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喜欢谁?
一、有人说,她最喜欢的是梁思成,因为她选择了离开徐志摩,而嫁给梁思成解释了一切。不过,也有人说她最喜欢的是徐志摩。她之所以选择梁思成,是因为他作为丈夫更适合结婚,也就是说,她选择了徐志摩谈恋爱,选择了梁思成结婚。 那么,他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呢?1920年,林徽因在英国遇到了徐志摩。林徽因的父亲林昌民是徐志摩的老师。徐志摩听说老师来欧洲的消息后,专程拜访。当他去看望老师时,他看到了老师的女儿林徽因。于是,他一见钟情,像妖一样爱上了林徽因。 二、正当徐志摩为破除封建婚姻而沾沾自喜时,林徽因却独自回国,与梁思成聊起了爱情。后来,林徽因和梁思成去美国学习建筑。1928年3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了隆重的婚礼。林徽因是一个非常理性和谨慎的人。 她既不想给别人带来麻烦,也不想给自己带来批评。因此,徐志摩在世时,很少谈及对他的感情,但徐志摩去世后,她终于忍不住向朋友胡适倾诉心声。徐志摩去世后不久,林徽因给胡适写了一封信,坦白了她的真实情感。 三、林徽因后来发现自己爱上了金岳霖。所以我告诉梁思成,我很心烦,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梁思成震惊了,一种说不出的痛苦紧紧地抓住了他,但最终真爱让他做出了理性的选择:“我想了一晚,我问自己,林徽因和我在一起开心还是和老金在一起。 第二天,我把想了一晚的结果告诉了林徽因,说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了老金,我祝他们永远幸福。”最后,因为梁思成的真爱和宽广的胸怀,林徽因留在了他身边。并表示,如果可以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她仍然会选择梁思成。
林徽因的感情经历
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两人也都是以书信来往。在后来的《猛虎集序》(1931年)中有提到,他在二十四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与林徽因的相遇,激发了他的新诗创作。同年3月与发妻张幼仪提出离婚。之后,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并常有书信来往。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这期间,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徐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已嫁做人妇的陆小曼很快两人就相恋了,陆小曼为了徐也跟丈夫王赓离婚了。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也很大。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新旧相兼,郎才女貌,门第相当。他们在婚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又遵从父母之命所结的秦晋之好。又因林长民是段祺瑞内阁中的司法总长,梁启超做过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所以说是门当户对。新婚之夜,梁思成问她:“这个问题我只问一遍,以后再也不提,为什么你选择的人是我?”林徽因说:“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准备好听我回答了吗?”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终生未娶。一直恋着林徽因。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五十年代后期,林徽因已经去世,追悼会上,他为她写“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著名挽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