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创立的时间在哪一年?
道教起源: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道教创立时间:东汉末年,距今1800年。道的思想起源于轩辕黄帝,道家创始人是老子,道教创始人是张道陵。 道历的计算(一) 公元年间: 公元前2697年+公元之年-1年。如2017年为道历4713年。即公元前2697年+公元2017年-1年=4713年。 道历的计算(二) 公元前年间: 例如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是道历什么年? 计算:公元前2697年-公元前之年-1年;即公元前2697年-公元前551-1年=2145年, 即孔子出生为道历2145年。又例如老子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按此计算,老子出生为道历2125年。 扩展资料: 道教在东亚、东南亚广泛流传,日本神道教、天皇信仰、民间信仰深受道教影响,是在道教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宗教,道教全真派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重要宗教。在欧美,《道德经》的西文译本总数近500种,在译成外文的名著发行量上,《圣经》排第一。 《道德经》高居第二,康德、尼采、黑格尔等哲学家,莱布尼茨、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卡夫卡、托尔斯泰等文学家,里根、梅德韦杰夫等政治家都从中获得巨大启迪。内丹养生、星相医卜等道教文化也风靡全球,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练太极拳者达1.5亿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也带给环保主义者很大的启示和思考。全真教为世界道教的主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教
道教兴起于什么朝代?
道教兴起于东汉时期。 道家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故道教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一般学术界认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 道教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 近年来,道教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了欧美人士的兴趣。 道教发展 道教在民间广泛流传;魏晋以后,由于统治者的支持,因而能够跻身社会上层得以发展;从隋唐至北宋,更是道教的兴盛时期,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宫观不仅遍布全国,且规模日益宏大,道教学者辈出,道书数目大增并汇编成藏。 南宋以后至明代中叶,道教在统治者的扶持下仍然继续发展,但由于与金、元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异常尖锐,道教内部亦因而宗派纷起;明中叶以后,内忧外患,朝廷自顾不暇,对道教未能从财力上支持;满清入关后,统治者对道教不感兴趣,因而失去政治上的支持,道教遂由在上层社会转入民间发展,渐变成秘密宗教团体。 道教的发生、发展与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交织在一起,在政治、文化、思想、生活等方面曾经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中国道教史,对于研究我国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深具重要意义。
道教形成于什么时期?
道教源于古代神仙信仰和方仙之术,定型于东汉时期,开始有两大派别——一个是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另一个是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三清为最高神,也敬拜古代其他神仙和古代圣贤;以《道德经》为最高经典,《太平经》也是主要经典。后来衍生出了北天师道、南天师道、全真道、真大道教、太一道等派别,而最终归并成了正一、全真两大教派。 所以说,道教思想的最早源头是上古时期的黄帝,形成经典则是战国时期的老子,形成宗教是东汉时期的张道陵和张角,定型为正一和全真两大教派则是在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