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生活旅游 > 正文

目录

1,阿尔卑斯山是哪个国家的?

阿尔卑斯山是哪个国家的?

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中南部,覆盖了意大利北部、法国东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南部及斯洛文尼亚。 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南部地区,是由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在南北方向碰撞挤压而隆起,山脉总体呈东西走向,绵延1200千米,平均海拔达3000米,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是一座高山。 阿尔卑斯山脉是一列年轻的山脉,地势十分陡峻,由于板块挤压的继续,海拔还在增高,山顶广大区域有大量冰川覆盖。 著名山峰 1、勃朗峰(Mont Blanc) 海拔4810米,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位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的交界处,它是西欧的最高峰,由Jacques Balmat和Michel-Gabriel Paccard于1786年首登。 2、马特洪峰(Matterhorn或Monte Cervino) 海拔4478米,马特洪峰是阿尔卑斯山脉中最著名的山峰,位于瑞士和意大利的边境,附近是瑞士瓦莱州小镇采尔马特和意大利亚奥斯他谷的小镇布勒伊-切尔维尼亚。 3、杜富尔峰(Dufourspitze) 海拔4634米,杜富尔峰是阿尔卑斯山第二高峰,向西正对马特洪峰,是位于瑞士和意大利边境的罗莎山群(Monte-Rosa-Massiv)的最高点,属于瓦莱阿尔卑斯山(或本宁阿尔卑斯山),北临瑞士小镇采尔马特(Zermatt)。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阿尔卑斯山脉

2,阿尔卑斯山在哪个国家

阿尔卑斯山(Alps)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覆盖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6个国家。西起法国东南部尼斯附近的地中海海岸,呈弧形向东北方向延绵1200公里,东止奥地利的维也纳盆地,但主要分布在瑞士和奥地利国境内。 阿尔卑斯山脉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有82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峰,这其中又有超过一半位于瑞士的瓦莱州。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位于法国和意大利的交界处。 有高山就有大河!欧洲著名的罗纳河,莱茵河都发源于阿尔卑斯山上的冰川。罗纳河发源于瑞士少女峰附近的冰川,一路向西,冲刷形成瓦莱峡谷。流经日内瓦、洛桑附近的开阔低洼地带形成了日内瓦湖,然后流入法国境内,最后在马赛注入地中海。 而莱茵河更是由几条发源于阿尔卑斯的源流汇集,中下游大部流经德国,最后注入北海。阿尔卑斯山横穿瑞士中南部。瑞士60%的国土面积被阿尔卑斯山脉覆盖。 在瑞士旅行,要么驱车穿行在阿尔卑斯崇山峻岭之中,要么泛舟于冰川汇聚成的高山湖泊,要么健步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即使漫步在伯尔尼附近的草原,也是在冰川河流冲积的平原上.阿尔卑斯山孕育了瑞士这个国家,给了它高山,大河,湖泊,草原等这些最美的自然景观.

3,阿尔卑斯山的形成

阿尔卑斯山的形成原因:“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而形成的,属于地壳运动的结果。 阿尔卑斯山是由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通过挤压形成的,经过碰撞和摩擦之后,海底深层岩石被挤压向基岩形成褶皱,然后慢慢堆高并接近现在阿尔卑斯山的高度。阿尔卑斯山的山脉呈弧形,长1200米,同时海拔约为3000米,最高峰为勃朗峰。 阿尔卑斯山脉上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早在1.8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北大西洋扩张,南面的非洲板块向北面推进,古地中海下面的岩层受到挤压弯曲,向上拱起,由此造成的非洲和欧洲间相对运动形成的阿尔卑斯山系,其构造既年轻又复杂。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时形成一种褶皱与断层相结合的大型构造推覆体,使一些巨大岩体被掀起移动数十千米,覆盖在其他岩体之上,形成了大型水平状的平卧褶皱。西阿尔卑斯山是这种推覆体构造的典型。更新世时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 山区为厚达1公里的冰盖所覆,除少数高峰突出冰面构成岛状山峰外,各种类型冰川地貌都很发育,冰蚀地貌尤其典型,许多山峰岩石嶙峋,角锋尖锐,挺拔峻峭,并有许多冰蚀崖、U形谷、冰斗、悬谷、冰蚀湖等以及冰碛地貌广泛分布。 现在还有1200多条现代冰川,总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其中以中阿尔卑斯山麓瑞士西南的阿莱奇冰川最大,长约22.5公里,面积约130平方公里。 近百万年以来,欧洲经历了几次大冰期,阿尔卑斯山区形成了很典型的冰川地形,许多山峰岩石嶙峋,角峰尖锐,山区还有很多深邃的冰川槽谷和冰碛湖。直到现在,阿尔卑斯山脉中还有1000多条现代冰川,总面积达3600平方公里,比欧洲国家卢森堡还要大。

4,阿尔卑斯山是怎么形成的

阿尔卑斯山脉是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期间涌现出来的,阿尔卑斯造山运动约在中生代将近结束的7000万年前开始的。在中生代期间(2.5亿~6640万年前),河水将被侵蚀的物质冲刷并沉积在被称为特提斯海的广阔洋底,并在这里缓慢变成由石灰岩、黏土、页岩和沙岩组成的水平岩层。 在第三纪中期(约4400万年前),非洲构造板块向北移动,与欧亚构造板块碰撞,那些早先沉入特提斯海的深层岩石被挤压向结晶体的基岩及其周围而形成褶皱,这些深层岩石随同基岩升高至接近今日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度。 扩展资料 在阿尔卑斯山脉范围内,各地的高度和形态大不相同:有主山脉周围低洼的前阿尔卑斯形成褶皱的沉积物,也有内阿尔卑斯结晶体地块。从地中海到维也纳,阿尔卑斯山脉可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各段都有几个不同的小山脉。 冰川作用改变了自然环境:谷地的气候比周围的高处温和得多,人类可深入山区建立居民点,交通便利了;由于冰碛沉积,土质也较为肥沃。在现代,仍有严重的冰川侵蚀在继续。在阿尔卑斯山脉中,仍有成千平方哩以上的冰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尔卑斯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