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生活旅游 > 正文

目录

1,清明团子的由来和寓意

清明团子的由来和寓意

相传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饥饿难忍,村民做青团放在青草中,躲过清兵搜索才得以送给陈太平吃,青团就这样流传开来。清明时吃青团的寓意是为了纪念先人、团圆的意思。

清明团子是什么

清明团子就是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带有清淡却悠长的清香。

青团是江南人家在清明节吃的一道传统点心,据考证青团之称大约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古时候人们做青团主要用作祭祀,但现在它作为祭祀品的功能已日益淡化,而是成了一道时令性很强的小吃。

2,清明团子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

清明团子是纪念大禹治水之恩。 话说大禹(公元前22世纪)治水十三年过家门而不人,他用疏导之法,使三江通流入海,太湖水位下降,水患得以平息,为种植冬小麦创造了条件,深得苏州人的爱戴。直到今天,太湖流域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 相传苏州有位年青的后生,见清明节人们祭大禹都做精美的供品,认为这样不配大禹生前节约的品格,认为大禹在九泉之下一定不安心。清明节时正是冬小麦返青的时候,他与大家商量用麦叶汁水和糯米粉做成了青团子,将青团子供在大禹治水墓碑前,以士不忘大禹治水之恩。相沿成习俗。 清明节的来源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节气与节日的合体。清明节气是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之一,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 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