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旅游景点
你好,麦积山石窟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之状,故名。
麦积山石窟窟龛凿于高20-80米、宽200米的垂直崖面上。存有窟龛194个,其中东崖54窟,西崖140窟,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800余尊,最大的造像东崖大佛高15.8米,壁画1000余平方米。【摘要】
麦积山石窟旅游景点【提问】
你好,麦积山石窟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之状,故名。
麦积山石窟窟龛凿于高20-80米、宽200米的垂直崖面上。存有窟龛194个,其中东崖54窟,西崖140窟,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800余尊,最大的造像东崖大佛高15.8米,壁画1000余平方米。【回答】
你好,麦积山石窟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之状,故名。
麦积山石窟窟龛凿于高20-80米、宽200米的垂直崖面上。存有窟龛194个,其中东崖54窟,西崖140窟,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800余尊,最大的造像东崖大佛高15.8米,壁画1000余平方米。【回答】
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其它三窟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回答】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回答】
麦积山石窟怎么去比较方便
麦积山石窟交通指南:自驾交通:从天水北道沿北利公路,经甘泉、峡门、至贾家河约23公里,向南转向麦积山公路,继行5公里即达麦积山景区。从麦积山景区继续向南行30公里达曲溪景区。由贾河向东继行8公里即达仙人崖风景区。从仙人崖沿北利公路,经牧马滩即达石门景区约24公里。 市区交通:在北道区火车站前每日有专线旅游车发往麦积山,车费5元,车程约1小时左右,每半小时一趟。位于天水东南部,因该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石窟始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大多在二十至八十公尺高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层层相叠,密如蜂巢。各洞窟之间有栈道相连,攀援而上可达山顶。 麦积山石窟中最有名的就是泥塑,塑像大小与真人相似,有的交头接耳,有的低眉含嫣,形态栩栩如生,被誉为东方塑像馆。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雕刻技艺精湛,壁画古朴典雅,不论是北朝的秀骨清像,还是隋唐的丰满润,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温婉可亲,极富生活气息。洞窟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具有很高的价值。 近年来,麦积山石窟又相继开放了香积寺、豆积寺、交龙寺等景点,使景区的内涵更为丰富。麦积山石窟,原是一个完整的山体,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5年),天水一带发生强裂地震,整个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东崖现存洞窟54个、西崖140个。由于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子母岩,不宜精华细镂,所以大多采用泥塑和绘画。麦积山塑像,主要题材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尽管各代塑像同处一堂,但并不因袭模仿,而是保持着各自的时代特色,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无论是高达15米的巨像。还是只有0.3米的像,都充满着人间世俗的感情,使人感到,这不是雕塑,而是民风民俗的体现。
麦积山石窟的历史由来是什么?
麦积山石窟始凿于十六国的后秦时期,并创建佛寺。北魏、西魏、北周时期,大规模开凿。如西魏文帝时,再修崖阁,重兴寺宇;魏文帝皇后去世,凿麦积崖为龛而葬;北周保定、天和年间,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造七佛阁。现存最早的石刻题记为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502)。唐代开元二十二年(734),天水大地震,使麦积山石窟崖面中间部分倒塌,故整个石窟就分为东西两崖。
麦积山石窟的历史由来是什么?
麦积山石窟在距今大约一千五百年前的后秦时期开凿,艺术的产生则是在北魏佛法复兴之后才 正式开始的,同时这一时期开凿的也最为频繁,再后来历朝历代都在这个百米悬崖峭壁上架木凿石开窟造像,才逐渐成为今天所见的规模,最终创造出壮观的“麦积奇观”。但因地理条件的特殊性,从雕刻的角度上来讲,麦积山的雕塑是不易于精雕细刻的,就此与同时代或者是之前的佛像雕塑相比,麦积山石窟就显示出了其与众不同之势,只能在泥塑上下功夫,这就促成了石窟的造像以精湛的泥塑技艺闻名遐迩。 麦积山石窟的艺术价值,并不是只言片语就能概括清楚的,在欣赏麦积山石窟的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那既夸张又写实的佛像雕刻,也欣赏到了富丽堂皇的壁画艺术,让我们视觉受到震撼的同时,也无不为我们古代人的卓越创造力和扎实的艺术功底所撼动,这种艺术宝库值得永远流传下去。 来源:艺术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