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吕雉简介

吕雉- 汉高祖后 汉高祖的皇后吕雉。单父(山东单县)人。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把女儿许配给他。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秋,吕雉归汉后,留守关中。刘邦称帝后,吕雉被立为皇后,子刘盈为太子。 吕后为人有谋略,汉初,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统一的局面。前195年,刘邦死,惠帝立,尊吕后为皇太后,惠帝仁弱,实际由吕后掌政,前188年,惠帝崩,立少帝,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吕后逐杀少帝,立常山王刘义为帝。『号令一出太后』,吕后先后掌权达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 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后有政治家的风度,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下书羞辱吕后,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 吕后晚年,因没有子孙,怕高祖的子孙欺凌吕氏,故大封外戚诸吕为侯。前180年,吕后崩,终年六十二,与汉高祖合葬长陵。诸吕欲为乱,周勃、陈平等诛平。 中国古代的史学家,对历史的评价都是逃不出儒家思想的框框套套,两千年来,儒家思想成为评价历史功过的一把铁尺。我们有幸生活在思想活跃的年代,使我们对历史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分析、探讨。我觉得评论历史人物时候,不应在遵从以前的看法,应该从此历史人物对当时和以后的影响来评论,所谓「民为天,社稷次之、君轻」。只要他对百姓好,把当时的国家治理得好,那怕他是女人还是外国人。人民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私人生活是次要的。 历史上对吕雉的评价毁誉参半。但无论如何,在我们的年代,看到的是她在当时为她的子民所作出的成绩为定论的。所以仅在这一方面,对她的评价应该是正面的。 吕雉简介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高祖逝世后,便被尊为皇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开启了专权的先河。在她在位期间,对施政方面做了许多的贡献,被世人给予极大的肯定。在统治期间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下令鼓励民间藏书,恢复旧典。为后来的统治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吕氏名雉,是汉高祖刘邦的原配夫人。也是在一次宴会上,吕父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于是吕雉就嫁给了任亭长的刘邦。婚后勤俭持家,生有一儿一女。后因刘邦被项羽所打败,吕雉被抓住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刘邦称帝,吕雉被立为皇后。 吕后为人有勇有谋,刘邦即位初期,曾协助他杀掉韩信,消灭分裂势力,统一政权。前195年,刘邦驾崩,由刘盈继位,实则由吕后掌管朝政。虽表面掌管大权,实则是遵守刘邦的遗嘱任用部分开国大臣。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吕后采取“无为而治”,在巩固政权的同时,打击了诸侯王和政治上的干预派。总之,在吕后统治时期,不管是在政治还在经济,思想上都为后来的统治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统治期间的所作所为,使很多封国没能强大起来,严重的削弱了分封制度。如果没有吕后的作为,怕也难以集中中央皇权制度。所以以一句来说:她是中国分封制度的挖掘人。 吕雉怎么死的 吕雉,生在公年前241年-前180年,是当时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她也是历史上已来第一位有记载的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她也是自秦始皇时期以来的第一位称帝的女皇,并且开创了在政治上外戚干政的先河。 在统治时期,吕后处事有谋略,想当初吕雉帮助刘邦杀掉韩信,消除分裂势力,巩固统一的局面。在刘邦死后,吕后被尊为皇太后,虽然立惠帝为皇帝,但当时的惠帝年弱便由吕太后掌握朝政。在前188时期,惠帝驾崩,便立了少帝为皇上。可谁知,少帝一直记恨吕后杀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一直抱怨在心。吕后有了察觉,便暗中杀害了少帝。从此到以后,吕后先后掌权约16年,成为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之一。 自从吕后当政,政事就被处理的仅仅有条,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得到进一步推广。即便是她当时掌握实际大权,但她还是遵循刘邦所命人安排的遗嘱。之后,不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她都处理得十分妥当,同时她在位期间所有的措施都为以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一代枭雄,吕后到底是怎么死的,备受人们争议。根据历史上的记载说。吕后是病死的。就在前180年时期,吕后不慎染病,便一病不起。在她晚年后,因为没有子孙,又担心汉高祖的子孙会欺负吕氏家族,于是大封外戚。也许为正是因为自然生病和自己生性多疑的心思导致一代女皇于前180年驾崩。 吕雉长什么样 两个词成就了一位伟大的女人:欲望和妒忌。欲望使她不甘被寂寞控制,便绞尽脑汁的结交和控制男人。嫉妒让她对自己所憎恨的女人加以报复。她心狠手辣,工于心计,靠着明争暗斗,左右逢源一步一步走上权利的顶峰。她便是历史上第一位能够行使皇帝权利的女人——汉高祖刘邦之后吕雉。 在秦汉末年时期,山东富豪吕公的两个女儿都出落得漂亮端庄,相邻的大户人家都相争着求亲。吕公善于面相,认为之间的女儿都是富贵相,将来可是要嫁到豪门的。可是就在一次的偶遇中,吕公见到了刘邦,并当场就将小女儿许配给他。 大女儿吕雉由于已经许配给了别人,于是暗生嫉妒,想方设法将刘邦占为己有。刘邦起兵反秦,反响越来越大,项羽势力强大,于是自封为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刘邦对此不服,楚汉相争就由此而来。吕雉被擒拿当做人质,聪明的吕雉可不甘做人质,便施展魅术迷惑项羽,联手项羽的嫔妃,牵制项羽,最后使项羽疲于奔波,不得不讲和。 刘邦趁项羽的疲惫状态一举端没了他,一个月后,刘邦登基,立吕雉为皇后,这时刘邦身边的女人越来越多,心里万分痛苦。刘邦死后,吕雉掌朝,为了报复自己的敌人,采取最毒辣的手段加以报复。后历尽险阻,使得朝政稳步前进。但终究心力交瘁,最后死去。 作为一位女性,她杀伐果断,刚柔并进,是历史上仅有的厉害人物之一。对她的丰功伟绩,也是加以肯定。 刘邦爱吕雉吗 刘邦和吕雉成婚时年纪都不小了,一个是因为游手好闲,娶不到妻子,一个是因为要求太高,千挑万选嫁不到满意的丈夫,这两个人却凑到了一起。吕雉嫁给刘邦是由吕公做主的,在一次会宾客的时候,吕公看到了刘邦的不凡,决定将心爱的女儿下嫁给他。 吕公的这个决定遭到吕雉母亲的反对,因为在常人看来,当时的刘邦都不是好的人选,年纪大,又无所成,还好色懒惰。但是吕公相信刘邦不是一个常人,将来会成大事。就这样,吕雉与刘邦成了亲,过起了他们的小生活。 那时的吕雉还算贤惠,对于刘邦婚前的儿子刘肥没有说什么,在家负责照料家务,侍奉公婆,养育子女,在田地劳作。刘邦不常回家,在外处理公务,偶尔会回来团聚,在一次放跑犯人后,被官府追捕而逃到芒砀山,吕雉还不远千里给他送去吃穿物品。那个时候的刘邦应该是爱吕雉的,虽然日子清苦,但是还算幸福。 后来,刘邦在本彭城被项羽打败,自己逃走了,吕雉、刘太公等人被项羽俘虏,在敌营过着艰辛的人质生活。直到两年后的鸿沟之盟,吕雉在得以回来,但是刘邦有了年轻貌美的戚夫人,她缺少了陪伴刘邦的机会,还听说了当年刘邦抛弃子女,心中自然不舒服。刘邦当了皇帝,也立了吕雉为后,立其子刘盈为太子,但是几次都想改立太子。这时候的刘邦显然更爱戚夫人,吕雉也对他心寒。 许多人们在谈论吕后的同时都会很八卦的聊一聊吕雉的私生活。从历史角度来说,吕雉是刘邦的结发妻子,曾帮助刘邦夺取江山,对待刘邦也很体贴。但是这也是很多人受争议的一点,许多人说吕雉给刘邦戴了绿帽子,在外面有了情夫。而这个情夫就是审食其。 审食其是刘邦的老乡,也是第一批参加起义的老同志。当年刘邦外出起义,留下自己的哥哥和审食其帮忙照顾自己的父亲和家人。按理来说,任何一份工作都有他的使命,不论贵贱,部分也只是分工有些不同罢了。但是根据他们起义打仗来说,流血牺牲确实要比审食其的分工要来的有意义些,对于他的贡献确实有点上不了台面,也不难怪说他是靠着钻皇后的裙子上位的。 当初刘邦被项羽打败,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吕雉被抓去成了人质。审食其也被抓住去做陪同人质,很多人就在背后议论,吕雉就是在这个时候对审食其产生了感情。之后刘盈,吕雉的儿子,听到这样的传言,瞬间就怒了。 但身为儿子并不能拿母亲怎么样,于是就把燃烧的火焰对准了审食其。根据《汉书·朱建传》里的记载,内容大概是,吕后没脸面对自己的儿子,为自己的情郎求饶,不能就这样看着他死去?那是,审食其有个朋友叫做朱建,此人能说会道,于是走惠帝的幸臣闳孺的路线。说得很干脆,暂时保证审食其一命,但终究审食其不得善终,被淮南王用铁锤打死。 汉皇后吕雉和刘邦唯一的儿子是刘盈,其次就一个女儿。汉皇帝刘盈是西汉的第二位皇帝,当时还年纪轻轻的就当了皇帝,年龄也不过为16岁。在刘盈当政期间,大力实施仁政,减轻农名的负担,缩减赋税。政治清明,举国上下国泰民安。善用头脑,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在思想文化上面,废除旧时的秦时禁锢,主张黄老哲学代替法家学说,打开了思想发展大门。在建设一方面,虽然刘盈在位时间短暂,却完成了长安城的全面修整。根据相关历史家考证,那时长安是世界上可以和罗马相媲美的了。 可惜汉惠帝仁慈软弱,在位期间的朝廷大权实际上掌握在母亲吕雉手中。所以对这一期的时间记录为“吕太后本纪”而不是“惠帝本纪”。在公元前188年,年仅23岁的惠帝就驾崩了,葬于安陵。 虽然在位期间,朝廷大权掌握在吕后手中,刘盈无从伸展,但也没什么过错,以至于后世对这一人物的评价无非就是软弱无能,导致昏庸。若从性格上看,刘盈长的确实也不彪悍,从他执意要保护弟弟和哥哥就可以看得出来,刘盈不像他的父亲母亲一样果断,他天性善良,纯真,有的是关爱之心,而不是像他人那样处处提防、陷害他人。 也以至于看到自己的母亲毒害戚夫人一族时的心狠手辣,悲痛大哭。这样的表现,看得出刘盈在孝顺与仁爱极端冲突时的无力与无奈。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称汉高后、吕太后等。她与刘邦共定天下,是自皇帝制度实行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是一位站在权利顶端的传奇女性,一生中有无数个令人惊叹的故事,而这些故事虽令她握有权利却也令她变得残忍。戚夫人沦为人彘的悲惨经历,就是一个见证。 吕雉下嫁刘邦后,悉心照料家务,刘邦外出后,独自支撑家庭,可谓是贤德。楚汉战争后,吕雉与刘邦父母被俘,置于楚军中为人质。次年,获释,刘邦称帝,立吕雉为后。 虽然成为了皇后,但却失去了刘邦的宠爱,因为刘邦身边出现了一位宠姬,称戚夫人。戚夫人年轻貌美、善解人意、能歌能舞,对刘邦体贴入微,每逢刘邦有心事,都会想方设法排解,令刘邦十分宠爱,而吕后已年老色衰,更是备受冷落。戚夫人的宠爱,成为了吕雉心中的伤痛与怨恨的对象。 戚夫人的出现,夺得刘邦的全部宠爱,致使不畏艰辛陪刘邦四处征战的结发妻子吕雉备受冷落,而后,因戚夫人生下一子,刘邦几度想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儿子,为太子,奈何吕雉在张良的计策帮助下,使刘邦灭了换太子的想法。而吕雉也因此事对戚夫人更加恨之入骨。 刘邦死后,吕雉成为太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戚夫人穿囚服、戴铁枷。在永春巷凿米,后因戚夫人歌唱自己的悲惨经历,而被吕雉弄做人彘,关在茅厕中。其手段之残忍,令人战栗。 吕雉与戚夫人的结局令人唏嘘,一个是备受冷落,最终却处于权力的顶峰,一个受尽宠爱,却沦为人彘,令人不禁感叹。 在中华绵延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传奇人物。他们或是戎马一生,驰骋沙场;或是运筹帷幄,满腹经纶,智谋频出。在这些英雄人物之中,也会诞生几个传奇般的女性,她们拥有不输于男子的才智和气概,可说是“巾帼不让须眉”。而同为生活在秦末汉初那段波澜起伏的历史中的人物,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和项羽的爱妾虞姬都有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吕雉 首先是吕后。她名雉,字娥姁。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也是子秦始皇嬴政一统中国之后,第一个专门用来记录皇帝的政治临朝称制的女性。她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以至于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甚至把她列入了专门记录皇帝政治举措的本纪之中。 在刘邦死后,开始执掌大权,而继位的皇帝也就是她的儿子惠帝刘盈只是徒有皇帝之名而已。在吕后“执政”期间,她施行与民休养的举措,废除挟书律,积极鼓励民间进行藏书和献书等活动。这一行为为后来著名的盛世“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得来说,吕后既有预定的功绩,又有残害功臣的一面,因此历史上对她的评价多是毁誉参半。 而虞姬历史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只知道她天生丽质,又能歌善舞,可谓是不可多得的佳人。她一位仰慕项羽的勇猛威武,因此甘愿陪着他四处征战,一路不离不弃。在项羽被刘邦围困在垓下时,为了不拖累他,勇敢拔剑自刎。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因此后世之人多对虞姬感到钦佩和敬慕。 特别要指出的是,吕雉和虞姬在历史上并不认识,甚至可能都不曾见过面。千万别被现在的某些影视剧所毒害而认为他们之间有不同寻常的秘密。 吕雉杀戚夫人 吕雉一生励精图治,成为一代枭雄,可毕竟人无完人,掌握大权的吕雉也并非如此顺风顺水就掌握到了大权,必然要历经一些过程。虽然历史上的吕雉好评不断,但伴随她的依旧有些她的片面之处。 “史上最毒毒妇的吕雉”从她的从政角度来说或许有些不妥,但是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后宫来说,这也许是最恰当的,毕竟并不是空穴来风。 作为当时事件的主人公吕雉和戚夫人,当中的利害关系匪浅。戚夫人是刘邦的另一个宠妃,曾伴随刘邦征战沙场,也是西汉时期的歌舞名家。受宠多年,为刘邦生有一子名为赵如意。也正是因为戚夫人的到来,加重了欺负人的醋意和嫉妒。 之后做了许多不是人做的事情,其中就包括将戚夫人制成“人彘”,也正是因为这样,成就了吕后中国史上最毒毒妇的骂名。究其原因,无不是后宫争宠,争夺太子之位。当初刘邦得到了天天下,却早已嫌弃吕后年老色衰,不论干什么身边跟着的都是戚夫人陪着。 戚夫人的儿子,日渐长大,其行为举止像极了刘邦。渐渐地,戚夫人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于是暗中教唆刘邦换掉太子,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刘邦也为之动摇。这话传入吕后的耳朵里,当即就产生了要除去戚夫人一党的决心。 于是趁着刘邦驾崩,吕后命人将戚夫人抓了起来,为了能够很畅快的泄愤,便实施了史上最狠毒的“人彘”酷刑,戚夫人的儿子也被暗中下了毒酒,变成了僵尸。也正是这样她被留下了骂名,成就了她历史上最毒“毒妇”的骂名。 吕雉杀韩信 韩信死于汉皇后吕雉之手人人都知道,那么吕雉为什么要杀掉韩信,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韩信为人简单,锋芒毕露,吕雉害怕有朝一日韩信策反,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在没有请示刘邦的情况下,私自斩杀了韩信三族。 韩信也可以算是开国功臣,大部分的汉室江山可以说是韩信一手打下的,因此韩信威望极高,若有一天要造反,恐怕刘邦也未必是韩信的对手。至于吕雉要杀了韩信,过程如下。 在汉高祖时期,陈稀造反,刘邦外出打仗,吕雉待在宫内,一次无意间发现,陈稀与韩信秘密书信来往,多是劝韩信策反,韩信十分犹豫。当时刘邦当上了皇帝开始诛杀开国功臣,即便这样,韩信仍就决定协助刘邦。 之后韩信的一个手下犯了错误准备诛之,可谁知该手下的弟弟向吕后报信,骗她说韩信要造反。于是吕后找来萧何商量对策,骗韩信说,刘邦灭了陈稀要开庆功会,要求前来参加。当时的韩信并不是知情,便高兴的前往宫中。 当韩信被骗来到宫中,立刻就被抓了起来,于是破口大骂,一位将领才说出来实情。吕后一看时机成熟,便当机立断将韩信杀掉。还灭了韩信父族、母族和妻族。 就这样,鸟尽弓藏,兔死狗亨。有多少开国大将被疑心所杀,当初的誓言共患难、享清福,被疑心所扼杀。连韩信这样的开元大将都被诛杀,那其他的就可想而知了。 关于吕雉的电影 纵观影视剧剧场,关于历史人物“吕雉”的影视剧并不是很多,历史上的她开创了外戚干政的先河,统治时期也做了许多的贡献。但是关于该人物传奇一生的电影似乎少之又少。就我所知道的有三部,分别是:《西楚霸王》、《破釜沉舟》、《王的盛宴》。 《西楚霸王》这部电影演绎了自秦亡后,项羽主持分封天下,自己成为西楚霸王,刘邦入汉后与项羽对峙,展开连年开战。这部古装剧场面浩大,阵容坚强。电影全部片长三个小时,剧中作者细腻笔触描写楚汉相争的故事。同时,整部电影除了历史演绎风格外,还加强了对女性地位的描写,尤其是撰写了刘邦的妻子吕雉暗恋项羽的情节遭到大家的争议。 在《王的盛宴》这部剧中着重讲述了刘邦与项羽、韩信这三位历史人物的一生事迹。两千年的前的中国,秦王暴政,荒诞无垠,于是各诸侯起义造反。作为两个反对秦朝暴政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带领着自己得队伍一路反抗,结果就是,霸王项羽错失杀害刘邦的大好机会,便将一腔热血洒乌江。刘邦和他的妻子吕雉成为了辉煌宫殿的主人。 久居住在宫殿中,受到权利的诱惑,今日的刘邦似乎忘记了昔日并肩作战的岁月,开始逐渐怀疑其身边人,还将其一一诛杀。一段悄无声息的杀戮开始蔓延开来。因此,这部剧称得上是一部认真的电影。 关于吕雉的电视剧 最近以来,吕太后的名字屡屡在耳边响起,作为一位第一个开创外戚干政专权的女性和第一个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的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自古英雄多磨难,关于讲述她的历史,我想电视剧是最能够反应她这一人物的了。 有关吕后为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品差不多有20来部了,例如:《楚汉河界》、《吕后传奇》、《楚汉骄雄》、《楚汉风云》等等。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我想《楚汉传奇》最是能展现出这一时代的人物历程。《楚汉传奇》中刘邦和吕雉的扮演者是陈道明、秦岚。 这部剧的前三十多集大致分三条线索来演绎,分别是:秦末宫廷、项羽与叔父起兵、刘邦沛县起兵。从秦始皇死于出巡,到刘邦称帝,剧情以历史为脚本,大多都忠实于历史。但其中一角晨曦公主却是虚构人物,剧中的她表现英勇,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 说到巾帼,有一人物不得不提起,她就是刘邦的妻子吕雉。初嫁给刘邦时,刘邦并不富裕,他们生有儿女一双。后来刘邦起兵打仗,流落在外。吕雉一人承担家里的一切,性子坚韧、冷静。后又在楚汉时期,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吕雉被项羽俘虏成为人质,时长约两年之久。 两年后,吕雉历经险阻,突破重重困难,协助刘邦当上皇位。在其逝世后独揽大权,因其政治上的表现,被后人夸奖。而在这部剧中扮演吕后的秦岚,将吕后的精明能干,有勇有谋的人物特点表演的淋漓尽致,也不愧是汉朝时期的开国皇后。
2,吕雉简介
吕雉简介 吕雉,吕文之女,汉高祖刘邦之皇后,史称吕后。 楚汉战争时,吕后与刘邦之父曾为项羽所擒,知道项羽与刘邦讲和时才被释放。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立吕雉为皇后。吕雉很有谋虑,但性情非常残酷。她在未央宫害死了韩信,又使人诬告彭越谋反,灭其宗族。 刘邦十分宠爱戚夫人,并打算立戚夫人生的赵王如意为太子。刘邦死后,吕后在诸大臣的帮助下立自己生的刘盈为太子,就是汉惠帝。但吕后仍不放心,将其戚夫人砍去四肢,挖去双眼,熏聋双耳,药哑嗓子后扔入厕内,叫做“人彘”。有派人毒杀了如意。 吕后将自己的外孙女张嫣嫁给儿子为后,结成了一对怪异的夫妻。公元前188年,汉惠帝抑郁而终。吕后先后立了两个少帝:先是少帝刘恭,冒称是刘盈之子,四年后,眼看秘密泻露,将其杀害。又立恒山王刘义,自己临朝称制,排斥老臣,任用亲信,分封吕姓诸王,违背了刘邦与众大臣公立的“非刘氏不王”的约定,开始了八年的专制统治。 公元前188年,吕后病逝于未央宫,终年六十二岁。她死后,吕姓诸王谋反,被周勃、陈平剿灭,杀其宗室三千余人,消灭了吕氏之祸。 吕后在历史上算是个出了名的人,至今仍有许多人一提到吕后的狠毒和权变就心悸。然而早年的吕后并不如此,还称得上贤惠的女人,她为了刘邦历尽艰辛,九死一生。 她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只是沛县的一个泅水亭长,亭长也就相当今天的派出所长。吕后的父亲过生日,吕后的父亲是沛县县令的好朋友,刘邦拍马屁,当然要去祝寿,刘邦没有什么钱,但他脸皮厚,胆子大,居然虚报一笔礼品就堂而皇之人席。这事是少见的,吕后父亲知道后,本是带些怒气出来瞧瞧,一见却大吃一惊,因为吕后的父亲精于相人之术,刘邦隆准龙颜,有天日之表,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当机立断,不顾妻子的反对,把爱女嫁给了芝麻绿豆般的小官刘邦。 刘邦将吕后娶过来之后,时常为了公务以及与朋友们周旋,三天两头不见人影,织布耕田,烧饭洗衣,孝顺父母及养育儿女的责任,都一骨脑儿地落在吕后一人身上。 早年的刘邦可说有些无赖,常戴一顶自制的竹帽到处闲逛,骗吃骗喝,一次押解囚犯,因自己酒醉而使囚犯逃跑,自己也只好亡命芒荡山下的沼泽地区。贤惠的吕后除独立支撑家庭外,还不时长途跋涉,为丈夫馈送衣物及食品。据说刘邦匿居的地方,时常有一片云气笼罩,吕后追踪而至,便一定能够找到刘邦。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率众进人沛县被拥立为沛公,吕后当时也水涨船高,被尊称为吕夫人,等到刘邦攻入咸阳,被西楚霸王项羽立为汉王,吕后又晋级成了王妃。 但吕后并没有因此过上舒适的日子,在接下来刘邦和项羽打得天昏地暗的楚汉战争中,吕后成了项羽的俘虏,甚至在项羽把吕后押到两军阵前,以烹杀吕后威胁刘邦时,刘邦居然笑嘻嘻地说,你爱杀就杀,悉听尊便。我想当时的吕后一定是心寒如冰,透骨冰凉。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中,吕后一直被囚在楚军之中作人质,受尽了折磨和 *** ,挣扎在生死边缘,使其心理和精神受到了严重打击,也造成了以后多疑与缺乏安全感的后遗症,变成心地狭隘,紧张恐怖,阴狠毒辣,以及凡事先下手为强的性情和办事手法。 及至楚、汉罢兵言和,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项羽才将吕后归还刘邦,对吕后来讲,真是恍如隔世。 后来刘邦毁约,重挑衅端,最终在垓下之战中打败项羽,统一宇内,刘邦当上皇帝,吕后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后。 汉高祖刘邦长年在外征战,随军帐幕中自然不乏红粉佳人,这也是他与项羽的一点不同之处,项羽是只钟情于虞姬。在这些红粉佳人中,共有薄姬,戚姬,曹姬等多人。一个人既然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多几个女人侍候,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吕后也明白这个道理。那么是什么使吕后变成一个阴险狠毒的人呢?除了前面提到的战俘生活外,主要还是权势害人,在最高权力中心——皇宫,权力之争常常是你死我活的,你即使不想做,形势也逼迫你做,更何况吕后本身就是一个权力欲十分强烈的女人。 一切都好说,但一旦发生实质的利害冲突,甚至影响到未来的安全问题时,吕后便感到如坐针毡,日夜不安。 最大的问题出在戚姬身上,戚姬身材修长,气质高华,在定陶与刘邦相遇,自此两人情投意合,成了一对誓同生死的烽火鸳鸯。戚姬的儿子叫如意,言谈举止都有刘邦的风范,刘邦对他十分钟爱,加上戚姬的枕边进言,吕后儿子刘盈的怯懦不讨刘邦喜欢,刘邦大有废掉刘盈的太子头衔,另立刘如意来继承自己衣钵的可能。这件事的态势在不断发展,吕后整天胆颤心惊,眼看戚姬先是夺走丈夫的爱,如今又要攫取太子的位置,一个是情仇,一个是政敌,她必须反击,但也必须小心翼翼。 汉代定鼎以来,千方百计想要罗致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来为治理国家出谋划策,但“商山四皓”听说刘邦不太重视儒生,言语之间又喜欢不干不净地骂人,所以始终不肯应合。 所谓“商山四皓”就是商山之中的四位隐士,名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用里。这四位饱学之士先后为避秦乱而结茅山林。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林壑幽美,云蒸霞蔚,地势险峻,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 为了巩固儿子的太子地位,吕后求计于张良。经过张良的穿针引线,刘邦都没有请动的“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和吕后的诚心感动,答应出山,作太子的宾客。经过这四位长者的教导及潜移默化,刘盈的修养和见识大有长进。 一天,宫中大排筵席,四位须发皆白的长者,肃立在太子刘盈身后,等到汉高祖得知他们就是“商山四皓”时,便知道太子已不可废。他知道连自己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都已成为太子的宾客,看来太子羽翼已成,当刘邦回到后宫把这一消息告诉戚姬时,戚姬立即泪流满面,戚姬为排谴心中的悲痛和不安,悲歌一曲,希望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得到保证,刘邦无言以对,也只能用一曲悲歌诉说无奈。 这次吕后在张良的帮助下,取得意外的胜利,连雄才大略的刘邦也一筹莫展。 巩固了太子的地位,吕后接着就是要树立自己的威望,吕后在树立威望中做得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杀了韩信,把自己的威望建立在韩信的人头上,使群臣慑服。 汉初三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在汉朝建立后就过上半隐居生活,已不构成威胁;抚百姓,致稼稻使国富民强的萧何不是那种争天下的人,而且在政权建立后是急需的发展生产的人才。只有领兵多多益善,攻城夺隘,出奇制胜的韩信,始终是刘邦放心不下的,更何况韩信当年在楚汉之争中,在刘邦最危急的时刻,要挟过刘邦封王。 汉高祖刘邦登上皇帝宝座之后,一般与他一同打天下的功臣,仍然举止粗豪,不顾礼法,甚至醉后拔剑起舞,砍去殿柱,闹得不成体统,直到经过叔孙通订定朝仪,朝廷之上才算有了规矩,据说汉高祖刘邦当时由衷地说道: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滋味。但一班自传功高盖世的将帅仍有不臣之心,汉高祖厉行打击,首当其冲的便是令刘邦深心不安的韩信,他首先把韩信由齐王改封为楚王,又由楚王贬为淮阴侯,又用陈平的计谋捉住韩信,废为平民,但汉高祖刘邦一直没有杀韩信,因为高祖曾与韩信有约: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吕后就偏偏把刘邦都不杀的韩信,用布兜起来,用竹签刺死,杀他过不见天,不见地,不见铁器。司马迁写《史记》,记载汉高祖听到韩信被吕后杀后的心情是:“且喜且哀之”,这话道出了多少背后的故事,自己不忍杀戮功臣,而自己的妻子却刚毅果敢地了解自己心中的疙瘩,自然不免思潮起伏,感慨万千。 吕后这招确实收到了杀鸡做猴的作用,朝中大臣看到她连韩信这样的人都敢杀,不免都对她畏惧几分。 淮南王黥布反叛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高祖正在病中,原本是要派遣太子刘盈率兵讨代,却硬是被吕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逼上了战场,说什么“黥布是天下猛将,很不容易对付,太子去岂不是羊入虎口!而诸将又多是太子的叔伯辈,只怕难以心甘情愿地俯首听命。”说来说去还是心痛亲生儿子,不顾丈夫的死活。 刘邦扶病出征,虽然很快就平定了叛乱,但也不幸身中流矢,伤口溃烂,拖了三个月而驾崩,只活了六十三岁,据载刘邦重病时,吕后曾试探过政权的继承问题,问病中的刘邦,萧何之后谁为宰相,刘邦告诉她用曾参,她又问曹参之后又谁为宰相,刘邦告诉她,用周勃、陈平,吕后还要问时,刘邦不耐烦地说。那已不关你什么事了。刘邦死前特地杀白马为盟,遍告天下,非刘氏不能封王。看来刘邦对吕后也有所防备,不知是不是巧合,就在陈平、周勃为相时,合力结束了吕后的统治,看来雄才大略的人就是与众不同。 太子刘盈即位,还只十七岁,天性仁慈柔弱,一切权炳都操在吕后手中,吕后恨透了戚姬与赵王如意,于是一幕惊心动魄的大血案迅速在宫中展开,首先幽禁了戚姬,再遣使把赵王如意从邯郸召进京内,纵然刘盈极力袒护这个异母弟弟,结果仍是被吕后毒杀。对于眼中钉,肉中刺的戚姬,吕后砍掉她的手足,挖眼烧耳,灌上哑药,丢进厕所里,让她辗转哀号,称为“人彘”,惨不忍睹。吕后还特地要她的儿子皇帝去看,刘盈得知“人彘”就是威姬时,大惊失色,泪流满面,喃喃说道:“太残忍啦!那里是人做的事,太后如此,我还凭什么治理天下!”他受不住惊吓,从此大病经年,天天借酒浇愁,不理朝政。 吕后一方面用血淋淋的手段对付刘氏子孙,一方面使吕氏昆仲位居要津,还用笑盈盈的方法拉拢皇亲国戚,梦想一步一步篡夺刘家天下。 吕后的亲生儿子刘盈尸位素餐,病病歪歪地当了七年傀儡皇帝便死去了,后宫美人所生的儿子刘恭继位为少帝,因童稚口无遮拦,触犯了吕后的忌讳,四年后被幽杀,另立刘弘为帝。又过了四年,吕后病笃,仍然不肯放弃权柄。但这时刘家子孙和一班元老重臣已容不得她放肆,朱虚侯刘璋和周勃、陈平等先发致人,发动兵变,这是吕后不曾料到的结果,她的兄弟,侄子吕禄、日产等人手握重兵,都不堪一击,吕后在惊吓中死去。 吕后是个刚毅阴狠,不甘雌伏的角色,高祖死后,她独立掌政十五年,是个厉害角色,虽然满手血腥,但是她也有一些为人称道的政绩,先是辅助高祖画谋定策,争夺天下,后来又减轻百姓负担,导正社会风气,废除许多繁苛的法令,尤以废除“三族罪”和“妖言令”为百姓所称道。《史记》和《汉书》都称赞她:“高后女主,制政不出闺阁,而天下晏然,刑法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吕后最大的缺点是嫉妒心太重,私心太重,手段过于残酷,竟然想以吕氏来代替刘氏干辛万苦得来的江山,终至败亡,吕后死后,薄姬的儿子代王刘恒被迎立为帝,即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从此历史上有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3,关于吕雉的历史真实故事
吕后吕后(前24 —前180 ),名雉,刘邦之妻,单父县(今山东东单县)人,刘邦称帝,立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 高祖死,吕后以惠帝年少,便策划诛杀诸旧臣,从中取得实际政权。 又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使她变哑,并置之厕中,名为「人彘」。 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而死。 吕后遂临朝称制,为中国帝后专政的第一人。 吕后早年称得上是贤惠的女人,她为了刘邦历尽艰辛,九死一生。 她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只是沛县的一个泅水亭长,亭长也就相当今天的派出所长。 吕后的父亲过生日,吕后的父亲是沛县县令的好朋友,刘邦拍马屁,当然要去祝寿,刘邦没有什么钱,但他脸皮厚,胆子大,居然虚报一笔礼品就堂而皇之人席。 这事是少见的,吕后父亲知道后,本是带些怒气出来把他赶走,一见却大吃一惊,因为吕后的父亲精于相人之术(也就是看面相),刘邦隆准龙颜,有天日之表,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当机立断,不顾妻子的反对,把爱女嫁给了芝麻绿豆般的小官刘邦。 刘邦将吕后娶过来之后,时常为了公务以及与朋友们周旋,三天两头不见人影,织布耕田,烧饭洗衣,孝顺父母及养育儿女的责任,都一骨脑儿地落在吕后一人身上。 早年的刘邦可说有些无赖,常戴一顶自制的竹帽到处闲逛,骗吃骗喝,一次押解囚犯,因自己酒醉而使囚犯逃跑,自己也只好亡命芒荡山下的沼泽地区。 贤惠的吕后除独立支撑家庭外,还不时长途跋涉,为丈夫送去衣物及食品。 据说刘邦匿居的地方,时常有一片云气笼罩,吕后追踪而至,便一定能够找到刘邦。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率众进入沛县被拥立为沛公,吕后当时也水涨船高,被尊称为吕夫人,等到刘邦攻入咸阳,被西楚霸王项羽立为汉王,吕后又晋级成了王妃。 但吕后并没有因此过上舒适的日子,在接下来刘邦和项羽打得天昏地暗的楚汉战争中,吕后成了项羽的俘虏,甚至在项羽把吕后押到两军阵前,以烹杀吕后威胁刘邦时,刘邦居然笑嘻嘻地说,你爱杀就杀,悉听尊便。 我想当时的吕后一定是心寒如冰,透骨冰凉。 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中,吕后一直被囚在楚军之中作人质,受尽了折磨和 *** ,挣扎在生死边缘,使其心理和精神受到了严重打击,也造成了以后多疑与缺乏安全感的后遗症,变成心地狭隘,紧张恐怖,阴狠毒辣,以及凡事先下手为强的性情和办事手法。 及至楚、汉罢兵言和,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项羽才将吕后归还刘邦,对吕后来讲,真是恍如隔世。 后来刘邦毁约,重挑衅端,最终在垓下之战中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刘邦当上皇帝,吕后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后。 吕后为人有谋略,汉初,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统一的局面。 前195年,刘邦死,惠帝立,尊吕后为皇太后,惠帝仁弱,实际由吕后掌政,前188年,惠帝崩,立少帝,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 吕后逐杀少帝,立常山王刘义为帝。 『号令一出太后』,吕后先后掌权达十六年。 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 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 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 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 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 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 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 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 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后有政治家的风度,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下书羞辱吕后,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吕后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 」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 吕后晚年,因没有子孙,怕高祖的子孙欺凌吕氏,故大封外戚诸吕为侯。 前180年,吕后崩,终年六十二,与汉高祖合葬长陵。 诸吕欲为乱,周勃、陈平等诛平。
4,关于吕雉的故事
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xū),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砀郡单父县(今山东菏泽市单县)人,后世把她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
吕后性格刚毅,她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开始杀人立威。第一个被她选中的就是已被废为淮阴侯并监视居住的韩信。她趁刘邦在外征战之际,与萧何用计杀掉了韩信,从而成功震慑了其他功臣。不久,梁王彭越被刘邦其废为庶人、削职流放蜀地。途中遇吕雉,彭诉说无罪,吕雉答应为他说情,将其带回咸阳。她对刘邦说:“你把彭越放走,等于放虎归山。”刘邦遂将其处死,杀掉并剁成肉酱分赐与其他诸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