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具恐龙化石现在在哪个外国博物馆
彼得堡地质博物馆 1、中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恐龙产地之一,中国的恐龙化石发现地遍及东西南北。与这些恐龙大省相比,黑龙江算是默默无闻。可是中国最早被科学命名的恐龙化石却正是发现在黑龙江畔的一个小渔村附近,这个小渔村就是嘉荫县的渔亮子。 2、由于黑龙江江水的长期侵蚀,沿江两岸的地层不断地被剥蚀,里面埋藏的恐龙化石就不断地被冲刷出来,暴露在江边的河滩上。消息不胫而走,被对岸的俄国军官听到了,就前来调查并采集化石。最初,俄国人把这些大化石骨头误认为是猛犸象,而且在俄国伯力地方报纸上作了报道。 3、俄国地质学家被这一报道所吸引,从1915年至1917年连续到我国进行了三年的大规模考察和发掘,采集到一批恐龙化石。他们把这些化石装架起来,陈列到彼得堡地质博物馆里。研究认定,这是一种鸭嘴龙,高4.5米,长约8米,俄国地质学家把它命名为满洲龙。 扩展资料中国的第一具恐龙化石的发现过程: 在一个适合出去打渔的天气里,住在黑龙江江边的渔民们,像往常一样带着打渔的工具出门。他们期待着能丰收,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天会有一个重大发现。 波涛汹涌的江面上,大风卷着浪花猛烈地撞击着江岸,风中时不时传来“啪嗒”,“啪嗒”震耳欲聋的声音。渔民们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场景,并没有多看一眼周围的环境,专心地收着手里的渔网。忽然,他们被岸边的几块巨石吸引,“是龙骨!”其中有人喊了起来,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 就这样人们发现了满洲龙的化石。但在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是恐龙化石,直到十几年后的 1930 年,经过苏联地质委员会专家的考察,才发现这是一只鸭嘴龙的骨骼化石,他们把它命名为满洲龙,这是中国恐龙研究史上第一只被人类科学家命名的恐龙,世人都叫它“神州第一龙”。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许氏禄丰龙:中国人自己发掘研究的第一条恐龙
中国的恐龙脚印化石在哪个博物馆里珍藏?
我国是恐龙之乡,上亿年前曾有大量恐龙生活在这里。它们不仅留下了大量遗骨,而且也留下不少脚印。 它们的脚印遗迹虽然很难形成化石,但是也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些。据发现,在四川、云南、陕西、河北、湖南、山东、内蒙古、吉林等地均有分布。 四川省重庆自然博物馆珍藏的恐龙脚印化石多达200余件,为全国之最。 在四川省发现的恐龙脚印化石多达400个以上,分布在彭县、资中、岳池、峨眉、大足、威远等6个县市。该省产有我国最早的恐龙脚印化石,时代是三叠纪晚期。那时的恐龙脚印化石如凤毛麟角,极为珍贵稀有。 四川省发现的一种恐龙脚印化石非常大,那是四趾足印,长50厘米,宽40厘米,差不多有一张小方桌那么大,是由侏罗纪恐龙留下的。 1979年,在河南省内乡县发现的一窝恐龙蛋化石上,竟然保留着一个恐龙的脚印,脚印刚好踩在三个恐龙蛋上,十分清楚,从而形成了与蛋化石共存的脚印化石,堪称为稀世珍宝。 在云南省晋宁夕阳彝族自治乡,也发现了如同鸡爪一样的恐龙化石。 1954年,在辽宁省朝阳县羊山区大四家子西沟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脚印化石。这脚印是三趾恐龙留下的。 我国目前最大的恐龙足迹,是在江苏省东海县马陵山上发现的。足迹长82厘米,是白垩纪晚期鸭嘴龙留下的。 我国最小的恐龙足迹是在四川峨眉发现的,峨眉跷脚龙的足迹。长仅2.7厘米,宽1.6厘米,时代为白垩纪早期。 我国近年在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查布苏木乡发现的恐龙脚印化石其数量之多,分布范围之大,创中国和亚洲纪录。在这儿,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恐龙脚印多达近万个。集中分布在长约80千米的白垩纪早期的灰色岩层上。 我国发现最多的恐龙足迹是1940年日本人天部等人发现的斯氏热河足迹,共有4000多个脚印。 1993年。在云南楚雄苍岭镇发现了蜥脚类恐龙脚印,在180平方米的化石产区内发现了190个脚印,这是我国第一次报道的蜥脚类恐龙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