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民间故事研究素材
民间故事研究素材
提示:

民间故事研究素材

  中国 民间 故事 学学者对 文化 人类学情有独钟,它让学者们品尝到民间故事浓郁的文化滋味,催产出极为丰硕的故事学研究成果,下面这些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民间故事研究素材。
  民间故事研究素材1:孔明孔亮反上白虎山始末
  相传,孔太公庄上有一位姓宋的大财主,家有良田千顷,奴婢无数。宋财主不仅有钱,还很有势力,拐弯抹角,与当今权臣高俅沾亲带故。由于有高俅这棵大树,宋财主的儿子也在朝为官。宋家在当地来说,可谓是吐口唾沫是个钉儿,跺跺脚,白虎山也得颤三颤。

  一天,孔太公下地查看庄稼,只见一大群鸽子正在自家的谷子地里啄食谷穗,糟踏了足有二亩地。孔太公又心疼又生气,回村后就找了鸽子的主人宋财主。宋财主自恃财大气粗,平时就不把孔太公看在眼里,见说,撇撇嘴道:“鸽子是个带翅膀的东西,它要去哪里,我管得了吗?”一句话噎得孔太公半天喘不过气来。

  孔太公恨恨地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两个儿子。孔明孔亮一听就炸了肺:好你人姓宋的,说得这叫人话吗!二人背上了箭,当即就去了谷子地里。

  二人自幼学了身好武艺,箭法不错。他们要射死敢来啄食谷子的鸽子!

  二人刚到地里,只见鸽子群正落在谷穗上啄得欢呢!哥俩更来了气。心里话:姓宋的仗势欺人,你们这帮畜牲也敢仗势欺人!嗖嗖嗖,一连射出了七八箭,射死了三四只。孔家由此惹下了涛天大祸。

  宋财主得知爱鸽被射死了好几只,可不干了,认为这是“打鸽欺主”,是对着他来的。怒冲冲找到了孔太公,要孔家赔偿鸽子,每只纹银一百两,少一钱也不行!

  孔太公据理力争,自然不会答应。宋财主道:“好吧,咱们衙门见!”

  孔太公也被激上了火:“衙门见就衙门见,你不要欺人太甚!”

  宋孔两家,由此打起了官司。

  宋财主为原告,一纸状子直接告到了青州衙门。青州衙门看人下菜碟,正愁给宋家抬轿摸不着轿杆呢,岂有不准状之理?当即差人来拿孔太公归案。

  俗话说,人怕逼,狼怕急。有福跑不了,是祸躲不过。孔太公也豁出去了,让儿子拉上银子,随后去了青州。

  银子这东西果然通天。青州衙门受了孔家的巨额银子后,就不再判孔家有罪了,前掂量后掂量,来了个谁也不得罪,以“案情重大”为由,上推到了道台衙门。

  孔家只得再给道台衙门送礼。官司一打就是两年,孔家由此搭上了多半个家业!

  最终,孔家还是输了这场官司。亲戚朋友们尽管气恨不过,但还是来劝孔太公:“算了吧,自古穷不斗富,富不斗官,官不斗势。胳膊拧不过大腿。人家宋家财主势力大,怎能斗得过人家?”

  孔太公咽不下这口恶气,愤愤地说道:“朗朗乾坤,昭昭日月,堂堂王法,我就不信天下没有说理的地方!”遂变卖了家产,拉上一车金银财宝,去了东京大理寺。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他要向朝廷讨个说法!

  这大理寺的官员和宋财主的儿子同朝为官,彼此间都有个相互利用。再说,还有高太尉那儿呢,就不想接这个案子。怎奈孔太公犟劲上来了,就使劲地捅钱。谁也不怕银子烙手啊,看在这黄白之物的份儿上,就接下了。可就是不给审。半年后,孔太公银子花光了,大理寺见他再也榨不出多少油水,以“诬告朝廷大臣”为名,将孔太公收监治罪。

  孔太公被活活地气死在狱中!

  孔太公死后,偌大个家业也因这场官司荡尽了。面对这家破人亡的惨景,孔明孔亮下了拼死为父报仇的决心。

  宋财主见赢了官司,死了孔太公,逢人便说:“谁敢和我过不去,那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从此更是趾高气昂,不可一世。为了防止孔明孔亮报复,宋财主平时也更加小心了。

  孔明孔亮通过自家这场官司,对官府彻底绝望了。哥俩悄悄地准备让姓宋的偿还血债……

  哥俩暗暗地寻找着时机。

  不久,机会终于来了。这天,宋财主庆贺六十大寿,请了不少的宾朋前来祝贺,宋家人丁杂乱,防范自然松怠了。

  孔明孔亮借机潜进宋家,到了夜晚,二人高举复仇刀,杀死了宋财主和他的妻妾三人,又放火烧了宋家整个庄园,反上了白虎山,与官家结成了生死对头。
  民间故事研究素材2:吕方郭盛是怎样成为宋江心腹的
  吕方,人称“小温侯”;郭盛,人称“赛仁贵”,各使一口方天画戟。论武艺,的确是有两下子,可与林冲秦明等人相比,就逊色多了。二人尽管如此,缘何能深得宋江的信赖,成为贴身护卫呢?

  相传,宋江对影山收得吕方郭盛后,与花荣等人来投梁山泊。宋江这人有个嗜好,爱下 围棋 。先来入伙的人中,都不通这玩艺儿,有的甚至连见都没见过。赶巧,吕方郭盛会下此棋。为了让宋江开心,晁盖就让二人陪着宋江下棋。



  吕方郭盛棋艺都不错。二人交手,就胜败难料了,可与宋江交手,却没赢过,顶多是个和棋,宋江很是得意。

  吕方郭盛心眼很是活跃,特善揣度人的心理。二人都觉得,宋江日后必会成为山寨之主,所以处处谨慎。宋江喜欢什么,他们就来什么。宋江喜欢吃甜的,他们决不会端辣的!表现得恭顺谦和,忠心耿耿。

  一次,宋江得了重病,几天几夜不吃不喝。山寨医官给开了不少药,都无济于事。眼见宋江日渐沉重,众头领都心急如焚。

  吕方是潭州人,原是贩药材的,对医药也懂得一些。他曾听人说过,人肉也是一种药材,能治百病。此时,为救宋江的病,他豁出去了,决定割自己的肉来给宋江入药。

  吕方回到屋里,挽起裤腿,烧了刀子,就来割,可是怎么也下不手。这时,郭盛来了,他们二人平时就住在一起的。

  一见吕方这个样子,郭盛很感奇怪,就问他怎么了?吕方本是不想说的,看看也瞒不过去了,就以实相告。

  郭盛闻听吕方要割肉为宋江治病,大为感动。心里话,你对宋大哥忠心,我也不能没情啊!咱们三个是棋友,你割了肉,我不割,不显得我生分了吗?就对吕方说:“宋大哥平时待咱们不薄,也让我表表心意吧。你割我的,我割你的。”

  吕方想想也是,就依了郭盛。当即,二人各自从对方腿上割下了一块肉。互相包扎好后,将肉洗净切碎,放了几味草药,就在砂锅里煮了起来。

  肉药煮好后,就端给了宋江。不知什么缘故,宋江吃下了这碗肉药汤后,病竟然神奇地好了!

  众将大喜,就问吕方郭盛用的什么灵丹妙药?吕方郭盛不想在众将面前显白自己,以免遭人嫉妒,并没有将实情相告,而是说,是宋大哥吉星高照,有神灵暗佑,这才遇难呈祥的。

  宋江由于闹病,已好多天没下棋了,病好了后,就请二人来下棋。只见二人腿上都裹着药布,很感意外,就问二人怎么了。二人见宋江追问得紧,就讲出了实情……

  宋江闻听是这么回事,当即感动得热泪盈眶。拉住二人的手,连连地说道:“好兄弟,好兄弟,这……这让我黑三郎怎么报谢你们呢……”

  通过此事,宋江看出了二人对自己的赤胆忠心,觉得这才是自己可以信赖的人。从此以后,对二格外地高看一,视为心腹,再领兵打仗,就让二人当自己的中军护卫官。二人也尽职尽责,力保宋江安全无恙,为开创梁山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民间故事研究素材3:宣赞装罗汉
  “丑郡马”宣赞,脸如锅底,鼻孔朝天,卷发赤须,彪形八尺,使口钢刀,武艺出众。先前因对连珠箭赢了番将,郡王爱他武艺,招做女婿,谁想郡主嫌他丑陋,怀恨而亡。

  宣赞同大刀关胜、井木犴郝思文,一道征剿梁山,被俘后归顺义军,东征西讨,为梁山泊立下了汉马功劳。这里,不说他与郡主婚姻上的一段不幸,也不说他横刀立马,战场上勇猛冲杀的英雄壮举,但说他小时候庙殿装罗汉的一段故事。

  生在东京,长在东京,父亲是一员朝中武将。

  这年,皇上拨了一 笔巨款,让重修普陀寺。宣赞的家就在普陀寺的旁边,平时常时和伙伴们来寺里玩耍。

  竣工这天,皇上传旨要来寺里视察。一大早,寺里和尚就将殿堂打扫干净,严守门户,但等着皇上御驾亲临。

  宣赞和伙伴们可不管这一套,瞅个空子,又钻进了寺庙里玩耍。

  寺庙的偏殿,塑有八百罗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宣赞和伙伴们便在里面捉起迷藏来。玩着玩着,一个伙伴突然将一尊罗汉撞倒, 泥塑 的罗汉被摔成几段。

  小伙伴吓坏了,宣赞也吓坏了。因为这尊罗汉手举阴阳棍,就在前面比较显眼的地方。小伙伴见自己闯了祸,撒腿就想跑。这时,老方丈来了。一见这情景,当时就气坏了。因为皇上就要来了,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给桶了漏子,这还了得!再塑,已经来不及了,这位置又是那样的显眼,冷丁少了一个,与整体又不协调,这可如何是好!

  老方丈抓住小伙伴,就要揍他。然而就是揍死人,也于事无补。情急之下,宣赞想出一个好办法。对老方丈说:“老师父,我有一个主意,不知可行不?”

  老方丈正在火头上,怒冲冲地说道:“你能有什么办法?除非你会变!”

  “对,我就想变个罗汉,你看我这模样,不用打扮就像………”

  一句话,提醒了老方丈,仔细一打量宣赞的模样,不由得转怒为喜。暗道:这不家伙长得倒蛮像!个头像,不用化妆,真是一个天生的罗汉!事到如今,只有如此了。

  老方丈让小伙伴们立刻把碎泥胎搬出去,打扫干净,又让宣赞手拿阴阳棍,拿个姿势,立在那里。嘿,与整个罗汉群混为一体,实在是太像了!

  老方丈松了口气。这时,皇上率文武百官视察来了。老方丈嘱咐了宣赞几句,慌忙迎驾去了。

  皇上对新落成的普陀寺很感兴趣,转了正殿转偏殿,最后来到了八百罗汉群像前。

  宣赞拿阴阳棍,做着姿势。毕竟是第一次经此阵式,不由得心儿呯呯直跳。一个姿势站久了,腿也疼,胳膊也酸了。他紧咬牙关,硬挺着,心里只盼着这帮人快些离去。

  文武百官中,宣赞的父亲也在其中。

  众百官陪皇上在八百罗汉群像前驻足观赏,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宣赞的父亲一眼扫上了手拿阴阳棍的黑罗汉。暗道:嗯?咋这么像我家宣赞?再仔细一看,不由得大惊失色!啊?这孩子咋来殿里装起罗汉来了!这要让圣上看出破绽,惊了驾,岂不要招致灭门之祸!这可如何是好?

  再说跟随的老方丈,此时更是如热够锅上的蚂蚁,生怕宣赞被人认出,那还了得!老方丈在苦苦想着对策………

  皇上来到了宣赞面前。情急之下,老方丈“哎哟”一声,装作崴了脚的样子,把皇上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宣赞的父亲借机发作起来,大声喝道:“混帐!如此大呼小叫的,惊了圣驾咋办?”说着拔剑就要杀老方丈。

  宣赞的父亲也是为了吸引皇上和百官的注意力的。这一招儿还真灵,众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他和老方丈。

  皇上还算仁慈,忙用手止了宣赞父亲:“不得乱来,快去看看他怎么了?”

  众官围拢过来,皇上也往前走了好几步,离开了宣赞。老方丈松了口气,宣赞的父亲也松了口气。

  老方丈被人扶了起来,说明原因,连连责怪自己“罪过”。

  经过这场小小的“变故”后,皇上的游兴大减,又往前走了几步,扫了几眼满殿的罗汉,便走出了偏殿………

  宣赞见皇上和文武百官都退了出去,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民间故事素材在哪里找?
提示:

民间故事素材在哪里找?

中国民间故事当然是到农村去找,故事出在民间,各地方有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人与人之间避免发生一些人情事故,时间久了,也就变成故事了。 比如说,在某个村庄住着这样一户人家,家里爷几个都靠杀猪卖肉养家,刚开始都是小打小闹,可是一点一点干好了,挣了大钱。 主要特征 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4.多采用象征形式,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作品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民间故事素材在哪里找?
提示:

民间故事素材在哪里找?

中国民间故事当然是到农村去找,故事出在民间,各地方有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人与人之间避免发生一些人情事故,时间久了,也就变成故事了。 比如说,在某个村庄住着这样一户人家,家里爷几个都靠杀猪卖肉养家,刚开始都是小打小闹,可是一点一点干好了,挣了大钱。 主要特征 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4.多采用象征形式,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作品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现在艺术家爱国小故事
提示:

现在艺术家爱国小故事

梅兰芳是一位有爱国气节的艺术家。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北,然后又向华北进犯,威胁北平和天津。梅兰芳痛恨敌人,为了不当亡国奴,他举家迁到了上海。在上海,他编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两出戏。 《抗金兵》讲的是南宋女英雄梁红玉抵抗金军的故事,《生死恨》是讲在敌人的统治下,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精神。这两出表现爱国思想的新戏一上演,就受到观众喜爱。有一次,梅兰芳连演三场《生死恨》,观众踊跃买票,把票房门窗的玻璃都挤碎了。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发动七七事变后,又进攻上海,不久就占领了这座大城市。日本人知道梅兰芳是闻名世界的大艺术家,托人要求他在电台播音,为他们的侵略服务。梅兰芳巧妙地说:“我马上要到香港和内地巡回演出了,不能做这件事。” 不久,他到了香港,演出结束后,就留在了香港。为了摆脱敌人的纠缠,他决定不再露面,不再登台演出,就在家里练唱昆曲。1941年底,日军攻占了香港。他们知道梅兰芳正在香港,就到处找他。梅兰芳心想:“躲是没地方躲了,可我绝不为日本人唱戏!” 这一天,清晨洗脸时,梅兰芳第一次打破惯例,没有刮胡子。儿子见了很奇怪。“爸爸,您不是每天都刮胡子吗?今天怎么不刮了?”“我留了胡子,日本鬼子还能强迫我去演戏吗?”梅兰芳说。一天上午,日军司令酒井派把梅兰芳接去。 一见面,他就假热情地说:“我过去看过您的戏,您还认识我吗?怎么,您留起小胡子了?像您这样一位举世闻名的大艺术家,怎么能刚步入中年就退出舞台呢?”梅兰芳坦然地说:“我已经快五十岁了。一个演旦角的,扮相和嗓子都不行了,已经失去了上台的资格。” 后来,梅兰芳又回到上海,靠画画卖钱养活家人和与他一起演出过的朋友。上海日伪政权多次请他出演,都被他拒绝了。他说:“一个人活到一百岁也总是要死的,饿死就饿死,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次,日军庆祝“大东亚圣战”一周年,派人让梅兰芳出演,还说如果不演,就要军法从事。梅兰芳事先得到消息,一连打了三次伤寒预防针。平时,他只要一打预防针就发烧,这次果然又高烧不止。日军军医来检查,一看梅兰芳烧得迷迷糊糊,只好走了。 1945年8月15日,传来了日寇投降的消息。梅兰芳高兴地流下了眼泪,笑着对夫人说:“天亮了,这群日本强盗可真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