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张士诚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士诚是个什么样的人?
提示:

张士诚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原东台白驹场人(后东台析出大丰县,今属大丰县大龙乡张家墩),生于1321年,盐贩出身。因受不了盐警欺压,于是伙同其他17个盐民揭竿起义,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他为首领。后队伍逐渐壮大,先攻下盐城、泰州、高邮等地,自封诚王,国号大周,年号文佑;后又攻下平江(今苏州)、湖州、松江、常州、杭州等地;元至正23年(1363年)在平江自立为吴王。4年后被朱元璋打败,其被俘,后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缢而死,时年47岁,葬于吴县斜塘。张士诚小名九四,出身为为运盐工,由于不堪盐官压迫,1353年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与盐贩李伯升等十八人起兵反元,不久便攻下泰州、兴化、高邮等江北重镇,1354年建国号大周,自称诚王,以天佑为年号。1355年张士诚继续向南发展,攻入平江路(今苏州市)并改平江路为隆平府。1357年元朝派兵攻打张士诚,张士诚由于面临被元军与方国珍夹击的情况便投降元朝,被封为太尉。之后张士诚的势力也不断扩张,拥有北至徐州、南至绍兴的割据实力,并且曾多次运粮至大都。之后张士诚自称吴王,其弟张士信为丞相,用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三人为参军,但是之后张士诚的势力并没有继续扩大。
  1363年,张士诚派吕珍攻打安丰的红巾军,并且杀害红巾军的刘福通;但是张士诚也与朱元璋的势力不断交战。朱元璋以“先取通泰诸郡县,剪士诚肘翼,然后专取浙西”(《明太祖实录》卷十八)的方式一步步削弱张士诚;在朱元璋讨灭陈友谅之后,朱元璋于1366年开始对张士诚的势力进攻,并且于1367年包围张士诚所居的平江;平江城被攻破后张士诚被俘,之后被押解至金陵(今南京)自缢而死。
  目前苏州市斜塘镇有张士诚墓。

在朱元璋派张国劝降张士诚时,张士诚选择了拒绝,他为何拒绝呢?
提示:

在朱元璋派张国劝降张士诚时,张士诚选择了拒绝,他为何拒绝呢?

朱元璋派张果说服张世成投降。张世成命令张果坐下,让保镖给张果倒茶。张果坐下来喝茶后,朱元璋将刚柔结合在一起。他一方面派许达攻打平江,一方面又劝说张世成投降。结果,在绝望的情况下,张世成拒绝服从,而是选择了解放自己。由于营救,他成了囚犯。继续前进。迪张世成在高邮建都,自称成王,并建立了伟大的周朝。张世成以盖佑的名字被称为泰州国王。 他没有朱元璋那么强大,赢得世界冠军也不容易。石城和这两个人最大的不同是,他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像个好人。最后一次失败并不像打破元珠元掌军那样不可避免。石城是摧毁袁章的人。时实力相对大的张士诚和陈友谅对于朱元璋都不感冒,任谁都想把他除之而后快,这其中张士诚是最看不上朱元璋的,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朱元璋此时只有选择和后来。 张世成的弟弟被朱元璋打败并抓获。在向元朝和元军投降的朱元璋、方国祯的进攻下,张世诚征服了元赞和江南王朝。所有古代英雄都认为敬畏上帝、服从舆论是他们的天赋,保护自己和家人是明智的。汉代的窦荣和宋朝的钱训就是这样。你应该三思而后行,不要自杀。看在上帝的份上,他们中最有名的是Z胡元泽、陈友良和石城。 他们被统称为张元末年的三位英雄,这具有汉元王朝三个部分的三方比较的含义。朱元子将他们吊死。在江西和安徽省朱元璋的军事战线下,张世成在图坦卡蒙之后失败李伯生派亲信劝说张世诚投降,但遭到严厉拒绝。城邦被摧毁后,张世诚仍不想投降,选择自杀。不幸的是,他的自杀失败,被朱元璋杀死。

朱元璋是怎么打败张士诚的?
提示:

朱元璋是怎么打败张士诚的?

朱元璋占领淮东地区后(参见两淮之战),对张士诚实施第二阶段攻势,采取攻取湖州、杭州(今浙江杭州),断其两臂的作战方针。但为了欺骗张士诚,仍声言进攻平江(今江苏苏州)。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八月初四,朱元璋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率军20万由应天(今江苏南京)出发向太湖进军。 十二日,徐达率军进入太湖。二十日至二十四日,徐达军先后在港口(今湖州港口)、毗山(今吴兴东北)击败张士诚的阻击军,俘其将尹义、陈旺、石清、汪海等人,并乘胜进至湖州城外之三坐桥。朱元璋军突然出现于湖州城外,张士诚军湖州守将张天麟仓皇分兵三路出城阻击。徐达也分兵三路进攻,并以王国宝率长枪军直迫城下,阻敌归路。张天麟在南路军失败后,急忙将兵力收缩于城内,据城坚守,朱元璋军乘势进围湖州城。徐达见机遂在东迁镇(今吴兴东之东迁城)南姑嫂桥,连筑10垒,以切断旧馆来援,把湖州城和旧馆两处张士诚军孤立起来,张士诚亲自率兵来救,被徐达等在皂林(今浙江桐乡北)击败。 九月,张士诚又派徐志坚率舟师来援,亦战败被俘。旋再派徐义、潘元绍等援救,在平望(今江苏吴江平望镇运河经流处)被常遇春击败。是月,为保证徐达部攻取湖州,朱元璋命李文忠自严州(今浙江建德东)率部攻杭州,以牵制张士诚兵力。徐达在另部策应的同时,于十月二十九日,向旧馆之军发起猛攻,吕珍、朱暹及五太子战败投降,6万大军被歼。湖州守将李伯升、张天麟见外援已绝,孤势难为,遂于十一月初六以城降。张士诚一臂已断。 朱元璋先使计策诱骗陈友谅,让康茂才派人给陈友谅送信,假意泄露了很多朱元璋的军事秘密,让陈友谅兵分三路,主力在什么地点与老康碰头,说要和陈友谅内外夹击攻打朱元璋。陈友谅竟然信了,到了碰头地点就中了埋伏,主力被全歼。而最后一决胜负的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打造战舰,号称60万大军,倾巢出动。洪都守将朱文正是朱元璋亲外甥,激战85天,陈友谅攻破不了洪都,朱元璋20万大军赶来援救,20万攻打60万,从七月打到八月,杀得天昏地暗。陈友谅的船大,还多条连在一起,朱元璋才用火攻,让敢死队架着放火药与芦苇的船杀过去,点燃后与敌军同归于尽,陈友谅一船着火,其他船也跟着着火。再放火箭,趁乱调上陈友谅战船,白刃拼命。最后陈友谅的军队被杀得所剩无几,粮道被断,又有几个大将临阵投降了朱元璋,想逃走,结果脑袋伸出窗外,被飞箭击中,陈友谅挂了。群龙无首,彻底覆灭。

“灭吴”之战,面对久攻不下的张士诚,朱元璋是如何解决的?
提示:

“灭吴”之战,面对久攻不下的张士诚,朱元璋是如何解决的?

朱元璋为了打败张士诚,就采用了隐士叶兑的计策,并且在姑苏城外搭建起了远高于城墙的高台,并且还用巨石和箭矢在高台上,往姑苏城内进行进攻。 在朱元璋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张士诚绝对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因为如果不彻底打败张士诚的话,朱元璋就无法在元末乱世当中崭露头角,然而打败张士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为了打败张士诚,朱元璋就采用了隐士叶兑的计策。虽然朱元璋手底下有很多优秀的猛将谋士,但是在进攻姑苏城的时候,朱元璋手下的人才却并没有想出太好的办法。在思来想去之后,朱元璋想到了隐士叶兑,通过虚心向叶兑求教后,朱元璋也获得了隐士叶兑留下的工程大计。如果没有隐士叶兑的帮助,朱元璋打败张士诚也将不可能如此轻松。 二、为了打败张士诚,朱元璋建起了比城墙还高的高台。朱元璋手下的军队之所以迟迟打不下姑苏城,就是因为姑苏城的城墙高大且坚固,如果强行攻城的话,那么必然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情况出现,所以为了避免大量的人员伤亡,朱元璋就建立起了比姑苏城城墙还高的高台,因为通过高台,朱元璋就可以明目了然地观察姑苏城内的一切动向。 三、通过高台上的进攻,朱元璋彻底打败了张士诚。由于高台的位置优势,使得朱元璋了解了张士诚防守的弱点,于是朱元璋就在高台上,用巨石和箭矢来向张士诚进行进攻,由于漫天的巨石和箭矢的突然来袭,导致张士诚的军队根本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所以张士诚的军队才会彻底败下阵来。正是通过高台的高度优势,朱元璋才彻底打败了张士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