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生活旅游 > 正文

目录

1,潮汕历史名人

潮汕历史名人

前八贤 赵德 唐朝人,中进士以后就回到潮州隐居,不愿作官。 韩愈刺潮时要兴学育才,发现此人“沉雅专静,颇通经,有文章,能知先王之道,论说且排异端,宗孔氏……”便邀请他出来主持办教育之事。 在交往中,两人由于志同道合,逐步建立了友谊。 当韩愈将离潮时,还邀请他同行。 临别处,韩愈将自己所有的著作赠于了他,赵将其编成了《昌黎文录》,可惜此集现已流失。 许申 宋人,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进士,曾任韶州、吉州、柳州、建州等地知府,在任期间,“具有治迹”,“士民至今思焉”。 后官累刑部郎中。 曾向宋真宗“献赋颂以陈灾异,极诋时弊”。 宋神宗时,他“因上书极言新法不便”,结果遭贬。 张夔 政和八年(1118年)进士。 在廉州时,“却豪富贿,黜脏黩吏”,被大家认为是最廉洁的官。 后任新州知府,政绩更显著,兴学修堤,发展农业,当地人他所主持修筑的堤为“张侯坡”。 刘允 以“通经史,博极群书”著称。 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遗文甚丰,有200余篇。 他的长子刘[日方],官至龙图阁学士,曾著《幼幼新书》,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与影响的儿科医学著作。 林巽 宋仁宗时参加科举,在对策中,因直言不讳,忤犯了权贵,毅然回到潮州,埋头研究《易经》。 著有《易范》八篇,曾经记道:“五百年后,当有演绎吾书者。 ”可惜此书已散佚。 王大宝 建炎二年(1128年)得中进士第一甲第二名,官累礼部尚书。 此人性格刚直,极力主张废除苛捐杂税,当金兵南侵,他极力主战,与投降派作针锋相对的斗争。 颇具文采,名作有散文《韩木赞》等。 卢侗 “事亲至孝,为乡里所推重”。 他曾在潮州西湖山上盖了一间小屋,每天在那里读书,所以学识非常丰富,“博习经术,尤粹于《易》”。 后授国子监直讲。 吴复古 字子野,怪人也。 他向来任侠乐道,不愿做官。 李天章任登州太守时,他到登州旅游,得到可十二块“秀色灿然”的石头,船载以归。 有一次,他到京都去,遇见一个叫蓝乔的道者,便跟他游荡了6年。 后来,他回到家中,对其妻曰:“黄卷尘中非吾业,白云深处是我家。 ”别妻弃家,在麻田山上筑庵隐居。 苏轼把此庵名为“远游庵”。 他与苏轼兄弟交情很好。 后八贤 辜朝荐(公元1598—1668年) 字端敬,号在公;海阳大寨人(今广东潮州金石辜厝村)。 当年入于揭阳学籍应考登第,故《选举表》列其为揭阳人。 著名明末清初明朝、南明大臣。   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进士,授安徽柚城县知县,后任山东道御史、户科给事中、礼部给事中等职。   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40年),辜朝荐因督饷有功,受明崇祯皇帝赐御宴七次。   北京被清兵攻陷后,辜朝荐潜回故里。 后闻郑成功在厦门进行反清复明活动,他前往投奔郑氏。   南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郑成功渡台,命辜朝荐留守厦门。 郑成功逝世后,他渡海到了台湾,于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在在台湾彰化病故,终年七十岁。   辜朝荐是积极的反清复明份子,他辞却南明永历帝委以的御史高官,毅然投奔坚决反清的郑成功。 郑成功率师出发渡海 *** ,他被委以留守重任,可见郑氏对他是十分信任的。   在郑成功逝世后,辜朝荐渡海来到台湾,在台湾居住多年。 如今在台湾有一种说法,说辜朝荐在台湾彰化留有后代。 郭之奇(公元1607—1662年) 字仲常,又字菽子,揭阳人。 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永历时历官大学士。 明亡后率义 *** 战各地,抵抗清廷,康熙元年(1662年)殉难,清乾隆时赐谥忠节。 著有《宛在堂诗文集》,文录入《耆旧集》。 其诗共分十九集,为我潮历代存世诗作最多的诗人。 其诗之幽怨悱恻,直接楚骚遗响。 其早年作品,诗风清新而见地独特,如《望庐山和苏韵》诗:“相对无缘认岭峰,入看祇与白云同。 江舟竟日分横侧,真面遥临一水中。 ”苏轼《题西林壁》诗极富理趣。 郭诗则采用新的角度,言心若能如江水澄澈,纵使事物变化纷纭,也能了然于胸臆。 正合温丹铭对其“清乃能奇”的评语。 黄奇遇(公元1599—1666年) 又名黄享臣,号平斋,晚年自号绿园居士,生于揭阳县渔湖(今属榕城区)。 少年以文章知名,明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四年授固安县令。 任政期间,曾捐资修筑城墙、修撰县志、平冤狱等。 九年擢升为翰林院编修,参加编撰《熹宗实录》,历任春坊中允兼起居注。 十七年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煤山,朱明王朝后裔在两广一带建立南明王朝。 他随南明隆武帝抗清,授为少詹事。 不久,隆武帝被清兵杀害。 清顺治五年(1648年)出任南明永历朝詹事府詹事,复升礼部左侍郎,后又升为礼部和兵部尚书。 时南明朝中大臣,分为吴、楚两党,勾心斗角。 黄奇遇见国事每况日下,遂藉其母丧为名,回归老家闭门不出,自称“绿园居士”,以诗书自娱而终老。 宋兆禴(公元1600—1642年) 又名尔孚,号喜公,揭阳渔湖凤围村(今属榕城区)人。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举人,十年後即崇桢元年戊辰(1628年)与陈斯献、郭之奇、辜朝荐、黄奇遇、梁应龙、杨任斯、李士淳等潮籍举子共中进士、故称“戊辰八贤”,在潮州城内建有一座“盛世元凯”牌坊。 又因与揭阳郭之奇、黄奇遇、辜朝荐3人同科,人称“戊辰四俊”,并在榕城建一座“龙飞首盛”牌坊纪念。 中进士後,最初任江西广昌县令,10个月後,因母去世而归家。 在职时间虽短,但勤於政务,清理冤案,深受好评。 後任杭州仁和县令(即今杭县)。 於崇祯十五年(1642年)去世,年仅43岁。 宋喜公以诗名世,诗集有《学言余草》和《旧耕堂存草》2种。 近人辑有他的诗为《旧耕堂存辑》1册,计存诗作27首,未刊印。 李士淳(公元1585—1665年) 程乡(今梅县)人,官曲沃翼城县令,考选翰林院编修,累官吏部侍郎。 明末倡建元魁塔。 塔呈八角形,高42米,连地分8层,加塔尖葫芦顶共9层,顶用生铁铸成,塔内有螺旋式阶梯共154级,可通最高层,是“谋杀”胶卷的主要地方。 梁应龙(公元1597—1677年) 又名梁霖海,饶平人。 生于饶平县信宋都(今汫洲镇、海山镇一带)的书香世家。 明天启七年(1627年)中丁卯科举人,崇元年(1628年)中戊辰科进士。 初授太平府推官,掌管刑狱,执法不阿。 后任四川保宁知府,当时,农民起义军破安龙、漳州等30余城,保宁府岌岌可危。 梁应龙已被召入朝,仍同朝臣调兵遣将,战守历经5个月,起义军被瓦解。 接着由兵部主事调任户部员外郎,晋升分巡福建宁道,逮捕起起义军首领陈任。 嗣后清王朝建立,遂弃官回家。 此后在乡下30余年,锐志儒学,指导学生。 捐资筑东津堤,修河口陂,为农田水利造益。 清康熙廿一年(1682年)病卒于家中。 杨任斯 字君赓,普宁人,落籍海阳(今潮安县庵埠文里村)。 陈所献 字君赓。 潮州府普宁县庵埠镇文里村西畴美人,为保定府推官。   明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 出任保定府推官,他在任内断案谨慎,疑案大多揭明真情,洗清冤枉。 为官的时节俭如寒士,在闲暇时间读史书来娱乐。 当时有一个当权宦官路过保定,官府里的官员都争相向他奉承,只有陈所献没有怎么做,宦官便怨恨他,后来听说他的贤能,才开始改变态度。 不久,陈所献因为道德素质而被选入朝,在部里的科中任职。 后病卒

2,潮州有哪些名人???

潮州的名人有李嘉诚、饶宗颐、陈伟南、孙大文、刘允、蔡澜、杨世略、林大钦、林德镛、黄仁勇、萧端蒙、郑大进、翁万达、丁日昌、王大宝、陈梦龙、林大春等。 1、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祖籍福建莆田,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资深顾问, 是香港开埠后第三任首富。曾入选“世界最具影响力十大华商人物”。 2、饶宗颐。生于广东潮安县城(今潮州市湘桥区),祖籍梅县铜琶村,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艺术系伟伦讲座教授以及中国文化研究所顾问,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名誉教授。 3、陈伟南。1919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沙溪镇,1936年毕业于省立韩山师范学校。1937年赴港谋生,当过店员和小贩。香港沦陷后回乡务农。1946年再度赴港,艰苦创业,先后创办香港星洲胶业有限公司、香港星洲贸易有限公司、香港屏山企业有限公司。 4、孙大文。出生于中国广东省潮州市,食品科学家,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科学院院士、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终身教授。 5、刘允。博士,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后赴丹麦理工大学深造,获得电信管理博士学位。曾任谷歌全球副总裁、谷歌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