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爱新觉罗·福临是怎么死的?

爱新觉罗·福临是怎么死的?

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在顺治十八年因病而死。具体原因是因为爱子、宠妃的相继病亡,福临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击,身体每况愈下,后又染上了天花,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子刻崩于紫禁城内的养心殿,年仅24岁。 据历史文献记载,福临确实想要出家,但受到皇宫内保守势力的极度反对,最终未能成行;而不久则死于天花。他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皈依禅门的皇帝。 冲龄嗣统 清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三十日,福临生于盛京,是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驾崩,由于未预定储嗣,所以在这一突发事件后,在其第十四弟掌正白旗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与其长子肃亲王豪格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之争。 争夺者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精明的多尔衮随机应变,提出以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由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他共同辅政,结果获得通过。福临于八月二十六日登上盛京笃恭殿的鹿角宝座即帝位。次年改元顺治。

2,爱新觉罗·胤禩是怎么死的?

  康熙二十年(辛酉)
  二月初十(甲午),出生。其母卫氏,满州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
  康熙二十年(1681年) 1岁
  二月初十日(甲午)未时出生(公历1681年3月29日),在康熙皇帝诸子中排行第八。其母卫氏,满州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
  康熙三十年(1691年)10岁
  七月,随康熙帝巡幸边外。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11岁
  七月,随康熙帝巡幸塞外。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2岁
  二月,随康熙帝巡视京畿。
  八月,随康熙帝巡幸塞外。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13岁
  七月, 随康熙帝巡幸边塞。
  十一月, 随康熙帝谒暂安奉殿和孝殿。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14岁
  八月,随康熙帝巡幸塞外。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15岁
  正月,康熙帝亲征噶尔丹,随其谒暂安奉殿和孝陵。
  二月,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
  九月,随康熙巡行北塞,经理军务。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16岁
  七月,随康熙帝巡幸塞外。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17岁
  三月初二日,康熙第一次册封皇子,晋为多罗贝勒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18岁
  二月,随康熙帝奉皇太后第三次南巡并视察河工。
  闰七月,随康熙帝巡幸塞外。
  是年, 康熙帝为成年诸皇子建府邸。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19岁
  七月,随康熙帝巡幸塞外。
  十二月,生母册为良嫔,未几进为良妃。
  康熙四十年(1701年)20岁
  四月,随康熙帝巡幸永定河。
  六月,随康熙帝巡幸塞外。
  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22岁
  五月十九日 索额图获罪,与诸皇子觊觎储位有关。
  六月二十六日 裕亲王福全逝世,其曾向康熙夸赞胤禩。康熙帝命诸皇子俱穿孝。
  康熙四十三年 (1704年)23岁
  六月, 随康熙巡幸塞外。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27岁
  正月初五日寅时,长子弘旺出生,庶母张氏。
  九月初四日,康熙于行猎途中废立皇太子胤礽。
  九月初七日,受命署内务府总管事。
  九月二十五日,康熙闻皇长子胤禔言相面人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随命胤禔将张明德拿交刑部审问。
  九月二十八日,奉旨查原内务府总管凌普家产后回奏。康熙称其所查未尽,到处妄博虚名,是又一出皇太子。
  九月二十九日,康熙帝召众皇子至乾清官,言其柔奸性成、妄蓄大志,欲著将其锁拿,交与议政处审理。后由皇九子胤禟、皇十四子胤禵舍身相救,方才未果。
  十月初二日,因张明德案,被革去贝勒,降为闲散宗室。
  十月初四,再受康熙帝责,谓其自幼性奸心妄,邀结苏努为党羽,并言其妻“嫉妒行恶”。按,胤禩之妻为安亲王岳乐之外孙女。
  十月二十三日,受康熙召见。时帝病,自南苑回官,回忆往事,流涕伤怀,因复召见。
  十一月十四日,康熙帝令满汉文武举奏皇太子,诸大臣皆举胤禩,康熙未允,诸大臣皆不敢再议。
  十一月十六日,废太子胤礽被释。
  十一月二十八日,复封为贝勒。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28岁
  正月二十一日,康熙帝召满汉文武大臣,查问去年为何一致举荐胤禩为皇太子事,重责佟国维、马齐等人。
  正月二十二日,康熙将马齐交于胤禩严行拘禁。
  二月二十八日,随康熙巡畿甸。
  三月初九日,复立胤礽为皇太子。
  四月二十六日,随康熙帝往塞外避暑行猎,九月二十三日回京。
  十二月,随康熙帝谒陵。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29岁
  二月,随康熙帝巡游五台山。
  五月,随康熙帝巡幸塞外。
  十一月,随康熙帝谒陵。
  康熙五十年(1711年)30岁
  一月,随康熙帝巡视通州河堤。
  四月,随康熙巡幸塞外。
  十一月二十日,其母良妃薨,心甚悲痛,半年后仍需人扶掖而行。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31岁
  五月,随康熙帝巡塞。
  九月三十日,皇太子胤礽再次被废。
  十一月,随康熙帝谒陵。
  康熙五十二年 (1713年)32岁
  二月,随康熙帝巡畿甸。
  二月十七日,其母良妃奉安。
  五月初十日,随康熙帝往热河避暑,九月二十日回京。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33岁
  十一月二十六日,因其母逝世二周年往祭,未赴康熙热河行在请安,遣太监送两只将毙之鹰给康熙,康熙帝极为愤怒,召诸皇子至,重责于其。
  十一月二十七日,以奏折诉冤。
  十一月二十八日,再受康熙帝责。
  康熙五十四年 (1715年)34岁
  正月二十九日,被停本人及属官俸银俸米、执事人等银米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35岁
  九月十二日,患伤寒病不起。
  九月二十五日,因卧病处在康熙帝回京所必经之路,帝降旨将伊移回家中。
  十月初五日,病愈。康熙帝命将其所停之俸银米仍照前支给。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36岁
  二月初一日,随康熙帝巡视畿甸,本月十八日回京。
  四月,随康熙帝巡塞外。
  康熙五十七年 (1718年)37岁
  十二月十二日 抚远大将军胤禵率军起程。于太和殿前行颁给大将军敕印仪式。
  本年,随康熙帝巡幸塞外。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38岁
  四月十一日,随康熙帝往热河避暑,十月初八日回京。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39岁
  四月十二日,随康熙帝往热河避暑,十月初十日回京。
  康熙六十年 (1721年)40岁
  三月,由康熙帝朱笔圈出前往太常寺登祀。
  四月,随康熙帝巡幸塞外。
  七月,随康熙帝行围。
  康熙六十一年(1722)41岁
  二月,随康熙帝巡畿甸。
  五月,随康熙帝巡幸塞外。
  十一月十三日(甲午),本日戊刻,康熙帝逝,终年六十九岁。
  十一月十四日,受命与皇十三子胤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总理事务。受封为亲王。
  十一月二十日,胤禛即皇帝位,是为雍正帝。
  十二月十一日,受封为和硕廉亲王。
  十二月十三日,受命为理藩院尚书。
  雍正元年(1723年)42岁
  二月十七日,受命办理工部事务。
  九月初四日,因奉圣祖皇帝及其上皇后神牌升附太庙事,于端门前设更衣帐房,因新制,油气薰蒸,雍正帝怒,命其跪太庙前一昼夜。
  十一月二十一日,因为其母良妃之事丧事奢靡事受雍正责。
  雍正二年(1724年)43岁
  四月初七日,雍正帝责其“奏事并不亲到,敬且草率付之他人”。
  四月初八日,因皇十弟敦郡王允[礻我]逗留张家口事,受雍正责。
  五月二十日,并七十、马尔齐哈、常明等人雍正帝责为“夤缘妄乱之人”。
  八月二十二日,雍正帝责其与允禟、允禵等人于康熙年间“结为朋党”。
  十一月初二日,因凡事减省,出门时不用引观受雍正责。
  十一月十三日,受雍正责,言其阻挠政事。
  十一月十四日,因议陵寝所用红土折银发往当地采买以省运费事受雍正责。
  雍正三年 (1725年)44岁
  二月十四日,因减省夫役、畜马等事受雍正帝责。
  二月二十九日,并允禟、允禵、允[礻我]、阿灵阿、鄂伦岱等人受雍正责。
  三月十三日,于工部行文时被抬写,被果亲王允礼等参奏。
  三月二十三日,宗人府议将其革退王爵。雍正帝谕“尚望其回心归正”。
  三月二十七日,议总理事务王大臣功过,雍正帝言其无功有罪,宽免。
  三月,退总理事务。
  四月十六日,因工部所制阿尔泰军用之兵器粗陋事,受雍正责。
  十一月初二日,因内务府增减披甲人数事,受雍正责。
  十一月初五日,宗人府议其应革去王爵,撤出佐领。有旨宽免。
  十二月二十一日,护军九十六被毙事,遭宗人府参奏。雍正命每旗派马兵若干于其府周围防守。又于上三旗侍卫内每日派出四员,随其出入行走。
  雍正四年 (1726年)45岁
  正月初五日,与允禟、苏努、吴尔占等人被革去黄带子,由宗人府除名,削除宗籍。
  正月二十五日,受雍正命与允禵共议奏皇九弟允禟以密语与其子通信之罪。
  正月二十七日申时,长孙永类出生,嫡母舒穆禄氏。
  一月二十八日,将其妻革去“福晋”,休回外家,给房屋数间居住,严加看守。
  二月初七日,遭囚禁。
  二月,雍正令其之妻自尽,焚尸扬灰。
  三月初四日,令其改名。
  三月十二日,自改其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五月十七日,雍正帝召见诸王大臣,以长篇谕旨,历数其与允禟等罪恶。
  六月初一日,雍正将其于康熙、雍正两朝诸罪共四十款颁示全国。
  七月二十二日亥时,孙肃英额出生,庶母茂怡氏。
  九月初五日,其时已患呕病,病甚重。
  九月初八日,因病身亡。按,《世宗实录》记为九月初十日殁,此处取其子弘旺所著《元功臣名录》载:“雍正四年九月初八日薨。”
  九月二十九日,诸王大臣议奏应戮尸示众。雍正帝谕“既伏冥诛,其戮尸之罪著宽免”
  雍正十三年(1735年)
  八月二十三日,本日子刻,雍正帝逝世。
  十月初八日,乾隆帝命议其与允禟子孙屏除宗牒案。
  十一月二十八日,乾隆帝将其与允禟子孙均给出予红带,收入玉牒。
  乾隆四十三年
  正月,乾隆帝旨,令其复入宗室。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胤禩被恢复原名,收入玉牒,子孙一并叙入。这时胤禩之子弘旺已卒,弘旺第二子肃英额,第三子永明额在世。肃英额无子,永明额于道光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卒,享年八十四岁。其子绵森曾任马兰镇总兵,官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刑部尚书。绵森虽有四子,但前三子夭折,四字奕沆官工部员外郎,授侍诗学士,其子孙均是过继的。其过继孙溥宽为康熙帝第十五子愉恪亲王胤(礻禺)的后裔,其父载霞,三弟为辅国公溥钊。溥宽仅有一子毓漳,生于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十。

3,恭亲王的后代有哪些人?

1、子女 长女:荣寿固伦公主(1854年-1924年) 长子:载澄(1858—1885),郡王衔多罗果敏贝勒,享年二十八岁。嗣子溥伟,载滢长子。 次子:载滢(1861—1909),1868年出继钟郡王奕詥为嗣,袭贝勒,坐事夺爵归宗,享年四十九岁。 三子:载浚,早殇。 四子:载潢,早殇。 2、孙子 长孙:溥伟(1880—1936),恭亲王,载澄嗣子。 次孙:溥儒(1896—1963),著名书画家,清亡后改名溥心畲,其诗、书、画与张大千齐名,故后人将两人并称为“南张北溥”。 三孙:溥僡(1906—1963),著名书画家。 爱新觉罗·奕欣(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 咸丰年间,奕欣于咸丰三年(1853年)到咸丰五年(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奕欣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奕欣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被授予议政王之衔。 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到光绪十年(1884年),奕欣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期间虽在同治四年(1865年)遭慈禧太后猜忌被革除议政王头衔,但依旧身处权力中心。光绪十年(1884年)终于因中法战争失利被罢黜,史称“甲申易枢”。 一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善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才再度被起用。从光绪二十年(1894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初十日(5月29日)逝世,谥号为“忠”。 扩展资料: 恭亲王的其他亲属: 1、兄弟 长兄:爱新觉罗·奕纬,隐志郡王,母和妃那拉氏。 次兄:爱新觉罗·奕纲,顺和郡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三兄:爱新觉罗·奕继,慧质郡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四兄:爱新觉罗·奕詝,即咸丰帝,母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 五兄:爱新觉罗·奕誴,惇勤亲王,母祥妃钮祜禄氏。 七弟:爱新觉罗·奕譞,醇贤亲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八弟:爱新觉罗·奕詥,钟端郡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九弟:爱新觉罗·奕譓,孚敬郡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2、姐妹 皇长女:端悯固伦公主(1813—1819),葬许家峪园寝。嘉庆二十五年(1820)九月追封为端悯固伦公主。 皇次女:生于道光五年(1825)正月十三日,母为祥嫔钮祜禄氏,无封。 皇三女:端顺固伦公主(1825—1835),母孝全成皇后,追封为端顺固伦公主。葬陈家门园寝。 皇四女:寿安固伦公主(1826一1860),母为孝全成皇后,封寿安固伦公主。 皇五女:寿臧和硕公主(1829—1856),母祥妃钮祜禄氏,封寿臧和硕公主。 皇六女:寿恩固伦公主(1830—1859),母孝静成皇后,封寿恩固伦公主,指配景寿。 皇七女(1840—1844),母彤贵妃舒穆鲁氏,未命名,无封。 皇八女:寿禧和硕公主(1841—1866),母彤贵妃舒穆鲁氏,封寿禧和硕公主,指配札拉丰阿。 皇九女:寿庄固伦公主(1842—1884),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封为寿庄和硕公主,指配德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奕欣

4,恭亲王儿子叫什么名

长子载澄(1858—1885),郡王衔多罗果敏贝勒,享年二十八岁。嗣子溥伟,载滢长子。次子载滢(1861—1909),1868年出继钟郡王奕詥为嗣,袭贝勒,坐事夺爵归宗,享年四十九岁。三子载浚,早殇。四子载潢,早殇。

长孙溥伟(1880—1936),恭亲王,载澄嗣子。次孙溥儒(1896—1963),著名书画家,清亡后改名溥心畲,其诗、书、画与张大千齐名,故后人将两人并称为“南张北溥”。三孙溥僡(1906—1963),著名书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