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生活旅游 > 正文

目录

1,福建省副省长有几位

福建省副省长有几位

8位。根据福建省政府官网,截至2022年12月11日,福建省副省长一共有郭宁宁、李德金、郑建闽、康涛、黄海昆、林文斌、李建成、昊南翔8位。福建省,简称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总面积12.4万平方千米。

2,福建省的委书记和省长是谁?

书记尤权简历
现任职务:福建省委书记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4年01月
籍贯:河北
学历:硕士

1969年9月——1976年1月
在黑龙江建设兵团二师十五团工作;

1976年1月——1980年9月
在北京一机床厂工作;

1980年9月——1987年7月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计划系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

1987年8月——1988年1月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教师;

1988年1月——2000年12月
在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任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副局长、局长;

2000年12月——2006年12月
任国务院副秘书长;

2006年12月——2008年4月
任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

2008年3月——2012年12月
任国务院常务副秘书长、国办机关党组副书记(正部级);

2012年12月——
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尤权同志是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省长苏树林简历
现任职务:福建省省长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2年03月
籍贯:山东
学历:硕士

苏树林,1962年3月出生,山东东阿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毕业。

1979至1983年7月在黑龙江省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3年7月在大庆油田工作。

1986年任大庆采油九厂地质研究所副所长。

1992年任大庆采油九厂副总地质师、高级工程师。

1995年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副总地质师、采油四厂厂长(其间:1995年9月破格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6年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助理、第一石油天然气开发事业部主任、副总地质师。

1997年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常务副局长。

1998年3月上旬主持大庆石油管理局的全面工作。

1999年1月11日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其间:1999年4月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1999年11月5日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副总裁,大庆油田公司董事长。

2000年9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副总裁,大庆油田公司董事长。

2002年12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大庆油田公司董事长。

2003年12月不再兼任大庆油田公司董事长。

2006年9月起任中共辽宁省委委员、常委。

2006年10月起任中共辽宁省委委员、常委、组织部部长。

2007年6月起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2011年4月任中共福建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中共福建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书记,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省长。
2011年7月被补选为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有三个方面: 1、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会公报着重做了阐述和强调。公报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3、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扩展资料: 1、我们的法治道路要扎根自己的传统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汉唐时期就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典,中华法系在世界几大法系中独树一帜。 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礼乐刑政、综合为治,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等法治思想影响深远。今天搞法治建设,应根植中国土壤,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不能抛却,也无法抛却历史传统、割断文化血脉。 2、我们的法治道路要立足自己的国情 两千多年前,商鞅就说过,“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又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治建设决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特别是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法治道路,取得法治建设的巨大成就,必须立足这个基础去不断发展完善。 3、我们的法治道路要解决自己的问题 治病要对症下药,射箭要有的放矢,法治建设也要着眼于解决问题,实现更好更优的国家治理。作为一个正在快速走向现代化的超大型国家,中国发展面临的问题的规模、复杂程度,是很多国家不曾遇到过的。 从经济社会发展看,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解决损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都对法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从法治建设本身看,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别人的经验固然可以参考,但说到底,针对自己病症的药方才最有效,走自己的法治道路才最管用。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嘹亮号角,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前进,我们就一定能够铸就法治中国新的丰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文明网-依法治国的康庄大道

4,天气预报是怎样知道天气的?

所谓天气系统是指能显示天气分析的气压系统。天气系统是天气的制造工厂,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比如,受大陆冷高压控制,天气晴冷,多吹偏北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多吹偏南风。冷暖空气交汇地带称为锋,受锋影响,天气突变,以阴雨天气为主。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台风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低气压,受台风影响,会造成大风和洪涝灾害。 发达国家天气预报有近140年历史。1854年英、法为了控制土耳其,向俄国宣战,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11月14日,英法舰队在黑海遇强风暴,风速超过30米/秒(11级),几乎全军复没。事后,巴黎天文台台长、海王星发现者勒佛里埃研究这次风暴路径,他收集了11月12-16日气象记录,查明风暴向东南方移动,在袭击联军舰队前一、二天,西班牙、法国西部已先受影响。勒佛里埃认为,若建立气象观测网,绘制天气图,可预报风暴移向移速。1863年秋,法国使用天气图向港湾发布风暴警报。此后,欧美和日本陆续绘制天气图,天展天气预报。 在中国,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出于侵略的需要,在北京和全国43个港口设立了测候所,从事气象观测和绘制天气图工作。1927年南京政府设立气象研究所,在竺可桢领导下,各地纷纷设立测候所,在培养人材、收集气象资料和科研方面取得相当成绩,但不正式对外发布天气预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气象事业迅速发展。到1957年按所政区划建成气象台站网。苏州市气象台1959年1月1日正式发布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是天气图、数理统计和群众看天经验。 数值天气预报是现代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遥感、计算技术和气象卫星资料的广泛应用,世界天气预报出现了新的飞跃,传统的天气图已被数值天气预报取代。所谓数值天气预报应用7个流体力学、热力学微分议程来描述大气运动规律,7个议程中含有7个未知数--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通过大型高速计算机求解方程组,获得未来7个未知数的时空分析,即未来天气分布。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开展数值预报业务,发达国家建立了全球和有限区域两种预报模式,计算机最高运行速度40亿次/秒。全还应数值预报模式垂直分层超过30层,水平分辨率60公里,预报可用时效中高纬10天,低纬5天。有限区域预报模式水平分辨率15公里,美国、德国可达2公里。 发达国家气象中心每天定时发布全国各城市或各区域(日本将全国划成191个格距20公里正方形区划)天气预报,预报时效7-8天,逐日滚动。各地气象台根据本地实况和预报员经验对气象中心发来的预报进行订正。几乎所有国家的气象部门都实行垂直领导,发达国家按气候区划设置台站。美国实行两级管理体制,即国家气象中心和天气服务台。国家级中心有9个--国家气象中心(逐日发布全国各城市7天预报)、国家飓风预报中心、国家强风暴预报中心、国家环境模拟中心、国家业务控制中心、国家水文气象预报中心、国家航空预报中心、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和国家气候预报中心。天气服务台有116个,每个服务台配备一部先进的多普勒天气雷达。9个国家中心承担着全国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航空、航海天气预报等任务。天气服务台负责接收国家中心发布的预报信息,结合本地最新气象资料和预报员经验,进行编辑和订正,作出本地天气预报。但国家中心发布的灾害性天气警报,天气服务台无权订正,理由有三条:一是只有国家中心才能获得全部数值预报产品,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和全国一小时一次的地面观测资料;二是国家中心预报员是通过全国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他们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三是经过三年对比证明,订正反而导致预报质量下降。日本气象体制分三级:气象厅、管区气象台和地方气象台。气象厅预报部每天发布全国191个区域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 在中国,1982年开展数值预报业务,每天制作北半球三天形势预报。1995年引进美国的Cray巨型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20亿次/秒)每天制作全球七天形势预报。1997年起每天制作全球十天形势预报。目前全球预报水平分辨率120公里,有限区域预报水平分辨率55公里。我国气象体制分成五级:中国气象局、大区气象局、省级气象局、市级气象局和县级气象局,全国气象部门共有6万多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气象事业的主要差距是: 1、资料同化系统落后,气象卫星、商用飞机和天气雷达的资料尚未进入数值预报系统。天气雷达定量测定降水尚未开展,卫星云图还停留在"看图识字"水平上。 2、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尚未形成业务。 3、天气预报重复劳动严重,主要原因是国家中心和省级气象台指导产品少、质量不高,指导不到位。下级台站为了服务,只能独立地制作长、中、短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