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粒粒皆辛苦是哪一首诗?
粒粒皆辛苦是哪一首诗?
提示:

粒粒皆辛苦是哪一首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悯农二首》。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原文: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语近意深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粒粒皆辛苦的古诗原文
提示:

粒粒皆辛苦的古诗原文

“粒粒皆辛苦”一句出自古诗《悯农二首》。 1、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3、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飨”,熟食的通称。 《悯农二首》赏析 诗中描绘了农民在正当午时的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景象,表现了农民劳作的艰辛。诗中没有叙述复杂的农业生产过程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而是选取了农民在烈日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景象,给人一种印象深刻的镜头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表达了对农民真挚的同情,这两句流传极广,妇孺皆知,已经成了历代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格言。 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的历史对于劳动人民来说,可以用两句诗可以概括,即“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首诗能从“四海无闲田”的丰收景象联系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已经足够令人心灵震撼。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诗的意思
提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诗的意思

“春种一粒粟”全诗的意思是: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赏析 春天只要播下一颗种子,在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出自李绅所作的《悯农》,诗歌的开头用“一粒粟”化作“万颗子”,形象展现了农民劳作丰收的画面,也是对农民的辛勤劳动做出了赞美。 给人们以启迪,去探寻其中的道理,告诉了大家不仅仅是要辛勤劳作,努力播种,同时也要有珍惜粮食,反对铺张浪费。同时它也突出了农民努力工作以获得丰收,但两手空空、饿死的实际问题。

秋收万颗子春种一粒粟是哪一首诗
提示:

秋收万颗子春种一粒粟是哪一首诗

《悯农·其一》 【作者】李绅 【朝代】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注释: 1.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2.粟:泛指谷类。 3.秋收:一作“秋成”。 4.子:指粮食颗粒。 5.四海:指全国。 6.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7.犹:仍然。 赏析: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这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本诗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