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奥数题5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奥数题5篇
提示:

小学三年级下册奥数题5篇

【 #小学奥数# 导语】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以下是 无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奥数题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下册奥数题   1、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2、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3、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需要多少元?   4、5筐番茄和2筐黄瓜共重330千克,3筐番茄和4筐黄瓜共重310千克,一筐番茄和一筐黄瓜各重多少千克?   5、商店里有一些气球,其中红气球和蓝气球共21只,蓝气球和黄气球共28只,黄气球和红气球共29只,红气球、蓝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 2.小学三年级下册奥数题   1、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周种树,每边种8棵,每个顶点种一棵,每两棵之间距离都相等,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2、在一个正方形的菜地四周围篱笆,每个顶点插一根,每两根篱笆之间的距离相等,每边有12根篱笆,四周一共围了多少根篱笆?   3、一瓶花生油连瓶一共重800克,吃掉一半油,连瓶一起称,还剩550克,瓶里原有多少克油?空瓶重多少克?4、一袋大米,连袋共重50千克,吃掉一半后,连袋剩下27千克,大米重多少千克?袋重对少千克?   5、甲班有42人,乙班有35人,开学时来了25位新同学,怎样分才能使两班学生人数相等?   6、小明有18枝铅笔,小红有15枝铅笔,妈妈又买来13枝铅笔,怎样分?才使两人铅笔一样多?   7、从小青家经小红和小强家到学校有450米,从小青家到小强家有390米,从学校到小红家有320米,从小红家到小强家有多少米?   8、亮亮经过小明、小丹家到电影 院共500米,从亮亮家到小丹家是270米,从小明家到电影 院是410米,从小明家到小丹家多少米?   9、小慧、小玲、小芳三个好朋友,小慧和小玲的年龄和为28岁,小玲和小芳的年龄和为29岁,小慧和小芳的年龄和为31岁,你知道她们三人各多少岁?   10、小明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年龄和为68岁,爸爸、小明的年龄和为44岁,妈妈、小明的年龄和为42岁,问这三口分别多少岁? 3.小学三年级下册奥数题   1、一个数减24加上15,再乘8得432,求这个数。   2、一个数加上3,乘3再减去3,最后除以3,结果还是3,这个数是几?   3、甲、乙、丙三人各有一些连环画,甲给乙3本,乙给丙5本后,三个人书的本数同样多,乙原来比丙多多少本?   4、小松、小明、小航各有玻璃珠若干个,如果小松给小明10个,小明给小航6个后,三人的个数同样多,小明原来比小航多几个?   5、李奶奶卖鸡蛋,她上午卖出总数的一半多10个,下午又卖出剩下的一半多10个,最后还剩65个鸡蛋没有卖出。李奶奶原来有多少个鸡蛋?   6、竹篮内有若干个李子,取它的一半又一枚给第一人,再取余下的一半又两枚给第二人,还剩下6枚李子。竹篮内原有李子多少枚?   7、小红、小青、小宁都喜爱画片。如果小红给小青11张画片,小青给小宁20张画片,小宁给小红5张画片,那么他们三人的画片张数同样多。已知他们三人共有画片150张,他们三人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   8、三筐苹果共90千克,如果从甲筐取出15千克放入乙筐,乙筐取出20千克放入丙筐,从丙筐取出17千克放入甲筐,这时三筐苹果就同样重。甲、乙、丙原来各有苹果多少千克?   9、两人一起搬运图书60本,李明抢先拿了一些,王平看他拿得太多,就抢走了一半,李明不肯,王平就给了他10本,这时李明比王平多4本。问李明最初拿了多少本?   10、兄弟俩争着挑26块砖,弟弟抢着装了一些,个个看弟弟挑得太多,就抢去一半,弟弟不服,哥哥就还给弟弟5块,这时两人一样多。问弟弟最初准备挑多少块? 4.小学三年级下册奥数题   1、三年前爸爸年龄是女儿的4倍,爸爸今年43岁,女儿今年几岁?   2、四年前小林年龄是小丽的2倍,小林今年12岁,小丽今年多少岁?   3、女儿今年3岁,妈妈今年33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7倍?   4、小明今年7岁,爷爷今年62岁,几年前,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12倍?   5、4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4年后,母女年龄和是56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6、3年前,哥哥的年龄是弟弟的2倍,3年后,哥弟俩的年龄和是30岁,哥哥今年多少岁?   7、明明今年12岁,强强今年7岁,当两人的年龄和是45岁时,两人各多少岁?   8、小红今年4岁,小平今年10岁,当两人的年龄和是30岁时,两人各多少岁?   9、爸爸45岁,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15岁,二儿子11岁,三儿子7岁,要过多少年爸爸的岁数等于他三个儿子岁数的和?   10、爷爷今年80岁,他有三个孙子,大孙子30岁,二孙子25岁,小孙子17岁,要过几年爷爷的岁数等于他三个孙子岁数和? 5.小学三年级下册奥数题   1、贺林家养鸡的只数是鹅的只数的6倍,鸭比鹅多8只,鸭有15只。贺林家养了多少只鸡?   【答案】贺林家养了42只鸡。   (15-8)×6=42(只)   2、某班有45人,先是4人站成一排,最后不够4人的另外站成一排,那么共需要站多少排?   【答案】45÷4=11(排)……1(人)   11+1=12(排)   答:共需要站12排。   3、两个数的和是682,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是0,若把0去掉则与另一个加数相同,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解答:682÷(10+1)=62   62×10=620   答:这两个数分别是62和620。   4、甲班的图书本数比乙班多8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解答:乙班本数:80÷(3-1)=40(本)   甲班本数:40×3=120(本)   答:甲班120本,乙班40本。   5、哪吒是个小马虎,他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7错写成8,减数个位上的7错写成2,最后所得的差是577,那么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多少呢?   解答:个位少减7-2=5,十位多加80-70=10.   577-(7-2)-(80-70)=562   答: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562。

小学三年级下册奥数题(三篇)
提示:

小学三年级下册奥数题(三篇)

【 #三年级# 导语】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奥数题(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下册奥数题   1、牧场上的青草可以供27头牛吃6天,或23头牛吃9天,如果每天青草生长的速度相同,那么这片牧场的青草可供21头牛吃____天。   2、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客车平均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货车平均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上午8时客车开出,要使两车在全程中点相遇,货车必须在____点出发。   3、一列火车经过一个哨所用了15秒,穿过一条540米的隧道用了45秒,火车的速度是每秒行____米,车长____米。   4、一筐苹果,5个5个地数最后还多1个,6个6个地数最后也多1个,这筐苹果最少有____个。   5、化工厂有一些药剂,第一天用去总数的一半少20千克,第二天用去比剩下的一半多20千克,最后剩下40千克,化工厂原有药剂____千克。   6、有80棵珠子,甲、乙两人轮流从中拿1颗、2颗或3颗,规定谁先拿到第46颗,谁就获胜。如果甲先拿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必胜。   7、用一只平底锅蒸饼,每次能放2只饼,煎一只饼要用2分钟(正、反面各1分钟)煎3只饼最少要用____________分钟。    8、下面是两个具有一定的规律的数列,请你按规律填出空缺的项:   (1)1,5,11,19,29,________,55   (2)1,2,6,16,44,________,328   9、有一个长4米的长方形木块,锯成等长的5段后,表面积增加了4平方米,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立方米。   10、4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82,这4个数分别是(  )。 【篇二】小学三年级下册奥数题   1、六年一班有48个同学,他们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去湖心公园,现在只有1条能载9人的小船,要经过___次才能将他们全部送到湖心公园?   2、甲有5盒糖,乙有4盒糕,共值44元,如果甲、乙两人对换一盒,则每人所有物品的价值相等,那么一盒糖是____元,一盒糕是____元。   3、科学家进行一项实验,每隔5小时做一次记录,做12次记录时,挂钟时针恰好指向9点,那么做第一次记录时,时针指向_____点。   4、甲、乙、丙三组共有图书90本,乙组的向甲组借3本后,又送给丙组5本,结果三组所有的图书刚好相等,原来乙组有图书____本。   5、今年哥哥13岁,妹妹比哥哥小5岁,几年后两人年龄的和为41岁,那时哥哥是____岁,妹妹是____岁。   6、服装厂有白布和花布共10000米,现白布用去2000米,花布用去500米,剩下的花布比剩下的白布的2倍还多300米,原来有白布____米,花布____米。   7、有大、中、小三筐苹果,小筐是中筐的一半,中筐比大筐少16千克,大筐是小筐的4倍,这三筐苹果共重____千克。   8、2000年爸爸的年龄是哥哥和弟弟年龄和的4倍,2008年爸爸的年龄是哥哥和弟弟年龄和的2倍,那么爸爸是在____年出生的。   9、在桥上测量桥高,把绳子对折后垂到水面时绳子还剩8米,把绳子三折后垂到水面时绳子还剩2米,绳子长____米,桥高____米。   10、在献爱心活动中,班长共收到1元、5元和10元的人民币20张共计124元的捐款,其中5元和10元的张数相等,那么班长收到1元的有____张,10元的有____张。 【篇三】小学三年级下册奥数题   1、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铁路桥。铁路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铁路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铁路桥各长多少米?   2、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3、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4、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   5、姐姐做自然练习比妹妹做算术练习多用48分钟,比妹妹做英语练习多用42分钟,妹妹做算术、英语两门练习共用了44分钟,那么妹妹做英语练习用了多少分钟?   6、用中国象棋的车、马、炮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数。如果,车÷马=2,炮÷车=4,炮-马=56,那么“车+马+炮”等于多少?   7、聪聪用10元钱买了3支圆珠笔和7本练习本,剩下的钱若买一支圆珠笔就少1角4分;若买一本练习本还多8角,问一支圆珠笔的售价是多少元?   8、甲、乙两位学生原计划每天自学的时间相同,若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则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等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问:甲、乙原订每天自学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9、一大块金帝牌巧克力可以分成若干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小块。小明和小强各有一大块金帝巧克力,他们同时开始吃第一小块巧克力。小明每隔20分钟吃1小块,14时40分吃最后1小方块;小强每隔30分钟吃1小块,18时吃最后1小方块。那么他们开始吃第1小块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10、一桶柴油连桶称重120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称还重65千克。这桶里还有多少千克?空桶重多少?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五篇】
提示: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五篇】

【 #小学奥数# 导语】奥数是指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或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奥数题【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奥数题   1、老师买来一些练习本分给优秀少先队员,如果每人分5本,则多了14本;如果每人分7本,则多了2本。优秀少先队员有几人?买来多少本练习本?   思路导航: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知:   第一种分法:每人5本,多了14本;   第二种分法:每人7本,多了2本。   从上面可知第二种分法比第一种分法每人多分了7-5=2本,这样就从原来的多14本变为多2本,两种分配方法的结果相差了14-2=12本,每人多分了2本,多少人会多分了12本呢?根据这一对应关系,可求出优秀少先队员的人数为12÷2=6人,练习本的本数为:5×6+14=44本。   2、幼儿园买来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个玩具,则多出2个玩具;如果每班分10个玩具,则少12个玩具。幼儿园有几个班?这批玩具有多少个?   思路导航: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知:   第一种分法:每班分8个,多2个;   第二种分法:每班分10个,少12个。   从上面的条件中,我们可看出:第二种分法比第一种分法每班多分10-8=2个,所以,所需的玩具总个数从多2个变成了少12个,也就是说在多2个的基础上再加12个,才能保证每班分10个;第二种分法所需的玩具个数比第一种多12+2=14个,那是因为每班多分了2个。根据这一对应关系,即可求出班级的个数为:14÷2=7个,玩具的总个数为8×7+2=58个。   3、小明的妈妈买回一篮梨,分给全家。如果每人分5个,就多出10个;如果每人分6个,就少2个。小明全家有多少人?这篮梨有多少个?   思路导航: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知:   第一种分法:每人分5个,多10个;   第二种分法:每人分6个,少2个。   这说明全家人数为:10+2=12人,也就是说:   不足的个数+多余的个数=全家的人数   这篮梨的个数是:5×12+10=70个;  2.小学三年级奥数题   1、小明到市场去买水果,他买的苹果个数是梨的3倍,苹果比梨多18个。小明买了苹果和梨各多少个?   2、学校合唱组的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4倍,女同学人数比男同学多42人。合唱组有女同学和男同学各多少人?   3、一件皮衣价钱是一件羽绒衣价钱的5倍,已知一件皮衣比一件羽绒衣贵960元。皮衣和羽绒衣各多少元?   4、甲筐苹果是乙筐苹果的3倍,如果从甲筐取出60千克放入乙筐,那么两筐苹果重量就相等,两筐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5、被除数比除数大252,商是7。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   6、被除数比除数大168,商是32。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   7、除数比被除数小212,商是5。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   8、被除数比商大144,除数是7。被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9、水果店有两筐橘子,第一筐橘子的重量是第二筐的5倍,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300个橘子放入第二筐,那么第一筐橘子还比第二筐多60个。原来两筐橘子各有多少个?   10、同学们助残捐款,六年级捐款钱数是三年级的3倍,如果从六年级捐款中取出160元放入三年级,那么六年级的捐款数还比三年级多40元。两个年级分别捐款多少元? 3.小学三年级奥数题   1、幼儿园阿姨把一袋糖分给小朋友们,如果每人分10粒糖,则多了8粒糖;如果每人分11粒糖,则少了16粒糖。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这袋糖有多少粒?   2、有一根绳子绕树4圈,余2米;如果绕树5圈,则差6米。树周长是多少米?绳子长多少米?   3、一些同学去划船,如果每条船坐5人,则多出3个位置;如果每条船坐4人,则有3个人没有位置。一共有多少条船?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4、小明带了一些钱去买苹果,如果买3千克,则多出2元;如果买6千克,则少了4元。苹果每千克多少元?小明带了多少钱?   5、一个小组去山坡植树,如果每人栽4棵,还剩12棵;如果每人栽8棵,则缺4棵。这个小组有几人?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4.小学三年级奥数题   1、学校里有排球24只,足球的只数比排球的2倍少5只,学校有排球、足球共多少只?   2、广场花圃中有180盆郁金香,比月季花盆数的3倍少15盆,月季花有多少盆?   3、小林家养了一些鸡,黄鸡比黑鸡多13只,白鸡比黄鸡多12只,白鸡的只数正好是黑鸡的'2倍,白鸡、黄鸡、黑鸡各多少只?   4、用一批纸装订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16页,可装订400本。如果每本20本,可以少装订多少本?   5、李师傅原计划6小时加工零件480个,实际2小时加工192个,着这样的效率,可以提前几小时完成? 5.小学三年级奥数题   1、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下午3小时到达乙地,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5时整,晚点2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小猴上山摘桃子,它把摘到的桃子先平均分成5堆,4堆送给他的好朋友,自己留下一堆,后来他又把留下的这一堆平均分成4堆,3堆送给小山羊,一堆自己吃,自己吃的这一堆有6个桃子,小猴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3、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子里倒牛奶,连瓶子共重450克,如果倒进5杯牛奶连瓶子共重750克,一杯牛奶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   4、一共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珠子120粒。如果把红色珠子分放在9个盒子里,把黄色珠子分放在6个盒子里,把绿色珠子分放在5个盒子里,那么每个盒子里的珠子粒数相等。三种颜色的珠子各多少粒?   5、在6个筐里放着同样多的鸡蛋。如果从每个筐里拿出50个鸡蛋,则6个筐里剩下的鸡蛋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两个筐里鸡蛋个数的总和。原来每个筐里有鸡蛋多少个?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5篇】
提示: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5篇】

【 #三年级# 导语】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1934年—1935年,前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名称,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第xx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以下是 无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奥数题【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奥数题   1、小丽在计算一道题时,把某数乘4加20,误看成除以4减20,得数为35。某数是多少?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答案与解析:   某数是:(35+20)×4=220   正确的结果是:220×4+20=900   2、我和李华还有刘明的年龄和是94岁,且我的2倍比刘明多5岁,李华2倍比刘明多19岁,问:我、李华还有刘明三人各多大?   分析:如果每个人的年龄都扩大到2倍,那么三人年龄的和是942=188。如果我再减少5岁,李华再减少19岁,那么三人的年龄的和是188-5-19=164(岁),这时我的年龄是刘明的一半,即刘明的年龄是我的两倍。同样,这时刘明的年龄也是李华两倍。所以这时我和李华的年龄都是164(1+1+2)=41(岁),即原来刘明的年龄是41岁。我原来的年龄是(41+5)2=23(岁),李华原来的年龄是(41+19)2=30(岁)   3、小敏买了一本书和一包糖。买一本书用了3元6角,买糖用的钱数是买书所用钱数的5倍。她带去的50元钱还剩多少?   答案:500-36-36×5=284(角)=28元4角   4、"学习改变命运"这六个字要用6种不同颜色来写,现只有6种不同颜色的笔,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写法?   答案与解析:   720种   6×5×4×3×2×1=720(种)   5、巧算   ①188+873   ②548+996   ③9898+203   解答:①式=(188+12)+(873-12)(熟练之后,此步可略)=200+861=1061   ②式=(548-4)+(996+4)=544+1000=1544   ③式=(9898+102)+(203-102)=10000+101=10101  2.小学三年级奥数题   1、小猴分桃子   大猴采到一堆桃子,分给一群小猴吃。如果其中两个小猴各分得4个桃,其余每只小猴各分得2个桃,则最后剩6个桃;如果其中一只小猴分得6个桃,其余每只小猴各分得4个桃,那么还差12个桃。大猴共采到多少个桃,这群小猴共有多少只?   2、整除   两个正整数相除,商是7,余数是5,如果被除数、除数都扩大到原来的4倍,那么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等于1039。原来的被除数是多少?除数是多少?   3、牛老师多少岁   牛老师带着37名同学到野外春游。休息时,小强问:"牛老师您今年多少岁啦?"牛老师有   趣地回答:"我的年龄乘以2,减去16后,再除以2,加上8,结果恰好是我们今天参加运动的总人数。"小朋友们,你知道牛老师今年多少岁吗?   4、运沙土   4辆大卡车运沙土,7趟共运走沙土336吨。现有沙土420吨,增加了3辆相同的卡车,问:几趟可以运完?   5、老师拿来一批树苗,分给一些同学去栽,每人每次分给一棵,一轮一轮往下分,当分剩下12棵时不够每人分一棵了,如果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同学正好栽10棵。问参加栽树的有多少名同学?原有树苗多少棵? 3.小学三年级奥数题   1、一座楼房每上1层要走16级台阶,到小英家要走64级台阶,小英家住在几楼?   2、某人到高层建筑的10楼去,他从1层走到5层用了100秒,如果用同样的速度走到10层,还需要多少秒?   3、A、B二人比赛爬楼梯,A跑到4层楼时,B恰好跑到3层楼,照这样计算,A跑到16层楼时,B跑到几层楼?   4、铁路旁每隔50米有一根电线杆,某旅客为了计算火车的速度,测量出从第一根电线杆起到第37根电线杆共用了2分钟,火车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5、小明与小英住同一幢楼,小明住17楼,小英住6楼,小明每天回家要走240级楼梯,大楼内相邻两层之间的楼梯级数相同,问小英回家要走多少级楼梯? 4.小学三年级奥数题   1、一条水渠长50米,在它的一边每隔5米栽一棵树,起点和终点都要栽,问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2、两筐苹果共重90千克,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5千克放到第二筐,则两筐苹果重量相等,那么两筐原来各有多少千克苹果?   3、小红和小张共有铅笔30支,小红比小张多4支。问两人各有多少支铅笔?   4、学校有男老师和女老师共140人,其中女教师的人数是男教师的3倍。问学校有男、女教师各多少人?   5、小丁和小东一起去郊外钓鱼,小丁比小东多钓6条,小丁钓的是小东的2倍。问小丁和小东各钓多少条鱼? 5.小学三年级奥数题   1、一根电线,第一次截去2米,第二次截去剩下的一半,还剩下5米。问这根电线杆原来有多少米?   2、 明明在期中考试中,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4分,为了达到妈妈提出的三门平均分96分的成绩,他英语应该考多少分?   3、农夫给小猴子喂花生。如果每只小猴子分6颗花生,则少8颗;如果每只小猴子分5颗,则多出7颗。问共有多少颗花生,多少只小猴子?    4、去莉莉家玩,她为我们做水果沙拉,她把2千克香蕉,3千克苹果,4千克哈密瓜混合成什锦沙拉。已知香蕉每千克8元,苹果每千克11元,哈密瓜每千克17元。问:莉莉做的什锦沙拉每千克多少钱?   5、晶晶用围棋子摆成一个三层空心方阵,最外一层每边有围棋子14个。晶晶摆这个方阵共用围棋子多少个?

三年级奥数题
提示:

三年级奥数题

第一题: 用小学的份数思想(分数中的) 小明有15份的钱,买书用了6份,还剩下9份,而小华剩下的钱是小明剩下钱的九分之四,即小华还剩4份,所以小华一共有4份+12元,小明一共有15份,总共是202元,则19份+12等于202,那么19份就是190元,一份表示的就是10元。 小华有52元,小明有150元。 (上面要觉得那个等式像方程,那可以这么跟孩子讲,就说小华花了12元后还有190元,这时候的钱是小明的钱和小华剩下的钱

第二题:和上面一样,还是把六年级看作是10份,那六年植树的5分之二就是4份,和5年纪的7分之4一样多,就是说5年纪有7份,10份比7份多3份,也多12棵,则3份就是12棵,所以1份就是4棵。6年纪是40棵,五年级是28棵

第三题一样。。。。不做详解了

其实这3道题是出现在分数的应用里面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份数概念”的掌握程度。3年纪没接触过奥数的学生确实不应该在现在给他介于方程,要是接触过奥数的孩子这个时候跟他讲一些方程也不算早。

三年级数学奥数题
提示:

三年级数学奥数题

[奥数课堂]按规律数图形数学竞赛中常遇到数图形问题。这类问题一般都要先寻求规律,而后按照这个规律去数图形。数图形时要有次序、有条理,才能不遗漏、不重复。 因此,一般步骤应是: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应用规津。运用规律常能使解法简便。 例1 下面两根线段中各有多少条线段?解 (1)由一条基本线段构成的线段有: AB、BC、CD、DE,共4条; 由两条基本线段构成的线段有:AC、BD、CE,共3条;由三条基本线段构成的线段有:AD、BE,共2条; 由四条基本线段构成的线段只有AE1条。 因此共有线段:4+3+2+1 =(4+1)×4÷2 =10(条)  (2)可以采用(1)同样的解法:
由一条基本线段组成的线段有6条,   由两条基本线段组成的线段有5条,   由三条基本线段组成的线段有4条,   由四条基本线段组成的线段有3条,   由五条基本线段组成的线段有2条,   由六条基本线段组成的线段有1条,
共有线段:6+5+4+3+2+1 =(6+1)×6÷2 =21(条) 答 (1)中有10条线段。(2)中有21条线段。这种先分类再排序的方法称为分类排序法。这样排序,不易遗漏和重复。由以上例子可以推知,如果线段上有五个点,就构成了四条基本线段,总线段数为四个连续自然数的和:4+3+2+1。如果有n个点,线段总数为(n-1)+(n-2)+…+3+2+1=n×(n-1)÷2(条)。找到了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个公式来解答这类问题。例2 在∠AOB(图6-2)内有8条从O点引出的射线,可组成各种大小不同的角一共有多少个?解 这问题类似于例1, 10×9÷2=45(个) 答 图中有45个角。解3 数一数,图6-3一共有几个长方形?分析 可以按照顺序去数长方形的个数,也可以通过分析研究,找出数长方形的规律。长方形是由长和宽组成的,图中共有3个长(横向线段)、3个宽(竖向线段),解3×3=9(个)答 图中共有9个长方形。这一类型的问题在后面还要专门讨论。例4 如图6-4。(1)如上图这样的形状,如果最底层有11个三角形,那么这堆小三角形共有多少个? (2)现在共有169个小三角形,按上图排列,那么最底层三角形有几个? 分析 根据图示可以得到规律,底层与总数有“2→4,3→9, 4→16”的关系。而 22=4,33=9,44= 16,就是:“底层的个数的平方正好等于总数”。所以可得:   (1)下层有11个小三角形,共有   11×11= 121(个) (2)因为13 ×13= 169,所以 169个小三角形如上图排列,底层有13个小三角形。 练 习 1.线段AB上除两端外有49个点,问这条线段上共有多少条线段?   2.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3.把长2厘米、宽1 厘米的长方形硬纸片按照下图一层层叠起来。   (1)如果叠5层,周长是( )厘米。 (2)如果周长是120厘米,共有( )层。  和与差 一天,小明对一些小朋友说:“请你们随意说出2个数来,我会一下子算出它们的和减去它们的差的结果来!” “真的吗?”小光惊奇地问。 “那当然,请出题吧!”小明自信地说。 于是,小光写出了两道题: (348+256)-(348―256) (7564+3125)-(7564-3125) 小光刚写完第2题,小明就立刻说出两题的得数分别是512、6250。大家一起算,得的结果跟小明的一样。 小兰想弄明白小明计算的奥秘,又说出下面4组数:47和23,400和278,120与80,16840与3020。结果小明总是很快就说出了答案。 这时,小明问小兰:“你找出规律了吗?” “还没找到。不过,我觉得关键在两数中的较小数上。”小兰回答。 “对!你再研究一下得数跟较小数的关系就会明白!” “我知道了,得数是较小数的2倍!”小光兴奋地说。 小明给大家解释:当我们从两个数的和中减去这两个数的差时,就是从两个数的和中减去了较大数比较小数多的一部分,得到的结果是两个较小数的和,也就是较小数的2倍。”“原来是这样!”大家这才明白。和倍问题 和倍问题的特点是利用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和倍应用题的最好助手是,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表示两种量间的数量关系,以便找到解题的途径,你要不信,请看下面例题。 例1. 三年级一班和二班少先队员共做好事360件,二班做好事的件数是一班的2倍,三年级一班和二班少先队员共做多少件好事? 分析: 画线段图由上图可以看出:如果我们把一班做好事的件数作为1倍,"二班做好事的件数是一班的2倍",那么一班和二班做好事件数的和,相当于一班做好事件数的3倍,还可以理解为3份的数量是360件,求出份的数量,也就求出了一班做好事的件数。 解: 一班: 360÷(2+1)=120(件)二班: 360-120=240(件)或 120×2=240(件) 答:三年级一班做好事120件,二班做好事240件。 例2. 妹妹有课外书20本,姐姐有课外书25本,姐姐给妹妹多少本后,妹妹课外书是姐姐的2倍? 分析: 画线段图解这道题的关键是找出哪个量是变量,哪个量是不变量。从已知条件得出,不管姐姐给妹妹多少本书,妹妹得到多少本书,姐姐和妹妹的图书总和是不变的量。如果我们把姐姐剩下的书看作1份,这时妹妹的课外书可看作和姐姐剩下的课外书相等的2份,也就是姐妹两人共有的倍数相当于姐姐剩下的3倍,依据解和倍问题的方法先求出,姐姐现有课外书多少本,再与原有课外书相比较,从而求出姐姐给妹妹多少本。  解: 1.姐妹俩共有课外书的本数是: 20+25=45(本)2.姐姐给妹妹若干本后,姐妹俩共有的倍数是: 2+1=3(倍)3.姐姐剩下的本数是: 45÷3=15(本)4.姐姐给妹妹课外书的本数是: 25-15=10(本)综合算式: 25-(20+25)÷(2+1)=10(本)  答:姐姐给妹妹10本课外书。   例3. 甲、乙两个粮库原来共存大米320吨,后来从甲粮库运出40吨,给乙库运进20吨,这时甲库存的大米是乙库的2倍,两个粮库原来各存大米多少吨?  分析:根据"甲、乙两个粮库原来共存大米320吨,后来从甲库运出40吨,给乙库运进20吨",可求出这时甲、乙粮库共存大米多少吨。根据"这时甲库存的大米是乙库的2倍",如果这时把乙库的大米看作1份,那么甲、乙两库所存的大米就相当于乙库的3倍,于是可以求出乙库存大米多少吨,进而可求出乙库原存大米多少吨,再求出甲粮库原来存大米多少吨。  解: 1.甲库运出40吨,乙库运进20吨,这时两个粮库共存大米的吨数是:320-40+20=300(吨)2.这时乙粮库存大米的吨数是:300÷(2+1)=100(吨)3.乙粮库原存大米的吨数是:100-20=80(吨)4.甲粮库原存大米的吨数是:320-80=240(吨)综合算式:乙库 (320-40+20)÷(2+1)-20=80(吨)甲库 320-80=240(吨)  答:甲粮库原存大米240吨,乙粮库原存大米80吨。   例4. 水果店运来水果380千克,其中苹果比梨的3倍还少40千克,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各多少千克?  分析: 把梨的数量看作1份,由于苹果比梨的3倍还少40千克,如果用运来水果的总和380千克再加上40千克就等于梨的重量的4倍。  线段图:  解:1.运来梨的重量是:(380+40)÷(3+1)=105(千克)2.运来苹果的重量是:105×3-40=275(千克)或 380-105=275(千克)  答:水果店运来梨105千克,运来苹果275千克。   例5. 学校图书馆买来故事书、科技书和文艺书共1000本,科技书比故事书的2倍多12本,文艺书比故事书少20本,求学校买故事书、科技书、文艺书各多少本?  分析: 根据条件,科技书比故事书的2倍多12本,文艺书比故事书少20本,可知都是同故事书相比较的,以故事书的本数为标准,作为1份数额解答。已知三种书的总数是1000本,如果给文艺书增加20本,那么就和故事书同样多了,再从科技书里减少12本,那么就相当于故事书的2倍了,而总本数变为1000+20-12=1008(本)相当于故事书的4倍。  线段图:  解:1.故事书的本数:(1000-12+20)÷(1+1+2)=252(本)2.科技书的本数:252×2+12=516(本)3.文艺书的本数:252-20=232(本)或 1000-252-516=232(本)  答:学校图书馆买回故事书252本,买回科技书516本,买回文艺书232本。小结: 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和倍应用题的解题要点是:  和÷(倍数+1)=小数 (较小的数,即1倍数)  小数×倍数=大数 (较大的数,即几倍数)  或 和-小数=大数 练一练  1.园园和方方共有图书84本,方方的图书本数是圆圆的2倍,她们两个各有图书多少本?  2.甲、乙两个油桶共存油240千克,如果把乙根的油注入甲桶40千克,这时甲桶存油正好是乙桶存油的3倍,甲、乙根原来各存油多少千克?  3.果园里种桃树和梨树共340棵,其中桃树的棵数比梨树的3倍多20棵,两种树各种多少棵?  4.玲玲爸爸的工资是妈妈工资的2倍,她爸爸从工资中花了360元买了一辆自行车,正好是玲玲爸爸、妈妈工资总和的一半,玲玲的爸爸每月的工资是多少元?  5.有两堆水泥,第一堆有87袋,第二堆有69袋,那么从第一堆拿多少袋到第二堆,就能使第二堆的水泥是第一堆的3倍?练一练习题答案1. 圆圆: 84÷(2+1)=28(本)方方: 28×2=56(本)2. 原乙桶: 240÷(3+1)+40=100(千克)原甲桶: 240-100=140(千克)3. 梨树: (340-20)÷(3+1)=80(棵)桃树: 340-80=260(棵)4. 妈妈: (360×2)÷(2+1)=240(元)爸爸: 240×2=480(元)5. 87-(87+69)÷(1+3)=48(袋)分割图形 分割图形是使我们的头脑灵活,增强观察能力的一种有趣的游戏。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分割图形的题目──分割正方形。在正方形内用4条线段作“井”字形分割,可以把正方形分成大小相等的9块,这种图形我们常称为九宫格。 用4条线段还可以把一个正方形分成10块,只是和九宫格不同的是,每块的大小不一定都相等。那么,怎样才能用4条线段把正方形分成10块呢?请你先动脑筋想想,在动脑的同时还要动手画一画,手和脑同时参与活动,才能互相弥补不足,更快地寻找出答案。其实,正方形是不难分割成10块的,下面就是其中两种分割方法。 想一想,用4条线段能将正方形分成11块吗?应该怎样分?请你画一画。“一笔画”的规律 [题目]你能笔尖不离纸,一笔画出下面的每个图形吗?试试看。(不走重复线路)要正确解答这道题,必须弄清一笔画图形有哪些特点。早在18世纪,瑞士的著名数学家欧拉就找到了一笔画的规律。欧拉认为,能一笔画的图形必须是连通图。连通图就是指一个图形各部分总是有边相连的,这道题中的三个图都是连通图。但是,不是所有的连通图都可以一笔画的。能否一笔画是由图的奇、偶点的数目来决定的。什么叫奇、偶点呢?与奇数(单数)条边相连的点叫做奇点;与偶数(双数)条边相连的点叫做偶点。如图1中的①、④为奇点,②、③为偶点。数学家欧拉找到一笔画的规律是什么呢? 1.凡是由偶点组成的连通图,一定可以一笔画成。画时可以把任一偶点为起点,最后一定能以这个点为终点画完此图。例如,图2都是偶点,画的线路可以是:①→③→⑤→⑦→②→④→⑥→⑦→①2.凡是只有两个奇点的连通图(其余都为偶点),一定可以一笔画成。画时必须把一个奇点为起点,另一个奇点终点。例如,图1图的线路是:①→②→③→①→④ 3.其他情况的图都不能一笔画出。 小朋友,请试一试: 1.画出图1和图2的其他线路。 2.图3能一笔画吗?有多少条线路? 3.下图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标,能一笔画吗?如果能,请你把它画出来。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