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缓解痛经的穴位
缓解痛经的穴位
提示:

缓解痛经的穴位

痛经一直是很多女生的噩梦,不少女生很多时候因忍受不了痛苦而选择服用止痛药,这对身体并非是好事。其实想要缓解痛经之苦,按穴位缓解痛经也是一大很好的选择,只是想要通过按穴减轻痛苦,首先就要知道缓解痛经的穴位是什么,该如何按穴位才能达到很好的疗效呢? 缓解痛经的穴位有哪些 很多女性痛经时,都会选择使用止痛药治疗。但是,长期服用痛经止痛药,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也会刺激到身体引起其他的不适。因此,痛经是不主张服用止痛药的,因为月经来潮引起气血双亏,血气运行不畅,中医说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所以每次月经来潮会有疼痛感。下面,我们来了解下缓解痛经的穴位都有哪些? 按摩八髎穴:八髎穴对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尤其针对女性生殖系统,按摩八髎有运行气血,活血化瘀的效果,痛经时使用按揉及按压的手法,效果都不错。 按压合谷穴:很多穴位都有止痛效果,合谷穴就是其中一个,它具有镇静止痛,通筋活络的效果,使用按揉的手法。 按摩太冲穴:大冲为肝经的穴位,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效果,按揉有助于减缓痛经。 按摩三阴交:三阴交是肝、脾、肾相交的穴位,具有调节气血的作用。 按摩子宫:子宫穴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效果,经期前后按摩均有治疗及预防作用。 阿是穴:双手搓热,按摩腹部,有促进腹部的气血运行,缓解疼痛的作用。 注意事项 按摩止痛见效没有药物快,如果疼痛难忍,建议就医。 经前常按摩以上穴位,有预防效果。 如何按穴位缓解痛经 很多女性在遭遇痛经的时候会选择吃止痛药,这是对身体十分不好的。其实通过按摩穴位的方法可以缓解痛经: 1、下腹部的关元穴、气海穴是治疗痛经等妇科病的有效穴位,关元穴在肚脐下3寸,气海穴在肚脐下约1.5寸。痛经的时候可以用两手拇指点按这两个穴位,也可以用家里的备用热水袋或电热宝进行热敷来缓解疼痛。 2、手上的合谷穴是缓解痛经的有效穴位。特别适合在学习、开会和工作单位等公共场所使用。合谷穴是止痛第一穴位,痛经的时候这里按起来会痛。取穴时一手拇指和其它四指并拢,在大拇指和食指掌背部肌肉隆起的部位(轻按时会有痛感)。按摩时用另一手的拇指点按20下,左右手共40下,以感觉酸痛能难受为度。注意体质差者刺激不宜强,孕妇不宜按摩。 3、小腿部的三阴交是缓解痛经的常用穴位。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在足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左右各一。有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安神助眠等保健功效。经本人临床实践,对缓解痛经效果比较明显。取穴时用并拢的四指沿腿在足内踝向上量取,以用手可摸到一个痛点为宜。一般按压3—5分钟疼痛就会缓解。 4、小腿部的地机穴也是缓解痛经的有效穴位。它是足太阴脾经的郄穴,位于阴陵泉穴下3寸,有健脾渗湿、调经止带的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阴道炎等症。取穴时用并拢的四指沿阴陵泉向下量取,以用手可摸到一个痛点为宜。注意要用拇指尖沿骨头向内抠才有明显效果。 5、背部的气海俞穴和关元俞穴也是缓解痛经的有效穴位。这两个穴位找起来不太确定。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到腰椎部,在其两边旁开1.5寸处上下按摩,找到痛点就是。这个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但效果明显,按摩1-2分钟就有明显效果。这个部位也适于用来热敷,效果更加明显。 按穴位缓解痛经的好处 在很多时候女性遇到痛经时,总是想着靠药物来解决问题,而甚至是靠服用止痛片来缓解自己的痛苦,但是这种方式并不是好做法,因为此种做法不仅仅是治标不治本,更是很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危害。 而不少人也很喜欢依赖美食来缓解痛经的痛苦,但若是吃错东西则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对此相较而下按穴位缓解痛经更加有优势,因为按穴位缓解痛经几乎是没有让自己的身体食入什么东西,也不怕其会在身体内产生副作用,加上没事自己就能按穴位止痛,所以按穴位缓解痛经的好处可以称是低消费、高效率且没什么副作用。 按穴位缓解痛经需注意什么 虽然按摩穴位很简单,取得的效果也很好,但其实看似很简单的穴位按摩也是有很多注意点的,下面我们就来分点谈谈在按穴位缓解痛经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1、点按穴位时,要注意温度适宜,以免过凉刺激使疼痛加剧。在过饥、过饱和激烈运动、极度疲劳的状态下,应先休息,或调节饮食,餐后1小时后再进行自我按摩。 2、按摩治疗痛经时,要用拇指指腹分别揉捻穴位,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一般在经前一周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 3、点按穴位前指甲要修剪光滑,防止在操作时损伤皮肤而发生疼痛、长短适中,边缘整齐,不戴戒指,防止在操作时损伤皮肤而发生疼痛、充血、感染等。 4、非经期的时候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若结合艾灸对这几个穴位施治,效果会更好。 5、点按穴位前要适当休息,保持情绪稳定,适量饮温开水,以利于体内气血运行通畅。继发性痛经者应先查明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以药物及其他治疗为主,辅以自我按摩治疗。 6、点按穴位时穴位要正确,不可胡乱按压。

来大姨妈的时候有什么穴位可以缓解腹痛腰痛?
提示:

来大姨妈的时候有什么穴位可以缓解腹痛腰痛?

月经期间发生剧烈的小肚子痛,月经过后自然消失的现象,叫做痛经。多数痛经出现在月经时,部分人发生在月经前几天。月经来潮后腹痛加重,月经后一切正常。腹痛的特点与月经的关系十分密切,不来月经就不发生腹痛。按摩12个穴位有效缓解痛经症状 1、团摩脐周: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种,至腹部发热为佳。功效:温经散寒,调理气血。 2、揉按关元穴: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功效:滋养肝肾,调经止痛。 3、搓擦腰骶: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骶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种,以腰部发热为佳。功效:强腰壮肾,活血通络。 4、揉按肾俞穴: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功效:温补肾阳,强腰壮骨。 5、按揉足叁里穴: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叁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6、掌揉血海穴: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功效: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7、按摩八髎穴:八髎穴对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尤其针对女性生殖系统,按摩八髎有运行气血,活血化瘀的效果,痛经时使用按揉及按压的手法,效果都不错。 8、按压合谷穴:很多穴位都有止痛效果,合谷穴就是其中一个,它具有镇静止痛,通筋活络的效果,使用按揉的手法。 9、按摩太冲穴:大冲为肝经的穴位,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效果,按揉有助于减缓痛经。 10、按摩三阴交:三阴交是肝、脾、肾相交的穴位,具有调节气血的作用。 11、按摩子宫:子宫穴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效果,经期前后按摩均有治疗及预防作用。 12、阿是穴:双手搓热,按摩腹部,有促进腹部的气血运行,缓解疼痛的作用。

十分钟快速缓解痛经按摩 缓解痛经有妙招
提示:

十分钟快速缓解痛经按摩 缓解痛经有妙招

缓解痛经的按摩方法: 1、叩打腰骶部 按摩方法:用双拳以适中的力量轻轻叩打自己的后腰及骶骨部位,速度均匀,左右交替,以100次/分频率进行,叩至微热为度。 功效:中医把月经称之为天癸,天癸实际上就是肾精,腰为肾之府,故叩打腰骶部能起到补肾填精的作用,达到止痛调经的效果。 2、揉按太冲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间隙之中点处),以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功效:中医认为,“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太冲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也很有效,痛经的女性多有不同程度的肝郁气滞,以致不通则痛,揉按该穴有疏肝行气止痛的作用。 3、摩、擦小腹 按摩方法:双手相叠置于小腹中间,以缓慢而轻柔的动作摩腹,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0次左右,直至小腹内有热感为宜,摩腹5分钟后,再以双手在小腹两侧从后向前作单方向斜擦,方向朝向腹股沟,以透热为度。 功效:小腹为胞宫所在之处,摩、擦小腹可促进小腹内微循环,调经止痛。 4、点揉子宫穴 按摩方法: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中极旁开3寸。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5、点按足三里 按摩方法: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用拇指指腹稍用力点揉足三里穴,以酸胀为度。宫寒痛经可用艾条悬灸。 功效:“常按足三里,胜过喝鸡汤”的通俗说法广为人知,特别是对于气血不足的体弱女性,点按足三里具有补益气血、暖宫调经止痛的作用。

痛经按摩哪里缓解
提示:

痛经按摩哪里缓解

1 按摩小腹止痛调经 双手紧压肚脐至外生殖器之间的小腹,慢慢按摩,以每分钟10次左右的频率进行,直至小腹有热感为宜,按摩五分钟,可增加小腹腔内脏血液运行,促进小腹内微循环,具有止痛调经的作用。 2 斜擦小腹两侧疏肝理气 双手置于两侧肋弓下缘至髂骨之间的侧小腹,从后向前斜擦,方向朝外生殖器,沿一个方向擦动,不要来回擦,以擦至侧腹有热感为宜,共按摩五分钟,能起到疏肝理气,止痛调经的作用。 3 点揉子宫活血化瘀 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肚脐下一横掌处(脐下四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的距离一点,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直至产生酸胀感,按摩五分钟到腹腔内有热感为止,点揉子宫穴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 4 缓解痛经按摩这些穴位 地机穴 地机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策踝下4横指的位置,这个穴位是是足太阴脾经的郄穴,中医学认为,脾有生血作用,直接为子宫行经提供物质基础,郄穴为气血深藏聚集处,能疏调脾经经期,有痛经毛病的女性,在月经前几天和经期自己按摩地机穴,可以达到调经止痛的功效。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的地方,在人体下肢有三条属阴的经脉,分别是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三阴交就是这3条经脉的交会,按揉这个部位对气血调节特别有帮助,有痛经苦恼的女性在每次月经前一周左右的时间点揉三阴交穴可以起到缓解痛经的作用。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脚趾与第二个脚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以有酸胀感为宜,一分钟后再换右手膜质指腹揉左太冲穴一分钟,能起到明显的疏肝止痛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缓解其他妇科疾病导致的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