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式主战坦克的发展历程
日本陆上自卫队早期的战略是“诱敌深入”,利用日本特有的崎岖地形来布阵迎敌,因此以往的61式与74式主战坦克都十分注重以地形为依托的战术(如利用地形反斜面、稜线来隐蔽车体,同时炮管以最大俯角对敌方展开攻击 ,甚至居高临下射击敌方坦克较为薄弱的上部装甲),作战模式倾向定点射击 ,而不是在平面的开阔地上与敌方主战坦克作战;在此种方式下,日本坦克部队比较能抵销苏联坦克火炮口径较大、装甲较厚的优势。另一方面,日本本州地形崎岖,平原狭小,而且道路桥梁的宽度与载重量都比较有限,也连带限制日本坦克的体积重量,否则势将难以进行长途部署。 70年代末期随着日本的综合国力蒸蒸日上,日本便开始研究将自卫队的战略转为更从原本“消极专守”改为向外推进的“洋上击破”,即在外洋便将来犯的敌方机舰消灭;此一战略的重点自然是大幅强化海上自卫队与航空自卫队的战力,而陆上自卫队为了呼应此一战略、避免遭到冷落,也将过去“诱敌深入”的防守策略改为“水际击破”,将决战区域向外推展至滩岸,企图在敌军半渡或刚登上滩头之际便将之消灭。因此,此阶段陆上自卫队提出许多用于滩岸决战的武器系统,包括购买MLRS多管火箭、发展车载反舰导弹系统,以及发展战力更强大、能直接与苏联T-72/80正面一搏的新一代主战坦克。 由于日本尽可能在STC上使用自制组件,导致研发时程大幅延长,并且遇到若干障碍 ;例如前两辆STC原型车采用日本自制的120mm滑膛炮,基本上是先前74式坦克的105mm旋膛炮的放大、无膛线版,不过在测试中表现不佳,而且迟迟未能克服问题;此外,STC那具改良自74式坦克10ZF22WT的10ZG32WT涡轮增压柴油机的研发也不太顺利,直到1982年才初步完成。在1985年7月的装备审查会议中,当局决定放弃日本国产120mm坦克炮,改向德国引进著名的Rh-120 120mm 44倍径滑膛炮,并依此进行第二批原型车的制造。 STC第二批四辆原型车在1986至1988年间陆续推出,换装Rh-120主炮, 在1987年9月至1988年12月进行第二阶段的测试 。原本STC预定在1988年完成所有测试并正式定型,然而由于进度略有落后,直到1989年2月才交由陆上自卫队进行测试,并在1989年完成全部的 激动与射击测试,四辆原型车总行驶里程约20500km,共射击3100发炮弹。STC在1989年12月15日的装备审查会议中正式定型,1990年8月6日正式依照年份命名为90式并投入量产 。
T-90主战坦克
T-90主战坦克 T-90主战坦克是俄罗斯研制的主战坦克。它改良自T-72,但采用T-80U的火控系统。T-90的炮塔顶端装有“眼盲式光电反量测防御协助组件”,它包含两具光电干扰放射器、四具激光感应器。一旦发觉被激光照射时,会发射能阻绝激光的烟雾弹,在3秒内产生持续二十秒的烟幕,使敌方导弹失去目标。为改进俄制坦克的夜视能力,T-90的车长和炮手都拥有热像仪,最大有效视距为3700米。首辆T-90主战坦克于1995年装备俄罗斯陆军,目前已出售或计划出售给9个国家,总产量约3100辆。 主要数据 乘员:3;武器配备:125毫米炮/导弹发射器×1;7.62毫米并列机枪×1;12.7毫米高射机枪×1;烟幕弹发射器×12;弹药基数:125毫米炮弹×43;7.62毫米机枪弹×2000;12.7毫米机枪弹×300;火控系统:1A45T型;有效射程:5000米;最大穿甲厚度:750毫米;车长(炮向前):9.53米;车体长:6.86米车宽:3.78米;车高(至炮塔顶):2.226米;车底距地高:0.47米;战斗全重:46.5吨;净重:41吨;单位压力:0.91千克/平方厘米;发动机:V-84MS型12缸柴油机;公路最大时速:65千米;公路最大行程:600千米;燃料容量:1200升涉水深。研发历史 T-90由T-72BU的原型设计衍生而来,T-90研发专案由Kartsev-Venediktov设计局在下塔吉尔的乌拉尔机车车辆厂负责,T-90特征是采用新一代Kontakt-5爆炸反应装甲在车身和炮塔,T-90S和T-90E版是T-90出口型。1995年9月,107辆T90生产完成并部署在西伯利亚的军事基地。1999年新型的T90面世,采用Obyekt187实验性焊接炮塔,不同于之前的铸造炮塔,这一构型被总设计师VladimirPot称为Vladimir型。 装备情况 各型T-90主战坦克已生产了约3100辆。俄罗斯:500辆;阿尔及利亚:180辆;印度:310辆T-90S朝鲜:1辆T-90S,2001年购买;沙特阿拉伯:正在交涉购买180辆T-90。
T-90主战坦克
T-90主战坦克 T-90主战坦克是俄罗斯研制的主战坦克,它改良自T-72,但采用T-80U的火控系统。,T-90的炮塔顶端装有“眼盲式光电反量测防御协助组件”,它包含两具光电干扰放射器、四具激光感应器。一旦发觉被激光照射时,会发射能阻绝激光的烟雾弹,在3秒内产生持续二十秒的烟幕,使敌方导弹失去目标。 为改进俄制坦克的夜视能力,T-90的车长和炮手都拥有热像仪,最大有效视距为3700米。首辆T-90主战坦克于1995年装备俄罗斯陆军,已出售或计划出售给9个国家,总产量约3100辆。[详细]主要数据 乘员:3。 武器配备:125毫米炮/导弹发射器×1;7.62毫米并列机枪×1;12.7毫米高射机枪×1;烟幕弹发射器×12;弹药基数:125毫米炮弹×43;7.62毫米机枪弹×2000;12.7毫米机枪弹×300。 火控系统:1A45T型;有效射程:5000米;最大穿甲厚度:750毫米;车长(炮向前):9.53米;车体长:6.86米车宽:3.78米;车高(至炮塔顶):2.226米;车底距地高:0.47米;战斗全重:46.5吨;净重:41吨;单位压力:0.91千克/平方厘米;发动机:V-84MS型12缸柴油机;公路最大时速:65千米;公路最大行程:600千米;燃料容量:1200升涉水深。 研发历史 T-90由T-72BU的原型设计衍生而来,T-90研发专案由Kartsev-Venediktov设计局在下塔吉尔的乌拉尔机车车辆厂负责,T-90特征是采用新一代Kontakt-5爆炸反应装甲在车身和炮塔,T-90S和T-90E版是T-90出口型。 1995年9月,107辆T90生产完成并部署在西伯利亚的军事基地。 1999年新型的T90面世,采用Obyekt 187实验性焊接炮塔,不同于之前的铸造炮塔,这一构型被总设计师Vladimir Pot称为Vladimir型。 装备情况 各型T-90主战坦克已生产了约3100辆。俄罗斯:500辆;阿尔及利亚:180辆; 印度:310辆T-90S 朝鲜:1辆T-90S,2001年购买;沙特阿拉伯:正在交涉购买180辆T-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