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生活旅游 > 正文

目录

1,点春堂的简介

点春堂的简介

小刀会起义时,这里是义军的城北指挥所,小刀会领袖之一的陈阿林就在此发号施令,指挥作战。堂内现存有晚清画家任伯年的巨幅〈观剑图〉和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对联“胆墨包空廓,心源留粹精”,歌颂了小刀会起义军谊迈的气概和崇高的精神。此外,堂内还陈列着起义军使用的武器、自铸的钱币,以及发布的文稿等文物。从万花楼向东,过龙墙月门,便到点春堂景区,主要有点春堂、打唱台、古井亭、快楼、和熙堂、静宜轩、听鹂亭等景点。点春堂为五开间大厅,高敞轩昂,堂名出自苏轼的祠句“翠点春研”。点春堂对面为金碧辉煌的“打唱台”,北面有藏宝楼,西北有明代古井一口,其东有湖石假山,山上有“快楼”,楼下有静宜轩、听鹏亭与和熙堂。点春堂为单檐九脊无顶,屋面坡度较平缓,正脊与檐口都有升起曲线。堂宽五间,木结构承重墙,木门窗。整幢建筑建于低矮的砖台基上,平面柱网由外二圈组成,柱形都是圆形直柱,内外柱的柱径均相等。堂内雕梁画栋,工艺精细,古朴宽敞。点春堂上的金字大匾,笔法苍劲,刚柔并济。朱红大柱、宏大斗拱和深远的出檐,均给人以雄壮有力的直感。

2,点春堂的特点是什么?

点春堂于清道光初年为福建花糖业商人所建,以作公所之用,共5间。厅堂画栋雕梁,宏丽精致,门窗的扇上雕刻戏曲人物,栩栩如生。堂名取宋代诗人苏轼词“翠点春妍”之意。 点春堂厅堂面对一座小戏台,镂金错彩,式样精巧,名“凤舞鸾吟”,俗称打唱台,是当年花糖业公所宴请演唱和岁时祭供之处。 打唱台东南有小假山,水从假山下石窦中流出,汇成小池,戏台一半架在池中,非常幽雅。点春堂后有临水槛,可凭槛观鱼,有匾额“飞飞跃跃”,字体飘逸洒脱。 后来因兵火,豫园香雪堂、点春堂、桂花厅、得月楼、花神阁、莲厅皆遭损毁。清嘉庆、道光年间,上海商业发展较快,一些商业行会在豫园设同业公所,作为同业间祀神、议事、宴会、游赏之处。1868年西园划分给各同业公所,各自筹款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