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廖仲恺简介

廖仲恺 中文名称: 廖仲恺 又 名: 夷白 恩煦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清代 民 族: 汉族 生 卒 年: 1877~1925 生平简介 廖仲恺(1877~1925) 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广东归善(今惠阳)人。生于美国旧金山。近代民主革命家, *** 左派。1893年(光绪十九年)返国。1902年留学日本,先后入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习政治经济。仰慕孙中山,萌发反清革命思想。1904年受孙中山派遣至天津发展革命势力。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主持执行部外务科工作;当选中国留日学生会会长。担任《民报》撰述,以"屠富"笔名译介亨利.乔治的《进步与贫困》一书,为民生主义进行理论宣传;译载《社会主义史大纲》、《无 *** 主义之二派》等文,广泛介绍无 *** 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1909年(宣统元年)学成回国,为在清 *** 中发展革命势力,报考而中法政科举人,派充吉林巡抚陈昭常幕撩,办理“间岛”交涉事宜。1911年广东光复后 *** 担任广东军 *** 财政部副部长。1912年改部为司,任司长,复改任总参议。1913年宋教仁被刺,潜赴北京运动国会议员反袁,险遭捕杀。旋回广东参与讨袁活动,失败亡命日本。1914年在东京参与组织中华革命党,任财政部部长,以后一直追随孙中山左右,主持财政。1917年参与护法运动。1919年与朱执信、胡汉民等在上海创办《星期评论》和《建设》杂志,积极宣传孙文学说,鼓吹"继续革命"。1921年协助孙中山北伐。1922年陈炯明叛变,被囚禁,旋被营救脱险。9月奉孙中山命秘密赴日本与苏俄特使越飞会谈,磋商中苏合作。1924年6月任广东省省长。1925年8月20日夜被暗杀。
2,廖仲恺是谁?
廖仲恺(1877年-1925年),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广东归善(今惠阳县)人,生于美国旧金山华侨家庭,近代民主革命家。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
遇刺身亡
廖仲恺不屈不挠地奉行三大政策,密切地同中国共产党人合作,支持工农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国民革 廖仲恺和子女廖梦醒、廖承志
命发展。但他所做的这一切无疑对国民党右派、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是极端要不得的。因此,中外反动势力都视廖仲恺为眼中钉,必欲置之于死地。孙中山逝世不久,谢持、林森、邹鲁等人便结成所谓的“西山会议派”,背叛孙中山三大政策,破坏国民革命领导力量的团结。从1925年7月开始,国民党右派分子邹鲁、孙科、伍朝枢等人就开始集中攻击廖仲恺,散布种种谣言,企图搞垮廖仲恺,否定三大政策。面对右派反对分子的汹汹来势,廖仲恺与他们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尤其使廖仲恺感到深恶痛绝的是,一部分国民党右派老党员,为了达到反共的目的,甚至不惜与北方反动军阀相勾结。5月间,廖仲恺发表了一篇《革命派与反革命派》的文章,对国民党老右派做了辛辣的批判,他说:“现在吾党所有反革命者,皆自诩为老革命党,摆出革命的老招牌,以为做过一回革命党以后,无论如何勾结官僚军阀与帝国主义者,及极力压制我国最大多数之工界,也可以称为革命党,以为革命的老招牌,可以发生清血的效力。不知革命派不是一个虚名,那个人无论从前于何时何地立过何种功绩,苟一进不续革命,便不是革命派。反而言之,何时有反革命的行为,便立刻变成反革命派。”这篇文章给邹鲁、孙科、胡毅生、林直勉、朱卓文等老右派刺激很大。他们对廖仲恺恨之入骨,其中一部分人便蓄谋用卑鄙的暗杀手段除掉廖仲恺。[2] 进入8月,满城风雨,流传着国民党右派要杀害廖仲恺的消息,一霎时间阴云四起,压力日增。当时在广州南堤有右派俱乐部“南堤小憩”,朱卓文等右派分子经常在此密划谋杀廖仲恺,他们熟知苏联顾问鲍罗廷、加伦和汪精卫、廖仲恺等,每日必集东山百子路鲍公馆会议。朱卓文等人起初欲以凶手用炸弹机枪狙击,把这些领导人员全部杀害,下手前,公安局长吴铁城获知此讯大惊,从中阻止了这次流血事件。廖仲恺面对这种情势,无所畏惧,继续孜孜不倦地工作。当他听说敌人要用机关枪杀他时,一笑置之,并对人戏言道:“暗杀用手枪炸弹是所见的,若是用机关枪,却新鲜的很。”何香凝劝他多加两个卫士防备一下,他不以为然地回答:“增加卫兵,只好捉拿刺客,并不能阻挡他们行凶。我是天天到工会、农会、学生会等团体去开会或演说的,而且一天到晚要跑几个地方,他们要想谋杀我,很可以假扮工人、农民或学生模样,混入群众中间下手的。我生平为人作事凭良心,自问没有对不起党、对不起国家,总之,生死由他去,革命我总是不能松懈一步的。”在8月18日国民政府的一次会议上,从在廖仲恺身旁的汪精卫给他写了一张条子,告诉他有人将对他不利,他当即表示:“为党为国而牺牲,是革命家的夙愿,何事顾忌!”8月19日,又有人以确切消息报告他,廖仲恺慨然道:“际此党国多难之秋,个人生死早置之度外,所终日不能忘怀者,为罢工运动及统一广东运动两问题尚未解决!”这一天,他又为给黄埔军校等筹集经费工作到深夜,很晚才回到家中。第二天上午,廖仲恺携夫人何香凝乘车前往党部开会,半路上遇见陈秋霖,随即同车前往,不想竟在戒备森严的党部门前,惨遭杀害,八月的广州出现了这一幕悲剧,苍穹为之低沉。
3,廖仲恺仲故乡在哪里?
廖仲恺的故乡在广东省惠州市仲恺区陈江镇。 廖仲恺的人际关系:祖父廖景昌:廖仲恺祖上是客家人,世代居住在广东梅县程江镇,清道光年间,廖仲恺的祖父廖景昌(17世)及堂叔祖父廖承昌等皆迁往惠州。 父亲廖竹宾:廖仲恺的父亲廖竹宾是位旅美华工,早年就读于香港圣保罗书院,毕业后到香港汇丰银行工作。 后再调往美国旧金山代理汇丰银行商务,家庭富有,娶妻梁氏,生三子一女:长子廖恩焘;次子廖恩熙(即廖仲恺);三子廖恩勋;女廖静仪。 叔父廖志岗:1893年廖竹宾亡故后,廖仲恺随母亲回到广州,投奔叔父廖志岗。廖志岗是位洋务人士,时任招商局总办,鼓励侄子继续学习西学,把廖仲恺送去了香港皇仁书院。
4,民主革命家廖仲恺简介
廖仲恺是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动价,也是 *** 左派领袖,与中国 *** 关系亲密,后世人将其比喻为中国 *** 的挚友。 廖仲恺为广东省归善县陈江镇鸭仔埗乡窑前村人,为汉族客家人,生于公元1877年,去世于公元1925年,本名叫廖恩煦,又叫廖夷白,其字为仲恺,后多以仲恺称之,因此后世人称其为廖仲恺。 廖仲恺虽然说是广东省客家人,但实际上他是华侨家庭出生,他们一家住在美国旧金山,而廖仲恺也是在旧金山出生的。巩固元1897年,廖仲恺二十岁的时候,与他的妻子何香凝在广州结婚,后来又东都日本求学。 正是在日本求学期间,廖仲恺结实了后来的那一批民主革命者,其中包括孙中山。因为与孙中山的相识,让廖仲恺有了依靠革命运动,解放中国,促使国家富强之心。所以此后他与自己的的夫人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后来也在东京加入了中国同门会,并且在同盟会中担任执行部外务科干事,还有天津同盟会主盟人。 从日本求学归来之后,廖仲恺在参加1909年的留学生科举考试之时,利用自己的身份在吉林展开革命运动。因为廖仲恺的积极宣传,使得民主思想得以在吉林地区开花结果,增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力量。 公元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军 *** 在广东成立,时任广州都督的胡汉民邀请廖仲恺担任都督府参议兼财政司副司长。廖仲恺欣然同意,从吉林省来到广东。后来孙中山从海外回国,让胡汉民跟随他一起前往上海,廖仲恺因此留下来领导广东的财政工作。在广州管理财政的时候,廖仲恺凭借其留学所学的经济学知识,以及其本人的理财只能,使广州财政迅速好转,而廖仲恺自己也因为“善于理财”崭露头角。 南京临时 *** 成立之后,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 *** 大总统。然而没有多久,革命果实就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辞去大总统职位回到广州。而廖仲恺、陈炯明也与孙中山一起回到广州廖仲恺简介,主持工作担任财政司司长。 *** 代理理事长兼中国“ *** 之父”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之后,廖仲恺开始暗地里策动反袁之事。后来为了推动袁世凯的统治,孙中山领导发动二次革命廖仲恺简介,最后失败。二次革命失败之后,许多 *** 人遭到了袁世凯的通缉。廖仲恺当时的上镜高达一万元,为了保命,廖仲恺只得与家人逃亡日本。在日本的时候,廖仲恺辅佐孙中山继续革命,后秘密回国,在上海广东等地联系革命者,组织反袁护法斗争。 1919年,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 *** 之后,廖仲恺任财政部部长。次年廖仲恺前往敦促陈炯明率军讨伐桂系军阀。 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重建军 *** ,廖仲恺任财政厅厅长,全力整顿财政,为孙中山出师北伐筹集军费。 1925年,孙中山去世之后,廖仲恺积极与 *** 合作,贯彻落实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也正是因为这样,引发了 *** 老派人氏的不满。因此廖仲恺在 *** 中的道路步步艰难,时时刻刻都受到压迫。 同年八月,廖仲恺在赴中央党部参加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的时候,在党部大门前被人暗杀。后来经查实,为 *** 右派分子胡毅先及其死党朱卓文、梁鸿楷、魏邦平等人。 一个彻底的爱国主义者,一个贯彻民主革命政策,积极谋划祖国富强之人,就这样牺牲了,壮志未酬身先死,实在可叹!
5,廖国勋与廖仲恺是什么关系吗?
廖国勋与廖仲恺没有关系。 廖仲恺人际关系: 1、祖父:廖景昌,廖竹宾之父。 2、父亲:廖竹宾,廖仲恺之父。 3、叔父:廖志岗,廖仲恺之叔。 妻子:何香凝,著名的国民党左派,1949年以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务。 4、女儿:廖梦醒,是革命烈士李少石的妻子。 5、儿子:廖承志,中共第一、第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的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八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6、儿媳:经普椿,廖承志之妻,经亨颐的女儿。 7、孙子:廖晖,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8、孙子:廖平,廖承志之子,贺龙元帅之女贺黎明的丈夫。 9、孙女:廖茗,廖承志之女。 10、外孙女:李湄,李少石和廖梦醒的女儿,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宋庆龄基金会理事。早年曾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扩展资料: 廖仲恺1877年4月23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后赴日留学,就读于日本私立第一学府早稻田大学。父亲因病去世后和母亲回国,1925年被刺杀身亡。 廖仲恺协助孙中山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此后,全力辅佐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并极力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和捍卫者。与中国共产党人精诚合作,支持工农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国民革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