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亚硝酸盐化学式是什么?
亚硝酸盐化学式是什么?
提示:

亚硝酸盐化学式是什么?

NaNO2。 亚硝酸盐,是含有亚硝酸根阴离子(NO2−)的盐。最常见的是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人类环境中,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人体内硝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还原为亚硝酸盐、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 相关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高剂量的亚硝酸盐还是会产生很大毒性。误食了亚硝酸盐会导致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长期使用甚至会导致食道癌和胃癌。 而且,科学家还缺少临床试验证明亚硝酸盐可以治疗心脏病等疾病。所以,科学家正在积极征集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并开始寻觅合适的药物生产商负责研发亚硝酸盐类药物。

亚硝酸钠化学式是什么?
提示:

亚硝酸钠化学式是什么?

亚硝酸钠的化学式为NANO2。 亚硝酸钠是一种外观极像食盐,且具有与食盐一样咸味的有毒物质,因此,这种工业用盐常被冒充食盐使用,导致多起中毒事故发生。 化学性质 其水溶液呈碱性,属强氧化剂又有还原性,在空气中会逐渐氧化,表面则变为硝酸钠,加热至320℃以上分解,也能被氧化剂所氧化;遇弱酸分解放出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能引起爆炸或燃烧,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 遇强氧化剂也能被氧化,特别是铵盐,如与硝酸铵、过硫酸铵等在常温下,即能互相作用产生高热,引起可燃物燃烧。有氧化性,与有机物接触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过氧化氮和氧化氮的气体。

亚硝酸的性质有哪些?
提示:

亚硝酸的性质有哪些?

物理性质:外观与性状:亮蓝色(水溶液);气味:有刺激性气味。;分子量:47.0134。 化学性质: 弱酸性,亚硝酸是比醋酸稍强的弱酸。 氧化性,亚硝酸及其盐中N原子具有中间氧化态+3,虽然它们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但以氧化性为主。 还原性,虽然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是个较强的氧化剂,但遇到比它氧化性更强的高锰酸钾,氯气等强氧化剂时,它也可以表现出还原性,被氧化为硝酸盐。 亚硝酸盐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是指由于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可引起中毒,或者误将工业用亚硝酸钠作为食盐食用而引起。 也可见于饮用含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苦井水、蒸锅水后,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成人摄入0.2一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亚硝酸盐 百度百科-亚硝酸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区别是什么?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主要有组成、转化条件、还原性三种区别。 1、组成不同: 硝酸盐通常由金属离子或铵离子和硝酸盐离子组成。硝酸盐几乎溶都于水,只有硝酸脲微溶于水,硝酸铋不溶于水,所以溶液中的硝酸盐不能被大多数其他阳离子沉淀。 亚硝酸盐主要指亚硝酸钠,白色至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微咸,溶于水。外观和味道与盐相似,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建筑业。肉制品也可以用作显色剂。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风险较高。吃0.3-0.5克的亚硝酸盐可导致中毒,3克可导致死亡。 2、转化条件不同: 在还原菌的作用下,硝酸盐可以被还原为亚硝酸盐。在高温蒸煮,或者长期置于有氧环境下,硝酸盐会转化成亚硝酸盐。 3、还原性不同: 亚硝酸盐氮价态比硝酸盐更低,更容易被氧化,因此亚硝酸盐还原性强于硝酸盐。

亚硝酸盐怎么产生的?
提示:

亚硝酸盐怎么产生的?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较高,主要是过量施用氮肥导致的。过多的氮肥,未被蔬菜吸收利用的部分就会以硝酸盐的形式储存在蔬菜中。烹制后的剩菜,微生物大量繁殖,其产生的硝酸盐还原酶会把蔬菜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此外,由于生鲜叶菜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在腌制过程中,硝酸盐也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比如家庭腌制酸菜,通常情况下,亚硝酸盐含量第六天达到最高,但随后逐渐下降,20天后基本彻底分解,所以腌制蔬菜要注意食用时间,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我国的规定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可作为护色剂、防腐剂用于食品加工。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为: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酱卤肉制品类,熏、烧、烤肉类,油炸肉类,肉灌肠类,发酵肉制品类0.15 克/千克; 残留量≤30毫克/千克(以亚硝酸钠计,下同);肉罐头类0.15 克/千克,残留量≤50毫克/千克;西式火腿类(熏烤、烟熏、蒸煮火腿)0.15克/千克,残留量≤70毫克/千克。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食品为啥含亚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