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生活旅游 > 正文

目录

1,开国上将有哪些人?

开国上将有哪些人?

1955年开国上将以姓氏笔划为序,排名不分先后,名单如下: 1、王平; 2、王震; 3、王宏坤; 4、王建安; 5、王新亭; 6、韦国清; 7、乌兰夫; 8、邓华; 9、叶飞; 10、甘泗淇; 11、吕正操; 12、朱良才; 13、刘震; 14、刘亚楼; 15、许世友; 16、苏振华; 17、李达; 18、李涛; 19、李天佑; 20、李志民; 21、李克农; 22、李聚奎; 23、杨勇; 24、杨至成; 25、杨成武; 26、杨得志; 27、宋任穷; 28、宋时轮; 29、张宗逊; 30、张爱萍; 31、陈士榘; 32、陈再道; 33、陈伯钧; 34、陈明仁; 35、陈奇涵; 36、陈锡联; 37、周桓; 38、周士第; 39、周纯全; 40、赵尔陆; 41、洪学智; 42、钟期光; 43、贺炳炎; 44、郭天民; 45、唐亮; 46、陶峙岳; 47、萧华; 48、萧克; 49、阎红彦; 50、傅钟; 51、傅秋涛; 52、韩先楚; 53、董其武; 54、彭绍辉; 55、赖传珠。 这五十五名上将级别为: 一、正兵团级33名。 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克农、李达、杨成武、李涛(瑶族)、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谢富治、李志民、黄永胜、朱良才、杨勇、傅钟、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 二、副兵团级19名。 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叶飞、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成(侗族)、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壮族)、吕正操。 四、准兵团级1名。 贺炳炎。 五、无军队级别者2名。 乌兰夫(蒙古族)、阎红彦。 扩展资料 解放前后,解放军干部和全国党政干部一样,较长时间实行供给制,没有工资,个人的吃穿用由公家全包,经济情况略有好转的地区,按照任职情况给予数量微薄的津贴,以补零用。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地方和军队干部,才根据每个人参加革命工作的年限、历史贡献、所任职务等综合因素,评定了级别,干部按级别享受工资津贴和其他物质待遇。 开国上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代表红军、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有杰出贡献的将领。 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这57位将军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过重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开国上将”。 1956年授予王建安上将军衔。 1958年授予李聚奎上将军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开国上将;人民网-开国上将纪念馆

2,开国上将有哪些人?

刘亚楼是开国上将之一。刘亚楼 1911年出生,福建武平县人。原名刘兴昌,曾用名刘马长,刘振东。1927年,刘振东参加家乡共产党小组的活动,并担任联络员,1929年加入共产党,为了表示“工作更上一层楼”的决心,刘振东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刘亚楼。 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在此之前的10月25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1955年刘亚楼被授衔为中国开国上将,这位开国首任空军司令员却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以55岁之龄撒手而去。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支队政委、团政委、师政委、师长、纵队副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东北野战军参谋长、东北军区参谋长、四野兵团司令员等职。 刘亚楼原名刘兴昌、刘振东,曾用名撒莎,化名王松。1910年4月8日生于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一个农民家庭。9岁时读私塾,10岁上崇德小学。1924年入湘店高等小学,1926年考入长汀省立第七中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开国上将之刘亚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