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度为什么要打撤退?
首先是国际局势的影响。
当年对印作战,是趁着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苏无暇他顾。
后来古巴导弹危机结束,美苏都倾向支持印度,对我们来说,尽快脱离与印度军队接触是最保险的,否则容易在不利环境下陷入连绵不休的军事冲突。
其次是我们国际战略思路的影响。
当时我国奉行国际主义,反对霸权主义。什么叫做霸权主义,我实力比你强,因此我要优先满足我的利益,哪怕是需要损害你的利益,反正你无法反抗,这叫霸权主义。我国认为这个世界上有公理正义,我们就讲公理正义。我们跟你打,是因为你不讲公理正义,我们要维护公理正义,打击的是你的不讲公理正义的嚣张气焰。打掉你的嚣张气焰之后,我们还是要讲公理正义的。所以我们的打和撤,都是有逻辑的。如果打了不撤,凭借军事优势损人利己,那我们不也成了霸权主义了么?这是周总理在战后总结会上讲的后撤原因。
内因外因共同作用下,我们撤出了达旺地区。
今天我们难以收回,是因为谈不拢,军事打击又后果难料。我们当前在欧亚大陆有巨大的潜在战略利益需求,就是一带一路。与之相比,边境争议所含利益太过渺小,属于次次次要矛盾,完全不值得排在优先解决的位置上。所以当前就是搁置,不宜激化矛盾。
印度不撤军怎么办?
不是中国外交软弱。而是我们自己并不想打,所以要尽量维持住边境问题不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给自己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尽量避免意外的战争打断我们发展的进程。 等你足够强大了。再来计较这些不迟。 老祖宗有话“是我的,我迟早都是要拿回来的,你只是暂时帮我保管而已。” 印度即使不撤军也不会打仗的。打仗不符合权贵的利益,也不符合广大士兵、军官、将领的利益。不仅中国高层不愿意打仗,而且大部分士兵、军官、将领也不愿意打仗。 现在中国的这些当兵的,大部分是自己花钱买来的,他们整天想着如何升官发财,谁愿意上战场当炮灰,没那么蠢!要是打仗,肯定会出现大量逃兵,于是一下子就溃败,不堪一击啊!对此,高层心知肚明,所以你放心,不会打仗的,到了矛盾激化的时候,中方就会退让。
印度为何开始从拉达克前沿撤军呢?
印度的后勤问题已经难以掩盖目前的困境了,基本防寒装备的缺口已经扩大到30%以上,可以说连食品和取暖材料都运不过去。除大量的后勤物资缺乏以外,印度军队的补给线也因农民的骚扰以及冬季气候的变化变得非常脆弱。 根据印度方面的报道,旁遮普邦最近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骚乱事件。这些农民在当地的公路以及铁路系统上捣乱,导致这些公路以及铁路系统无法运行,严重影响了印度军队物资的补给。 NH-1公路是连通利那加至列城的战略通道,这条公路的长度在434公里以上,但是公路所在地环境非常的恶劣,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公路。 现在大雪封山的时期可能已经到来,印度方面只剩下马来纳里高速公路可以使用了,这条高速公路也经常会被阻断。现在印度军队已经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若继续驻扎在拉达克地区则需要更多的后勤物资;但是撤军难度也很大,所以目前印度的情况确实是非常糟糕。印度打算让部队暂时撤离山头,并修建了大量的防寒屋 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印度前线出现了大批的冻伤人员,不仅如此,印度的某一处仓库又出现了大火,导致仓库里上万套购自美国的二手防寒服被烧毁。 拉达克地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在未来气温将会降到零下40度℃,而且还会出现长达数月的大雪封山情况。出于战术考量,印度前线部队搭建了大量的帐篷,但是这些帐篷根本顶不住山谷里的8~9级大风,并经常会被掀翻。 现在印度方面仅仅是撤出了少量的部队,更多的部队仍然驻扎在前线。印度方面并不打算完全撤军,准备在山脚下建立很多综合式的防寒屋。印度方面的计划是让士兵在山脚下待着,等到春天的时候再到山上去,这可能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如果待在山上的哨所里,肯定是没命的,因为天气过于寒冷,还经常刮大风,并且拉达克地区的地质环境也不稳定。 当然如果印度的后勤物资始终跟不上的话,印度方面撤军也是不可避免的。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和巴基斯坦最近又在边境地区发生了炮战,现在印度面临两线作战的压力,所以被捆住了手脚。 更关键的是印度军队在冬天作战,实力将大幅度下降,很多关键性武器都没法使用,而对印度军队挑战最大的就是后勤,但是目前印度财政已经捉襟见肘,根本拿不出钱来购买更多的物资装备。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原地区的战争已经没法开展了,毕竟地质灾害频发,因此现在印度空军是至关重要的。由于陆军行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根本没有办法有效作战,而且像坦克和火炮一类的装备也很难发挥实际作用,所以现在印度方面正在加强空军力量;当然在这样的条件下其实也只能依靠空中力量。 当然我军今年从俄罗斯大举购买了一批军用直升机,这些直升机完全可以适应高寒高温条件下作战的需要;既能够部署到东南沿海,又可以部署到青藏高原。上百架直升机正从俄罗斯源源不断的运到我国,这也导致印度方面开始倒向美国。 而印度需要的S-400防空系统俄罗斯还没有交付,所以印度方面现在开始拉拢西方国家。但是印度的财政资金过于紧张,并没有更多的闲钱去购买军事装备。由此可以看出,军事对峙是十分耗费国家实力的,印度最后肯定会经不住消耗而撤军。
中国与印度边界问题是怎么回事?
中印边界问题,指中国与印度的边界争端问题。 中印有争议的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由于锡金段不存在争议,故不含锡金段) 。西段长600公里,中段长450公里,东段长650公里。1962年10月,尼赫鲁向印度军队下达了“将中国军队赶出去”的命令,中印边界战争全面爆发。 几十年来,虽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寻找公平、合理解决边界争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是为推动中印边界问题解决而专门成立的高级别会谈机制,自2003年成立以来已先后举行过十七轮。 正是在这一会谈机制的作用下,中印双方于2005年达成了“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迈出了解决边界问题的第一步。2018年11月,应中印边界问题中方代表、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邀请,印方特别代表、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将于来华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二十一次会晤。 扩展资料: 中印边界问题的由来: 中印自古相邻,习惯边界是喜马拉雅山南麓,基本没有争议。但自从英国占领印度后,英印政府试图将西藏从中国领土中分裂出去,为后来的中印争端留下隐患。 1914年,由英国政府代表亨利·麦克马洪与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换文的方式制定了“线”,即著名的“麦克马洪线”。1947年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后,尼赫鲁便开始实施他的“大印度联邦”狂想,并在西藏问题上做了不少手脚。 1947年3月,当时的印度临时政府曾怂恿尼赫鲁在会场上悬挂的巨幅亚洲地图竟将西藏置于中国的版图之外,后经国民政府代表郑彦的强烈抗议,尼赫鲁才给予更正。1947年5月,印度临时政府还向西藏葛厦提出“继承并保持英国在西藏的特权和利益”备忘录。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施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于是,在“团结一切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的口号中暂时搁置问题。但印度总理尼赫鲁却对中国的这一外交策略不买帐,沉醉于“大印度联邦”的战略构想。 1951年2月2日,印度军队乘中国在朝鲜激战无暇西顾,派兵占领了西藏地方政府管辖的达旺地区。此后,中国政府经过多方交涉表明态度,印方明目张胆的军事活动才有所收敛。然而印度政府不仅不肯退出占领的中国土地,反而加紧了蚕食的进程。 1954年10月,尼赫鲁访华回归,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竟立即出现在印度官方地图上,以此迫使中国接受这一事实。印度政府还支持西藏反动农奴主叛乱,公开否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尼赫鲁甚至指责中国“没有遵守西藏同中国关于自治区的协议和对印度提出的保证。” 西藏叛乱的失败,使尼赫鲁划西藏为印度战略缓冲区的妄想成为泡影,但“大印度联邦”构想仍然使他不能平静。他公然向中国政府提出,把有争议的12.5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划归印度,中印关系随即恶化。尼赫鲁完全阻绝了中国政府防止边界冲突的各项建议,继续侵占中国领土。 1962年10月,尼赫鲁向印度军队下达了“将中国军队赶出去”的命令,中印边界战争全面爆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印边界问题
印度越界后,还没撤军吗?啊
国与国之间有很多政治考量的。
中国的领导人要比印度的领导人高明很多。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印度领导人比较短视。
中国之所以现在不把印度入侵的军人赶出去,原因是中国是礼仪之邦,首先要展现和平的姿态。如果印度执迷不悟,很可能会发生让印度后悔的事情。
因为这次与以往不同,以往印度的入侵事件一般都是在争议边界上,所以中国可以克制,也可以用犬牙交错的形式与印度对峙。
但是这次不是对峙,而是入侵。 本来中段锡金段的边界属于已定边界。印度却入侵了,还声称是不丹的领土。真的是很可恶的。 中国不打则已,一旦打起来就是必胜,战争也需要合理的预判和准备工作。现在中国预判事情的发展情况,肯定部队也在紧锣密鼓做准备工作。这段时间,主要是在国际上宣传事情的真相,让正义站到自己的一边,让印度的侵略嘴脸露于世人面前。
一旦等中国军队准备完毕,印度再不悬崖勒马,那肯定要兵戎相见的。 这次事情十分严重,以前发生争端都是未定国界,还可以忍受,这次是已定国界,肯定无法忍受!
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也是中国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当时中国的退让,并没有得到印度的理解,却认为中国软弱可欺,是怕了他们。什么他们得寸进尺。最后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才决定对印度进行惩戒!
今天的情况差不多。1962年的惩戒,让印度老实了五十年。现在他们那一茬人都下去了, 新一代还是这个毛病,老毛病又犯了。 有待中国在外交和军事准备阶段做好,可能会来真 。至少来个一定程度的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