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朝代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朝代,每一个王朝都有其特点,我们在对比朝代的强弱,需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对比,不能忽略时间去对比,毕竟时代在进步,后面王朝的武器要强于前朝,尤其是出现了热武器之后,如果抛弃时代特点,单纯对比军事实力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需要将朝代至于当时,来看军事实力,看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军力最强。 以上面的条件作为对比,我认为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的王朝应该是汉朝,为什么是汉朝了,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中间有短暂的新王朝,但是整体军事实力都是非常强悍的,尤其是作为当时来看,汉朝是不受外族威胁的。 汉朝期间,如果说受到外族威胁,也只是在汉武帝之前,匈奴鼎盛时期,汉朝甚至要称臣来保证本国的休养生息,积蓄对抗匈奴的力量。不过当汉武帝强硬态度下,汉军不断的进攻匈奴,不断消耗匈奴的力量,终于将匈奴击败,汉朝北方再也不受到匈奴的威胁,从此汉朝基本没有外患,因为自身的军事实力是在是太强悍了。 汉朝的军事实力强悍在末期体现的更加明显,即使汉朝都要亡国的时候,其军事实力都对外族形成碾压,周边国家根本没有能力进攻汉朝,即使后来军阀林立,不管是公孙瓒、袁绍、董卓、马超,在面对北方名族的时候,随便一个军阀都能对其形成碾压,更不用说整个大汉的军事实力了。 有人会说唐朝和秦朝也很强,确实不错,但是唐朝和秦朝不如汉朝的地方在于,不能对周边国家形成碾压,甚至长期受到北方民族的威胁。虽然秦朝让匈奴不敢南下牧马,但是统一后的秦朝,衰败的实在太快了,所以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的王朝,应该是汉朝。
伍子胥助公子光夺位
雷子老师读《史记 伍子胥列传》之六
【原文】伍胥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食。至於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
久之,楚平王以其边邑锺离与吴边邑卑梁氏俱蚕,两女子争桑相攻,乃大怒,至於两国举兵相伐。吴使公子光伐楚,拔其锺离、居巢而归。伍子胥说吴王僚曰:“楚可破也。原复遣公子光。”公子光谓吴王曰:“彼伍胥父兄为戮於楚,而劝王伐楚者,欲以自报其雠耳。伐楚未可破也。”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於公子光,退而与太子建之子胜耕於野。
五年而楚平王卒。初,平王所夺太子建秦女生子轸,及平王卒,轸竟立为後,是为昭王。吴王僚因楚丧,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楚发兵绝吴兵之後,不得归。吴国内空,而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出处:《伍子胥列传》)
【解读】伍子胥的逃亡之路非常艰辛,一路上有楚兵追杀,又生病,有时还要讨饭,最终逃到了吴国。通过公子光而见到吴王僚。当时吴楚之间因为边境二女争桑而发生战争。公子光攻下楚国两座城邑。这时伍子胥向吴王建议说:“楚国可以攻破。”当时公子光为将,他的志向在于夺位,不愿意冒险征战。伍子胥看出来之后,就寻找了一个勇士或叫刺客,专诸,推荐给公子光,自己退耕山野,等待时机。
伍子胥是怎么知道公子光想夺位呢?一是他了解吴国君主继承上有历史问题。
公子光的父亲叫诸樊是老大,吴王僚的父亲馀眛是老三,老吴王寿梦的四个儿子排起来就是,诸樊,馀祭,馀眛,季札。他们本都一致想让贤能的季札继位,无奈季札不想当王,于是他们就兄弟相继为王,希望再轮到季札。但是轮到季札还是不干。于是就让老三的儿子吴王僚接位。但老大的儿子公子光觉得应该是轮到自己才对。分歧就出现了。
二是他和公子光是高手相遇,眼光一对,话音未落,就知道对方有多少能耐,内心有何意图。
推荐了专诸之后,伍子胥为什么要退到乡间耕田去呢?这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为了让公子光相信自己不会泄密,并把所有期望压在公子光身上,让公子光吃个定心丸。第二,他原来是给吴王僚做事,如果直接转到公子光手下,容易暴露意图。第三,伍子胥还有更高明的一个意图,万一公子光刺杀失败,自己可以撇开一点瓜葛,好的情况是可以继续在吴国效力,继续复仇大业;最差的情况也方便脱身逃命。
后来借着楚国换新君的机会,吴王僚派自己两个弟弟去攻楚,被楚截断后路。季札也被派到晋国出使。吴国内部空虚,公子光于是派专诸杀了吴王僚,顺利上位,即吴王阖庐,他立即重用伍子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