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生活旅游 > 正文

目录

1,天杵乐队的简介

天杵乐队的简介

藏文名字:གནམ་ལྕགས་རོལ་ཚོགས།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摇滚乐队——西藏天杵乐队是西藏第一支摇滚乐队,和那片雪域高原一样神秘,他们展现给世界的是纯净之下一声声直接的呐喊……《天杵》专辑词曲间充溢着大自然的气息,透射出激情摇滚和柔情摇滚慑人心魄的独特魅力,既有愤怒悲伤的宣泄,也有浪漫情怀的倾诉,内心真实感受铸就的摇滚诗句化作真切的人文关怀,散播着人性的光芒。 “我们发行专辑最主要的目的是传播思想”,乐队灵魂人物鼓手旦增达娃说,“我们关注的不只是某个民族而是整个人类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要唤醒大众思考人性究竟怎样才是最好的。” 天杵是由6个藏族大男孩组成的乐队,他们当中科班学音乐的只有两个人,鼓手旦增达瓦和贝斯手扎西平措。据他们自己介绍,鼓手旦增达瓦是乐队的老大哥,是乐队的灵魂人物,自小热衷于摇滚乐,有西藏摇滚乐第一人之说。早在5年前,他就在拉萨首创了西藏酒吧音乐文化基地——不插电音乐厅吧。也正是不插电特有的气息召唤了他们——对民族音乐一样有着特殊爱好的年轻人。“天杵”的鼓手旦增达瓦在“迷笛”音乐节上演奏“天杵”的主唱索朗旦增在“迷笛”音乐节上演唱乐队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固定的职业,曾经学邮电专业的贝斯手扎西平措,带着追求音乐的理想,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半路出家读完5年的西藏大学音乐专业,现在是一名中学音乐教师,也是乐队队长。主唱索朗旦增,从小习舞,是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的舞蹈演员。索朗念扎是德语导游,他是乐队的主音吉它。节奏吉它索朗尼玛,是审计员。他们能够在一起组建一支乐队,出版今天的这张颇具社会轰动效益的处女作品,完全是凭着他们对音乐的无比热爱。

2,天杵乐队的风格与追求

天杵本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霹雳或雷,另一个就是指天生铁,从地下挖出来的金刚杵、金刚橛,或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小的金属物件,敲之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当我们谈到乐队为什么取名叫天杵时,他们说:'天杵'在佛经里边传说是一种降魔的法器,能代表西藏本土文化或是风俗。这是命名之初的出发点。另一层含义,就是说我们乐队的音乐风格比较尖锐,因为摇滚乐本身就比较激进。我们的音乐就是要真实地表现社会生活中的美好,展露社会、人性中的另一面。 的确,天杵的作品,比如他们在原有民歌的基础上创作的《欲望》、《仁增旺姆》、《拉布达布》等音乐作品,给世世代代歌唱善良与美好的民族音乐带来了全新的天地。拉布达布是藏族广为流传的一个虚拟人物,讲述替父从军的小英雄故事,但是他们却把拉布达布用来指代社会上碌碌无为、没有抱负、虚荣心强、只会幻想成就和金钱的人,进而对他们进行尖酸的讽刺,最重要的是这首歌是用hip-hop(说唱)形式来创作的,结果刻薄的讽刺变成了幽默的调侃,反而更加意味深长了。乐队节奏吉它手索朗尼玛这样解释:我觉得说唱这个节奏给人的,就是非常的震撼。如果用比较迟缓的旋律唱,很难达到这种境界,所以现在这种处理手法是恰到好处的。《拉布达布》在曲风上先引藏族儿歌,副歌又加上现在非常流行的 hip-hop节奏,使得每一个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人都会有全新、却又似曾相识的奇妙感觉。《青稞酒谣》是最有特色的一首,它是后藏著名的敬酒歌,天杵给它换上了典型的rap曲风。藏语歌曲用这样相对时尚的曲风来处理还是第一次。他们在介绍改编这首民歌的初衷时说:那首民歌唱了几百年还是一种形式,我们就想,在不动原有的民歌基础上再加一些东西,就试着加了一些西方音乐形式和节奏,感觉不错。天杵6个大男孩,用音乐给心灵和社会搭桥。他们虽然用躁动的音乐和社会对话,但是他们心思缜密,用心良苦,每一首歌都各有用心。他们创作了西藏第一首用藏语为藏羚羊而谱写的歌曲。我们没听过藏语的保护藏羚羊的歌。只有一个藏族英雄为它献过身,就是索南达杰。我们作为歌手不可能去那边抓偷猎者,但是能为它写首歌我们就心满意足了。当他们的这种音乐形式在社会上引起共鸣后,他们决定刻光盘,于是第一张专辑就诞生了。“天杵”成员普布顿珠在“迷笛”音乐节上演奏西藏传统乐器“扎念琴”“天杵”的贝司手扎西平措在“迷笛”音乐节上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