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梁秋实和梁实秋是什么关系?
梁秋实和梁实秋是什么关系?
提示:

梁秋实和梁实秋是什么关系?

只有梁实秋,没有梁秋实。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浙江杭县(今杭州)人,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简介 1927年2月11日,学成回国的梁实秋与程季淑在北京南河沿欧美同学会举行了婚礼。 1937年7月28日,北平陷落,梁实秋觉得自己早先的政论很可能招致灾祸,而且有朋友暗示他已经上了日军的“黑名单”,上上之策是逃离北平。可岳母已是年老体衰,不堪奔波之苦。他和程季淑权衡几日,决定他一人先走,待局势稍缓,再作打算。 1943年春天,程季淑的母亲病故,当她和孩子们带着大堆行李站在梁实秋面前时,程季淑时年43岁,眼角已见皱纹,耳旁已有白发。梁实秋既以一个知识分子的热忱为国事奔走,又不忘著译耕耘,眉宇间也露沧桑。

梁实秋生平简介
提示:

梁实秋生平简介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浙江省杭县(今杭州)人,出生于北京,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我精心为你整理了梁实秋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1、美满的婚姻 原配夫人程季淑(1901年——1974年4月30日),祖籍安徽绩溪,1927年2月与梁实秋结婚。育有三女一子,长女梁文茜;次女(夭折);长子梁文骐;四女梁文蔷。 程季淑出身名门,她的祖父曾官至直隶省大名府知府,父亲是家中长子,在北京经营笔墨店。1921年冬,梁实秋与程季淑初次约会。在不长的时间里,他们已深深为对方吸引,北平的一些优雅场所几乎都印下了两人的足迹。1923年,梁实秋结束了8年的清华生活,按照学校的要求打点行李准备赴美留学。 1927年2月11日,学成回国的梁实秋与程季淑在北京南河沿欧美同学会举行了婚礼。 1937年7月28日,北平陷落,梁实秋觉得自己早先的政论很可能招致灾祸,而且有朋友暗示他已经上了日军的“黑名单”,上上之策是逃离北平。可岳母已是年老体衰,不堪奔波之苦。他和程季淑权衡几日,决定他一人先走,待局势稍缓,再作打算。1943年春天,程季淑的母亲病故,当她和孩子们带着大堆行李站在梁实秋面前时,程季淑时年43岁,眼角已见皱纹,耳旁已有白发。梁实秋既以一个知识分子的热忱为国事奔走,又不忘著译耕耘,眉宇间也露沧桑。 1974年,美国西雅图,梁实秋和程季淑幸福地安度晚年,然而,4月30日,梁实秋和妻子到市场购物,临街的`一个梯子突然倒下落在程季淑身上。她因伤势过重,离开人世。老伴的死,对梁实秋是个沉重打击,他写下了《槐园梦忆》一书,寄托对亡妻的悼念之情。最新版《槐园梦忆》由天津人民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 2、古稀突发忘年恋 续弦韩菁清(1931-1994),生于1931年10月,父亲是一位巨贾,后移居上海。7岁时,她便在上海的儿童歌唱比赛中一举夺魁,14岁荣登“歌星皇后”宝座,成为上海滩光彩夺目的新星。1949年,韩菁清随父去了香港。她自编、自演、自唱、自己制片的《我的爱人就是你》使她获得了金马奖的优秀演员奖。 71岁的梁实秋在妻子故去半年后应邀来台,于偶然中认识小他28岁的韩菁清。见面第二天,他就按她头天提供的住址,

为什么那么多人把梁秋实当成梁实秋?
提示:

为什么那么多人把梁秋实当成梁实秋?

因为二者的名字相近,容易混淆。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浙江省杭县(今杭州)人,出生于北京,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1923年8月赴美留学,并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87年11月3日,梁实秋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梁实秋不仅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而且是中国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中国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第一人。 梁实秋看到了作者在处理题材上应起的积极作用,却又人为的将作品的题材划分为上中下几等,这是由他的贵族主义思想决定了的,可以说,梁实秋骨子里的贵族主义精神注定了梁实秋的文艺思想走不出这样一个怪圈。

如何评价梁实秋?
提示:

如何评价梁实秋?

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他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他享誉国内外,却从不骄纵自满。 他被冰心称为是“花一样的男人”,因为很少有人像他一样,既幽默又优雅,总能把最平凡的人间事写出味儿来。 介绍 1903年,梁实秋出生在一个富足的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梁咸熙不仅是一位秀才,还是清政府最早送往国外学习英语的主要人才,是当时思想开放的进步人士。在父亲的影响下,梁实秋对英语和外国很感兴趣。 1923年,梁实秋在清华毕业后,便前往美国留学,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1927年,梁实秋留学归国后,和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人创办了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了《新月》月刊。这个时期的梁实秋只是中国文坛上二十多岁的新人,很多人并不知道他。而后来逐渐被众人所知,不得不归功于他和鲁迅那场著名的长达八年之久的激烈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