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为什么艾滋病疫苗难以研制?

为什么艾滋病疫苗难以研制?

但是,在投入无数人力和物力之后,科学家至今仍然没有获得理想的结果。日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撰文表示,疫苗研究进展缓慢或许有多种原因,但至少有一部分应归结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人体中天然的HIV病毒抗体本身不够大,难以有效地中和病毒。 人体中Y型的抗体是中和病毒的最理想抗体,当它们的Y型双臂伸开并几乎在同时抓住目标病毒的蛋白时,就能发挥阻断病毒进入细胞和防止感染等作用。面对HIV病毒,能够阻断感染的抗体将突出在病毒表面的蛋白作为捕捉目标,这些蛋白就如同从病毒膜内长出的尖刺。如果病毒表面两尖刺的距离正好与抗体的臂展(即抗体两臂伸开的距离)相当,那么一个抗体在同一时刻可以也只能抓住(或锁定)两个尖刺。 文章第一作者、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物理学研究生约书亚·克莱恩说,抗体的双臂同时锁定病毒后,就使相互作用的能力提高百倍乃至千倍,这种相互作用有时也意味着抗体中和病毒能力的大力提高。他认为,具有双臂的抗体是确保其锁定病毒的天然方法。然而,这种双臂锁定的方式说易行难,至少对HIV病毒来说是这样。 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帕梅拉·比约克曼和克莱恩在论文中介绍了他们对两种不同的单克隆抗体中和HIV病毒能力所完成的研究。两种单克隆抗体均取自HIV感染者,它们分别是抗体b12和抗体4E10。前者能够锁定组成HIV蛋白尖刺上部的gp120蛋白,后者能锁定尖刺下部或茎部的gp41蛋白。 研究人员将两种单克隆抗体按照它们的组成部分进行了分解,并将两者对病毒的锁定和中和能力加以比较。他们发现,正如所期待的那样,单臂的b12抗体中和HIV病毒的有效性低于具有双臂的b12抗体。但是,对于4E10抗体,双臂本版的4E10抗体比单臂的在中和能力上没有多大的优势。 此外,他们还发现,尺寸大的4E10抗体的中和病毒效率低于尺寸小的4E10抗体。这些结果凸显了人们设计疫苗诱导类似4E10抗体时所将面临的潜在障碍。 对于b12抗体,它也存在着自身需要克服的问题。事实上,当更深入分析他们所获得的数据时,研究人员发觉与中和流感病毒的其他抗体相比,即使是具有双臂的b12抗体,它们的双臂要小得多。换句话来说,就是人体天然的抗HIV病毒的抗体在中和HIV病毒效能上比实际应有的要小许多。 追究其中的原因,克莱恩解释说,单个流感病毒表面分布有大约450个尖刺,而同其体积相当的HIV病毒表面的尖刺不足15个。HIV病毒表面尖刺数目少和间距更大的现实,致使出现病毒尖刺距离正好与b12或4E10抗体臂展(12纳米至15纳米)相当的情况成为难题。 克莱恩认为,HIV病毒可能通过进化,逃脱了人体免疫系统用于抵御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根据掌握的数据,似乎HIV病毒绕开了抗体发挥作用的关键———二价效应。比约克曼表示,新的研究帮助人们认清了在阻止病毒感染时抗体所面临的障碍,同时将有望解释为何人们在开发有效HIV病毒疫苗时情况如此难以琢磨的原因。 诺贝尔获奖者、生物学教授大卫·巴尔的摩认为,克莱恩他们发表的是一篇十分重要的论文,因为文章改变了人们在认识HIV病毒抗体为何效果差这一问题上的关注点。它将人们的注意力带向早已知晓但长期以来又一直被忽略了的双臂抗体攻击。论文说明抗HIV病毒的抗体使用单臂受到了限制,锁定能力差。

2,艾滋病疫苗人体实验中的志愿者是怎么找来的?

问题描述对这个实验的理解有误。
艾滋病疫苗人体实验,只打疫苗不打病毒。给人打病毒是通不过伦理审查的。
至于是否感染艾滋病,则是在以后生活中进行跟踪检测统计。
所以这种实验无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都需要大量的志愿者,而且要想更加理想还要尽量做到职业、地区、种族、性别、性取向、学历分布平均。
而且这个疫苗实验尤其推荐尚健康的高危人群参与。

3,年耗8亿美元的HIV疫苗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问世?

“Imbokodo”试验(HPX2008/HVTN 705)是强生旗下第一款“马赛克”疫苗的有效性研究,使用 Ad26 初免,gp140 加强。目前正在对南非、马拉维、莫桑比克、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共 2600 名年轻女性(18-35岁)进行测试。初步结果将于 2021 年公布。 2007 年的 “STEP”(HVTN 502)研究发现,HIV 疫苗促进免疫细胞攻击 HIV 后,反而可能增加免疫细胞被 HIV 感染的风险;2009 年启动的“HVTN 505”研究,也于 2017 年宣告失败,因为实验性疫苗既不能阻止 HIV 传播,又无法降低病毒载量。阻碍研发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遍布全球传播的 HIV 基因组的突变,及其带来的病毒株高度多样性。 迄今为止,只有 2009 年泰国与美国合作展开的“RV144”试验带来了一线曙光。受试者接种“RV144”试验疫苗(初次免疫制剂 ALVAC 及加强免疫制剂 AIDSVAX B/E)后,短时间内感染 HIV 的可能性比接种安慰剂的人低了约 60%。但这种预防效果在一年内却大打折扣——到三年半的研究结束时,这一优势降低到了 31%,因而这款疫苗最终未被建议推广。 目前,艾滋病的预防手段较为有限,主要包括避孕套和称为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的抗逆转录病毒方案(antiretroviral regimen)。位于秘鲁利马的技术、生物医学和环境研究中心(Centre for Technological,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的流行病学家乔治·桑切斯(Jorge Sánchez)说,PrEP 需每日服药,而多数人都难以坚持,药物的获取也并非易事,因而每隔几年注射几次疫苗的预防方案是更好的选择。

4,40年了,HIV疫苗有哪些突破,成功上市的概率有多大?

自HIV发现至今的30多年里,全球科学家和产业界从未停止过对HIV疫苗的研发。 HIV疫苗按时间研发,分成了三代疫苗的研究阶段:第一阶段的第一代gp120蛋白或多肽疫苗的研究,以激发体液免疫的抗体产生为主要目标,类似于A类疫苗研发,几十次I、II期临床试验和一次III期临床试验均以失败告终。这说明这些只能诱导结合抗体的疫苗,是不能对HIV感染提供足够的免疫保护的; 第二阶段的第二代疫苗,主要使用DNA和病毒载体疫苗,以激发T细胞免疫反应为主要目标,几十次I、II期临床试验未能进一步发展,两次以腺病毒5型为载体的IIb期临床试验则显示,该疫苗不仅不能对HIV感染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还增加了HIV感染的风险。这说明只有T细胞免疫也不能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 第三阶段的第三代疫苗,则使用不同疫苗的联合免疫策略,以同时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为目标。首个在泰国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的该类疫苗(RV144疫苗)是以痘病毒载体为初始免疫,gp120疫苗作为加强免疫,试验结果显示出31.2%的保护率。尽管保护效果还不尽如人意,但该类疫苗却是目前开发的HIV疫苗中唯一在人群中证明可产生一定免疫保护效果的疫苗。这为研究人员认识HIV疫苗保护性免疫和疫苗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仍然不足以产生有效的人群保护。 30多年的HIV疫苗研究,研究人员虽屡战屡败,但仍然屡败屡战。 日前,一条“强生宣布HIV疫苗临床试验结果:志愿者100%产生抗体”的微博在网络引发热议,半天内,就转发超过2万。不少人评论说,“HIV灭绝了”、“艾滋病疫苗来了”……果真如此吗?专家表示,事情没那么简单! 艾滋病疫苗研究据称取得重要进展事情源于强生公司宣布的一项临床试验结果,该公司进行了全球首次HIV疫苗人体临床试验,试验招募了393位健康志愿者,志愿者分别来自美国、卢旺达、乌干达、南非和泰国,结果显示,志愿者对HIV疫苗耐受性良好,并且100%产生了对抗HIV的抗体。 对此,很多人觉得这就是艾滋病疫苗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的证据。实际上疫苗的工作原理本身就是注射之后在人体内产生抗体,从而对相关病毒产生免疫功能。 还有媒体报道称,报告中说:“让受试者单次暴露于艾滋病病毒(HIV)下感染风险减少了94%,并且有66%的受试者在6次暴露于HIV下仍然受到保护,没被HIV感染。”这更被认为是疫苗具有效力的证据。 艾滋病疫苗真的来了吗?仅仅是从上面的报道来看,艾滋病疫苗研发可能取得了巨大进展。但这意味着艾滋病疫苗真的来了吗? 疑问1:“100%产生抗体”是什么意思? 真相:有抗体不等于能预防 “100%产生抗体”易被解读为该疫苗对艾滋病毒100%有效。但事实上,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教授张林琦解释:“所有疫苗注入人体后,都会产生抗体反应。”换而言之,“100%产生抗体”并不能直接证明这是一款能预防艾滋病的疫苗。意思是说,产生抗体和产生能100%免疫的抗体还不能直接划等号。 王宇歌目前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后,研究领域是艾滋病。他也持一样的观点:“尚不能证明疫苗有效,这个疫苗产生抗体是正常反应,但不能说明产生的是有保护作用的抗体。” 形象点说,抗体相当于身体内的警察,抗原则是进入体内的坏蛋。免疫反应就是警察动身去抓坏蛋的过程,可警察抓坏蛋并不一定每一次都能抓到。同理,强生方面提供的报告中提到的只是试验疫苗可以刺激受试者体内产生抗体(警察)并发生免疫反应(抓坏蛋),尚未证实该抗体能够成功中和HIV抗原(抓到坏蛋)。 专家表示,该临床试验仍处于早期阶段,在公开数据有限的情况下,将疫苗“100%产生抗体”解读为能“有效预防”是不够严谨的。对这款疫苗有效性的最终评价,需要至少5-10年的时间,才能见分晓。 疑问2:“单次暴露于艾滋病病毒下感染风险减少了94%”? 专家:这是动物实验结果 至于有媒体报道称报告中说:“让受试者单次暴露于艾滋病病毒(HIV)下感染风险减少了94%,并且有66%的受试者在6次暴露于HIV下仍然受到保护,没被HIV感染。”对此专家认为,首先这不是临床试验结果(这一试验不同于产生抗体的临床试验),王宇歌称目前相关研究的临床终点数据还没有被披露。 其次,所谓该疫苗“能预防性降低HIV暴露后感染率94%;在6次病毒暴露后,能够实现66%的彻底保护”,这一结果并不是在人身上试验的结果,而是之前在恒河猴上进行的“临床前”的研究结果。而HIV疫苗人体临床试验的保护力则需要在疫苗临床试验全部完成,甚至完成数年后才能获悉。 实际上,直接用健康人进行相关的试验存在巨大的伦理风险。注入疫苗之后,将健康人直接曝露在艾滋病病毒的威胁之下,在没有有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没有人可以承担一旦受实验者被感染艾滋病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疑问3:HIV疫苗,离我们还有多远? 真相:预计5年内不会出现 HIV疫苗,离我们还有多远?吴尊友表示,这不好预测,但从目前全球研究来看,他预计5年内不会出现。 简单的一个3期临床试验都要5年的时间。就是疫苗已经行了,理论已经可以了,要看看实际有没有效果,这样一个临床试验没有5年做不下来,何况现在还没有疫苗呢。所以,应该说是不可预测。如果非要说,5年以内不可能有疫苗。在艾滋病研究方面,更多的研究进展一种是新药的问世。就2017年的话,全球范围内,已经有7个新药注册了。还有一个是药品的创新应用。 疫苗属于药物范畴,研发和上市受到严格的监管和约束,在各国都是如此。不管是药物还是疫苗,从基础研发到最后与消费者见面,需要完成临床前的动物试验,以及从1期、2a期的早期人体临床试验一直到2b期、3a期、3b期的临床验证。目前,强生方面完成的尚是早期的试验(在报告中称能产生抗体的试验是1/2a期临床试验),其有效性、安全性等还有待之后几期临床试验的考验。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34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自从人类在30年前发现艾滋病病毒以来,已经有2500万人因感染该病毒而丧生。至今为止仍没有疫苗可以有效防止新的感染。

5,新型艾滋疫苗取得重要进展,离成功上市还有多远?

新型的艾滋病疫苗取得重要进展的新闻,很吸引人的眼球,实际情况如何呢?不药不药博士主要从艾滋疫苗研发的角度科普一下,当然,防治艾滋,目前最主要的就是杜绝性传播。 SIV和HIV 关于人类感染HIV的起源,现在普遍的认识是从猩猩传播而来,猩猩感染的叫SIV,人感染的是HIV,HIV就是SIV变异之后传播的结果。但比较不同的是,相比HIV对人体的感染,SIV对其天然宿主的感染在很多情况下不具有致病性。 SIV的天然宿主,像野生黑猩猩等,是能够被SIV感染,表现出类似人感染HIV的症状的,而白顶白眉猴就不是SIV的宿主,就不会致病。 曾经有一部电影,比较有意思,大致是说在一个原始部落中,部落的男人除了和自己部落的女人那个啥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嗜好,就是喜欢囚禁母猴子,给母猴子涂上口红、化了妆,强迫母猴子摆出各种妖娆的动作,部落男人以此来享乐。而这个过程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早期为什么会被感染艾滋病。当然生吃相关动物肉等行为也是原因之一。 为什HIV的摧毁能力这么大? 艾滋病毒攻击的是人体带有CD4受体的T淋巴细胞,一旦让它成功的攻击进入细胞,那么就一发不可收拾,细胞成了HIV的天然宿主,随意的休眠、肆意的复制,真真的把免疫系统重要的细胞变成了制造病毒的工厂。CD4 T细胞是最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如果这类细胞被破坏了,整个免疫系统就会遭到致命的打击,几乎会完全瘫痪,身体对各种疾病的感染都失去抵抗力。后果可想而知。 说回到HIV疫苗HIV疫苗最早从80年代初就开始研发,至今已近快40年了,仍没有有效的产品面世。其他重大传染性疾病基本有有了疫苗,而且都取得了很不错的防护效果,甚至有些像脊髓灰质炎等已经基本灭绝。 人和猴子虽然从种族上讲,比较接近,但是随着进化,基因组已经差异很大了,即使这则新闻如果是真的,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什么抗艾滋病的疫苗研发如此艰难? 其实疫苗制备工艺本身并不难,难的是需要在HIV身上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抗原,找到合适的抗原,再制备出疫苗。给人注射后,使人体产生可以中和这些抗原的抗体,达到保护作用。而实际呢? 艾滋病毒太狡猾了,大家都知道,艾滋病毒外观呈现为类球体,表面上的一些蛋白组成极容易变异,可能刚设计好了捕捉一个蛋白抗原,结果它又变异了,旧抗原产生的抗体就无法对其进行识别了。病毒内部的蛋白,倒是变异不大,但是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就算设计出了合适的疫苗,产生了抗体,也很难接触到病毒内部。 文中说,接种这种新型疫苗之后的猴子,能避免它们免受与人类艾滋病病毒相似病毒的感染。但是该研究目前并未进行攻毒试验,也就是说,虽然猴子体内产生了抗体,但这些抗体是否能有效的对抗人HIV病毒,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试验验证。之前40年的研发,都败在了只能产生足量的抗体,但就是没有保护力或保护率太低。 HIV的检测 怀疑感染的72小时内,可以用相关药物,比如逆转录酶阻断剂完成自救,这是其一。 其二,要提醒的是,HIV感染有窗口期,也就是说怀疑感染,或心虚需要抽血检测,在2周~8周以内,很可能是检测不出来的,原因是这时候的身体还没有产生足够的HIV抗体,目前的检测方法是无法定性检测的,所以结果很能是阴性。窗口期之外检测,还能真正排出感染HIV的可能。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副主任药师,高级营养师。不药不药不是专家,科普文章涉猎比较广泛,感兴趣的朋友请关注,会有不定期的惊喜送给您!

6,研制四十年,年耗8亿美元的HIV疫苗什么时候能真正问世?

“Imbokodo”试验(HPX2008/HVTN 705)是强生旗下第一款“马赛克”疫苗的有效性研究,使用 Ad26 初免,gp140 加强。目前正在对南非、马拉维、莫桑比克、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共 2600 名年轻女性(18-35岁)进行测试。初步结果将于 2021 年公布。 2007 年的 “STEP”(HVTN 502)研究发现,HIV 疫苗促进免疫细胞攻击 HIV 后,反而可能增加免疫细胞被 HIV 感染的风险;2009 年启动的“HVTN 505”研究,也于 2017 年宣告失败,因为实验性疫苗既不能阻止 HIV 传播,又无法降低病毒载量。阻碍研发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遍布全球传播的 HIV 基因组的突变,及其带来的病毒株高度多样性。 迄今为止,只有 2009 年泰国与美国合作展开的“RV144”试验带来了一线曙光。受试者接种“RV144”试验疫苗(初次免疫制剂 ALVAC 及加强免疫制剂 AIDSVAX B/E)后,短时间内感染 HIV 的可能性比接种安慰剂的人低了约 60%。但这种预防效果在一年内却大打折扣——到三年半的研究结束时,这一优势降低到了 31%,因而这款疫苗最终未被建议推广。 目前,艾滋病的预防手段较为有限,主要包括避孕套和称为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的抗逆转录病毒方案(antiretroviral regimen)。位于秘鲁利马的技术、生物医学和环境研究中心(Centre for Technological,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的流行病学家乔治·桑切斯(Jorge Sánchez)说,PrEP 需每日服药,而多数人都难以坚持,药物的获取也并非易事,因而每隔几年注射几次疫苗的预防方案是更好的选择。

7,鼓励艾滋病疫苗什么时候可以研发出来???

据公开新闻报道,目前已有两种艾滋病疫苗研制转入人体实验。2011年末,来自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利用基因改造技术改造艾滋病1型病毒,使其不具备致病性,再将其制备成疫苗。人体实验阶段自2012年始,共分3个阶段。可能就在2016年,艾滋病患者就能获得有效疫苗。目前,人们对艾滋病的预防和检测意识逐渐增强,唾液检测试纸既快速准确又安全隐私,天瞄的爱。卫可以帮您,全球唾液检测技术原创,20分钟就可出检测结果,阴性就是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