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生活旅游 > 正文

目录

1,彭城之战韩信在干什么?

彭城之战韩信在干什么?

彭城之战时韩信在陈仓和章邯作战。 彭城之战在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发生,是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彭城一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敢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战争影响 彭城一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他的父亲及妻子都被楚军俘获,众诸侯也纷纷背汉向楚。项羽则充分表现出他特有的英勇果敢、雄才大略的军事指挥才能,此战可以说是完胜的结局,项羽不但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更扭转了项羽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的政治局面,重新占据楚汉战争的主动权。

2,彭城之战,韩信有没有参加?

韩信参与了彭城之战,但彭城之战失败的责任不在韩信,而在刘邦。韩信在汉中被拜为大将后,一直没有领兵纪录,包括还定三秦的战役,韩信也是没有领兵纪录,更别说彭城之战了。 《史记 高祖本纪》记载: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史记 淮阴候列传》记载: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无论是高祖本纪还是淮阴候列传,都没有记录韩信参战破三秦的任何纪录,而且都是记载汉王刘邦亲自率军击破三秦之地,刘邦在灭秦时代一路向西一直都是自已亲自领兵打仗,并且一路都攻克了,刘邦军事上的成就虽然不如韩信,但是领兵打仗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如果韩信带兵参与了平定三秦的战争,那么一定会有记载的,唯一可能的就是韩信这个时候虽然拜了大将,但是还没有兵权,只是个高级军事参谋。再来看以下记录:《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记载: 还定三秦,至秦,赐食邑怀德。攻槐里、好畤,最。击赵贲、内史保於咸阳,最。北攻漆。击章平、姚昂军。西定汧。还下郿、频阳。围章邯废丘。 《史记 曹相国世家》记载: 从还定三秦,初攻下辩、故道、雍、嫠。击章平军於好畤南,破之,围好畤,取壤乡。击三秦军壤东及高栎,破之。复围章平,章平出好畤走。《史记 樊郦滕灌列传》记载:还定三秦,别击西丞白水北,雍轻车骑于雍南,破之。灌废丘,最。 这里记载了周勃、曹参、樊哙参与了还定三秦的战役记录,章平是章邯的弟弟,文中出现的地名好畤、咸阳等都在原三秦之地,围攻章邯最后固守的废丘是周勃与樊哙,至于韩信参与围攻章邯出自于明代小说《西汉演义》,演义是小说,怎么可能相信演义?周勃、曹参、樊哙这些参与还定三秦的将领都有记录,难道位高权重的韩信参与会不记载,只能一个可能:韩信没有领兵参战还定三秦。再来看彭城之战。 《史记 淮阴候列传》记载: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这里在韩信的本传中明确记载了韩信四月到彭城,汉军战败逃散而回。然后韩信收复散兵与汉王刘邦在荥阳会合,又在京县、索亭一带打败楚军,所以楚军不能继续向西进攻。 这里韩信收复散兵是接上一句:“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来说的,理解为汉军彭城兵败,所以韩信就收复散兵与刘邦会合在荥阳,如果韩信在废丘围攻章邯,怎么可能这么快赶到荥阳,废丘离荥阳可有500公里。京县是在今天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东南10公里的京襄城村。索亭是在今荥阳市城关乡张楼村位置,都是在荥阳的东边,京索之战都是在荥阳的东边开战的,是彭城逃向荥阳的必经之路。 而正因为彭城之战是刘邦负责的,所以失败由刘邦负主要责任,而韩信当时虽然在刘邦军中,但是在彭城之战前,韩信没有领兵的任何纪录,当时韩信在刘邦军中也就是一个高级参谋,所以韩信没有责任,况且当时张良和陈平也在刘邦军中了,都没有料到项羽会来这么一着,而整个彭城之战刘邦是统帅,所以刘邦负主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