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芳的先进工作者
作为一名教师,她忠诚于教育工作,潜心于教育教学的研究;作为学校德育主任,她坚持以德育人,以身示范,力求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行感染教师、感染学生,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在德育管理中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管理宗旨,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健康快速地发展,组织师生参加的各项德育竞赛活动分别在市、县获得优异的成绩。
找3月18日出生的古今中外名人
3月18日出生的名人: 1。南非总统德克勒克 2。英国前首相张伯伦 以下是详解 南非总统德克勒克 幼年的德克勒克长着圆圆的大脑袋,煞是可爱 弗雷德里克·威廉·德克勒克1936年3月18日出生于约翰内斯堡近郊一个保守色彩极浓的权贵世家。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曾为南非政坛要员。德克勒克1958年从波切夫斯特鲁姆大学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对政治的浓厚兴趣使年轻的德克勒克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律师职业,他于1972年在韦雷尼京地区当选国民党议员。1978年,刚过42岁的德克勒克被任命为政府邮电部长。1989年初,他从中风病倒的博塔总统手中接过国民党帅印。同年8月15日,德克勒克成为南非代理总统。当年9月6日,他正式接任南非总统。 德克勒克上任之时正值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此时的德克勒克显示了过人的政治胆识和勇气,决意开创一个新南非。上任伊始,德克勒克便宣布允许在全国各地举行反对种族主义政权的和平集会。1990年2月2日,德克勒克在南非议会开幕讲话中宣布解除对非国大等33个反种族主义统治政党和组织的禁令。同月,他宣布释放入狱达27年的曼德拉及其他政治犯。1991年,德克勒克又宣布废除《土地法》、《集团住区法》等名目繁多的种族隔离法律,南非种族主义统治的法律支柱随之崩塌。 南非在从种族主义制度向新社会艰难迈进中能够避免大规模流血冲突,从而基本实现和平过渡,德克勒克与曼德拉这一对“黑白双星”均功不可没。199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一同授予了曼德拉与德克勒克。1994年4月南非大选后,德克勒克从总统位上坦然而下,坐进了第二副总统的办公室。1996年6月,德克勒克带领国民党退出民族团结政府,宣布该党将作为主要反对党发挥作用。此时的德克勒克仍不乏审时度势的明智。在坦然承认大选失败的同时,德克勒克曾信誓旦旦地说,他将不会放弃自己新的历史使命,1999年时他仍将竞选南非总统。可是,德?br /> 死湛酥沼谥泵娲蠼 ダ颂陨车南质担 僖淮巫龀隽艘桓鲇械ㄊ兜木龆ǎ海保梗梗纺辏乖拢谷眨 绷饔峦耍 痛死肴ァ?nbsp; 德克勒克是南非国民党33年来第一位自动卸任的领袖。德克勒克坚持说,他就任国民党领导人已8年有半,“一个公认的优化管理原则是:一名管理者上任8年后便难以再有卓绩。” 英国前首相张伯伦 毛泽东曾说:“张伯伦以损人的目的开始,以害己的结果告终。这将是一切反动政策的发展规律。”这里提到的张伯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首相。他是对法西斯德国实行“绥靖政策”的代表人物。 1869年3月18日,张伯伦出生在英国伯明翰市。他家是当地臣富,父兄都在英国政府里担任重要职务。凭借这种势力,他在官场中也青云直上,曾任政府大臣。1937年5月,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当时,法西斯侵略同盟“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已经形成,二次大战迫在眉睫。而在英国统治集团内部,关于如何对付德国的战争威胁上,却有两种意见在争执不下;以丘吉尔为首的强硬派,主张加强战备,联合法、美及其他中小国家,共同对付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而以张伯伦为首的绥靖派,主张对德国采取妥协、退让、姑息的政策,后者还占着上风。 张伯伦自吹:“对欧洲整个局势,甚至对整个世界了如指掌。”为了推行绥靖政策,他一面在国内打击强硬派,一面多次亲自去德国,与希特勒秘密会谈。用牺牲捷克、波兰等小国的利益,来讨好法西斯,一手发起签订“慕尼黑协定”。但是,以损人来讨好希特勒,并没有如张伯伦想象的给英国带来什么好处,反而助长了法西斯党魁的侵略气焰。战火终于越烧越烈,法国告急,英国同样面临灾难,德国军队的步步进逼,不可遏止的侵略野心彻底砸碎了张伯伦的绥靖梦。1939年1月,张伯伦被迫时对德宣战。张伯伦的绥靖政策所造成的恶果,使他遭到朝野一致的谴责。在国会辩论时,议员们面对张伯伦高喊:“看在上帝的面上,走吧!”众叛亲离、声名狼籍的张伯伦只得“引咎辞职”。 1940年11月9日,张伯伦在家乡的孤独抑郁中病逝。
3月18日出生的名人有多少?
3月18日出生的名人:
1869年——张伯伦,英国前首相。(逝于1940年)
1893年——白崇禧,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逝于1966年)
1936年——弗雷德里克·威廉·戴克拉克,南非共和国第10任总统。
1959年——卢贝松,法国导演。
1959年——丰川悦司,日本演员。
1964年——菅野洋子,日本作曲家。
1981年——张娜拉,韩国演员及歌手。
1984年——麦浚龙,香港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