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心法口诀全文是什么?
易筋经心法口诀全文如下: 1、预备势 面向南方,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靠于两大腿外侧,沉肩坠肘,全身放松,两眼平视,自然呼吸。 2、养气桩 由预备势开始,双掌掌心向上缓缓前伸上托,与膻中穴,(两乳连线之中点)平齐时翻掌,向下按至身体两侧,双掌心向下,微用力下撑,做吐纳呼吸一次,继而双掌向外上划圆,上举超过头顶,掌心相对:然后掌心向下,指尖相对,沿任脉路线缓缓下按至腹·前,做吐纳呼吸一次。闭目,微收会阴,意守丹田十分钟后,双掌缓缓分开垂于体侧。 3、浑元桩 在养气桩的基础上,双掌沿弧形上提至腹前,左掌心托住右掌背,再缓缓上提胸前腹中穴,然后双拿外翻分别向左右两侧移动,平伸成一字状,掌心向上,然后,大臂带动小臂向胸前台拢成环抱状,双时微屈,双掌虎口成圆形,掌心向里,两掌之间约距30厘米,掌胸之间约距20厘米,手指微微张开.做吐纳呼吸一次。 悬顶闭目,舌抵上胯,胸微内含,小腹放松,微收会阴,意守丹田约十分钟,自然呼吸。意念:头顶蓝夭,脚踏大地,背靠高山,怀抱巨树,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 4、练气桩 接浑元桩、右脚向右侧移半步,上身姿势不变,双目睁开,平视前方。两掌外翻缓缓下按至腹前,两掌心向下,双腿亦随之屈膝下蹲成马步。同时做吐纳呼吸一次。两拿翻转缓缓上提至胸前,与膻中穴齐,掌心向上,指尖相对,然后再翻掌下按至腹前,做吐纳呼吸一次,反复做九次。 5、返夭桩 接练气桩,双掌内翻沿弧形缓缓上提至胸前膻中穴,掌心向里,指尖相对,成环抱状。双腿亦随之伸起,膝微屈。做吐纳呼吸一次。双掌外翻分别向左右移至两侧,双肘微屈,掌心向上,双腿屈膝蹲成马步,双学缓缓向上划圆托举过头顶,学心相对,双腿随之直伸。 然后双掌外翻向两侧沿弧形缓缓下按,掌心向下,上身前俯,做吐纳呼吸一次。双臂合拢,十指相对,掌心向上成环抱状,缓缓提至腹前,同时双肘夹击两肋,两掌继续向上托举过头顶,掌心向上。然后,双掌外翻重新向两侧沿弧形下按,上身前俯,做吐纳呼吸一次。如此反复九次。意念:双掌如托抱重物,向天空抛举。 6、归元桩 接返夭桩,双腿分开,膝微屈,双常常心向内,十指相对成环抱树状,置于胸前。继而翻掌,双掌向两侧外展至背后,掌心对准腰部的命门穴。然后再将双掌由后向前移动,左掌心托往右掌背,掌心向里紧贴小腹。悬顶,闭目,沉肩含胸,微收会阴,意守丹田约十分钟。收功,双掌分开自然垂于体侧。
《易筋经》心法是什么?
少林易筋经是一种健身目的十分明确的武术指导。“易“的含义即变易、活动、改变,引伸为增强之义;“筋“指筋脉、肌肉、筋骨;“经“为方法。 因此,“易筋经“从字面上理解即活动筋骨,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方法。实际上,它更是一种十分经典的气功功法。 易筋经共计十二势,其预备式为:两腿开立,头端平,目前视,口微闭,调呼吸。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松。 习练要领:精神放松,形意合一 习练本功法要求精神放松,意识平静,不做任何附加的意念引导。通常不意守身体某个点或部位,而是要求意随形体动作的运动而变化。即在习练中,以调身为主,通过动作变化导引气的运行,做到意随形走,意气相随,起到健体养生的作用。 同时,在某些动作中,需要适当地配合意识活动。如“韦驮献杵第三势”中双手上托时,要求用意念观注两掌;“摘星换斗势”中要求目视上掌,意存腰间命门处;“青龙探爪”时,要求意存掌心。而另一些动作虽然不要求配合意存,但却要求配合形象的意识思维活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易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