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拓展活动有哪些项目
1、两人三足 玩法:一家长与一幼儿将相邻的两条腿用绳子绑在一起,听到口令后,两人一齐向前跑,看哪组先跑到终点为胜。 规则:绳子系在脚踝处。 2、驮驮乐 玩法:家长双手、双脚跪在垫子上,幼儿趴在家长背上拉好家长脖子,先到终点者为胜。 规则:幼儿若掉下,请继续骑好,再前行 3、别踩湿鞋 玩法:家长把两块垫子依次铺在地上,让幼儿从垫子上走到对面。先跑到终点的一组为胜。 规则:幼儿每次都应踩在垫子上。 4、小推车 玩法:幼儿双手套上大脚板着地,家长抬起幼儿的双脚,推着幼儿前进,先到者为胜。 规则:在前行过程中注意安全。 5、螃蟹走 玩法:一名家长与孩子手拉手,将一个球放在上面,身体侧向迅速前进,先将球运到终点者为胜。 规则:大手拉小手,球不能掉下 6、拖拖乐 玩法:家长坐在拖拉板上,幼儿拖着家长前进,先到者为胜。 规则:幼儿力气小,鼓励幼儿加油、注意安全。
户外亲子活动有哪些项目
户外亲子活动项目有:亲子户外郊游,野外撒欢之旅、冲上云霄飞行员之旅、传奇农场、萤火虫之夜、亲子农家乐。 户外活动的历史,最早可追述到18世纪的欧洲。据史料记载,法国著名科学家德·索修尔为探索高山植物资源,渴望能有人帮他克服当时看来是不可逾越的险阻——登上阿尔卑斯山顶峰(在法国境内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是西欧的第一高峰)。 他于1760年5月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夏木尼镇贴出一则告示:“凡能登上或提供登上勃朗峰之巅线路者,将以重金奖赏。”直到26年后的1786年6月,夏木尼镇一位名叫巴卡罗的医生揭下了告示,他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与当地山区水晶石采掘工人巴尔玛结伴,于8月6日首次登上了勃朗峰。 英国户外运动和游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深受英国大众喜爱、普及面很广;各项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规则的制定和渐趋统一;全国性的单项运动协会陆续成立以及各项体育运动向世界各国的传播。 注意事项: 1、时刻要有危险意识。初入户外运动者必须认真对待,从学会“害怕”开始,尊重生命。 2、要储备个人体能。在户外一旦遇到恶劣的环境,身体里的潜在病症可能会被激发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3、要具备基本、必要的救生和自救技能,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等定位工具。户外运动,绝对不能仅凭一腔热情。 4、选择安全、专业的户外装备。户外运动是一项对装备有专业要求的运动,前期需投入一定经费。同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场地,如果不是专业的驴友,不要轻易尝试高山、悬崖等专业运动场地。 5、建议新手尽量选择正规户外团体。专业户外俱乐部一般会有活动预案,具备完善后勤保障和联络系统。相比之下,自发团体活动盲目性和随意性就很大,出现问题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这是什么车教案?
这是什么车教案如下: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几种常见汽车的名称及特征,了解不同汽车的用途。 2、学习仔细观察和大胆讲述。 准备:课前收集玩具汽车布置成“汽车展览会”磁带、录音机。 过程: 1、幼儿做开汽车的动作入活动室。 今天,我们去参观一个展览会,现在出发。“嘀嘀”。 2、幼儿自由参观,引导幼儿说出这些汽车的名称,观察汽车之间的差别。 3、讨论:这些汽车有什么用?进一步了解汽车的用途。 4、听音游戏:这是什么车? 活动延伸:活动后可让幼儿在幼儿作材料第2册第5页上指认各种汽车。 评析:幼儿通过亲身观察、听音游戏等方式对汽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幼儿能很快说出不同车的特征,知道其用途。 这是什么车歌曲 叮铃铃,叮铃铃,这是什么车呀? 叮铃铃,叮铃铃,这是自行车自行车。 突突突,突突突,这是什么车呀? 突突突,突突突,这是摩托车摩托车。 呜呜呜,呜呜呜,这是什么车呀? 呜呜呜,呜呜呜,这是大火车大火车。
幼儿园小班教案《这是什么车》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这是什么车》,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小班教案《这是什么车》1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的名称,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几辆具有代表性的玩具小汽车。 活动过程 导入 1.组织幼儿谈论自己上幼儿园的方式。 教师:你们是怎么来上幼儿园的呢?(走路、坐自行车、坐汽车)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来园的方式。 2.教师出示玩具的小汽车,分别让幼儿大胆回答。 (1)教师:今天有好多车宝宝来找小朋友玩,我们来听听它们是谁? 叮铃铃,叮铃铃,这是什么车呀? 滴滴滴,滴滴滴,这是什么车呀? 呜呜呜,呜呜呜,这是什么车呀? (2)师生随音乐演唱《这是什么车》。 3.幼儿学习歌曲《这是什么车》。 (1)教师加动作表演《这是什么车》,幼儿欣赏。 (2)教师与幼儿共同学习儿歌。 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学习歌曲,可以变换多种方式来学习,提高幼儿对儿歌的兴趣。 (3)尝试加快速度,记忆儿歌内容。 4.音乐游戏:开汽车。 教师和幼儿一个跟着一个,围着小椅子一边念儿歌,一边开汽车。 教师和幼儿共同边歌唱《这是什么车》,边做开汽车的动作。 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这是什么车》是一节比较有趣的音乐活动,其歌词内容以汽车的标志性声音构成。因此,对孩子而言歌词的记忆并不是很困难。在活动准备中,我就已经带领孩子听过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了,为开展本次活动做好经验准备。在整个活动中,我一直围绕目标展开活动,整个活动的设计能够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思路清晰,层层展开。在教具的准备上,我准备了图片,操作卡,目的是让幼儿更生动形象地感受歌词内容。 幼儿园小班教案《这是什么车》2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流畅旋律,学唱歌曲。 2、能辨别不同车子发出的声音。 活动准备 1、与歌词相关的车辆或玩具车各一辆。 2、《这是什么车》音乐CD。 活动过程 1、说说唱唱:《什么车开来了》。 (1)出示自行车或玩具自行车。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这是什么车?铃声是什么样的?教师根据歌曲旋律唱出铃声。 (2)依次出示小汽车、救护车,引导幼儿回答后,教师按旋律唱出小汽车的喇叭声和救护车呜叫声。 (3)教师引导幼儿按照旋律学唱三种车的声音。 2、幼儿学唱。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两遍,幼儿仔细倾听。 (2)幼儿跟唱歌曲第一段。 (3)幼儿学唱歌曲第二、三段。 (4)播放音乐,幼儿完整跟唱。在跟唱过程中,教师可用玩具车提示歌词。 3、游戏:我是小司机。 幼儿学做小司机,在行进中学唱,并自主表现动作。 幼儿园小班教案《这是什么车》3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对“问答式”儿歌感兴趣。 2.大胆学说儿歌,愿意表达自己对车喇叭声的了解,学说“叮铃铃、嘀嘀嘀、呜呜呜”象声词。 3.乐意倾听,初步学习运用“XXX,XXX,这是什么车呀?这是XXX呀。”进行适当扩编。 4.感受儿歌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5.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重难点: 大胆学说儿歌,愿意表达自己对车喇叭声的了解。 初步学习运用“XXX,XXX,这是什么车呀?这是XXX呀。”进行适当扩编。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去兔妈妈家玩,好吗? 2.那怎么去呢?(自由说方法,教师帮助提炼:开汽车去啊,那小汽车是怎么叫的啊?丰富:嘀嘀嘀;其他车同样) 3.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到达兔妈妈家(PPT兔妈妈家) 二 、学说儿歌 1.礼貌教育,打招呼。 2.兔妈妈看见有礼貌的宝宝真开心,要送大家礼物哦!(图上出示大礼盒,吸引注意) 3.听听,是什么礼物?(听音辩物) (教师提问:叮铃铃、叮铃铃,这是什么车呀?),幼儿回答;练习,说对了就送礼物喽(教师一个个问,幼儿一个个答,对了,教师做送的.动作,幼儿接,拉近互相的距离) 4.(再次出示大礼包)听听,好像还有礼物哦? (运用上面自行车一样的步骤,最后一个个送,巩固对句式与象声词的了解) 5.好像.还有一样礼物,(出示图3)兔妈妈说这次要宝宝们学学这样礼物的声音,这样才送给你们,想要吗? 幼儿自由说,教师适当指导、提炼。 6.看看收到了哪些礼物啦?(3张图片一起)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问说。 (1)完整欣赏 (2)集体学说 三、扩编儿歌 1.兔妈妈送了我们自行车、小汽车、XXX,那你还看见过哪些车呢?(自由说,PPT出示相应的图片)学学它们的喇叭声,引导运用问答句式 2.把扩编的加到儿歌里,集体说。 3.兔妈妈说,还有一些礼物已经送到我们幼儿园了,我们去看看还有哪些车?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唱歌曲,难点是用象声词表达不同车辆发出的声音。为了让幼儿突破这个难点,我提问:听!还有什么车也来了?随后,分别请幼儿听了自行车、救护车、交警车。在听自行车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孩子们怎么也不会用象声词表达听到的声音。个别孩子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有的孩子甚至开始去干扰同伴了。这下怎么办呢?整个活动一下子就僵在那里了。这时,我尝试着说道:“孩子们,仔细听,自行车在和我们说话呢?它在说什么话呢?”经我这么一说,他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都在仔细地倾听着自行车在说什么话。“丁零零、当啷当啷”的象声词也从孩子们的口中诞生了。随即,新的歌曲也诞生。 小百科:车辆指的是代步工具,古代车有四条车辙印,这说明当时已有"交通规范",两车相向而驶,与中国现在的”靠右行驶“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