汉朝在西域各地广泛建立屯田制度,官府提供种子、耕牛等,任命汉人为屯田校尉,领导西域屯田,这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5. 征收赋税:汉朝在西域各地征收赋税,不同地区税率不同,大致在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之间。 6. 统一度量衡和铸币:汉朝在西域各地统一使用度量衡和铸币,有利于促进贸易和交流。 通过以上措施,汉代实现了对西域地区的治理和统一,加强了与西域各地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联系,推动了西域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唐朝是如何对西域进行治理的 方法是什么
提示:

唐朝是如何对西域进行治理的 方法是什么

唐朝对西域进行治理的方法为:设安西都护府、合理安置西域原统治者、加强货币管控、加强军事配置。唐朝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效仿西汉,建立了永久性军事和政治机构西州和安西都护府,后设立北庭都护府,以此来管理西域。 唐朝治理西域的方法 设安西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和安西大都护府乃是唐朝管理碛西的一个军政机构的不同时期的名称,其统辖安西四镇,最大管辖范围曾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至达波斯,在北庭都护府分立之后,安西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 合理安置西域原统治者 保留了西域各部及中亚诸国原来统治者的政治地位,任命原来的酉长或国王担任都督、州剌史等实职,授与中郎将、大将军、公、王等爵衔称号。各部落及诸国须定期朝贡和遣子入侍,其国王、可汗、酋长嗣位或有更迭,须经唐政府册封和承认,他们作为唐政府任命的官吏行使职权,其中有的部落首领,还由唐政府发给固定俸禄。 加强货币管控 在货币制度方面,西域各地遵唐钱法形制铸钱流通,伊塞克湖北岸曾出土铸有突厥文、汉文合璧的西突厥货币。 加强军事配置 为巩固和加强西域地区的统治,在军事设施方面,也建立了一整套机构,在安西、北庭辖境内各重要地区和交通要道,设有军、镇、守捉、烽、戌等军事单位,分布于天山南北各地,“大军万人,小军千人、烽、戌逻卒,万里相继” ,“边烽互相望”,负责守卫边疆及稽查行旅。各族人民往来交通,必须持有府、州所颁发的“过所”(即通行证)。 西域都护府的作用和意义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纳入汉朝的版图,中央政权在这里开始行使主权。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行政管理机构、任命官员,派兵驻守并屯田,统计当地户口,推行汉朝的政令等等,都是国家行使主权的重要内容,它由此奠定此后历代中央政权管理西域的基础。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打破了西域各地小国林立、互不往来的隔离状态,造就了在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之下,西域各地相互交流的日益增多,增进了西域诸城邦国、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同时也增进了西域与内地的密切联系,增强了西域各地对中央政权的认同。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西域局势发生动荡,但西域一些小国仍派人至中原,请求中央政府派遣西域都护,反映了西域诸国对中央政权的信赖与对中央政权的忠诚。甚至在东汉灭亡以后,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许多城邦国仍保留着汉朝颁发的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