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蜀江至此分枝是什么地方?

枝江。枝江市在长江三峡的东边,以前叫作丹阳,在秦朝的时候,因为“蜀江至此分枝”而得名。 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枝江市属湖北省宜昌市代管县级市,它是大溪文化的中心分布区,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为三国蜀汉名臣董和、董允父子的故里。 因蜀江至此分支得名的地方是枝江。据清顾祖禹编写《读史方舆纪要》载:蜀江自此分为诸洲,自江陵而九十九洲起,自此间如乔木之有条枝焉,故曰枝江,枝江市的位置,正好在长江三峡的东边,然后在秦朝的时候,因为“蜀江至此分枝”而得名,从而流传至今。 枝江市属湖北省宜昌市代管县级市: 地处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西缘,北靠当阳市,西南接宜都市,西北靠猇亭区、夷陵区,介于东径111°25′-112°03′,北纬30°16′-30°40′之间。境内地势由西北丘陵高岗,逐渐倾斜至东南部平原,有平原、岗地和低丘三种基本地貌形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丰富,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枝江在长江两岸,饮食仍是南方特点。一般以大米为主,辅以麦面、玉米(俗称包谷)、红薯、土豆等杂粮。宜昌菜肴的味道偏辣,而兼有酸、甜、苦、辛诸味,制作上擅长熏、烫、蒸、炸、炒、凉、生。日常餐中以素菜为主,荤菜为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枝江
2,因蜀江至此分支得名的地方是
“蜀江至此分枝是枝江。枝江市在长江三峡的东边,以前叫作丹阳,在秦朝的时候,因为“蜀江至此分枝”而得名,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枝江也是大溪文化的中心分布区,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为三国蜀汉名臣董和、董允父子的故里。 枝江市属湖北省宜昌市代管县级市,它是大溪文化的中心分布区,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为三国蜀汉名臣董和、董允父子的故里。枝江市下辖马家店街道1个街道和安福寺镇、白洋镇、顾家店镇、董市镇”。 扩展资料: 地形地貌: 枝江市位于江汉平原的西缘,地势由西北丘陵高岗,逐渐倾斜至东南部平原。全市有平原、岗地和低丘三种基本地貌形态。枝江市有平原495.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6%,海拔一般在50米以下,相对高差小于10米,集中分布在沿长江南北两岸,由东到西,平原面积由宽逐渐变窄。 岗地总面积385.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8%,岗地海拔在50—100米之间,相对高差10—30米,坡度小于15度。低丘面积490.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6%,海拔在100—207米之间,坡度小于20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枝江
3,枝江市属于哪个省份?
枝江市属于湖北省。 枝江市属湖北省宜昌市代管县级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西缘,因“蜀江至此如乔木分枝”而得名,有“三峡水乡、鱼米之乡”之称。 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成功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98位、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第93位、全国县级市全面小康百强第86位、全国治理能力百强县第33位、中国工业百强县第79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87位,还是全省唯一的淘宝村百强县。 国土面积1374平方公里,辖8个镇1个街道、194个行政村、27个社区,截至2021年底,总人口约50万人。 经济概况: 2019年,枝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0.7亿元,比上年增长9.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2.4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58.2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240亿元,增长8.3%。 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2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9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5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139元、26793元。
4,湖北枝江属于哪个市
湖北枝江属于湖北省宜昌市。 枝江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西缘,湖北省宜昌市东南部。介于东经111°25′-112°03′,北纬30°16′-30°40′之间。北靠当阳市,西南接宜都市,西北靠猇亭区、夷陵区,东南邻荆州。东西最大距离58.56公里,南北最大距离45.04公里,总面积1310平方公里。 枝江植被有人工植被区和天然植被区两种。人工植被区指农作物植被区,天然植被区指森林植被区和水生植被区。除长江、沮漳河、南河、玛瑙河和住宅、工厂、道路外,植被区为全市面积的77%。 风景名胜: 1、青山墓群: 青山墓群,由27座大型贵族墓青山葬组成的古墓群,位于枝江市问安镇东北部,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贵族陵园,保护面积15平方公里,分布在问安镇所辖的6个行政村。规模宏大,墓葬形式保存完整。 2、关庙山遗址: 关庙山遗址,位于问安关庙山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6000至4000年,是长江流域同年代文化遗址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遗址。 现存面积约4万平方米。发现有房址10座,另有瓮棺等遗迹。遗址中丰富的大溪文化遗存,基本上包括了该文化的各主要阶段,对研究大溪文化的内涵、特征、分期等都具有重要意义。