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台海核电为什么国企不进入?
台海核电为什么国企不进入?
提示:

台海核电为什么国企不进入?

无计可施了,进入也是徒劳。 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台海核电盈利额从2018年的10亿多猛跌66.90%至3.36亿元。2019年,该公司迎来借壳上市五年来首次亏损,并且巨亏6.43亿元。2020年情况继续恶化,截至9月底亏损3.16亿元,其中烟台台海核电亏损2.93亿元。 如果2020年台海核电业绩继续恶化甚至亏损,按照相关规定不排除有被风险警示的可能。对此,称“公司财报还在测算”的台海核电相关工作人员并不否认这一点。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因多次融资业务纠纷,截至2020年4月,台海集团所持全部台海核电股份被冻结。 对于控股股东等相关风险,台海核电长期隐瞒不报。早在2019年8月27日,因隐瞒不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这一重大事项,四川证监局对台海核电及相关方给予警示函。 2019年9月,因与浙商银行等融资业务纠纷,天海集团、王雪欣等方面再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法院还对相关方面采取了限制消费措施。 针对台海核电愈加混乱的情况,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对其2019年年报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并指出,台海核电资金管理和融资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存在大额到期未偿付的债务、部分银行账户被司法冻结、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等事项。 根据台海核电目前披露的最新情况,台海核电截至2020年11月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大额债务超过4.182亿元。其最重要的子公司烟台台海核电截至2020年11月16日涉及诉讼及仲裁共159起,涉及资金超过21.73亿元。 台海核电始终将公司越来越恶化的经营情况归咎于行业政策的调整。 在经历了三年“零审批”状态后,2018年核电行业重启。2019年,中国核电成功发行价值78亿元的可转债,中国广核成功IPO上市并破纪录募资150亿元。 中国银河2019年发布研报指出,未来我国核电市场将迎来动态的、持续的释放过程,“核电市场空间广阔,对设备供应商的业绩贡献形成有力支撑”。 这样的行业复苏背景下,熬过最难三年的台海核电却倒在了“即将到来的行业春天”? 对此,有核电设备行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虽然政策有所调整,市场需求总量不多,但核电设备产品需求仍然存在,只要公司研发能力足够强,拥有比竞争对手更优质的产品,就足以在行业洗牌中突围出来。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除了新建核电站项目审批进度严重低于预期外,台海核电此前就业绩下滑原因时多次坦言,技术选型不确定致使公司已签订的主管道订单暂缓执行。从该公司多年来披露信息来看,从2015年以来该公司多年订单不及预期;2019年甚至没有新增订单。

台海核电做什么的
提示:

台海核电做什么的

1. 什么是台海核电


台海核电是指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国家级台海核电站。该核电站是中国大陆首个引进三代核电技术的核电站,也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核电站之一。该核电站共规划建设六个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6.6万兆瓦。


2. 台海核电的重要性


台海核电的重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核能是目前世界上最清洁、最安全的能源之一,台海核电的建设能够有效增加我国清洁能源的供应。



促进经济发展:核电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能够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发展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台海核电采用了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标志着我国在核能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科技突破,提高了国家的科技实力。


3. 台海核电的建设进展


截至2021年,台海核电1号、2号机组已经投入商业运营,3号机组正在进行设备调试与联调试验,预计将于2021年底前将并网发电。4号、5号、6号机组的建设正在进行中,计划于2021年后陆续投入运营。


4. 台海核电的安全保障措施


为确保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台海核电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措施:



建立科学、完善的核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符合国际最高标准要求;



引进最新的国际先进安全技术,保证设备更加安全可靠;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演练方式,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有效地响应;



严格培训和管理核电站工作人员,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5. 台海核电的环保效益


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核能具有更为显著的环保效益,台海核电也不例外。具体来说:



核电不排放任何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



废核物的处理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不会对环境和公众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核电站占地面积小,该核电站所占用的土地仅为煤电厂的1/3,减少了大量土地资源的消耗。


6. 台海核电的未来前景


以全球范围来看,核能发展趋势明显,未来十年核能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而在我国,特别是在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核能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清洁的能源,也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台海核电作为我国目前最为先进的核电站之一,在未来也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7. 结语


对于台海核电,我们需要保持一个理性的、科学的态度。核能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清洁的能源,其应用和发展都需要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同时需要关注其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希望台海核电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并为我国能源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核电三巨头是什么?
提示:

中国核电三巨头是什么?

中国核电三巨头是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核总)、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广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国家核电)。 除了国家核电比较稚嫩以外,中核总是在国资委网站上一直排名前三的央企,中广核是地处深圳的老牌核电企业,曾经创造了核电历史上无数的第一,国家核电刚起步,还没有自己能发电的核电站,实力稍弱,但后劲也不可小觑。 目前就是中核总和中广核在全国布点加速建设核电站,国家核电的三门和海阳电站也将很快建成。 为了达到迅速发展的目的,中国核电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采取的是“拿来主义”。溪牛投资行业分析师杜朝水向记者表示,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核电自主,我们的设备国产化率也在提高,但是国内制造并不等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据悉,中国核电“出海”定位的技术路线是三代核技术。但国内三大核电巨头的中核、中广核、国核技都各自推销自己拥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分别为中核的ACP1000、中广核的ACPR1000+和国核技的CAP1400。 这不仅带来技术标准的不一致,也导致三家在项目竞标时往往互相拆台。”一位能源行业的研究员告诉记者。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13年国家能源局出面“做媒”。 2013年4月25日,由国家能源局牵头专门召开协调会,商议将中核和中广核的三代核电技术进行合并,以促进我国三代自主核电技术的标准化生产。 2014年11月4日,中核官网发布《国家能源局给予批复:“华龙一号”落地福清5、6号》,标志了我国核电技术混战的终结。这一技术的落地有利于促进国内各自为政的核电技术逐渐走向统一。 据悉,“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是国内两大核电巨头中核集团ACP1000和中广核ACPR1000+两种技术的融合,被称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路线”。 国泰君安认为,“华龙一号”技术落地,正式标志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国产核电技术获得全面认可落地,这将加速国内核电重启并且提升海外市场突破的预期,由此,核电产业链将被全面引爆。

中国核电三巨头是什么?
提示:

中国核电三巨头是什么?

中国三大核电集团指的是中国从事核电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三家企业,分别是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1、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SNPTC)于2007年5月22日成立,是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CAP1400/1700的牵头实施单位和重大专项示范工程的实施主体。 2015年5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重组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2、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或中国广核集团,英文缩写:CGN),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控股的清洁能源大型中央企业。 中广核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核电事业发展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中央企业,以“发展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 为使命,经过40余年的发展,构建了4+X业务板块,业务已覆盖核电、核燃料、新能源、金融服务、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等领域,拥有2个内地上市平台及3个香港上市平台。 3、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英文:China National Nuclear Corporation,简称CNNC,中文简称中国核工业集团或中核集团)是由中国国家出资设立,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企业)。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特点简介: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是国家战略核力量的核心和国家核能发展与核电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以及对外经济合作和进出口业务,是国内投运核电和在建核电的主要投资方、核电技术开发主体、最重要的核电设计及工程总承包商、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和核电站出口商,是国内核燃料循环专营供应商、核环保工程的专业力量和核技术应用的骨干。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新的历史阶段将传承核工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举世瞩目的“两弹一艇”和实现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的辉煌历程,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积极推进中国核电事业发展,不断提高核科技工业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努力实现核工业又好又快安全发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三大核电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